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最大的痛點是什麼?


最近剛好在寫畢業論文,題目有相似。

看了很多國內外的論文和資料,我個人認為最大的痛點還是在於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子女就是養老最根本也似乎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工業時代的社會關係越來越多的要求人們有自己的私人領域和絕對空間。換句話說就是成年子女們越來越多的可能性是不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尤其是以中國當下畸形的社會流動狀態來講,子女和父母空間上的距離會越來越大,而獨生子女在這個問題上,情況更為悲觀。

但是現實又是殘酷地擺在那裡,老人住在家裡沒人照料怎麼辦。

借鑒西方的經驗也結合了我國的文化傳統,這才形成了我國當下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這個服務體系往大了說是社會福利服務體系的一部分。

以西方的經驗和經歷來看,宏觀角度福利國家經歷了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三個階段,而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是福利社會最重要的組織形式。我國的社會保險體系也就處於剛剛形成的狀態,所以在我個人看來這個階段的居家養老服務本身,步子邁的就太大,有點扯淡了。

我走訪過本地的不少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平心而論做的很用心,但是大同小異。我國的居家養老服務大都選擇了政府購買的方式,可是不論哪個機構哪家企業,都無法跳出「觀念」的桎梏。

另一方面,被服務的老人,老人的子女,甚至整個社會,都在這個「觀念」的囹圄之中。

不是說理論上的什麼誤區,大家都認為養兒防老天經地義,居家養老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別人的兒女來養老。加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這樣的機構,集中的「放養「式養老越來越傾向於「托老所」的狀態。

但是先不說這個托老所是與不是,它的存在是不是能夠解決我國當下的養老問題呢?我的答案是不能。當下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本身就是老年活動中心的放大版,不過是政府投資把賦閑在家的老人們集中起來,為他們提供了一些相對積極正能量的活動。

但是目前為止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無數遍,我們能為老年人的「養老」提供什麼?給他們一些做有趣的事情的機會到底是不是足夠了?

所以養老究竟是什麼呢?

我也差了不少資料,目前為止真的沒搞清楚。我也沒法知道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他們需要的養老究竟是什麼。又或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我問過我媽,我問她以後我工作了回不了家,她要怎麼過。我媽總是說,只希望我在外面好好的努力,結婚生孩子,以後忙起來能把孫子給她帶帶。空閑了能和老姐妹出去打打麻將吃吃飯旅旅遊。

可是我分明覺得,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在離她很遠很遠的地方讀書工作了,她一定是需要一些什麼人來「養老」的,她或許需要有人陪她去逛街,去醫院看病體檢,去交水電費,去買新手機......

但願我解釋清楚了我的觀點。謝謝題主的問題,但願不是選修課作業或者什麼其他的。


傳統觀念束縛了大部分老人的思想,他們認為子女安樂,工作好,生活好就是他們的最大的欣慰。

他們比較少去想過自己老年需要什麼,然後就是不愁吃穿,身體健康就好,他們很少去思考過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老年生活,很少去關注自己的心理變化和需求。

還好現在社區服務關注老人這塊,豐富了老人的生活,讓心理寄託相對轉移到自己的生活上。


大家最關心的是,老年人養老帶來的經濟負擔,由誰來承擔。

大家最忽視的是,老年人由於體力衰弱,行動不便,個人交際圈子急劇惡化,人際交往的基本需要嚴重匱乏。最慘的境況是,除了吃飯,如廁,洗漱,這些會有養老護工來侍候,其他時間就是完全的空白。獨自看電視,獨自看書,獨自,,,

如果人是盆栽,老年人就是被遺忘在角落裡的仙人掌,沒有陽光,沒有流通空氣,沒有滋養,慢慢耗盡最後一點生命力,慢慢等死

我之前寫過:

我國老年人越來越多,養老帶來的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越來越大。

一般意義上的養老,是保證老年人基本生活,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在此基礎上,如果有條件就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家庭養老還有養老院等機構養老,老年人上述需要都能得到滿足。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需求,接觸新鮮事物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更別說獲得別人的尊敬,自我實現的滿足了。

我的想法是,讓老年人在養老過程中,最終能夠達到自我實現。 以讓老年人重新投入到社會經濟中,用工作的形式來獲取人際交往需求的滿足,獲得接納和尊重,甚至獲得自我實現。

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建立一種組織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工作和社交的空間,相關設施。這種機構可以是開放性的,公益性的機構組織的,也可以是純粹的商業形態。

或者開發一種產品,或者設備,投入到家庭,或者養老院等具體場景,讓老年人能夠參與工作和社交互動。

或者是線上社區,眾包平台,通過易用性設計不斷降低使用門檻,讓老年人能輕鬆使用,滿足在平台上的社交和工作的需要。

相關的線上線下服務設計,虛擬社區建設,易用性界面開發,大數據平台支持等等。

總的理念是,讓老年人擺脫被社會拋棄的狀態,跨越重重障礙重回社會經濟生活中。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個體自主性,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背後的趨勢是,老年人在精力體力上有比較大的限制,真實的人際交往需要,被接納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和年輕人一樣存在的。

不應該被被忽視,然後寂寞地等待認知能力衰退,然後等死。這是痛點需求,也是現有養老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通過科技手段,大數據,物聯網,VR等技術創新,在較低的經濟投入的前提下,滿足老年人的上述需要。

老年人也有認知盈餘,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服務模式設計,突破體力和精力上的限制,讓老年人知識技能發揮作用,讓老年人產生社會價值,這個過程中老年人重新獲得滿足人際交往需要的機會,獲得尊重和接納,有機會達到自我實現。

老年人是有待開發的人力資源嗎,怎樣讓老年人有合適的工作?


我當前正在調研這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養老有什麼痛點,其次才是居家養老有什麼痛點?

養老有什麼痛點呢?目前調研發現在物質方面呈現兩極分化,在精神需求方面趨於雷同。

子女和自身經濟能力比較高、受過的文化教育程度較高、退休時的崗位層次較高的老人,相對對文娛方面的金錢投入比較大,對自身學習、鍛煉、旅遊、公益方面的精力投入比較大,不在乎吃穿(有保障基礎而不必在乎);同時另外一極的老人生活比較貧苦,雖然住在自己的產權房內,子女也有穩定的收入,但是收入來源幾乎枯竭(低保、退養金,以及撿破爛的收入),子女自己顧自己就不錯了,每月給老人幾百塊,一場大病全家拖入痛苦深淵好幾年,--對他們來說,生存是問題,養老==想辦法活著。後一部分的老人其實有很多,只是我們沒有去留意到他們,以為街邊撿撿瓶子、清理衛生保潔等都是很正常的事,形成了習慣性思維,--其實他們早就到了60多歲了早退休,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出來受這份罪,憑什麼是常態、是很正常的現象?

養老一族在精神方面都是很孤單的、空虛的、感覺失去寄託的人群。這一點不分經濟水平情況如何。無事可干也幹不了、干不好(社會進步了,幹事方式也變化很大),沒有人陪伴(同齡人去的去了,伴侶卧病在床的還有一個說話的,老伴過世的就更苦了,子女不在身邊,想說話又怕子女嫌棄打攪他們),所以他們很容易受騙。精神關懷,我覺得是必須和必要的。

再說居家養老。經濟情況不錯的老人,一般會旅遊養老,候鳥一般以實現青年和中年的未盡願望;這些人也有自己很成熟的圈子,一般一群人一起去一起回,組織分工明確,組織很有章法。通過旅遊或旅遊養老的形式,排解內心的孤寂。不過也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老人會常年往返於子女生活、上班的城市與故鄉直接,也過得很滋潤。或者發揮餘熱老當益壯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同時,配置私人醫生或家庭醫生,有購買的看護家政服務,還有各類商業保險,過得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更多的還是普通人,偶爾一年出去旅遊、長途探親訪友幾次算是很好的,更多的是病痛、孤獨和拮据的生活之間徘徊往複。但是即使他們有技能,很多單位現在也不敢、不願和不屑請老年人發揮餘熱了,除非他們有特別過人的資源或長處。

對於商業來說,當然高凈值老人人群的人文關懷、自身訴求是首要的考慮,包括醫療、看護、家政、藥品與醫療器械、身後事安排等。那麼對經濟情況一般的老人呢?如何實現人文與商業的平衡?我也希望得到一些建議。


【誠邀您的參加】
第三期亞洲養老大講堂——社區養老驛站突破運「盈」之圍
舉辦單位: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產業促進會 時間:2017年9月9日----10日上午(共一天半)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新京眾創空間
詳詢:18311322401(微信同號)
會議要點:部委領導做政策分析,北京7家大型社區養老連鎖企業負責人做主題分享,共同研討企業盈利突破點。實地參觀社區服務點。 詳情鏈接http://mp.weixin.qq.com/s/wpabtoNTZvAPszt9jkeghg


居家養老最大的痛點應該是服務,就目前居家養老的情況來看,服務組織都是依託政府來支撐,很多服務項目在滿足補貼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實際服務與老人需求不匹配,但是服務組織在自身造血能力非常弱的情況下,只能提供這種服務。


推薦閱讀:

我父親的情況是老年抑鬱症嗎?
老人骨折後處於恢復期,有哪些注意事項?
老年人怎麼補鈣?
中年時酗酒的生活習慣,會加重老年時出現的記憶障礙等癥狀嗎?
年紀大了以後,走路摔跤的頻率也隨之增加是怎麼回事?

TAG:創業 | 老年人 | 養老 | 老年健康 | 居家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