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10為什麼發熱這麼嚴重?

驍龍810為什麼發熱這麼嚴重,相比聯發科6795卻沒有這樣的問題?


其實拿6795和810比是不太好的,這兩個soc的ap部分採用的架構不同不好比。

810:4A57@2.0GHz+4A53@1.5GHz

6795:8A53@2.0Ghz

A53這個架構主打低功耗,A57主打高性能,就能效而言,A53遠遠超過A57,所以6795在能效上毫無疑問是可以輕鬆碾壓810的,發熱控制方面也好的多。而810的極限性能是強過6795的。即便810有20nm工藝優勢,也很難彌補架構能效上的差距。

除此以外,GPU方面,810的Adreno430的規格也遠遠超過6795的G6200。所以拿810和6795比發熱並不合適,就像拿i7和賽揚比較一樣。

但是,注意下,810發熱比6795大是理所當然,而810的發熱比5433還要大這就是高通對於公版Cortex架構設計上的缺陷了。

6795的A53@2.0GHz單核滿載烤雞功耗大約是600mW,而810單核A57即便是低溫下也有3.3W左右,高溫下甚至可以突破5W(性能方面大概是1:1.4~1.6,能效比則不低於4: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5433的A57@1.9GHz單核滿載功耗僅僅只有2.5W,7420在14nm加持下A57@2.1GHz更是降到了2W。拋開7420工藝領先不談,810對比5433,主頻高0.1(提升5%),功耗卻暴漲了40%,這鍋只能高通自己背。

另外,810的A53部分也有缺陷,其A53@1.5GHz滿載高達500mw,而6752的A53@1.7GHz則僅僅為400mw,這還是在20nm對比28nmhpm下的結果~可見高通對於公版架構玩的是相當爛。

畢竟只是買基帶送ap的大廠,高通的AP部分迄今未能翻身。(順帶鞭屍krait)


我不是學這個專業的,只是略懂大致原理。

處理器發熱本質原因就是量子力學中的隧道效應,無法限制電子而產生熱量。而電子能量越高,能壘越低,跑到勢阱以外的概率越大,能量耗散越高。高通晶元性能一直是走在前列,而製程沒有跟上。再算上選材與設計缺陷,電子就約束不住了。其實電子計算機的晶元基本上已經到了性能瓶頸,3G主頻就已經功耗很大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性能上的根本提高,僅僅是在提高工藝,降低功耗。而那些大型機基本上都在空調房裡運行。

非本專業,只做粗淺定性理解哈,具體等大牛來回答。


以前看到的高通CPU經過修改,二次開發,減少了點發熱量,這次高通810直接拿ARM的公版設計,沒有進行修改,加上製程工藝問題,發熱量壓不住了。但是高通作為賣基帶的做CPU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推薦閱讀:

假如我想在智能电表这块发展我应该怎么去学东西让自己有价值?
如何基於模型修正技術提高 SPICE 模擬精度?
為什麼電流鏡結構的 cmos 電路所在支路電流一樣,而不管電流輸出負載?
為什麼CPU介面幾乎一年一換,而不像PCI / PCI-E這樣上下兼容著發展?

TAG:聯發科MTK晶元 | 晶元集成電路 | 高通Qualco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