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的力量獲得國外的永居權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想知道在國內外奮鬥的大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拿到國外的永居權,沒有拿到卻想拿,或者已經拿到的,都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好嘛。不管是通過婚姻,技術移民還是投資移民,大家都來說一說~


2015年12月底,收到了等待很久的美國綠卡。算是新年禮物吧。

幾年前國內本科畢業,拿到了美帝的獎學金來留學。讀了一半,導師掛了。換導師失敗,於是放棄讀博,拿了碩士學位找了份工作。

當時普通碩士走職業移民大概得排隊5年。我作為一隻還是受過博士訓練的內心還是研究猿的傢伙,毅然選擇了困難模式(從拿綠卡時間來說也是簡單模式),準備走傑出人材移民,沒有排期。

當時很被同事嘲笑了一番,好幾個博士同事因為懶,還是跟著碩士們一起排隊,懶得準備傑出人材的資料。我也懶,還有先天不足(沒博士學位),不過內心深處還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在牛A和牛C之間的人,就去準備傑出人材的申請材料了。

當時我底子還是不錯的,美國專利有幾個,論文十來篇,被引用次數300次左右。

準備了一年左右,乾的主要事情就是

1. 聯繫各雜誌各會議主編,求審稿。

2. 聯繫各個教授,求答應給綠卡推薦信簽字

3. 和律師反覆修改推薦信和申請書。

4. 一篇一篇讀引用過我文章的論文,摘抄出裡面對我有利的描述,證明我有影響力。這些作者也是我找審稿和推薦信的目標。

反正折騰了一年左右,湊了來自歐洲,中東,北美,中國的教授或者工業界大牛得推薦信若干。準備期間沒有發新論文,但是引用數也從300衝到了500多。然後,在14年聖誕節前一天,把申請交給了移民局。14年12月31號,收到了申請通過的通知。

之後,就是準備什麼出生證明啊,打指紋啊,做體檢啊,等FBI背景調查啊,又等了整整一年拿到綠卡。

拿到綠卡的感受么,貌似即將出生的小孩沒法拿中國國籍沒法上戶口了,所以貌似把我海龜路斷了。不過美國也挺好的,在這邊成了家了,兩個人一起奮鬥攢了首付剛貸款買了房,馬上小孩出生。前途感覺還是充滿盼望的。另外,有綠卡後終於不用擔心失業了。哪天老闆如果敢欺負我,辭職信可以直接Pia他臉上~(當然我現在老闆人很好。前年被前老闆弄抑鬱過一回,當時就特想快弄到綠卡,想辭職就辭職,所以才懶得排碩士隊,去申請傑出人材的快車道的。。。)


在這個星期一我正式收到紐西蘭移民局的通知我正式取得了紐西蘭的居留權,從留學到工作整整四年,在這個完全陌生,沒有任何親戚朋友的國家拿到大家所謂的「綠卡」,可以說真的是一步一腳印。

從高二高三開始,自己就已經有到國外讀書、工作和移民的想法了,那時候總覺得國外的月亮特別圓,一心就想往外面走,但可是那時候家裡的條件根本沒有能力負擔得起讓我出去讀三四年的大學,所以跟家裡人商量後就決定大學畢業以後再出國讀研,畢竟讀研只需要一兩年,花費相對比本科少。

而在大學四年里自己越變得更加厭倦國內的環境,總覺得國內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出國移民定居的想法越變強烈。在大四時就選定了三個留學的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因為這三個國家是英語系國家裡面相對較好移民的國家,畢業後幾經權衡選擇了紐西蘭,因為紐西蘭是這三個國家裡留學成本最低、入學門檻最低而且有著最寬鬆的移民政策,而留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移民!

本科的我是讀文科偏設計類的學科:廣告學,而當時讀研選擇的專業是移民的熱門專業之一:會計,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商科基礎,四年從來沒有接觸過任何與數學相關的學科的我而言,這個跨度算是非常的大。在當時開學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自己簡直震驚了,班裡80%的學生都是中國人,而其中80%的中國人都有著同一個目的:移民!

在讀完第一個學期的會計後,自己決定轉專業,回去讀自己原本大學本科所學的學科,因為經歷了一個痛苦的學期後發現,由於自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基礎,而且以前從來沒有接粗過這專業,自己讀這個專業讀得非常的辛苦、很累而且很不開心,因為我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適合做這職業的人。當時我在想,即使自己能順利畢業而且很幸運的能找到工作移民,讓自己為了一張綠卡而迫使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很悲慘。然後在第一學期結束後毅然退學轉校轉專業,重新讀自己原本興趣所在的專業:廣告設計,但那個可不是一個移民的好專業,甚至不是一個好找工作的專業,所以我也有著畢業就回國找工作的打算。

但在畢業後,如果直接回國的話,自己在心底里總有那麼一絲絲的不甘心,怎麼說畢竟也花了這麼多錢出來讀書,把錢花完就回國總覺得很虧,所以任然抱著最後的一點希望去找一份與專業相關的工作。有點幸運地,自己在畢業前的一個月就找到了一份兼職的設計工作,在家上班,但每個星期的工作時間都不多,而且工作量時有時無,就這樣度過了畢業後的三個月。其中也一直不停地投簡歷,但得到的大多數是拒絕。當時覺得這樣耗下去也沒什麼意思,畢竟兼職工作的工資連自己的生活費都不夠,那時候自己為了省錢一天就只吃早餐和晚餐,出去外賣店打包一份炒飯回家也會把它分開兩頓吃。三個月後,自己也開始打算回國算了,繼續這樣下去也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在臨走前的兩個星期,很意外地收到在另外一個小城市一家設計公司的電話,說希望和我在skype上做個面試,當時心灰意冷的我出於禮貌地答應,因為自己當時也沒抱多大的希望,之前無數的拒絕已經把我的自信心完全打沉了。面試時我也很清楚地跟那面試官表明了我的缺點:我英語不是很好,有時候表達事情也不太清晰;如果你們聘請我的話會需要你們協助我辦工作簽證,需要很多文件;他們工作上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我完全沒有也從來沒有接觸過。但在面試後的幾天,他們再次給我打電話,說我被錄用了,而且薪水比我想像中高很多。而在此同時,另外在我當時所在的城市也有一家剛起步的小公司也說願意聘請我,在權衡之下我選擇了去小城市那家公司。

工作了剛滿一年,我遞交了EOI申請,兩周後受到移民局的移民邀請信,之後由於公司派我到中國出差和公司內部的一些變更,推遲了兩個多月才遞交移民材料,之後十分順利,移民局連電話都沒打一個給我,然後在4個月後通知Resident Visa被批准。

自己多年以來一直希望達到目標終於完成,即使當時在收到通知時自己也沒有多興奮,或許是知道其實自己一定會被批准,或者是由於自己為此犧牲了太多。移民這條路真的就像圍城一樣,有人拼了命想進去,有人拿到PR後往外走。我認識有人心甘情願被老闆欺榨,有人願意花錢買工作,有人一心往有PR或外國人身上靠,為的就是這張簽證。

到現在自己已經工作一年多快兩年了,在國外工作生活的感受是工作輕鬆、工作和生活可以完全分開,不會有太大的工作壓力,而且工資還挺不錯。但不好之處是生活乏味無趣,沒有像在國內有那麼多的消閑娛樂活動,而且工作上沒有多大的發展空間,總的來說好像就是提前過著等退休的生活一樣。對於年紀大的人,或者有家庭小孩只尋求生活穩定的人而言這可能是理想的生活,但對於年輕人尋求更好發展的人而言這可能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所以目前自己的打算是再繼續在國外工作一年半,或者跳槽換公司,或者自己進修學習,盡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然後回國發展。

我現在看到很多人一直在抱怨國內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自己就覺得他們跟幾年前的我很像,看事情只看到缺點但忽視其優點,但自己真的體會過自己以為理想的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也並不是像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任何事都有優缺點。

但當然,國外的生活環境的確是比國內好非常多,上個月聖誕新年假回家一個月,基本上看不到一天的藍天白雲,大多數人為了生活過得非常累,或許等到以後自己已經不想拼或者只想安穩生活的時候,自己可能還是會再回到國外生活。

寫得有點多,謝謝把全部都看完的人的耐心,但這就是我自己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一步步走下來的心路歷程。

最後附上當時收到移民局的信件。

--------------

想不到收到這麼多的贊和感謝,還有很多的私信請教「XX專業好不好移民、XX專業好不好找工作」之類問題的知友,由於我個人不是留學移民的中介,而且很多專業其實我都不太了解,如果是我了解的我定知無不言,但如果我不了解而不能給你們滿意答覆的請諒解。

也有很多問我什麼專業比較好移民,什麼專業好找工作。如果單純只說好移民的熱門專業總的來說無非就是那幾個:西廚、西點、護理、幼教,紐西蘭移民局網站上有詳細的列表:

長期短缺的職業清單:

http://skillshortages.immigration.govt.nz/assets/uploads/long-term-skill-shortage-list-2015-03-30-.pdf

短期短缺的職業清單:

http://skillshortages.immigration.govt.nz/assets/uploads/immediate-skill-shortage-list-2015-03-30-.pdf

基督城重建計劃的職業清單(主要是建築類):

http://skillshortages.immigration.govt.nz/assets/uploads/canterbury-shortage-list-2015-12-14-.pdf

上面三個列表中的專業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好找工作的專業」,當然也不是你的專業或者你想做的職業不在這裡面就移不了民,我自己所讀的專業就不在上面三個列表中,如果你(想做)的職業在下面這個列表中,找到了工作後你還是可以移民:

http://www.immigration.govt.nz/opsmanual/35165.htm


來澳洲4年半了。一個月前拿到的澳洲PR。來說一說這段心路歷程。

我是通過國內2+2項目來到澳洲的。讀的是類似旅遊管理之類的課程。顯然這個專業是移不了民的。我當時下決心想留在澳洲,於是準備讀一個移民專業。沒有讀會計是因為沒有興趣,而且會計一直有謠傳說要從SOL上移除。事實證明我沒讀會計是萬幸的,現在會計沒有70分已經很難移民了。我自己查了一下移民的打分系統,想好了湊夠60分的路子:

年齡:25分

雅思4個7:10分

bachelor degree: 15分

澳洲兩年學習:5分

偏遠地區學習:5分

再考慮到未來的職業發展,讀護士比較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澳洲的註冊護士在英聯邦國家都是認可的,於是我毅然讀了護理。

澳洲這邊護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都挺高,對於護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本科階段800小時的實習的一定要的。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我第一次在醫院實習,因為壓力大和犯錯誤而嚎啕大哭了幾個小時都停不下來。關於學習護理的血淚經歷此處不表。

15年8月拿到了正式的護士執照。9月很幸運地找到了註冊護士的工作。學生簽換成了485簽。10月初終於等到了職業評估,馬上遞交了EOI。12月初邀請到,馬上上傳了所有資料。本來以為至少要等2個月才會下籤。但是,十天後,我漫不經心的打開我的郵箱,發現了那封准簽信。我當時還擔心是不是要我補材料,郵件讀了好幾遍,反覆確認,終於相信。我的PR拿到了。10天不到,我就准簽了。我真的是非常幸運。

整個移民之路都是我自己DIY,沒有中介。連父母都很少過問。現在想來我這麼快下籤可能是因為我剛申請完485不久,很多材料都是現成的,移民局都有記錄。而且我的情況非常簡單,就我一個人申請。

PR下來的當天是非常興奮的。我曾幻想過無數次的結果終於實現了。但是冷靜下來之後,還是知道這只是一個起點。我的生活還是一樣要過。工作還是一樣,只是作為PR,交的稅要比非PR少點。拿到Medicare卡後不用再交私人保險了。

我也曾經聽過誰誰靠嫁個鬼佬移民了,誰又花了多少錢買了僱主擔保。但是我一直堅信人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天會眷顧努力的孩子的。


我是2012年通過假期工作簽證來紐西蘭的,找到軟體開發的工作之後申請了技術移民,如今已經在紐西蘭三年了,也換了永久無限往返的定居簽證。其實並沒有想要換國籍,永久定居簽證已經夠用了。

紐西蘭這國家沒什麼工業,計算機互聯網軟體全是發現比較快的產業了,因此程序員的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不過最好是在國內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因為這邊和國內不一樣,僱主都不喜歡要沒什麼經驗初級的人,因為不想承擔培訓成本。或者說僱主僱人的勞動力成本比國內大,因此僱主希望直接能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想先培訓。

我在這邊一直從事軟體開發類工作,全是對這個行業比較了解了。籠統的說,這個行業比國內節奏慢,一般不太加班,加班也主要是救急,而不是習慣性的磨時間。新技術跟進沒有國內那麼快,不過還是有不少資深程序員的,只是國內熱門的大數據,高並發之類很熱的概念,這裡做不太起來因為市場太小。工資如果換算成匯率那肯定是比國內高挺多,不過生活成本也高。不過碼農的工資,應付房價還房貸還是可以的,雖然奧克蘭的房價突破天際了,不過還有惠靈頓和基督城啊。

我現在把全職工作辭了,做合同工,按小時付工錢,這在國內聽起來好像跟慘,然而在紐西蘭,這種工作付的時薪是相對比較高的。雖然合同是幾個月到半年的不是很穩定,也沒有全職工作的那些福利。不過個人感覺這種工作的賺錢效率其實才是最好的,當然對於家庭來說,最好夫妻兩人一人從事穩定的工作維持收入,另一人做合同工。

另外都說紐西蘭福利好,沒錯是有很多福利,然而對於我們這樣的有工作,健康的年輕人,其實沒有很多福利可以拿,你也不會希望你需要拿福利(因為那意味著你失業,重病),不過有福利保底,會覺得有點安全感。另外老婆最近剛懷上孩子,我們發現納稅這麼多年,終於有點我們可以享受的福利了,給孩子做的相關檢查和維生素葉酸之類的葯,全部都免費。我們的家庭醫生也是當天預約第二天去看,助產士也是一周內預約成功,沒有出現其他帖子裡面說的預約到猴年馬月的情況。以後孩子出生了政府也會一直提供補助到成年。

前天剛從斐濟度假回來。當初來紐西蘭之前,我曾以為紐西蘭會和澳洲一樣熱。結果我來了惠靈頓過了三年沒有夏天的日子。。。斐濟才是真正的熱帶,並且空氣濕度和澡堂差不多,讓人感覺快要無法呼吸了。回到惠靈頓,吹著清涼的風,感覺非常愜意。年紀大了一些越來越容易把某處當成家了,越離不開了。

手機碼的先保存回頭繼續寫點。


自己的力量?就是多花10年。人家用父母的錢出來讀書,我要讀完國內的本碩再出來讀博,不然沒有全獎。要不是男朋友願意支持,PR手續費用還要再打工一兩年才能付得出。然後生物雖然獎多但是就業難,還要再讀書轉行。人家23開始正常生活,我要等到32


那年,北京,人大西門住宅區里的,某個床位出租的單元房。

我住在那,吃著煎餅果子,去人大自習室看雅思。據我觀察,自習室里好像就沒有人大的學生,都是沒辦暫住證的同道中人:考雅思得,自考得,托福得,六級得,還有各種培訓班的學生。窗外走過剛洗完澡,頭髮濕漉漉還飄著洗髮香波味道得人大女生,提醒我,好似也身處白衣飄飄得年代阿。但是我卻沒有身在其中的心情。自從踏上留學這條賊船,就沒有停歇過:考語言,辦簽證,打包行李,告別家人,適應環境,開課打工,為了目標再出發。向奔騰入海得河流,不回頭。當一切讓你可以停下喘口氣得時候,你又成了別人眼裡的剩男剩女了。

學生簽證拿到手的我,和一個哥們喝酒,道別。哥們炒了個青椒肉絲,我抽著駱駝牌香煙,是駱駝牌,不是點八中南海。

同屋的另外一個兄弟,很羨慕的看著我。這個兄弟正在埋頭攻讀雅思,準備去澳洲學廚師。實話實說,當時,我都有點瞧不起這種人。去澳洲學廚師?至於么。後來回想,這哥們,去澳洲學了廚師,畢業就申請移民了。比我快速,利索多了。

尊重別人的理想。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判別人。這是多少年後,當我也拿著廚師的工具箱,站在火車站台上,想到得。

那時候市面上沒有芙蓉姐姐,沒有春哥。只有木子美。有《時尚健康》了,裡面放很多色誘的照片,和挑逗的文字。總而言之,在沒有漏點的情況下,打性的擦邊球。而如今,哪個門戶網站,都是「乳溝凸現」,只是深淺不一而已。

觀念擰巴,土洋大戰。那時候媒體還不流行說PK,但那時候酒吧里已經開始流行有中國特色的芝華士加綠茶了。在通脹厲害的今天,雖是家鄉,但非故國了。

天空中灰濛濛,大地上亂鬨哄。我在北京轉了幾趟地鐵,我等著所有人都走出地鐵之後,再邁上去。但最後一個人走出地鐵的時候,也往往意味著我是最後一個走上地鐵的人。最後的一趟地鐵的時候,我匆匆也邁上去。我想,在另一個局外人的眼裡,我的行為跟別人已沒什麼區別。是不是在社會裡,就慢慢慢慢地變成那個我們不想成為地那個人。

在北京悶熱,壓抑,騷動得空氣里,我無法預料未來的生活。那時的我,崇洋但不不媚外,只是在飛機上惦記著一定要買本《playboy》看看,嘗一嘗辛普森愛吃的甜甜圈。現在的肯德基有了油條,成功本土化了。中國是一個科幻色彩濃厚的國度,近現當代史彷彿是時空凝縮錯置的一場漩渦,你可以看到最原始、最粗鄙的現象,與最前衛、最未來的理念,並行不悖。我們生活在巨大而斷裂的弔詭感、戲劇感中. 最先鋒的藝術,最奢侈的商品,最二逼的領導,最頂尖的旗艦店。 遺老遺少,戲子官人,嫖妓達人,熟女精英。

想想那時候如處男般多懵懂,現在是自尊越來越少,內心越來越堅強,不,堅硬。

之後,就來了。來到了這個女會計和男IT成群的城市。第一天去學校,在開往學校的巴士上,認識一個天津的男孩,19歲,用一口標準的大麻花口音問我:你腳的我普通話標準么?樂得我不行。

第一份工作,刷盤子。當你切了一天洋蔥,刷了一天碟子之後,你只想躺著,什麼也不想想。就是蘭蘭和小澤躺在我身邊,一王二後,我的世界都是平的。

我不是要詩化它,相比在黑煤窯下面的礦工,我不是要矯情,只是於我,在我的個體生命里,這是個記憶。我哪有什麼資格說悲傷。

武官見多了戰士離家,腦袋搬家,寡婦守家,老來無家,輕易不言戰,倒是自古文官多好戰,就像某些學生一樣,拿著地圖,指點江山,要打東要打西,真的見到一點血,就分不清南北了。

如今,看到那些侃侃而談的藝術家,那些噴子,我想問問他們,你是否真的了解一個廚房洗碗工的感受?回過頭來,再看李安推手裡的餐廳那處戲和王家衛拍的《春光乍泄》,梁朝偉和張震在華人餐館工作的那一段,都很地道。在富二代在釣馬子吃飯的時候,餐廳廚房裡也或許有一個和他父親年齡相符的大陸黑民在頭也不能抬的刷著碟子。

各種大業電影和肉蒲團都在華人區上映了。李剛的兒子們可以去悠然欣賞,李剛們都為海外的孩子們買了一張2012的船票,海外的孩子們坐飛機,不坐動車。

這裡醫院效率滯後,遭受詬病,的確,但是人多醫生少,一天醫生看不了幾個,是個實際問題。你要是讓國內一醫生來,給他提成,多少病人,醫生都能給你看完。我見過一次醫生看病,一個男病人在十幾個等著看病的人得好奇地圍觀下,說,阿阿阿,我性生活不大行。醫生低頭看了一下挂號的條子,確認你繳費了,說,奧,別緊張,多鍛煉鍛煉。然後就開藥了,前後,不過10秒。這位醫生,你比這位病人還快阿。但是你去排隊辦事,櫃檯後面的人員卻能堅持很長時間。領導不在,領導出差了,領導開會去了。

等我學的差不多了,問問中介,我這個專業多少分,中介說,沒分。N/A。這裡缺少勞力,不缺「藝術家」。那怎麼辦?中介說,既然你想移民,讀個廚師,快速拿身份。當時不是畢業就能移民,但是也只是加了個900小時做工要求而已,而且多少年了一直都是緊缺職業,你放心,中介說。不就是學學做飯么。上課混混,回家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搞搞創作,我也不想費腦子去學會計。

後來的變化,翻江倒海,豈是那時候能料到。不僅變化,而且一年都能變幾次。 後來的經歷證明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溫吞水煮蛤蟆,每個人都還希望自己是水開之前跳出來的那隻。

每次政策變化都給你一鎚子,砸得你沒什麼希望,卻又沒砸死,還抱有希望,或者幻想,然後在等待中,他再給你一鎚子,如此反覆中,終於明白人生的道理:計劃沒有變化快。

在澳洲,我沒有朋友。有時候上上網,感嘆國內生活的熱鬧。但是,我又發現,在一個擁擠而焦躁的生活圈子裡,與他人建立真誠的友誼,真要比我在孤立的環境里生活還要困難。 卑鄙, 自私,粗野,低俗,所有試圖讓靈魂活著的人,也把力氣全用在抵擋這些在日常生活里,從四面八方向我們侵襲的敵人。還怎麼奢談怎麼繼續發展。

在忙忙叨叨中,我的心,再也不渴求穩定和長久。或許人們逮著機會,就應該給你愛的人一個吻。逮著機會,就常回家看看,刷刷筷子洗洗碗。逮著機會,就看看大海和不藍的藍天,因為你永遠無法預知明天。

經過在勞動中改造,現在已經沒有飲食的快感了。曾經喜歡甜點,現在看著甜點,想到那些黃油和奶油,我就要吐了。絕大部分餐廳的「今日推薦」就是快要變質的食物。Fish of The Day,也是從冰櫃里拿出來的。五星酒店為了讓綠菜看起來,更綠,也放色素。如果有幸接待一個華人團,共同特點就是說話永遠大聲,永遠不給小費。香港人會給些。眼看香港的警匪片都要成了「中國公安」的宣傳片了,希望香港內地化的速度再慢些。

古語說,君子遠廚庖。為了生存, 先廚庖,後君子吧。美元大跌,次貸危機,人心惶惶,工作難找。一個餐廳經理對來面試的我說,你前面那個有7年的經驗,我們不能要你。我已經記不清我投了多少份簡歷,結果,就是臉皮厚了。哭?哭也算時間的奧!

後來,一個偏遠地區得餐廳要人。我就去了。我下鄉了。多少次,在午夜凌晨,在左小詛咒《烏蘭巴托的夜》的歌聲里,我驅著1988年的AE82跨州穿行。這裡沒有一絲那種「在路上」的偽浪漫主義和旅遊的心態,只有《烏》歌詞更能寫照我:

烏蘭巴托的夜啊

那麼靜 那麼靜

連雲都不知道我 不知道

飄蕩異鄉的你啊 在哪裡

我的肚子開始痛 你可知道。

後來餐廳江山易主。澳洲人經營。澳洲人做自助餐,每次都讓我多做。讓客人滿意。華人老闆是能少做就少做,能省就省。現在我都記得老闆說過的一句話:省錢就是省人工阿。這就是腔調。

我如願以償的買了本《playboy》,發現這本雜誌其實格調很好,很尊重女人,像一個衣著得體談吐文雅的紳士,從不說干阿操阿之類的,只以雲雨代之。如果冒昧地把《playboy》比作張曼玉的話,《男人裝》就是各種姐。

再回到廚房,最猛的一次是,工作的時候,白人大廚給了廚房的每個員工藥片,之後就是這樣一副景象,我們聽著迪曲,晃動著身體,high著煎炒烹炸。累了渴了,就不喝紅牛,喝橙汁。後來大廚不讓我喝了,怕我露餡連累整個團隊。因為喝多了橙汁,我的臉會很紅,紅得像紅蘋果,紅得像紅太陽。橙汁是兌了伏特加的。這是個什麼隊伍。

我之前預想我拿到綠卡的情景,是呼朋引伴,開香檳,抽著雪茄,然後喝到天亮,酩酊大醉。然而,當它真的來到的時候,我卻平靜的沒有什麼感覺。木木的,不知所言。

黃粱一夢五六年阿,身不由己在天邊。幾年時光,甘苦自知。就像張麻子,在失去六子夫人師爺,兄弟離開,解決掉四郎後,也只是騎著白馬,些許落寞的浸在山水間。

時間就那麼過去了。

草泥馬一樣大戰河蟹,微博里的連珠妙語一樣精彩,男人們一樣到自拍區里去看自拍,女人們一樣要把化妝品奢侈品放到網上「晒晒」。

古龍的小說里,男人總是義氣,女人總是為了珠寶出賣。像極了那首被金屬和U2等諸多樂隊翻唱過的whisky in the jar(罐中的威士忌),歌就是說了個事,男人去打劫,搶了珠寶,獻給了女人,女人拿走珠寶,背叛告發了他。他在監獄裡想,干,有些人喜歡釣魚,有些人打鳥,有著各式各樣的愛好,我卻呆在這監獄裡,在這種委屈里想到,還沒喝完的那罐威士忌。

斯皮爾伯格多年後,仍然不忘當年簽了長約,匆忙報到的時候,留下滿滿一冰箱的食物。陳凱歌被叫起來去當兵的時候也是耿耿忘不了,自己的新牙膏還沒來得及的帶上。有些事,來不及。由此想到,舊友重逢實乃人生樂事。有些人,說過了再見或許此生卻不會再見。更進一杯酒的時候不妨就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便無故人。

上文提到的那個天津小兄弟,我再聽到他消息,卻是他得癌症去世了。每次我翻看有他得合影,不禁怔怔許久。

日本武士之勇,能打大仗,能速勝,善衝鋒,能見血封喉的,然而這種快意如同櫻花美麗無常。謀事成其功者,「維 穩」也要極大力氣。世間萬事萬物無有不敗也,所謂「不敗之地」應該在那穿透歲月的目光,在那一以貫之任雲霧卷舒的晴朗,在我智力和經營窮盡的虛無之鄉。也許。

每一天,我們都只是在幹些肉體上需要的事,找些平庸的歡樂。五四救亡完成,啟蒙似乎遲遲未有起步。德先生賽先生仍在 中國的大門之外。 西方文藝復興卻也是講究的個「復」字,我們則是不破不立,砸爛舊世界先。儒家核心元氣大傷。 至於于丹里的儒家和官方打造的《孔子》,無意或者有意充 其量不過是一隻草泥馬而已。 資源的有限和人口的眾多,以及達爾文主義如打雞血般刺激年輕人。

中國人不會消費紅酒這種亘遠香醇東西,就像婚姻的快樂一樣,任何需要花力氣長治久安而品味的東西,我們都沒耐心和福氣去收穫了。大陸無論哪個城市都流行洗頭房和川菜,我們需要的是些短暫猛烈的口舌和肉體之欲,本該敏感的感覺已經麻木,只有以酒為漿才能產生快感。

人身難得,真法難聞。照照鏡子,自己眼角皺紋也匆匆來了。如果在這匆匆中,做了想做的事,愛了該愛的人,此生,也就不虛此行了。


第一次挺興奮的,第二次就沒什麼感覺了。

一句話來說就是狗屎運。大學畢業以後覺得很迷茫,感謝父母對我無私的支持,送我去澳洲留學。那時候澳洲移民還挺簡單的,移民專業,讀兩年書,雅思6分就可以了。從遞交申請到拿到PR前前後後大概半年多。過了兩年再入了個籍,算是變成了假洋鬼子。澳洲是個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國家,休閑的不行,當時是打算老死在澳洲的。所以生活非常按部就班,上班時間一半幹活,一半聊天,到點下班回家打遊戲。然後遇到了現在的老婆,決定買房,生小孩,基本上覺得自己到死什麼樣子都可以看到了。結果在家休產假的時候,接到了亞麻的面試邀請(現在亞麻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去澳洲招人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去玩了一下,沒想到居然過了。問老婆去不去美國,老婆說,去唄,反正都是國外,在哪裡安家都一樣。

於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賣掉,輕裝上陣來到了美國,來了以後自然就要辦綠卡呀,反正不用自己掏錢,不要白不要。而且又一次狗屎運,趕上了EB3特別快,前後三年不到,又拿到了美國的綠卡。現在繼續在美國買房,生小孩。好像和澳洲也沒啥區別嘛~

回過頭來看,自己是非常非常幸運的,人生沒有經歷大起大落,沒什麼大本事,卻基本上心想事成。唯一的缺憾是在悉尼和西雅圖買房的時機都因為行動力不足而錯過了底部,這輩子應該不會發財了,但是已經很滿意了。做人不能太貪心。

彩蛋:老婆也跟著我拿了兩張綠卡,她才是躺贏~~開玩笑開玩笑,老婆持家有方,我才能無後顧之憂,一大半軍功章要歸她。


將近十年

拿到學位和永居,收穫一生的愛人。

永居給了我好多安全感,可進可退,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保障。從此以後能讓我瞎蹦躂的世界更大了,制度性福利下,我可以繼續一邊工作一邊讀書,也有了更高的平台更多的資源,順便創個業掙點外快啥的。

學無止境,自我實現的路沒有盡頭,而同時還有生活保障,多好


2008年8月來芬蘭留學,靠父母的錢度日。

2008年10月開始在學校兼職,大概從12月開始做到收支平衡。

2009年12月開始全職工作。

2013年底,工作滿四年,拿綠卡,工作至今。

到現在為止,在芬蘭八年半的時間,沒有背景,沒有關係,一步一步全靠自己走。從一開始沒有收入的窮學生,到今天在芬蘭混到高收入群體,我相信一點:成功源於努力,失敗源於懶惰。

沒有選擇加入芬蘭國籍的原因是為了回中國方便,懶得每次都要申請簽證了。

=======更新=======

關於芬蘭的綠卡(永久居留許可),只需要連續四年A簽,然後沒有犯罪記錄等等就可以了,沒有配額之類的限制。細節請參考芬蘭移民局:Extended or permanent residence permits

入籍的話,你只要居住超過五年,並且通過芬蘭語考試就可以申請了,也沒有配額的限制。細節請參考:The Finnish Immigration Service


一下這篇文章是我去年年初寫的,當時剛拿到加拿大楓葉卡。現在一年過去了,世事早已變遷無常。

--------------------------------------------------------------------

我的移民夢是從大學本科開始的。當時自己努力學習英文,爭取到一個去美國實習的機會,在芝加哥實習了三個月後回到中
國。從此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被改變,開始移民的各項準備。記得當時快畢業的時候再校內網(人人網)上看到有個人的主頁就是說自己如何如何想要技術移民
到加拿大,於是自己跟自己說,畢業後5年之後也要移民去加拿大。


2008年畢業了,大學的小夥伴們一個接一個的去了國外念碩士或者mba,我還一直在上海工作,同時準備考證。
後來看到聯邦技術移民已死,並且一刀切大批退料,到2011年的時候學法語開始準備申請魁省技術移民,終於到2011年底的時候收到魁省的建檔通知。
當時天真的以為最慢只要兩年就可以實現當初的夢想去加拿大了。
誰知2011年魁省技術移民噴井,大批積累的申請處理不掉,於是魁省開始增加語言難度。為了適應魁省新政的變化,我考了tefq和雅思g類,但是終究沒有
寄出去。等到2013年的時候足足等了兩年多時間沒有任何消息,
開始意識到魁省已經無望,於是準備轉戰留學後移民這一條路,如果加拿大走不通看看其他國家。


本來自己是學商科的,一直有去念MBA的打算,只是一開始下不了決心去哪裡念書。當時自己有幾個選擇:去法國,因為公司是法企,還可以找找工作實習。但是
法國慘淡的經濟和幾乎不可能的移民政策打消了我的念頭;去新加坡,從2011年起新加坡政府已經不對三所公立大學畢業的國際學生髮pr邀請函,於是也不去
了;
香港,拿到香港的pr要在香港呆7年,加上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和語言因素,也打消了去香港的念頭。最後又重新研究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發現加拿大的省提名項
目適合留學生,是現在目前能夠畢業就移民的最容易的國家了。


於是在2013年中開始準備考雅思和GMAT,飛回本科的學校準備成績單,找老師,老闆寫推薦信,七七八八弄了大概3個月時間。
其中GMAT考得慘淡無比,但是還是硬著頭皮去申請。
2013年是我最有成就的一年,首先是拿到了加拿大註冊會計師的證書,相當於自己得到了一個很好的資產,不管是去申請學校還是將來就業,第二個是我申請了
加拿大的5所大學的MBA,從第一梯隊申請到第三梯隊,結果在一天夜裡同時收到三個admissions,最後選擇去了多倫多的某商科, 由於是在安省,好處是可以畢業就無條件申請PNP,實現移民的夢想。


轉折點發生在2014年,當我申請完並且拿到學生簽證準備休閑的度過剩下幾個月的時候,我無意在微信的朋友圈內看到聯邦技術移民在2014年5月初重開並且增加了我的職業。於是當時鬥爭了兩天要不要申請。後來想到自己的優勢是:


1. 材料由於學生簽證的原因差不多已經準備就緒,無需花太多時間,雅思成績由於準備魁省的移民已經有了。


2. 已經拿到短期簽證再申請移民不存在先申請移民最後申請留學由於移民傾向被拒的問題;


3. NOC的新增職業「財務經理」100%符合我現在的職業描述,連名稱都一樣,並且符合noc對該職位的資格要求 (持有加拿大註冊會計師),容易通過移民審核。


於是決定機會不可放棄,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在國內提出申請,那麼將來資料會在香港或者北京審核,而自己又在加拿大念書,這樣會非常的麻煩。於是我決
定立刻登陸加拿大,拿到學習許可和入境章,以加拿大境內短期居民的身份申請。想到就做到,於是馬上給老闆請假,定了5天後的去溫哥華的機票(白花花的銀子
就沒有了),然後以最快的速度登陸溫哥華。


下了加航的飛機出了溫哥華機場的時候,面對這一片寧靜祥和的土地,第一個感覺就是: I am
home. 在溫哥華的6天時間內暴走了整個城市,期間還去了BC省首府維多利亞,深深被這片土地的人和風景感染,寧靜之美的加拿大。5天後返回上海開
始準備各種材料,然後於6月初寄到悉尼市的申請處理中心(Nova
Scotia省)。中間還發生一個小插曲,用ups寄出材料之後發現材料有誤,於是天天打電話給UPS要求退回但是ups以我不是公司客戶怕退後不交錢不
同意,最後我交了600元的預付費之後UPS將材料退回,我又修改了材料發現很多致命的錯誤嚇得一身冷汗,然後又花了500塊錢將材料再寄出。


之後就是各種告別和旅遊,然後在8月初登陸了多倫多,開始準備我的mba學習。在8月的時候又遊玩了魁北克城,站在Chateau Frontenac
的面前告訴自己雖然自己沒有移民到魁北克但是我還是來了!魁北克城真心很美很美,跟整個加拿大完全不一樣的風情,像某個歐洲小鎮
。然後回到多倫多之後也逛遍了CN塔,Casa loma, 充滿情調的Queen str.,
騎自行車環繞了像極了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區貝街,參觀了著名的多倫多大學(內心流淚為何schulich在偏遠和危險的北郊T_T),吃了非常正宗的印度美
食(多倫多有龐大的印度人社區),泰國美食,以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美食,和加拿大的本土poutine,每天早上用maple
syrup做pancakes吃。真是美好的八月。


8月以後開始苦逼的MBA生活,其中心酸只道天涼好個秋。在9月下旬的一天收到簡訊提示信用卡扣款,扣款方為cic。
扣款意味著材料完備沒有問題,頓時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10月初收到PER,意味著初步申請通過,各項標準符合技術移民要求。
12月初收到渥太華簽證辦公室發出的體檢通知,然後我飛快的在當天體檢完畢並交了RPRE的申請費然後將材料寄出。如果一切沒有問題,大概會在明年1月中
旬的時候收到永久居民簽證。


這就是我整套的6年移民路,其實對於我來說,移民加拿大更多的是為了完成心中的一個夢想,自己在將來很可能會去美國發展。 但是加拿大對於我來說,是一個land of freedom, so accepting and diverse,深深被這裡的價值觀所打動。


法國居留年數的十年卡算不算?只要在法國納稅5年就可以拿到十年卡。

毫無難度。

而且好像拿到後沒有某些國家的一年住滿幾個月的要求什麼的。


先聲明我沒有任何惡意,任何一個靠著自己努力拿綠卡的都是壯士。只是想說想拿儘早拿PR一定要選對國家選對專業。作為一個在美帝的文科生,除了綠卡路漫漫,最艱難的莫過於畢業之後那僅有一次的H1B簽證抽籤和短短一年OPT(相比STEM專業的理工學生們的27個月OPT所帶來的3詞抽籤機會)。從我自身經驗來說,抽籤這種事兒,真的不是看你的實力,最重要的還是有運氣。 所以想拿PR的,好好考慮一下這個現實。


最大的感受是這PR總給我一種免單收聽Hentai八卦和黑暗故事的機會。

可能我接觸到的人中有部分是奇葩,這些奇葩為了一紙PR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如同狗血的JAVG劇情一般,他/她們讓我在土澳這個無聊的大陸上欣賞了一幕又一幕的HBO Live。

什麼男主被綠被NTR,什麼女主怒踹男友嫩草喂老牛,什麼女主為了讓女二號知難而退在深山露營的帳篷里傳出迷之音,什麼女主自己守身如玉卻一馬當先為女N號拉皮條,什麼男女主各自隱瞞對方大玩跨三國大劈腿,什麼為了PR說好了假同居卻怒踹隊友引發兇案,什麼假工簽被至交基友舉報被關新幾內亞…etc。總之我作為一個無辜的旁觀者,不幸見證了各種形色男女為了所謂的通關獎勵,從人格到肉體上的崩壞,從平淡走向偏執。我想既然這些人把PR看的這麼重,想必PR對於一些少男少女來說也是很有價值的吧,至少對於某些深受JAVG精神污染的人如此。

卧槽,貴圈是很亂,但我只不過是一個用全通關存檔收集CG的,剛剛居然忘記按Shift了,我都在說些什麼?


技術移民,來土澳念了護理本科,大三時就把英語拿下了,然後大三下學期開始研究拿pr的步驟。 畢業後第四個月pr就批下來了,我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了,因為每一步都是事先調查好準備好的。

州擔保拿的pr,因為我年齡不夠,我也沒念naati那些的。


沒啥感覺,畢竟來美國想辦綠卡的我就沒聽說過辦不下來的,時間長短罷了。

反正我遞申請到拿到也就是三個月左右


作為gay來說說吧,通過partner來的國外,準備拿綠卡,屬於普通人通過「外嫁」改變命運的吧

體驗分為幾步:高中確定自己是gay的時候,特別想出國留學,然後就不回來了,那時候班上有個同學因為她媽媽有美國綠卡,她高考完就去了美國,後來考上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實事求是的說她國內也就三本水平,當然這是後話,我想出國的動機其實特簡單,就是因為自己的身份和國情水火不容。可是出國對三線城市普通家庭來說,拿不到獎學金,是遙不可及的,我知道家裡根本供不起,於是也一直識趣的沒說

大學也是所普通二本,專業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考研啊,出國啊,又成了一個夢,因為自己清楚,我那成績,不可能拿到獎學金,大學只有一件事是我堅持的,就是學英語,那時候對出國讀書已經不抱期待了,就想學好英語以後能進外企,擺脫現在的專業,說不定有外派機會,4/6級專業第一畢業的

可現實很快就證明了自己的森破,第一份工作在外貿公司做項目管理,外貿公司倚重的是sales所以和我一批的sales兩年可以用完一本護照,而我,直到快離職的時候才有第一次出差海外的機會,自認英語不比他們差,可無奈被分到一個非核心部門。

因為身份和事業的雙重壓力去了魔都,魔都第一份工作在美國500強,第二份工作在世界500強,當時和很多人一樣,被時尚電影洗腦,覺得大多外企人都是精緻的妝容?優雅的形體?經常滿世界出差滿世界relocation,可現實是,大多數女生都素麵朝天,隨處可見淘寶爆款和大媽裝,出國?沒個經理title 或者high potential 想都別想,relocation 更是難,除非公司想重點培養你,而我,兩者都不是,出國夢徹底粉碎了。

和知乎那些好像不用怎麼費勁就能拿獎學金,進公司沒多久就有機會被外派的各路牛人比起來,我也許代表大多數有一顆想去世界看看的心,卻無奈自己學業事業都平平的最普通的人,是的,出國,對於大多數人,也只是想想,但我覺得堅持還是必要的,雖然你也許不知道堅持什麼,就像我學英語,至少為後來和男友交流提供了條件,不交流就不會有深入了解更不會把我接去他的國家了,有時想想這就是命吧,是你的跑不掉,年少時那麼努力想出國,無奈資質有限,就在放棄的時候,老天以另一種輕鬆的方式讓我出來了,不知道是諷刺還是褒獎


小勵志的體驗,學英語學到好幾次夢話說英語我會告訴你嗎。

搞定那刻也沒什麼太激動的。


從澳大利亞UNSW畢業後,拿了個1年半的臨時工作簽。

於是周一到周五工作+晚上回家準備雅思

周六考雅思(連續報了5次,第3次過的)

周日上職業年(一種移民加分的課程),專門報了一個巨水的,以便上課補覺方便,長期車輪戰,身心有些疲憊。

這裡面費用都是家裡出的,所以財務上不能叫靠自己的力量。

然而用老媽的話說,其實有很多錢買不到的東西,比如通過努力獲得的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就是錢買不到的,再有比如雅思四個7啊(出國前總分6分都考了4次),工作上的成功啊之類的。

論體驗,彷彿當時站在十字路口,作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的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其實回過頭來看看,還是挺充實刺激的。


身在澳洲,目前拿到PR一年多。

14年10月7日收到中介通知,PR下來了。

還沒畢業就考了NATTI,然後因為對自己英語水平沒什麼自信就去讀了PY,期間考了雅思4個7,然後很快下EOI,遞交申請到實際下籤大概3個月。

沒拿到的時候,遇到拿到PR的人好生羨慕,覺得人家都是精英。等到自己拿到了,發現大家都是PR,就是張居住證僅此而已。

這僅僅是在異國生活的開幕序曲而已......


讀大學都是父母出資。所以我不算完全自己努力吧。。努力的也就是合格畢業,雅思7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近來歐洲移民問題突顯?
為什麼有些人有機會去美國定居但是不願意去?已經在美國定居的人後悔嗎?
成年人如生活在國外,大概多久能學會當地語言?
大陸人去台灣定居最大的壓力是什麼?
婚姻移民美國是一種驕傲的資本嗎?

TAG:出國 | 留學 | 移民 | 國外生活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