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劇才讓追劇這種行為有意義?
總覺得不應該把所有的劇都用一個「只是消遣」的態度對待,但是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從中有所收穫。
看劇的時候應該看劇中什麼才會讓追劇這種行為有意義?劇情?人設?場景?內在的含義?
不請自來分享一下我讀本科時上日語課的經歷。
有個老師閱劇無數信手拈來,給人感覺每一季的日劇沒她沒看過的。她特別喜歡在課上給大家放日劇,我對日劇的興趣就是那時候被她帶起來的。
這老師有個習慣,放到某個地方忽然「啪」地一個暫停,就當同學們一臉差評地看著她的時候,她問道:「剛才出現了我們昨天學過的那一個語法現象?」從此人人自危,根本無法好好看劇。
這老師還給我們留過一個暑假作業,回去看一部無字幕的日劇,聽寫出150句對白並分析語法。那是才大一好么,話還說不利落呢。
這大概算是有意義了吧……「意義」的含義實在是非常的廣泛,哪個方面的意義呢?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意義的,何況每一個劇都是一個故事,一個生活,很多的信息的傳遞,你從中可以得到什麼不僅在於劇,更在於你自己,你的感悟,你的見解,你的關注重點。是人物,是社會映射,是演技,還是拍攝手法。
有的人看熱鬧,但是熱鬧就沒有意義嗎?看熱鬧的人也會隨著劇情發展有喜有樂。
有的人看故事,虛構的故事,卻有真實的情感,思想,這一切和你的思想碰撞,或相同或不同,從此讓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發現新的值得思考的觀點。這不是意義嗎?有的人看演技,為什麼中日韓的電視劇給人的感覺不同,表演的優缺點是什麼,從中學習,借鑒,也是意義。也有人看拍攝,看故事,為什麼同樣的題材,卻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產生了怎麼樣不同的觀感,為什麼,有什麼可取之處,這也是意義。舉幾個栗子,legal high大家已經說過啦就不再重複,古沢良太的2015冬季新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第一集據說近二十頁的台本,每集衝擊著固化的社會思維模式,引發人們對習以為常的對某些人群的偏見的反思,對婚姻愛情的深思,難道不是意義嗎?
許多的電視劇,看完了讓你重新發現生活的細節,那些被忽略被遺漏的感情,人與人之間的交集,這算不算也是意義?
意義,相對於客觀的存在更在乎於你的內心和思想。
就像是《鹿鼎記》中的少林和尚澄觀師侄,任韋小寶胸無點墨胡說八道,他都能從中悟得禪機,只因為他有高深道行,因此處處可見禪意。我覺得追劇是一種興趣愛好,其程度是因人而異,不能說有意義無意義。有的人就是當個消遣來看看不能說他沒意義,因為這是他的興趣,他喜歡這樣圖個樂追劇,你不能主觀的說沒意義。同理,有的人特別喜歡一部劇,追了好久,每季看了n遍,裡面的背景啊演員啊編劇啊了解的很透徹,這都成了發燒友了,但是在不喜歡看劇或是不喜歡這部劇的人來說,他這樣做有意義么?可能還會覺得他純屬浪費時間,但是對他個人來說肯定覺得有意義。
所以我覺得追劇是完全是個人喜好,不用太較真,其程度自己把握,怎麼開心怎麼來^_^不出大結局的劇,從來不追。
我看美劇時,手上會有一支筆,不認識的單詞會寫下來,也不影響看劇,會在看完之後在查一下,感覺能拓展很多辭彙,根本不用背單詞書。另外我認為看美劇能真正引起思考是需要一定的閱歷的,同時有些情節即使狗血你也記得,因為指不定你生活中的人就拿那辦法對付你了。生活中什麼 都有,那都不是劇。
其實消遣也未必不好,有時候可以在無聊的時候變得很開心啊。既然談到了想使它有意義,我來說說我的拙見吧。
●看劇的同時可以思考思考這劇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發啊 凡事多思考 嘛。不過有些劇可能蘊含著一些含義,而有些可能就是純娛樂,調節生活氣氛。
●或者如果你在學日語 可以利用日劇,雙語字幕,甚至生肉來練聽力。○總之就是選擇一個側重點吧,比如你對日本服飾感興趣,就看劇同時多留意下人物的穿衣搭配;你對剪輯感興趣的話,就注重看下片子的剪輯手法;日本文化啊,風景啊,時尚等等等,都是可以從中獲取的知識。或者可以從你的興趣點下手,比如你喜歡美食,就看一些深夜食堂 孤獨的美食家 這類的 從而收穫一些菜譜/了解日料。正向、反向怎麼都能有意義啊。
以上。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些啟發吧。我在日語角認識的老爺爺,七十二歲,留學生。
他很喜歡看抗日神劇,告訴我從裡面學到了很多東西。
怎麼學的呢?要看劇的時候拿出筆記和鉛筆,用電腦看,碰到新辭彙和不懂的地方就暫停,記下來,再繼續,第二天和老師同學交流。
有一次我們談到了「逝者如斯」這個詞。他的理解有偏差,我自然是盡心儘力的給他指出錯誤。哇,那個場景我現在都記得,黑板前的燈管有點問題,忽閃忽閃的,老爺爺戴著老花鏡,捏著鉛筆頭眯縫著眼邊聽我講邊往草稿紙上記。最後結束的時候把記好的稿紙小心的折了三折放進了口袋。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認識的大部分日本人都是中老年,我發現他們有一個習慣就是男的會在襯衣口袋裡插兩隻筆,女的手提包里也會有。
看見他們就知道什麼叫做活到老學到老,我希望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有點跑題,總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大腦,看劇的時候準備個本子,有用的就記下來。喜歡上一個人,然後看他的劇,再認識他的後宮,再看他後宮們的劇,簡直比熱戀時還開心,繩命充滿了意義⊙▽⊙
我才不要講這個人叫 小栗旬
幹嘛做什麼都得找意義?
為什麼我不再沉迷電視劇?
以前是個電視劇迷,更是個韓劇迷,後來逐漸轉為美劇迷到英劇迷一發不可收拾。
給我一台電視,我可以從早看到晚,抱著吃飯抱著睡覺。一方面沉醉於電視劇撲朔迷離跌宕起伏的劇情帶給自己的快感;
一方面特別著迷於韓劇里俊男靚女的穿衣打扮,能極大提升自己在日常生活的著裝品位、緊跟時尚。這裡的兩個誘惑,在當時的自己看來,都還是蠻重要蠻有誘惑力的。
但隨著成長,有些事情悄然發生著變化,原來的所謂劇情吸引力、時尚趨勢指南現在看起來都不那麼重要了。- 首先是劇情吸引力不在。
當自己不斷成熟時,能看清電視編劇水平的真實高低了。
真是懷疑那些編劇到底有沒有過類似劇情的生活經歷,恐怕更多的只是編劇自己的瞎編爛造。那些夢幻編製的荒謬劇情離現實生活十萬八千里,建立在虛假荒唐的劇情上的感動顯得那麼的無力,不指望能從虛幻狗血劇情中得到那些虛無的快感。- 其次是對美、對時尚潮流理解的變化。
由於自己本科是學設計出身,一直認為不斷追尋美和潮流趨勢是不應該懈怠的永遠的課題。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對美的認識和定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認為真正的美是從容、是沉著、是健康、是溫柔和善良,而不僅僅是浮於表面的胭脂抹粉、綾羅綢緞。有些美人並沒有時尚潮流的裝束,你依然覺得她恬靜柔美、魅力不凡,因為真正的美藏在她的學識、她的見地和判斷中。而至於她衣服時尚不時尚,髮型是否符合當季的潮流,則顯得太拘泥於形式和狹隘了。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如浮雲般的潮流時尚中,不如更加留心對生活本身的理解,對自己專業的深耕細做,那才是你真正人格魅力、業務實力的來源。所以我不再看某些韓劇、某些泡沫劇已經給不了我什麼有意義的誘惑和價值了。
當然,我也不是全盤否定電視劇、韓國電視劇,其中也不乏閃光點和優秀的誠意作品。
我的意思只是想表達對於那些簡單的感情劇已不再能打動我,或者說我已從韓劇英劇美劇腦殘粉轉變為有選擇性地適度地觀看,而不是沉迷。一有閑暇就追劇的時代之於我已經過去了。PS:近期還是追部分一周一集的電視劇的,覺得這樣的頻率也算適度不算沉迷。
從小到大還伴隨著很多不良的嗜好和習慣,也想改掉這些壞毛病,但發現硬性逼迫自己不去做,基本上都堅持不下來,而且過程很痛苦。
我想這主要涉及到改變習慣的兩個要素:- 自律;
- 認知;
你知道自律的重要性,知道某些不良生活習慣不好,但就是不能自律,而且自律的整個過程會消耗你大量意志力,最後可能導致整體奔潰反彈,為什麼?
因為硬性強制的改變是成效很短的,經常會堅持不下來,因為它並不是從根本上治療問題本身,治標不治本。
而真正的改變,必然是對這件事本身意識觀點的轉變,也就是認知的改變,而導致選擇行為的自然變化。人人都是有邏輯的,不會盲目毫無理由的去做一件事。
他去做一件事,必然有他做這件事的理由和誘惑。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擊破這些理由和誘惑,那麼反彈必然會到來。強制自己改變的自律是徒勞無益的,真正的改變是觀念改變,從而引髮帶來真正的行為改變。
回想你成長過程中的那些重大生活習慣改變?
相信其中很多都是因為你的認知得到了改變更新,以前那些對你起作用的「理由」和「誘惑」現在都不起作用了,察覺到以前認知的荒唐、可笑和幼稚,從而使你拋棄了舊的行為,更新換代成新認知對應的合適行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的認知不會一蹴而就瞬間大逆轉,認知會隨著你對事情的體驗和領悟而不斷更新和加深,從而導致行為逐漸的變化和轉換。
所以我們要做的事,不斷思考不斷反省和探索。共勉。
太刻意反而容易徒勞無功
看劇時的思考:被演員外形劇情人設吸引……發現演技和人設有bug……但是看在長得帥還有人設大部分沒崩掉就忍住吧……編劇編的這個人設還是蠻有意思的現實中會有這麼一個人么?還是很多人的濃縮?……明明主角不是第一眼帥哥第一眼美女為啥這麼吸引人?……現實生活中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也會很有魅力吧……編劇寫這樣的人設是為了傳遞什麼呢?為什麼不讓他/她更完美一點?……這樣的人設有這樣的故事和結局是偶然還是必然?是為了流量全粉還是過審?
為什麼紅色官微也會轉發宣傳這部劇?
如果沒有旁白自己能夠看出演員眼神中所表達的內容嗎?如果生活中有別人不說話,我自己能夠通過看他的眼睛來感受對方此刻的心情嗎?如果生活中我遇到了像主演之間的互懟怎麼不上套怎麼圓話怎麼找個台階自己下?……其實都是自己胡思亂想想多了追劇就有意義了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有意義意義也是因人而異的 你覺得有意義了 我不一定覺得在我來看 看了劇 開心了 樂呵了 對我來說就是有意義的在消沉的時候看搞笑劇在不得志的時候看勵志劇我覺得如果看劇能為你帶來很多正能量的話 那就是有意義的
看劇看多了 會看到許多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不同的劇里,非常有意思,彷彿自己遇到了老朋友一樣哈哈(?(以下列舉是想記錄答主自己的觀劇記錄嗷,)
比如 ①美劇《十三個原因》的男主主演了電影《屏住呼吸》②美劇《使女的故事》黑人女配是美劇《女子監獄》的主演poussey,③美劇《使女的故事》中獨眼是《女子監獄》第一季配角同事出演美劇《黑鏡》第三季第六集女主,④《使女的故事》有個男醫生是美劇《黑色孤兒》的男配,⑤《綠箭俠》現在更新最新一季反派是《疑犯追蹤》的男主finch,⑥美劇《黑鏡》第一季黑人男主主演電影《逃出絕命鎮》,(還有很多以前看到的忘記了,很遺憾)在看到同樣的人出現在不一樣的劇里,我認為也是很有緣分的!在這種時候我心裡都超開心和興奮 hhhhplus現在我看劇的動力也是希望在大家邀請我回答美劇或電影相關的問題時,我有足夠的能力、觀劇經驗和體會感受可以立刻分享、回答大家~-----------------
邀請大家關注下面的公眾號,一起走進追劇觀影的世界喔
?sharing is caring?[白夜追兇]第一季完結後,劇荒,遂好奇追了上了[將軍在上],get了看劇新技能,2.0x倍速,既省時間,又自帶鬼畜效果,終於像個喜劇了。
看影視的時候 覺得好看 認真的看了 每句話 收穫還是蠻多的。
追劇,找劇請+V yu3046557848
只看歷史劇,能鍛煉人經商能力的電視劇;拒絕腦殘劇
我有很多老劇新劇。想一起追劇的可以找我
隨手搜了下,果然有人有類似的想法。引用下剛發的一篇小文,望能拋磚引玉。
————————我割我割————————近年來,隨著年歲增長,家庭和工作佔據著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放肆追劇的日子也就這麼一去不復返了。關於看劇這個快活事,自己也不得不做出了一些選擇。
(註: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拍磚。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談談現狀,個人目前(沒有一般,是「只」)只看經典巨制,主要有幾個原因:
1、看劇本質上等同於舊社會的看戲,只不過題材較原來更豐富,演繹的手法也更加多樣。目的無外乎兩個,其一純粹放鬆休閑,其二了解點兒新的東西(廣義而言也是一種學習和吸納)。
2、當下,網路媒體高度發達,國家政策下各類文化傳播公司、影視公司、文化工作室遍地開花。而我們看劇的渠道無非兩個,一個官方渠道一個自由渠道。官方的如優酷騰訊愛奇藝之留,自由的如原來的快播現在的西瓜影音這些,主要靠p2p技術分享。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各大官媒為了自己的生存和吸引眼球及流量,大量投錢自己做內容而非十年前單純只做平台,這就導致各種劇內容過於泛濫。而影視公司的本質也還是盈利。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把時間浪費在看些沒營養的東西上,但我更願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看自己需要的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而非讓自己迷失在信息和媒體的海洋里任其衝來漂去。
3、生命有限。你會發現現在我們工作了這麼多年,再也不會有高中大學那樣可以完全放鬆身心地去看一部劇,這就是時光流逝的悲哀。也註定我們一生中真正用來看劇的時間,在人生中的每一個五年,在每一個五年中的每一年,其實都在變化。說得有點大,但卻是事實。
4、看劇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我認為:其一,劇中內容能成為社交中的談資;其二,能借劇的題材發現與身邊人的一些共同愛好,進而拓寬一些圈子;其三,是劇本身的內容對自己的三觀無形中會產生一些影響,或積極或消極,無所謂哪個好哪個壞;其四,通過看故事,我們潛意識裡會對自己或身邊的人和事進行類比,看懂別人,看懂自己;其五,能學到或了解到一些當下看似無關緊要,但不知未來什麼時候會用到的新東西;第六,通過感官刺激,尋求某種心理釋放,使身心得到愉悅和放鬆。其實還有第七就是純放鬆,但這與看劇關係並不那麼大,這裡就忽略了,對於抱著這種心態的看劇人,看與不看都沒什麼關係,隨時中斷也沒啥影響,畢竟追求的只是一种放空的狀態而已。
5、基於上述本質、背景及媒體環境和目的及收益復盤。我決定既然時間有限,從性價比角度出發,那就只看精品。用有限的時間,獲得最大收益,同時在過程中自己又能得到放鬆。
那麼何為精品?我認為滿足以下幾點的就值得一看:
1、經典。可以不是最新,但經過時間的考驗,依然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老劇。2、佳作。製作精良(陣容倒不一定要強大但演繹一定傳神出彩),往往是根據某個領域的精品小說改編,能帶自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是小眾劇也無所謂。3、全球排行榜前幾位。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眾劇有最廣的人氣。千萬別把某些官媒的排行榜當真,別忘了,官媒的首要目的是盈利,競價排名別說你不知道。以上,或許有一些功利,或許不一定正確,或許道理很淺薄,或許你本就在這樣做。但作為一名朝九晚五的吃瓜群眾,在這個信息洪流鋪天蓋地的時代,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推薦閱讀:
※日劇《賢者之愛》,為什麼女主對女二總是有求必應?
※如何評價日劇《玻璃蘆葦》?
※怎麼評價 Legal High 中別府敏子這名法官?
※比較一下<對不起青春>和N年以前看過的一部<十八歲的天空>?你更喜歡哪一部?哪一部更符合你對於青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