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學生出國旅行考察是必要的嗎?

有很多建築大師在年輕求學的時候都去過世界其他地方進行建築考察旅行,請問出國旅行考察建築對自己的能力提升有多大的幫助?是走向建築大師的一個必要的過程嗎?如果是必要的話但是自己家庭條件很一般沒有足夠的資金出國進行建築旅行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這些缺憾?

類似問題:學校以上實習課程的名義強制要求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交錢去寫生,是否合理?如何讓這樣的實習更有意義? - 大學


自從大學開始背上建築這一包袱之後,我似乎找到了信仰。仰慕在一塊夢想的土地上建構,貪戀在世界各地的建築下思考。每次旅行都是一次朝聖,每次走進都是一次超度
。有人說,旅行或者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有人說,我們一直在路上,為了各自的夢想;有人說,為了遇見你,我上路了。要真正做到了解建築,不是通過媒體,而是通過自己的五官去體驗,這一點我堅信不移。在此,我邀約了一群在建築路上的朋友,談一談他們自己的旅行經歷。對於建築,旅行和生活,我希望能達到一種平衡。對於設計,我沒什麼野心,只希望能幫到使用的人,讓他們覺得安心和舒適。旅行,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遇到新的東西,打破,整合,重新建立,顯得生命多姿多彩。生活,其實就是一種態度,得過且過也好,歷經風雨也罷,總歸還是要面對生活本身。

一次觸動心底的教堂洗禮

聖亨利藝術教堂,芬蘭

直到寫文章這時,我還能被教堂所營造的氣氛感動,就彷彿進到教堂那一刻彷彿觸碰到了時間、空間、光與記憶的邊緣,走出教堂回過神之後,你依然再次踏入渾渾噩噩的生活中。你得思考人生規劃,你得算計雞毛蒜皮,那些超然的感悟畢竟也只是某一天某一刻在某一處的醍醐灌頂或僅僅是一種悸動罷了。一直很浮躁, 或許是因為自己仰望的太久,看到的光總是觸及不到,有時候或許低下頭靜靜思考自己到底處在什麼位置,你就能觸碰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光芒,這應該也算一種自知之明吧。

——楊楠

一次苦盡甘來的朝聖之旅

聖本篤教堂,瑞士

本來就沒幾個班次的小火車坐過一站,加上瑞士山裡又沒什麼交通,直接導致步行距離翻倍,山路,身邊最能暴走的傢伙(沒錯,說的就是主編這貨)都走沒了脾氣。精疲力竭來到這個山頂上的小村莊,幾乎見不到一個人,羊群倒不少。半陰半雨的天氣一直伴著我們走到山頂,推開教堂門時,一縷陽光滲入,詩意油然而生,一切都值了。沒錯,這張是擺拍,蠟燭、書和十字架都是我放正的,強迫症要的就是中軸對稱(迷之微笑)。——黃迪

一次神話破滅的吐槽無力

聖瑪麗亞德格利安格利小禮拜堂,瑞士 本應是喜歡為數不多的一個博塔作品:建築生長於自然中,原始厚重的石材與「非建築」語彙,儼然一派立於群山上的孤傲。然而…誰能告訴我哪個無良開發商在這後邊蓋了個大遊樂場?本該是跋山涉水,漂洋過海來看你的朝聖之路,現在山下買票,纜車上山,拍照走人,建築一側還自帶兒童樂園一類的娛樂場所!所謂毀經典不過如此。

——黃迪

一次觀止之嘆的生日禮物

朗香教堂,法國索恩

從米蘭出發,沿著阿爾卑斯山脈自駕,在法國和瑞士之間三進三出,看Le Corbusier、Zumthor和赫爾佐格德梅隆。第四天清晨到達小鎮貝爾福,特意把車停著山腳,如信徒朝聖般徒步上山,第一縷陽光出來的時候,終於抵達朗香教堂。也許在書上也看過無數次,也抵不過親身體驗一次那樣令人震撼和動容。依舊清楚記得那是二十三歲的第一天,圓夢真好。——朱維昆

一個次大陸城市的遺作

孟加拉達卡國民議會廳,孟加拉

達卡是個很申奇的城市,她代表了次大陸城市高度自治的極端。這個城市幾乎沒有什麼秩序(比印度還糟糕),但是又日復一日地以自己的萬式運行著,曾在一本書中看到作者將達卡戲稱為「God』s own city」。路上不分車道,除了當地人沒人知道怎麼坐公交,大巴站里的車可以像酣麵餅一樣鋪滿幾百 米外的街道......路易斯康設計的孟加拉國會,是我第一個到訪的大師作品。Kahn這個晚年的作品近乎完美,簡單的幾何,空間的組合和光線的安排,營造出了嚴肅安靜的氣氛。他將主次功能區域完美地排布,進入國會的過程,都是最後踏入議會廳那一瞬間的前奏。議會廳外的混凝士反射會很多聲音,因此在進入鋪地毯和裝有及音牆面的議會廳以後,世界是安靜的,置身於傘狀的穹頂下,就像一曲無聲而輝煌的Finale令人動奮。相比之下,勒科布西埃的議會大廈就相形見絀了。

——史鍾一

一次不期而遇的心有靈犀

布里昂家族墓園,義大利

通過公共交通去Brion
Tomb並不容易,先從威尼斯坐火車到San Vito,穿越整個San
Vito小鎮到公共汽車站換乘鄉鎮公交,中途下車步行一段路才到達。斯卡帕是一位不被追隨的建築大師,他對細部的執著追求、對光線的精道捕捉、對材料的巧妙運用,對改造的獨到見地、對歷史的深沉思考都值得我們學習乃至頂禮膜拜。他的作品滲透出的那種濃濃的詩意和感人至深的力量,讓每個看過他作品的人都會立刻愛上他。路上遇到一個日本建築學生,後來與我們整日同行。他的英文不好,我們靠肢體語言和手寫漢字交流,他從倫敦出發開始兩個月的歐洲建築之旅,我們手機里的照片高度吻合,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面我們先後拜訪了許多同樣的建築。臨走前他說日本的年輕學生只要有機會,都會走上這樣一段旅程,看著他篤定的眼神,我恍惚間明白為什麼旅行造就了建築師的深度與成長。

——朱維昆

一次觸目傷懷的追尋記憶

泰特現代美術館,倫敦

泰特現代美術館是我學生時代最愛來的地方,正常可以在裡面打發一整天的時間。大量的開放式展覽,戶外沿河美麗的倫敦景色,室內有趣的空間及藝術裝置,平價的咖啡店,還有一個很棒的書店文具店,解決了學生時期相對拮据的尷尬,有什麼理由不吸引建築生呢。這次來是新館開放後第一次來,平心而論新館的存在比想像中更融入到周圍環境,精心選擇的外立面磚和細節都很好的體現了對周邊環境特別是老館的尊重。走了一圈看了許多的展覽,沿著廣場走到neo bankside旁的以前去過的wagamama,找個窗口的吧台吃著面繼續欣賞對面的泰特,回憶湧上心頭。這次時隔多年回來看看,對漸漸遺忘的市中心建築又慢慢喚起塵封的記憶。

——石俊

一次托關係找捷徑的走訪

The Interlace,新加坡

恰巧和我同屆過來交換的台灣小哥的親戚是住戶,所以能在保密性極高的私人住宅Interlace自由出入。樓層底部的六邊形減少了大體量感,每個單元間的角度都經過了縝密的思考和計算,保護隱私的同時滿足採光和觀賞景觀的需求。四面建築如同園林中的窗框一樣,有框景的作用,讓人們從兩側看到不同的景緻。不同主題的景觀設計既美觀有趣又豐富了住戶的室外活動內容,從地下車庫直通到地面的通風采光天井也和景觀處處配合,絲毫不覺得突兀。邊走邊感嘆OMA對各個設計部門的協調和質量把控做的到位,也調侃說新加坡房地產商願意給這麼浪費材料和空間的項目花錢,要是在中國應該不會有成本這麼高的住宅。

——陳澤馨

一次錯誤的時間遇上正確的地點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東京

從新宿到八王子校區,從鬧市到寂靜,聖誕節的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只有寥寥幾個背著畫板的學生。混凝土與鋼結構形成的拱門形柱和承重的弧度頂端,這兩種非線性集合的建構,通透地引入天光與外部景觀,整個空間輕盈而寬敞。——Asuka

一次眾籌非洲之旅

那是2012年夏天,因為一個激進的想法,我發動所有力量,完成了一個在我身邊人看來很難想像的事情。我用7個月時間,獨自眾籌資金,陸路8個國家,到肯亞實習。一路上遇見太多人和事,各種令人驚喜和失望的建築。這趟旅行完全就是讓我大開眼界和迅速成長的朝聖之路。毋庸置疑,建築學背景對於旅行還真有些好處。然而也有一些小缺點,比如有人會覺得我的照片沒有溫度。總的來說,我對建築的粗淺理解,讓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理解旅行。這段時間,對於旅行來說,時間比錢珍貴的多,但看到的東西也就少了很多,或者說淺了一些,沒什麼值得深深回味,但卻為這段時光增色不少。——呂濤濤

一場夢寐以求的自然風光

我很喜歡拍風光照片,所以暑假去了夢寐已求的愛爾蘭和冰島。同樣是地廣人稀,卻有著各自的地形、地貌、植被等的差別。圖一是北愛爾蘭北部的巨人之路,有著天然形成的六邊形玄武岩海岸線;圖二是冰島冰河湖附近的冰川,冰川天然而成的紋理非常美。看到這些,你就會覺得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真正的造景大師,你就會覺得,最適合這個地點的建築就是「沒有建築」。——陳鐸文

一次災難現場的震撼

這是Master第一學期的設計場地,位於印度尼西亞Semarang的剛經歷一場意外的大火焚燒一切貨物的熱帶傳統開放式市場。在我們揭開外圍塑料擋板,看室內第一眼時就被這種衰敗卻有力的建築結構震撼了。踏出的每一步都伴隨飛揚的塵土和令人不安的摩擦聲,看著縫隙里透入的光、嗅著焦味,彷彿在聽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者訴說他先前的輝煌和風燭殘年時的滄桑。

——陳澤馨

一場資本主義實現的建築趣味

線條剛硬,配合精緻的比例,對這個在伊斯坦布爾的蘋果店最開始的幻想是——他應該像完全純粹的商品一樣被安放在空蕩蕩廣場上。但是,現場卻是完全的另一番景象。它的建築被隱藏在了底部,連接到了Zorlu Center購物中心裡,就連他的主入口都沒有在地面上。這個玻璃的軀體,本應被供起來似的與『世界』隔離,卻也被藏在了Zorlu
Center的庭院中。周圍的上班族會在午餐時間到庭院中,坐在長椅上,欣賞著庭院的景色。如果完全將自己沉浸在自然中,人的確會忘記這個玻璃去殼的存在。技術對自然產生了影響甚至是破壞,而建築師在這樣的建築中用自己的努力試圖平衡兩者的關係。其實對這種手法的探索有很多,apple這樣一個大金主,能用最大的支持度實現建築師的個人小趣味。

——周冠龍

一次阻止購物慾望的偶遇

逛街時被這個店吸引了停下來一頓欣賞和拍照,Aesop作為一個極簡天然的品牌,有獨立的建築部門,每一次對空間的詮釋都能很好的呼應其產品。圖片是位於墨爾本的一個分店,是一個用材料包圍的建築空間,victorian ash是澳大利亞獨特的一種可再生木材,覆蓋了地面、牆壁、天花板,整個空間充滿了木頭的溫度和質感。每當經過某個城市,某個街角,那些有節奏的建築物層層疊疊提煉了周邊街區的律動;它們的形態不止印在我的視網膜上,卻作為一種殘像在我大腦里徘徊。如此,便成為了我對某個場景,某個時間段的記憶。所以對於我來說,關於建築的旅行,並沒有取決於我走了多遠,看了多少,目的地是哪;而是在我每一個生活里的小細節里,都有關於我和建築空間的秘密。——傅鈺涵

一次上山下鄉的田園棲居

圖片的民居聚落是多年前還沒旅遊開發的雲南諾鄧。和村民三姐一起背兩籮筐啤酒翻三座大山去蹭殺豬飯;被帶著大金毛躲進深山幾年的廣州大叔領到山坡上抓野雞;跟客棧里能夠一周只吃一顆西紅柿的道士小哥比扎馬步;聽孔廟裡的老大爺吹牛逼……當然也少不了傍山民宅,一顆印小院,石板路,玉皇閣,旱梯田。發現沒有建築設計的建築反而很有生命力,思考著是不是拋開自己建築學的背景才能真正融入建築與環境之中。——黃迪

一場晨光與場所的聯想

2009年冬天,走在紐約的街巷裡,原先這棟建築的外立面簡潔乾淨,可是今天卻完全認不出來。冬天的晨光反射在表面,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紋理,使得建築表面不再那麼單一,當你關注一幢房子時,建築所表現出的場所感,可以理解為空間上的,物質與時間的關係。光影永遠是建築最好的詮釋者,總是能讓建築多了些情感和趣味。——石俊

一次想像破滅的千里朝拜

時常,我們通過某途徑得知某建築的精妙精緻,但滿懷期望千里朝拜後只看到一片狼藉,或許些許似曾相識聊充慰藉。正如那年聖誕到巴塞羅那造訪密斯的德國館,哪怕我已把這個建築的一切瞭然於胸,但當我看到那些冗雜的商品放置在淺水池裡等待廣告拍攝時,曾經的少即是多又豈是心頭那句罵所能替代的。——楊楠

一個富有活力的「貧民窟」

Dharavi是孟買最大的貧民窟,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里的故事就在這裡發生。大三Crit的時候,我 說都柏林毫無生機的北區還不如孟買、里約、加拉加斯的貧民窟,不來看看以後沒底氣這樣說。事實也的確如此。基礎條件真的很糟糕,中國的大城市現在應該很少能看到這樣棚戶區了,不過水電是都有的。但是孟買一天沒有平民窟,一天不能運作。Dharavi是個極其有活力的街區,不罔種族不罔信仰不罔語言的人和睦共處,但是也各自有聚集的區域保持一定距離。主要的工業包括廢品回收,食品,服裝,冶金和皮革製品等。這裡不但有各類產品,更重要的是有眾多的技術工人。與昌迪加爾相反,這些資源被緊密的集中在了很小的範圍里,再加上較低的創業成本,Dharavi像一個商業孵化器一樣,不斷為孟買提供新的商機。我並不願意把這裡稱作貧民窟,因為這裡的街上沒有一個乞丐,每個人都有一份工作。歐洲那些住滿靠領救濟金度日的人的區域難道不更像是貧民窟么?——史鍾一

一次歸去來兮的出其不意

這一張其實無關建築,也純屬巧合。在柏林的時候想在柏林電視塔上拍黃昏,拍了幾張後發現塔的護欄是一個個圓洞並刷成了金色,於是就誕生了這張照片。如今我的相機已經賣人,相冊也沒有更新了,把它放在這只是想以此懷念一下那段無憂無慮的建築旅行時光。

——劉國宇

結語:人,一生生存在兩個空間里。一個是他居住的空間,一個是他嚮往和曾經去過的空間。人的一生無非是在這兩個空間里徜徉,為了快樂,有時候也帶來憂傷,並因此成為一個富於閱歷和情感豐富的人。旅行不是以身體的移動,重要的是感受、思考。我們都是凡人,食人間煙火。旅行,不必興師動眾,也不必耗費省吃儉用下來的積蓄,拿上背包隨時出發,簡簡單單,隨隨意意,置身於心儀的地方,讓碌碌而為而粗糙的心柔軟下來,就足矣,這或許是旅行的初衷。我想,所謂「建」「築」就是離開日常惰性生活,進行有深度的思考過程,是與自己和空間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多餘的不需要的東西被甩掉,面對空間里的自己反反覆復地進行思考,這樣就會逐漸使建築飽滿起來。建築旅行,也是建築人甘冒身心勞頓之苦卻又樂此不疲的宿命。

文末,感謝參與本文撰寫的朋友們。

另在此鄭重聲明,本文所用圖片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

感謝以下朋友投稿

石俊 — 倫敦RHWL,Foster Partners,現獨立設計師;

Asuka — 英國皇家規劃師,英國劍橋規劃碩士;

陳澤馨 — 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在讀;

黃迪 — 鹿特丹 Ector Hoogstad Architecten 事務所;史鍾一 — 英國巴斯大學建築系本科在讀;

朱維昆 —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建築師;

呂濤濤 — 建築師,旅行定製師,華中科技大學;

陳鐸文 — 華南理工、義大利都靈理工雙學位,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系碩士在讀;

傅鈺涵 — 悉尼大學建築系;

周冠龍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系碩士在讀;

劉國宇 — 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RSAA事務所,北京。

關於建築旅行,自己有個公眾號,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EzustKXEkfjureHX924B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SP364qzEDPFzreiB96h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沒錢出國就多看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有錢,可揮霍任性。沒錢,只看書也行。


我認為是必須的

去實地和書上看,電視上網路上看……

還真的不一樣!


在不差錢的前提下,那真的是很有必要。

中國的房價絕對秒殺國外,但建築設計這一行當,還是差距了一點點點點。

以最簡單的建築類設計,住宅設計,國內流行的各種風格及風情,那肯定是先看看原產地的更棒嘛。比如前陣子炒的很火的五礦的哈施塔特小鎮之類。

高密集合住宅類,那真是香港與新加坡做的驚艷。

若是別墅,那更得看美歐了。

題外話,比如做商業展示設計的,歐洲隨便選個國家的某個小城的商業街的櫥窗設計都是樣板。

如果很差錢,也沒關係,上網、買書或弄點光碟也能掠影個五六七八。


優秀建築師五個素養,旅行看實例是其中一個。

五個素養是什麼,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建築師? - 萬里長城的回答

五蘊皆空。


其實除了少數大牛以外,你們都是畫圖民工而已。你以為你在做設計,其實是甲方的大老闆在做設計而已。你以為大家期盼著你做出一個震撼的神作,其實大家想的只是圖紙上少點錯誤而已……所以,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特殊性,考察大師作品這種過於形而上的東西,玩玩即可,沒必要太當真的。


曾經問過自己很多類似的問題,是不是一定要XXX才能XXX,因為條件的不允許,我往往傾向於選擇否定,自欺欺人。比如你問建築系學生出國旅行考察是必要的嗎?我會說不必要,可以通過各種條件彌補,比如構圖理論等書籍,建築分解圖,3D建模,乃至於建築、建築師紀錄片。然而這種否定會阻礙你從優秀到卓越的蛻變。

建築藝術語言與繪畫、電影等平面藝術不同,特別是它的體量、空間等體現出的非實地體驗不可的豐富信息——我們的圖片、模型等往往呈現出的信息都是片面、不完整的。所以如果有機會,要盡量抓住考察的機會,出國不成,國內古建築古色古香,一線城市高樓鱗次櫛比也是可以替代的選擇。在把現代化當作西方化時代,整個世界面貌愈加趨同,所以正常的現代建築中國有的不一定比國外少。

此外google earth是極好的輔助學習工具。雖然藉助它依舊難以和建築進行神交,但它能夠有效地使你加強對建築尺度、虛實、協調、色彩、比例、大致外觀、對稱性等內容的理解。

GE的360°無死角觀察確實為建築學習提供不少便利。實地考察自然好,卻也有許多角度難以觀察,舟車勞頓,各個觀察點之間的移動不便的缺點。

GE的缺點在於普通的網速容易在移動過程中出現滿屏的馬賽克,還有就是非得翻牆才能得到完整服務。

巴黎聖母院的西立面確實很美。從GE的模型上,你至少可以認識到以下內容

整個立面的構圖極富層次感,彙集了拱券、壁柱、圓窗、雕刻帶、雕像等多個時期、多種造型的裝飾元素,尤其是底層門洞上以5世紀主教、聖母形象的雕刻和以聖母生平事迹為題材的雕塑裝飾,極大地渲染了建築的宗教氣氛,整座教堂雄偉壯觀。西立面是建築最突出、最形象的構成部分。從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種向藍天升騰的雄姿。巴黎聖母院的主立面是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

左右兩側頂上的就是後來竣工的塔樓,這兩座69米高的塔樓基座,左右對稱著設置,並有階梯通向頂端以方便俯瞰巴黎城,整座建築美麗壯觀,完美地體現出哥特式建築的典型特徵。

把鏡頭拉近你可以看到

雖然不是很清楚,但GE上還有大量攝影圖可以彌補

學習這種事,畢竟最重要的還是主觀能動性,對建築的各個要素本身,要素間的配合的觀察、分析是很重要的。此外還有一點就是

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費爾南多也說他不需要旅行,因為想像力可以帶他去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想像你在實地,被巴黎聖母院的崇高肅穆所感染,感受埃菲爾與環境的協調,感受故宮建築群的規模宏大,思考是什麼讓它們精妙,你怎麼把它們對你的啟發運用到你的作品裡。

缺乏實地考察,通過複製品認識建築,在此過程中想像力尤為重要。

在閱讀上,要成為了不起的建築師還需要結合所研究的建築做大量閱讀,關於整體文化環境的閱讀,如哥特建築出現的宗教、思想、社會、民族狀況。還可以讀一些美術、雕塑作品,達到觸類旁通,就像布羅迪通過染料文獻實現染料知識向藥理學領域的遷移。

加油!希望你成為優秀的建築師。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肚子里有墨汁是行萬里路的前提,如果不讀書,就是郵遞員一樣

在做了很多基礎學習的前提下還是很值得去看看的,不要太區分國內和國外,都是一種體驗,畢竟看圖片感受不到建築的氣場,也無法真實感受到建築給真實用戶帶來的體驗,比如 薩伏耶別墅,比如國美象山校區。

而且我覺得,在上學時就要多折騰,去了英國我才知道歐洲真正的樣子,而不是像之前想的全是抽象的現代建築,也不全是老建築改造。

暫時就寫這麼多:)


一看就知道是入行不深的,其實你出國考察能看到的是眼前實際的效果,客觀來說,出國考察就跟旅遊一樣,開拓眼界而已,對專業能力有多大幫助,不見得,比如高迪的建築,還有我喜歡的安藤忠雄,你不深挖一下背後的意義和他設計的初衷,是無法理解和參透其中的精髓的,我覺得還是先果書實際的多,等你深入次行之後再去看那些作品,才會體會到無與倫比的魅力。


那得看對什麼了。

對人生而言,很有必要。

對本科生而言,沒有必要。

對研究生而言,有點必要。

如果你不會攝影,沒有必要。

如果你連專負都沒混到,沒有必要。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就是畫畫住宅,沒有必要。

。。。還有很多吧

在此特彆強調下,為什麼本科生進行一次出國的建築旅行是沒必要的?

說實話我見過太多學校的學生在五年級實習的時候:

場地處理完全不會,連基本的軟硬地都不知道怎麼布置,這裡想放一個花壇水池就放了。

我要你做施工圖嗎?我只想知道哪裡是軟地哪裡是硬地!你給我整個水池是想怎樣!

我指著一片空白問,這裡是軟地還是硬地啊?答:我覺得這裡人可以走車也可以走。

麻煩去死吧。

場地入口完全不知道怎麼布置,把入口開在快速路上。

哥,那是快速路!我耐心跟他解釋,快速路車行速度快,不能開口的。答:你看下面不就是個主幹道?說明在這裡其實車速並沒有那麼快吧?

滾!

場地和建築的關係不會處理,對著場地紅線的邊界開始守建築造型,那是紅線,是看不見的!

建築功能分區不明確流線打岔我都懶得說了,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疏散不夠疏散不夠疏散不夠,去死吧啊啊啊啊啊啊啊!

就這種設計能力,實習了也只能畫畫分析圖,你說你不提高設計能力基礎跑去國外看一圈是為了感動自己?

就算旅遊 諾 中國就沒有好的建築了嗎?去訂建築學報 ,裡面的建築都是中國的,也有很多偏概念的,更多的是成熟的作品。

本科,去國內轉轉就ok了。


如果有錢的話 如果想當大師的話


在美國讀建築的同學,有一個假期,老師帶著他們去歐洲看古今各種建築,大多數人沒去看那些之前並不知道它們是「著名的建築」。

假期去山西看了書本上經常提名的各種古建築,我打算不帶著過去先見的知識去考察,然而看到後來也是不知道該看什麼,身體和大腦已經yy不出來各種可以讓我看下去的理由。

我不喜歡建築旅行,那是疲憊的符號盛宴。


即使不學建築,出國考察旅遊什麼的也很必要。

但是別想著能讓你自己成為大師,美國和日本人口集中地區的建築還有些參考性,歐洲社會環境和中國很不一樣,房子的可學習借鑒的地方不多。

出國耍更多的是拓展眼界,方法,審美及意識形態的多元化。還有就是對書本上學到的經典玩意加深理解,算是個人修養。

要在學生時代出國,又不想開銷太大的話,首選同濟大學,同濟碩士每年一年半年期去歐洲的項目多的很。舉例來說在德國交換個一年,日常學費+生活+出門住青旅坐廉航吃kebab,一年12w左右收的住,很划算了。要更便宜就半年期,半年純玩,整個西歐刷掉完全沒問題。

建議從歐洲搞起,有深度,多元,便利,非常適合學生黨。


有必要。

有必要。

有必要。


別人的人生你無法複製,所以如果想去國外旅遊就不要給自己找借口了。


請嚴肅地把考察二字去掉,但我個人建議還是該出去看看的,自己國家的山川文化也多看看多了解。不然從業了就是個機器


我認為,對於建築系的學生來講,親身經歷是必須的。當然,這的確是建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但是,什麼時候實現,怎麼創造條件實現就因人而異了。由於各種因素限制,遠的去不了,近的也可以盡量去。

總之,我的觀點是,身處建築其中的體驗是再清楚的照片,再深刻的書籍都替代不了了。 建築絕不是表象媒介可以直觀闡釋的。空間組織,光影構成,甚至建築空間帶給人的情感衝擊,只有真的走進建築才可能被感知。空間不僅涵蓋了直觀的視覺意義更具有深層次的情感涵義,由此推知,建築空間不僅是用眼觀看的,更需要用心去體驗。


建築學出國是必要的,但學生期間出國並不是。

主要看有沒有錢。學生沒錢的話,工作了再去也不晚。

相對來說國內的旅行也很好,特別是鄉村聚落和一些有特色的城市。


有目的的看 有目的的學,走馬觀花的話就不用去了。無論是站在古迹面前,還是在大師的空間里,體會細節,推敲比例,感受光影變化。這些東西只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

出去看之前要先做功課!!!隨便拍幾張發朋友圈和其他的旅行者就沒區別了。


推薦閱讀:

途家與 Airbnb 的商業模式區別是什麼?
過兩天要去桂林玩,5天時間,有什麼推薦的景點和美食嗎?
坐熱氣球飛行,是怎樣的體驗?
自我放逐最好選在哪裡?

TAG:建築師 | 旅行 | 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