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IKEA)所提倡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理念(Life Style),而使從瑞典風靡到世界各地?
寫了兩點,繼續補充第三點,謝謝大家的贊。
從場景里說理念,不老生常談。1.在做學生的時候,幾個同學朋友要拍一個室內情景劇。其中的一個男孩說我找到了一個閣樓式的躍層,咱們在那搭棚,但是沒有裝修,所有布景咱們自己來。
我們想著房子都有了,雖然不能來套真裝修,但布景也別太寒磣。於是,我們雙雙想到了宜家。
看兩張圖先。
這兩個美劇不用我說了吧,大家應該都熟悉,這裡面的場景布置也是標準的美式布置。普及一個小概念,這些個情景劇看上去場景布置的像真家,但實際上它們都存在於樓體里的影棚。比如生活大爆炸,觀眾是要憑票進去觀看拍攝的。如下:
說回我們這個劇。
當時我們選擇宜家,也是因為賣家居的地方根本就是一個個布置好的場景樣間圖嘛!上面都是美劇場景圖,下面是宜家實拍圖。
最終,我們敲定了宜家為我們設計的布置方案,這錢花得特別痛快,沒有費了死勁意見不合的左拼右挑,沒有買套實木的用完就浪費了,反而用相對少的錢布置出了大家都喜歡的樣式,這劇當然拍得也順利。後來,這套傢具我們就伙分了,現在就放在我家地下室。
所以宜家給我的第一個life style便是——不要把精力放在一件事中不太重要還需要考慮細枝末節的部分,能有人家給你設計好的成功範例時,只需要做決定拿來為我所用就好。
2.繼續說我們當時去宜家買東西的場面。
宜家的內部空間布置是出了名的潤物細無聲的:我們看完傢具然後就順著轉到了各種燈飾區,燈飾區轉累了又自然順著路被引導了瓷器區,小杯杯碟碟看完了又來到了廚具區,不用上樓就那麼順著走,又到了小裝飾物區。。。其實說真的,我們好些個東西根本不必買新的,但是走到不同的區域,發現這個小東西挺好看又不貴,買了吧,這個小玩意兒自己拿回家用用也挺好啊,這個東西要是布置在場景里應該會挺出彩!。。。
然後呢,我們就除了傢具又買了一路。沒有買回去後悔的東西,因為都挺實用而且不貴,又不像衣服飾品一樣需要搭配。而且當時逛宜家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這個購物場設計的真巧妙,不是完全嚴格的區域分布,而是按照你生活的節奏,不是在按照明確的目的去採購東西,而就是舒服的走馬觀花歡歡喜喜帶著東西回家,然後回去「布置出一個美好的家」。現在又提供餐了——偶爾也會去那裡嘗嘗布丁和瑞典肉丸。多好的生活館。
所以宜家給我的第二個life style便是——生活哪有那麼多極強的目的性,說干這一件事就悶頭這一件事,其它的心無旁騖置之不理。其實帶著自己要達到的目的向前走,在過程中不斷去感受,不拒絕意外的驚喜,那最後一定有不錯的結局。人的目標總是會達到的,別忘了生活。
————————繼續補充。
3.宜家的東西類別看上去很多,但到底只賣生活日用品(我印象里是不賣衣服什麼的啊,好久沒去了,有錯誤請指正),所以它相較於超市和商場,屬於多而不雜。
想想超市裡賣東西的特點,現在很多也叫生活館的超市,吃穿用度屬於什麼都涵蓋,但你發現,有空著手從超市出來的嗎?很少吧。那麼多人在各種打折的貨區看一眼價格就哐哐把東西往購物車裡放,不搶東西就被旁邊人搶走了;自己需要副食,在副食區買完了絕對不會去衣帽區看,需要日用和小零食的,大概也不會閑著沒事去米面油區轉悠——收銀台那裡排隊的人那麼多,不趕緊去排隊還在這裡推著這麼沉的東西人擠人?
再說商場,現在很多商場真的是只能逛捨不得買,一個奇奇怪怪不太叫得上名的品牌貴到一翻價格簽就不想逗留,常常就變成了閑逛。如果逛商場拿出我們在老佛爺掃貨的架勢,那又是另一種極端——光顧著看手上的清單搶貨,喪失了逛的樂趣。
總之,這兩個地方都不是一個能讓你踏踏實實走走的地方。
宜家不一樣,它是能讓你「慢」下來的地方。
我在微信公號:一直愛藝術和你的張小玉里寫過一篇文章:治癒系:慢電視。
大工業時代人在像機器一樣快節奏的生存著,人們追求的是一種更快更高更強的速度美學,這是社會高速發展下的推動力量和必然。不過這種無形的、非物質性的速度也結結實實地影響了人們的心理,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古人的那種榮辱不驚看花開花落、閑庭信步望雲捲雲舒的生活美學,大概在我們的鋼筋水泥森林是行不通的。快和忙,才是當下主流的人生狀態。慢是種生活美學,所以這種慢電視也是在快的大時代下應運而生的。人們這是在用自身抵抗「異化」而追求回歸自我。
宜家給我的第三個life style就是——我不需要那麼快的去做什麼,這裡是可以讓我呆一整天的地方,沒有人跟我搶,沒有那麼多熙熙攘攘要去排對買土豆雞蛋的,想在沙發區待會就待會,想去香薰蠟那塊轉會就轉會,想買就買,不想買也沒導購。有時到了人不多的地方,我還能邊走邊想最忌的選題,滿滿的靈感啊!——慢下來,身體和腦子都是你自己的。
詞條:民用,實用,不做作,設計感,生活質量,不裝逼
這是一家偉大且前途無量的公司,看不到生命的終點。展示給顧客的是商品的品類數量,價格都很無敵,好逛,帶來愉悅的購物感受。背後是龐大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標準化又人性的零售體系。我判斷一家偉大公司三個標準:
1.衣食住行實業,五十年以上。2.通過多線程大量採購批量生產降低商品成本,只賺取該得利潤,是真正價廉物美。3.營銷為商品和門店服務,商品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設計,材質,顏色,價格……不靠短期營銷主導生意。日本還有一家nitori,正在趕上IKEA的步伐,就快50年了,商品也在不斷完善,日本民族對於長線經營向來也是長項,他的商品供應鏈逐步成熟,不過我認為他的體系標準化還有很遠的路走,可能還需十年,會成為亞洲的IKEA。
再看中國家居家具行業,默默發展成了建材商業地產:總裁簽售會,品牌聯盟,金牌砍價師,萬人團購團。說起差距,他們都是不屑,說IKEA質量差,沒檔次感云云,其實,不過是急功近利,追逐暴利,靠炒作賣傢具罷了。這個行業差距,猶如千千萬萬行業中外的差距,不僅僅是幾條街的距離,就如同姚明低頭時正好遇上了郭敬明45度仰望天空……看似很近其實遙不可及。宜家適合年輕人,或者渴望過幾年改變家居風格的。很多人說宜家質量不好。其實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宜家只賣高端不賣便宜貨就是另一翻景象了。對於喜歡簡約的,宜家真的不錯。
宜家對供應商有一個IWAY的執行標準,方方面面都關注到了,有人有需要的我可以借你們看
高逼格 低價格 只看搭配
外國人工成本貴,逼不得已,over。
我會說瑞典男人連涼亭、暖房什麼的都自己建嗎?你以為他們願意嗎?還不是人工成本太貴了?什麼樣的生活理念不清楚,總之對我家門口的宜家很是沒有好印象,裡面的工作人員傲到不行,連一個清潔工都對顧客吆五喝六的,夏天人特別多的時候,服務員可以對顧客大吼,把坐在沙發上體驗的顧客全部趕跑。顧客分成三六九等,最低等的顧客連吃飯都沒有椅子只能站著。天天亂七八糟的,裹著進口的外殼,裡面一堆烏七八糟的人和事,東西又貴的要死,質量也沒有好多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推崇,只是因為有瑞典的商標吧。(發發牢騷,樓主勿怪。)
推薦閱讀:
※日本等地的人長期喝接近0攝氏度的水沒問題嗎?
※男朋友說話很直接 完全不考慮女友的心情怎麼辦?
※華人在國外得到尊重,跟中國的強大是否有必然關係?
※有哪些適合晚上抱著睡的毛絨玩具值得推薦?
※什麼是「輕奢主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