坦克配屬於步兵理論擁護者的理由是什麼?

都知道德國二戰中的閃電戰戰術中坦克的運用是與其他很多軍事強國的坦克戰術理論大大不同的,並且實戰也支持了德國對此新戰法的詮釋。

那麼問題是,閃電戰體現出的坦克的優勢,那些認為坦克應該配屬給步兵的軍事家們難道在紙面上和沙盤上都想像不出來嗎?他們堅持己見的理由一定是坦克配屬步兵具有自己的優勢,對吧?他們理解的優勢有哪些呢?他們理解里,這些優勢是如何抵消坦克閃電戰帶來的優勢的呢?


這個事情我覺得絕對是丘吉爾和夏伊勒的鍋,把閃電戰簡單的理解為「坦克集中到一起」。

實際上二戰前期坦克攻擊失敗的絕大部分情況原因只有一個:步坦脫節。蘇軍在諾門罕和衛國戰爭初期的反擊,法軍的阿拉斯之戰和戴高樂的幾次反擊,甚至是十日圍攻階段國軍坦克對日軍陣地的突擊,都是因為缺少步坦協同導致的失敗。

歸根結底,到最後也沒有「誰屬於誰」的問題,無非是各兵種之間的適當比例。美軍在太平洋島嶼戰中欺負反坦克能力不足的日軍就是靠零散的Sherman到處拆日軍地壘,客觀上完全沒有集中使用坦克的必要……


閃電戰理論不是狹隘的戰術理論,要牽扯到一系列東西

當然在軍事原則上,很多人堅持己見,只是因為守舊罷了

我抄幾段富勒於1932年發表的《裝甲戰》一書(當然裡面還有很多再版之後增加的注釋)

無論軍隊是由徒步步兵、騎兵,還是由機械化步兵組成,節約兵力、集中、突然性、安全、進攻、機動和協調等原則總是適用的。總之,摩托化和機械化只是改變了戰爭的條件,即改變了將軍使用的工具,而不是他的軍事原則,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我希望我的聽眾承認現有的軍事原則,而不予以修正,並在研究過去、現在和未來戰爭時,把這些原則作為他們必須學習的主要內容。

---------------------------------------------------------------------------------------------------------------

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困難在於我們處於一個時代的末尾,今天的困難在於我們處於另一個時代的開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防禦力量非常強大,步兵的進攻除非有坦克引導,或強大火炮的支援,否則難以奏效。此次戰爭表明,較老的兵種有強大的固守陣地的力量,這就導致塹壕戰。正如我所指出的,較新的兵種的主要特點是它的機動力和防護力,據此,可以推斷,只要目前的過渡時期持續下去,就會出現新老兵種混合的狀態。把坦克與步兵結合在一起好比把拖拉機與馬連在一起。要求它們在炮火下協同作戰是荒唐可笑的。

[註:當我寫這一段時,我把步兵看作是通常所理解的徒步步兵。保留步兵的理由是可用它與敵徒步步兵作戰。裝備反坦克武器的摩托化步兵不是一般步兵而是反坦克步兵。]

----------------------------------------------------------------------------------------------------------------

[註:下面列舉一個假設性的例子:如果1940年5月戈特勛爵率領四萬五千人的機械化部隊(即三個裝甲師),那麼他就不會比當時他率領三十萬人的非機械化部隊處境更好嗎?如果他當時率領九萬名機械化部隊,我認為就有可能擊敗德軍。六個裝甲師需要約兩千輛坦克,約需耗資四千萬磅,或相當於三天戰爭的費用。]現在談談上述兩個問題的第二個問題。我們是否需要建立一支大規模的軍隊?我們也許需要這樣一支軍隊,但是可以肯定地說:任何一屆英國政府不會在平時維持這樣一支軍隊。如果我們需要這樣一支軍隊,那麼只有在戰爭爆發後才能組建。鑒於平時我們必項保持一支小型軍隊,我們應盡一切力量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軍隊。

這支軍隊要具備什麼力量呢?首先它要有快速機動能力,象救火機那樣在火災未發生之前就能迅速予以撲滅。部隊摩托化和機械化的優點就在於,以節省時間來縮短空間,換言之,我們運動的速度越快,我們所要防禦的地區範圍就越小。在戰略上,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正如戰爭歷史一再表明的,只在短時間內停留在一個地點的部隊,要比長時間(二十四小時以上)停留在同一個地點、兵力比之大九倍的部隊對戰爭的作用更大。如果你能比敵人的機動速度快四倍,那麼,敵部隊須用六十分鐘才能行完的路程,己方部隊需用十二分鐘,也就是說,敵部隊行一英里等於己方部隊行不到四分之一英里。

從我們自己的情況來看,我們也會面臨大部分大陸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我們發現,機械化戰爭的需要與徵兵的制度發生矛盾。這一點在我的第一講中已談到。其結果可能是,組建職業軍隊的國家在改革方面要比推行徵兵制的國家快。最終必然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大部分步兵部隊完全過時,而且與機械化部隊作戰它們將不起作用。

(實際上,這句話點明了,為什麼閃電戰在當時是難以複製的)

------------------------------------------------------------------------------------------------

了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作戰的最終目標是殲滅敵人這一點已成為當今一個普通原則。在上次戰爭中,這種作戰目標不僅使德國及其盟國遭到失敗,而且也毀壞了戰爭目的本身,因為殲滅敵人的行動會嚴重擾亂民眾的精神和思想,以致在精神失常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這種和平也受到了破壞。

作戰的最終目標是殲滅敵人這種有害的信條,在理論上否定了戰爭的真正目的,即建立更加美好的和平生活。這種理論之所以盛行,是因為人們不深入思考問題。當然,象動物那樣簡單反應,比象哲學家那樣思考問題,要輕鬆得多。這種理論認為步兵的進攻力量弱,強調使用大量的步兵,因為在軍事史上兵力多的軍隊,是戰爭中最有破壞力的手段。

要實現戰爭的真正目的,就必須終止使用破壞性手段,這就是說,戰爭必須逐步地由武力爭鬥發展到智謀與士氣鬥爭的階段,換言之,指揮藝術必須基本上代替暴力,用瓦解士氣或精神上的打擊,代替武力爭鬥或肉體的攻擊。

===========================================================

這些段落雖然有的地方很粗糙,但是確實勾勒出了古德里安閃電戰藍圖的幾大輪廓

戰略性癱瘓理論、集中兵力、裝甲集群、時間與空間等等,這些就是閃電戰的基本核心

-----------------------------------------------------------------------------------------------------------------------------

表面上看,是很多軍事家忽略了坦克的優勢,實際上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思考過

和題主一樣,我也有這種疑惑:難道他們都想像不出來嗎?

他們的錯誤,不是忽略了某種戰術或戰略問題,而是忽略了戰爭的根本原則問題

----------------------------------------------------------------------------------------------------------------------------------

先往上看:

【這種理論認為步兵的進攻力量弱,強調使用大量的步兵,因為在軍事史上兵力多的軍隊,是戰爭中最有破壞力的手段。】

甘末林在戰後評價古德里安的行動

【也許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贏得了一個決定性會戰,而未動用其兵力的大部分】

結合剛才那句話,是不是細思恐極

在甘末林,或者說當時大部分軍事家的眼裡,只有大量兵力才能贏得會戰,這是歷史的經驗

這確實是歷史的經驗,但是這種經驗如果直接使用,那叫教條主義

而且,這種革新,是要冒著很大風險的

引用某位美國名將的一句話

今天我們對戰鬥坦克的潛在能力或其主要的弱點還不能作出絕對的結論。有鑒於此,坦克的使用原則應適應不斷發生的重大變化的需要。

《1916年以來的戰鬥坦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所有這些顯示了軍事藝術的基本困難,那就是軍事藝術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對於過去的軍事總能通過有條不紊的推理過程予以解釋,儘管可能夾雜著一定程度的推測。而在最近的將來,戰略思想必定受到極大的關注。因此,我們既要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同時又要用有創造性的思想調整過去的經驗,使之與新的方法相適應。任何新發明可能都會遭到巨大的困難,但一切例行公事的老辦法註定要失敗。

-----------------------------------------------------------------------------------------------------

戰略家好像是一位外科醫生,被請去給一個病人施行手術,那個病人的身體正在繼續不斷地以極高的速度成長著,所以他對於病人的詳細解剖部位無法確定;而他的手術台也處於不斷運動的狀態下,同時他還必須在現在就訂購五年後才使用的儀器。

《戰略入門》——安德烈·博福爾

真正的戰略家,軍事家,他們的使命和職責

恰恰就是要在這種風險來臨之時,敏銳地察覺它,準確地掌控它

這是大部分的軍人做不到的,也是大部分的軍人沒有意識到的

1940年的最大教訓就是疾病在初期還可以治療。只有最初階段,還可能採取有效行動。過此之後就會太遲,那些不幸的人,不管他們有何種能力或弱點,假使到這一點時才嘗試採取行動,則終將為命運所壓倒。

當歷史的風吹起時,雖能壓倒人類的意志,但預知風暴的來臨,設法加以駕馭,並使其終能替人類服務,則還是在人力範圍之內。戰略研究的意義即在於此。

這要求有先見之明,誠然當時也有許多人不乏先見之明,但那又必須有精力來做後盾,而這卻是當時政府所缺乏的。他們太受現在的牽制,以至於無心考慮未來。此一經驗的教訓即為古語所云:要控制就要先知。最壞的就是觀望,那經常是無為的借口。因為在現代世界中,一切經濟和軍事計劃都要有時間始能完成,所以不再可能有短期的想法。必須經常再檢討情況,發現萌芽中的危險,並即時作出決定,以制止未來的危險。

一個最有價值的教訓:人類若不能察知正在發展中的威脅,並立即採取對抗行動,則他們也就會成為命運的玩偶。

&<1940:Fall of France&>——安德烈·博福爾


坦克配屬步兵本身沒有錯,因為在實戰中,除非是東歐草原和北非沙漠這種極端廣闊的地形,坦克大多數時候就是配屬步兵的,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

你提的問題其實不是一個單純的兵種問題,而是編製與軍事技術結合的問題。機械化編組沒有推廣的時候,「步兵」整體上是指以人力或畜力進行機動的單位,最大速度能有多少?坦克又有多少?很明顯坦克的機動性就被限制了;其次徒步步兵的主要戰術使用是攻堅,這對於早期觀察能力有限的坦克來說,大大增加了戰場損失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戰爭後期的蘇軍,坦克也仍然被配屬給徒步步兵用於突破陣地,這個時候就是利用坦克本身的火力和防護力了。

所以說坦克配屬給步兵,只是某個技術條件下的一個戰術使用方式罷了,並不等於一定就是錯誤的


你不覺得當時法國英國德國蘇聯只有德國沒有重型坦克/步兵坦克么,你還記得閃擊戰時被一輛Kv2擋住的德軍么?…不是每個國家一開始就有T-34這種攻防機動平衡的30噸級中型坦克的。一方面是二戰開始前技術受限,坦克才分輕中重,二戰之後發動機功率上來了大家還不是一起把坦克重量造的跟虎豹一樣四五十噸的。

德國的閃擊戰也是需要步兵跟上的,機械化步兵很費錢的,英法那個窮酸樣自然是不捨得掏錢。沒有步兵的坦克請參考第四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貢獻的AT3運動靶們。


強答一發……

不懂閃電戰那一套理論,只看過兩眼大縱深戰役理論。

1. 坦克是必須要和步兵搭配的,蘇軍戰前想著把坦克分成直接支援步兵群、間接支援步兵群和遠戰步兵群,結果戰爭中只建了直接支援步兵群。

2. 大縱深戰役的關鍵不是坦克本身,而是「在全縱深殺傷敵人,將戰術突破轉化為戰役勝利」這個思路。這就要求能夠在突破後向敵人防線後方輸送兵力,以發展勝利。這又要求突破地幅正面足夠寬,以免被對方的預備隊迅速堵住缺口(一戰中就有這種情況)。然後就自然地提出了對坦克這種具備強大衝擊能力的技術兵器的要求。而這個思路是和克勞塞維茨的那一套理論迥然不同的,拿破崙時代的戰爭都是集中兵力在一點取得突破,而非突擊一個相對較寬的正面。

3. 所以同時代的人為什麼沒想到?我也不知道,可能因為慣性,畢竟大家已經用舊思路愉快地打了一百年了……


幾個點:

1、部隊運動的速度。這裡指的是所有部隊一起行動的速度而不是某一個部隊的速度。假如得到坦克配合的那些步兵是機械化步兵或者摩托化步兵,那麼這就是先進的機械化部隊,而不是落後的步兵部隊。英美軍隊步兵的機械化程度比蘇德軍強得多,自然其坦克配合步兵就不是落後的。

2、坦克和步兵的比例。英美軍的裝甲師,相比於德軍的裝甲師,其坦克的比例明顯比較高。也就是說英美軍一個裝甲師的坦克數量,很可能跟德軍兩個裝甲師的坦克數量差不多。

3、多兵種協同的程度。步兵師在裝備了足夠的反坦克炮、炮兵,甚至有一定數量坦克支援下,其作戰能力,尤其是防禦能力並不會比裝甲師差很多。

以諾曼底登陸時的加拿大第3師為例,這個師是德軍SS第12裝甲師的主攻目標,兩個師面對面互有攻防,為什麼一個加拿大步兵師可以跟一個德軍裝甲師抗衡?因為此時西方盟軍的步兵師實力非常強。

加拿大第3師本身的編製包括3個步兵旅、3個裝甲炮兵團(營級)、一個反坦克炮團(營級)、一個機槍營以及一個裝甲偵察營。配屬的部隊有哪些?一個裝甲旅、一個陸戰隊坦克團(營級)、一個工兵坦克團(營級)、2個炮兵團(營級)、1個裝甲炮兵團(營級)、一個反坦克炮團(營級)。合計坦克營5個,炮兵營6個,反坦克炮營2個。這麼多坦克,這個步兵師哪怕是第一天重武器來不及上岸,就算裝甲師來啃也不容易。


其實那個時候的「步兵」和「摩托化步兵」或者「機械化步兵」的定義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個「步兵」指的基本都是徒步步兵。

坦克為什麼要伴隨徒步步兵作戰呢?三大要素裡面,坦克的防護和火力,其實都不是當時已知兵器里最好的,裝甲當然比不過混凝土碉堡,火力也不可能和要塞炮抗衡,機動性才是最主要的。

還有就算玩閃電戰的德國人也沒放棄對於步兵支援坦克的研發,其實IV和VI都是伴隨步兵進攻的坦克(即使戰術上也是這麼運用的,一般是炮火攻擊——戰術工兵開路,然後坦克伴隨步兵推進,但「坦克」一般是步兵支援坦克/戰車,前期是IV,中後期是三突和VI)。

實際上在啃硬骨頭的時候,仍然主要依靠徒步步兵,或者徒步步兵的的攻擊,但閃電戰的最大優勢,仍然是局部投入巨大兵力,並突破防線之後對敵軍的大規模迂迴,導致敵人的防線實際失去意義/並難以重新組織,法國戰役就是這情況,法軍被成建制殲滅的遠少於 被俘的。

如果坦克脫離步兵.....後果.....參見嘉數高地之戰就是了。

米軍坦克實際上很容易的衝過了日軍的防線:(因為日軍沒有可像樣威脅到米軍的反坦克炮)

但由於日軍防線實際上沒有受到較大損失,當步兵跟隨坦克涌過日軍防線時,直接受到直射和曲射火力打擊,無法向前衝鋒。

由於坦克沒有步兵伴隨,因此很容易被日軍使用炸藥等武器摧毀,30輛坦克中被擊毀22輛。


對突破陣地的迷戀吧。。畢竟陣地是一維的,戰爭就是從一維,二維,三維,三維配合電磁空間這麼發展的,題主也許是二維的思維吧。


歷史上使用裝甲的主要兩種方式:①裝甲配屬步兵,②裝甲集群使用

裝甲配屬步兵:

這個是歷史由來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戰坦克誕生之初的本意就是作為防禦地方炮火,突破敵人防線,插入縱深而形成的,而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在英國誕生,因而英國非常本能地繼續沿用「」裝甲是作為步兵突破敵人陣地和防線的工具「」這個理論,事實證明這樣做確實也沒太多毛病,面對對面佔據地形堡壘和構築防禦工事的敵人,有坦克配屬顯然更具備進攻優勢,一方面可以用坦克掩護步兵,另一方面可以用坦克掃清敵人的火力點,而步兵能掃清坦克不能到達的狹小點,也可以開闊坦克的視野,步坦協同就算在今天也不會過時的。

於是基於這樣的一種需求,配備給步兵的坦克開始增加護甲,但是火力沒有提升,而行進速度下降了,這樣就形成了步兵坦克,以低機動中等火力重護甲為特點,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丘吉爾型坦克,在攻堅時特別有作用,但是面對德國虎式,丘吉爾坦克是打不穿虎式的。

重要是看在什麼場合,在城市巷戰中,坦克不配屬步兵就等被反坦克炮射穿吧。

在平原、沙漠等地區,坦克集群顯然非常有利於突破縱深。


坦克視野有限,沒有步兵保護,容易被敵步兵近身。


現在的局部地區打起來坦克一般配的是一輛步戰。坦克負責重火力暖場以及打擊對方裝甲目標的任務。步戰負責輕火力支援並且給步兵掩護,如果條件特殊還會帶上一些坦克或人用的補給,比如特殊彈種或者機炮的炮彈。 最重要的是會帶一個班的戰鬥人員! 但是這一個班也只是去清場(?˙ー˙?)


坦克集中使用的制約因素是裝甲運兵車!

除非蘇聯那種不把人命當回事用人肉當坦克護墊的主,其他缺乏大規模裝備裝甲運兵車的軍隊是不可能集中運用坦克的


推薦閱讀:

二戰期間各國陸軍有哪些傳奇故事?
舊日本海軍的《大海令》是什麼?同期的英美海軍也有類似的東西嗎?
具備現代坦克設計知識的設計師,在二戰條件下,能設計出多強的坦克?
怎麼樣把宿舍裝修成二戰美軍風格?
二戰時美軍很少把頭盔的安全帶繫上有什麼原因?

TAG:德國 | 戰爭 | 坦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