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不把numbers做得像excel一樣強大?

例如excel的數據透視表,numbers就不能做。為什麼蘋果不把numbers做得像excel一樣強大?難道是技術實力不夠嗎?還是有別的經營策略之類的原因?


我覺得技術實力的問題不存在,數據透視表只是一個自動化的數據統計工具而已,如WPS也能做出,難道蘋果沒有這個技術實力?當然,我不是黑WPS,只是表達了一個客觀推論,蘋果技術實力不弱於金山!

再舉一例,從經驗和實力來看,當年的諾基亞在手機領域妥妥的第一,但是蘋果卻能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將iPhone做到如今地位,可見技術實力和經驗不是制約numbers功能不如excel的原因!

我更認為這是蘋果的策略,或者說number的定位決定的。

1、重視度不足,iWork自09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過更新,而大家也知道,09年以後蘋果的產品線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iPhone3GS、iPhone4、iPad、新MacBook Air、視網膜屏等等影響頗大的產品,可見,iWork在這一段時間幾乎被遺忘!

可是對於重視度來說,以下兩點更為主要

2、針對對象不同,我以為,在投入不足的情況下,依然要去和龍頭老大在企業運用中爭奪市場地位,這是不明智的。而蘋果確實沒有這樣去做。看看這些年的發展,蘋果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移動消費終端上,所以,現在的iWork,與其視作專業的辦公軟體,不如看作個人的隨身秘書更恰當一些,比起office,iWork更加能適用於個人移動消費終端。

3、設計理念不一樣,excel更像一個專業的工作台,這個工作台上有各種琳琅滿目的工具;而number更像一個辦公桌面,桌面上丟上些便簽、筆記、圖紙等。相對來說,number沒有excel那麼專業,但是更隨意,或者更私人化!你可以看看number的預設模板,很多都是針對個人使用場景的!

excel更加註重數據的分析,而number更注重數據的展示!也可以看number的預設模板,更多的是針對某一項目數據進行收集、略加分析後展示的!

從這個設計理念來說,移動作業或者個人數據使用,number更加優秀!事實上,移動端的個人辦公,iWork確實走在前邊(不考慮Google),儘管現在也有移動端的office,但是excel在移動端的使用大不如number,不是因為excel不好,而是針對場景不一樣!

功能豐富與便捷簡便本來就存在一點矛盾!由此,我覺得iWork沒有office功能豐富這點是合理的!

我自己office和iWork都同時使用,iWork09沒免費的時候就買了,同樣office推出移動端的時候就訂閱了!這不衝突!那麼長時間的使用來看,確實覺得在個人使用上,iWork比office更加靈活!你難道沒有一種想輕便紀錄可是又覺得office太龐大的感覺嗎?

坐在辦公室,做個標書、公文,管理手冊等,我用work:數據統計分析,我用excel;個人寫點文字、信件、總結,我會用pages,零時的數據採集,簡單的統計,我會用number,比如開標會上記錄唱標結果並簡單計算評分(找不到插座又急迫的需要記錄時,iPad的續航簡直就是救星),比如倉庫盤點帶著個手機就可以採集數字並馬上計算結果,但是大量運算還是回到辦公桌導出到excel來處理!其實number我更多的是運用於個人使用,比如健身計劃統計,個人裝修預算紀錄,出遊日程、預算及使用紀錄等,直接使用裡邊的模板就很方便!往往帶著手機,就可以隨手搞定並分享給大家!

甚至,在excel中計算的結果,我也會抽取部份數據放在number里進行展示,因為number的這種設計理念,真的挺適合展示的!

我現在對iWork的功能性沒那麼強大這點,到還比較坦然,因為我享受到了它的便捷!

本來想放點圖,但是算了,有吹捧iWork之嫌,總而言之,iWork不能替代office,一點都不能,但是可以補充,毫不衝突;但是office卻能替代iWork,只是麻煩點難受點而已。這就是office的強大之處!


產品定位不同,比起鋒銳,打擊軟肋,這很正常。

Excel的功能,常人能用到的一半都不到,Numbers滿足常規需求,在消費級市場上稱霸,足夠了,何況OS X和iOS現在無縫的體驗,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你主打專業線,我就主打體驗線,何必非要硬碰硬呢

再說用戶體驗本身,做的簡直是極致,偶爾用了Numbers以後,再看回Excel,都要感慨:「這他媽是給人用的??

請看下圖,來自Numbers和Excel同一個表格的同一個單元格:

Numbers如下圖:

Excel如下圖:(還是最新的2016 Pre版!)

再補充一點:

產品定位決定了產品形態,在主打消費市場上面,這點非常重要。我自己當然也希望Numbers系列能夠做的更強大。但是恰恰對於iWorks的定位來說,保證了我這種重度用戶的功能體驗的話,無疑會使得這個軟體的複雜度,界面複雜度,功能都大幅度的提升,隨之帶來的是普通用戶/消費級用戶的門檻提高,這顯然就違背了產品的定位。而為了開發這些功能,還要額外投入更多倍的成本,因此選擇合適的產品形態,才是最重要的策略。


謝邀。

技術不夠可能真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Office 是微軟的龍頭產品之一,微軟在其中投入的資金和人才恐怕是蘋果在 iWork 上的投入遠不能比的。而且,Excel 早在八十年代就已推出(正是在 Mac 上),在時間上的技術累計也是不可忽視的。

而且,Office 畢竟是微軟最賺錢的產品之一,而 iWork 現在已是免費,不過是蘋果用於盈利的產品(硬體)的附加產品。Office 的定位是要在辦公領域相對做得「專」,而 iWork 更多是為 OS X 提供一個原生的、「能用」的辦公解決方案。

而且,即使是 iWork 仍然收費的時代,也比 Office 便宜不少。從這點看,功能不如 Office 也很正常。

我也慣用 iWork, 因為相較 Office for Mac, 界面更為原生且簡潔,功能在我需要的範圍內也夠用,而且 Keynote 相當好用(儘管 PowerPoint 2013 也有不少改進)。然而,「功能強大」實在不是 iWork 的特性。


使用習慣了Origin,再用excel就比較崩潰,用習慣了excel,再用numbers,嘗試了3次以後,決定還是放棄了,就是畫出的圖比較好看,但是強大功能難實現,適合簡單的數據整理。


技不如人罷了


感覺是Apple家不覺得在這種表格處理軟體上投入太多精力有必要吧。

無論是數據透視表還是vlookup函數都算不上什麼特別「複雜」的功能及函數。而且感覺類Excel的軟體無論如何也只適合於簡單的數據「整理」。如果是大規模的數據和複雜的數學計算的話,無論是Excel還是Numbers都不適合。題主需要的是MatLab或者Mathematica。至少人家那邊能換行,能和主流的處理軟體及編程語言配合使用。而Excel只有不能換行的VBA、Numbers更是什麼都沒有。

當然iWork如果能做得像Office一樣強大也好,但如果不行的話,至少是一套很好用的軟體,就已經OK了。


推薦閱讀:

如何在Apple Music試用期內提前關閉?
如何優雅地反擊macOS黑?macOS黑通常有哪些荒唐的言論?
iPhone X和小米mix2哪個更值得購買?
知乎上關於蘋果公司的精彩問答有哪些?
為何微軟在最新的 Windows 上放棄了毛玻璃效果,而蘋果卻在最新的 OS X 和 iOS 上全面採用了毛玻璃效果?

TAG:iWork | Numbers | 蘋果公司AppleInc | Numbers使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