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文裡有敬語嗎?

目前白話文應該是沒有特別明顯的敬語體系,像「你」和「您」算是有明顯區別,但我覺得「您」應該不是敬語,南方有些地方不說您,而且「您們」這個詞聽起來都不太像中國話。韓語 日語好像都有特有的一套敬語,從他們學習明代和唐代的諸多證據來看,中國古代應該是有敬語體系的。所以請問,中國古語里的敬語是什麼樣?為何會失傳?


敬辭

一、「令」: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二、「惠」:敬辭,用於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

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

惠存:請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

三、「垂」:敬辭,用於別人對自己的行動。如:

垂問、垂詢:指對方詢問自己

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四、「賜」:敬辭,指所受的禮物。如:

賜教:別人指教自己

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

賜復:請別人給自己回信

五、「請」:敬辭,用於希望對方做什麼事。如:

請問:希望別人回答

請教:希望別人指教

六、「高」:敬辭,稱別人的事物。如:

高見:指別人的見解

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

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

高壽:用於問老人的年紀

高齡:用於稱老人的年齡

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七、「華」:敬辭,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如:

華翰:稱別人的書信

華誕:別人的生日

華廈:別人的房屋

八、「賢」:稱呼對方,多用於平輩或晚輩。如:

賢弟、賢侄等

九、「奉」敬辭,用於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如:

奉送:贈送

奉還:歸還

奉勸:勸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辭

衛冕:指競賽中保住上次獲得的冠軍稱號。

惠贈: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

惠允:敬辭,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家父: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

駕臨:敬辭,稱對方到來

見教:客套話,指教(我),如「有何見教」

見諒:客套話,表示請人諒解

借光:客套話,用於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辭

金婚:歐洲風俗稱結婚五十周年

金蘭:可用做結拜為兄弟姐妹的代稱,如「義結金蘭」

進見:前去會見,(多指見首長)

進言:向人提意見(尊敬或客氣的口氣),如「向您進一言」、「大膽進言」

晉見:即進見

覲見:(書)朝見(君主)

垂問:敬辭,表示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

垂愛:(書)敬辭,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多用於書信)

久違:客套話,好久沒見

久仰:客套話,仰慕已久(初次見面時說)

問鼎:指謀圖奪取政權(中性詞)

伉麗:(書)夫妻,如伉麗之情

勞步:敬辭,用於謝別人來訪

勞駕:客套話,用於請別人做事或讓路

令愛(媛):敬辭,稱對方的女兒

令郎:敬辭,稱對方的兒兒子

令親:敬辭,稱對方的親戚

令堂:敬辭,稱對方的母親

令尊:敬辭,稱對方的父親

留步:客套話,用於主人送客時,客人請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塵:(書)蒙受灰塵,(指君主因戰亂逃亡大外)

名諱:舊時指尊長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內眷:指女眷

內人: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

賞臉:客套話,用於請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贈品

舍間:謙稱自己的家,也稱「舍下」

舍親:自己的親戚。

台端:敬辭,舊時稱對方,(多用於機關、團體等給個人的函件)

台甫:敬辭,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

台駕:敬辭,舊稱對方

台鑒:舊時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後,表示請對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話,依賴別人的富氣使自己幸運。

外舅:(書)岳父。

謙辭

謙辭,是人們日常交際和書信往來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謙虛的言辭,

「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小」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於自稱的謙稱。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拙」字一族。用於對別人趁自己的東西。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敝」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鄙」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另外還有寒舍:謙稱自己的家;犬子:稱自己的兒子;笨鳥先飛: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後,比別人先行一步;拋磚引玉:謙稱用自己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等等

中文書信敬語大全1、請安:

用於祖父母及父母:恭叩 金安、敬請福安 肅請 金安。

用於親友長輩:恭請 福綏、敬請 履安敬叩 崇安 只請提安、敬請 頤安、虔清 康安。

用於老師:敬請
塵安、恭請 道發、肅請海安、虔請 講安。

用於親友平輩:敬候 佳祉 並候 近安、順頌起居、順侯大安、敬頌 台安
順頌 時綏。

用於親友晚輩:即詢 近佳、即問 近好、附頌清安。

用於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處者:敬請侍安、敬頌 侍福、並候侍祺。

用於夫婦同居者:敬請 儷安、順頌雙安、敬頌 儷祉(祺)。

用於政界:敬請 勛安、恭請
鈞安、只請政安。

用于軍界:敬請 戎安、恭請
麾安、肅請捷安。

用於學界:只頌 撰祺、只請
著安、順請、文安、並請學安、即頌文綏、即候 文祺。

用於商界:即請 財安、敬候
籌安、順頌籌祺。

用於旅客:敬請 旅安、藉頌
旅祺、順詢旅祉。

用於家居者:敬請 潭安、並頒 潭福、順頌潭祺。

用於賀婚:恭請 燕喜、恭賀
大喜、恭請喜安。

用於賀年:恭賀 年禧、恭賀
新禧、即頌歲禧。

用於弔唁:此候 孝履、順問
苫次、專候素履。

用於問病:敬請 愈安、即請
衛安、敬祝早痊。

用於時令問候:敬請 春安、順頌 春祉、敬請夏安、並頌暑祺敬請
秋安、並候 秋綏、敬請 冬安、此請 裘安、敬請爐安。

用於當日問候:即頌 晨安、即請 早安、此請午安、即頌晚安、即請
刻安、順候 日祉、即候 時祉。

2、署名下的敬辭:

用於祖父母及父母:叩稟、敬稟、拜稟、肅稟、謹稟、叩上。

用於尊長:謹稟、謹上、拜上、謹肅、敬肅、敬啟、謹啟。

用於平輩:謹啟、謹白、手啟、手上、頓首、拜啟、上言、拜言、啟、上、白。

用於晚輩:手諭、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諭。

用於複信:肅復、手復、謹復、復。

用於不具名:名正肅(另具名片)、各心肅、各心印、知恕具、兩知。

用於補述:又啟、又及、又陳、再及、再陳。

3、附候語:

問候尊長: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請安。某伯前未及另稟,乞即叱名請安。

問候平輩: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某兄處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問候晚輩:順候令郎佳吉。並問令郎等近好。

代長輩附候:家父囑筆問候。某伯囑筆問候。

代平輩附候:家兄附筆請安,某兄附筆道候。

代幼輩附候:小兒侍叩。小孫隨叩。某某稟筆請安。

敬語

  敬語,亦稱「敬辭」,它與「謙語」相對,是表示尊敬禮貌的詞語。除了禮貌上的必須之外,能多使用敬語,還可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敬語的運用場合

  第一,比較正規的社交場合。

  第二,與師長或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的交談。

  第三,與人初次打交道或會見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會議、談判等公務場合等。

  常用敬語

  我們日常使用的「請」字,第二人稱中的「您」字,代詞「閣下」、「尊夫人」、「貴方」等,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詞語用法,如初次見面稱「久仰」,很久不見稱「久違」,請人批評稱「請教」,請人原諒稱「包涵」,麻煩別人稱「打擾」,託人辦事稱「拜託」,贊人見解稱「高見」等等。

謙語

  謙語亦稱「謙辭」,它是與「敬語」相對,是向人表示謙恭和自謙的一種詞語。謙語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和自己的親屬。例如,稱自己為「愚」、「家嚴、家慈、家兄、家嫂」等。

  自謙和敬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儘管日常生活中謙語使用不多,但其精神無處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語中表現出你的謙虛和懇切,人們自然會尊重你。

雅語

  雅語是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常在一些正規的場合以及一些有長輩和女性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粗俗的話語。多使用雅語,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以及尊重他人的個人素質。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時,你應該說:「請用茶」。

網上查到的,現代漢語的敬語雖然不像日語韓語體系那麼完整,但還是有的!上面這些在現代漢語里使用率還是蠻高的。


推薦閱讀:

「在語言學上,評價一種語言的發音是否優美,有一個公認的標準,那就是輔音數量和母音數量的比例,比較合適,最好是一比一。」這個公認標準的出處是哪裡?
是什麼因素讓古人使用「xx者,xx也」這樣的句式?
鬱南(鬱南)的「郁」和玉林(鬱林)的「玉」在粵語讀音上有沒有區別?
為什麼世界語沒有傳播開來?如果某天絕大多數國家都講世界語(第一或第二語言),這個世界會有怎樣的不同?
一個中文很好的外國人和一個英語很好的中國人在一起交流,用中文好還是英文好?

TAG:語言 | 古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