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和 AMD 的競爭歷史是怎樣的?
純搬運。
pconline難得的好文章,雖然只是2012年的,現在的太平洋軟文遍地。。。。出處---《 30年前竟是一家?Intel/AMD CPU的那些事 》
①「史前年代」,AMD與Intel是一家
【前言】Intel與AMD,這對「歡喜冤家」,從第一台PC誕生之日起就一直鬥爭不斷,儘管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較量」——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資金儲備兩者都差距懸殊。但不可否認,正因為有競爭對手的存在,我們才能享受到今天這豐富多彩的數字生活。回味歷史,Intel在大多數時間裡佔據著統治地位;AMD則從「代工廠」起家,一次又一次向Intel發起衝鋒,推動著歷史車輪的前進。
1、AMD與Intel:本是同根生
AMD CPU兼容Intel主板,一塊CPU同時出現AMD與Intel的Logo……這些事情在今天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們卻切切實實地發生過。Intel與AMD兩家本是同根生,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們的創始人都來自同一家企業——仙童半導體公司,甚至還有過密切合作。
AMD與Intel本是同根生
兩家公司成立僅相差一年,但無論從技術儲備、資金實力來看,AMD都比不上Intel,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Intel的兩位創業者,諾伊斯是集成電路發明人之一,摩爾則是著名的「摩爾定律」提出者,他們在創辦Intel之前就已經是業界威望很高的名流,這些先天性優勢是它在短時間內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優秀技術人才,在微處理器的研製上一開始就處於領先地位。反觀AMD,其創始人桑德斯只是銷售出身,創業之路舉步維艱。
在那個技術至上的年代,銷售出身的AMD很好募集到人才和風險投資
正因為如此,AMD初期的定位很明確,以市場為導向,憑藉質優價廉的產品努力成為各類產品的第二供應商。作為第二供應商要求的不是技術領先與創新能力,而是學習模仿以及生產製造能力,顯然這與AMD當時的自身條件是匹配的。而Intel則以技術發展為導向,是典型的技術領先與創新者;
當年的「藍色巨人」IBM,促成了Intel與AMD的合作
IBM,當時的「藍色巨人」,扮演著促成Intel與AMD合作的關鍵角色。上世紀80年代初,微型計算機迅猛發展,作為PC市場的後進入者,為了快速推出產品,重新樹立技術領先形象,IBM破天荒使用了開放式的體系架構,並對PC機兩大核心部件——操作系統與微處理器採取外包策略。
IBM的這張訂單是Intel與AMD的第一桶金
在1982年,IBM迫使Intel與AMD簽署協議,使後者成為8086和8088處理器的第二供應商(因為身經百戰的IBM知道,如果將微處理器完全放給一家供應商,很有可能造成其坐大難控)Intel開放技術,全面授權AMD生產x86系列處理器,而AMD則放棄了自己的競爭產品,成為Intel後備供應商。雙方聯手合作,終於拿下了IBM的訂單,也由此鎖定了個人電腦技術發展路徑。
第一台PC面世,裡面搭載著AMD代工的Intel處理器
可能連IBM也想像不到,當初的一個商業行為,成就了現在的AMD。在這個階段,AMD一直是以生存為目的,追隨Intel的腳步,也可以說是依附於Intel,他沒有對抗的資本。&>&>
②1985-1996:Intel統領CPU市場十餘年
2、Intel霸主地位的形成
IBM-PC造就了微軟,也造就了Intel。此時此刻,Intel已經研製出新80286處理器,名噪一時。隨後,80386、80486、奔騰系列誕生。Intel事業如火中天,一躍成為與微軟齊名的PC巨人。
早期AMD擁有Intel授權,所以處理器上同時出現AMD與Intel字樣
在此期間發生了一些插曲,使得原本合作無間的Intel、AMD走向對抗。在AMD拿到286的授權並生產自家的286晶元之後,Intel意識到AMD正逐漸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1985年,Intel突然發難,中止了5年前簽訂的技術合作協議,獨家生產386處理器。
80386處理器,是Intel霸業的開始
這一招打得AMD措手無策,只能訴諸法律。此後不久就演化成為IT業界最慘烈的一場訴訟,歷時三年,涉及近百名證人、幾千件證物、幾萬頁各類文書,雙方都為此損失了幾千萬美元……儘管最後AMD勝訴,Intel又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拖延,一直到1994年才發給AMD有關生產386的許可,此時此刻386早就是「過氣明星」了,AMD就此失去了CPU發展的黃金時期。
此時的AMD還很弱小,只能依附於Intel,不斷去兼容Intel PC
還好,AMD也不至於一敗塗地,1989年(這時候還在打官司)AMD生產了兼容386 PC介面的AM386處理器,性能與Intel的386晶元接近,卻是由AMD自行研製。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AMD就像國內的仿製工廠,不斷生產兼容Intel PC的處理器,以低廉的價格打入市場,頑強地生存在Intel巨大身影之下。
當年的Intel一家獨大,眾多廠商只能生活在Intel的身影之下
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處理器問世,為了擺脫486時代處理器名稱混亂的困擾,避免其他廠商使用同樣的名字來「山寨」,Intel將新一代產品命名為Pentium並進行商標註冊,以區別AMD和Cyrix等公司的產品,AMD和Cyrix只能分別推出了K5和6x86處理器來應對,並開始反思未來出路。
③1997-1998:Intel策略失誤引發的鬥爭
3、轉折,AMD崛起
1997年對於所有Wintel體系的兼容CPU生產廠家而言,可算是悲喜交加的一年了。在這一年裡的大部分時間裡,Intel不但憑藉其Pentium MMX(P55C)系列CPU仗劍天下,打得AMD K6和Cyrix MII等晶元毫無還手之力,更推出了具有專利保護的Slot1主板。
當初的奔騰MMX紅極一時
一直以來,這些兼容CPU廠家都是依靠開放的Socket介面才得以生存,假如不能在介面上與Intel保持一致,他們將會被逼上絕路。正當業界一致認為Intel將一統江湖之時,Intel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退出Socket7市場。為什麼Intel會在Slot1市場還未完全成熟,而Socket7又正當壯年之時宣布退出呢?
Intel推出Socket7市場,轉戰Slot1
原來,它也有其難言之隱。從386以來,AMD和Cyrix便一直跟跑在後,哪一次技術革新不是Intel出錢出力,最後又讓他們來兼容,爭奪市場。與其這樣不如乾脆給他來個連根拔起,斷了你兼容的念頭。
AMD:既然無法再兼容,那就走自己的道路
AMD抓住了這個百年不遇的機會,堅決地在Socket7架構上推出高頻K6,並提出了Super7架構,大有與Intel生死一戰之勢。本來是由Intel提出的100外頻的概念,成為AMD反擊Intel的最有力武器。AMD這一理念得到了眾多晶元開發商的鼎立相助。
Socket7市場正值壯年,如果被迫改動介面對主板晶元廠商來說弊大於利
最終,AMD 100MHz外頻處理器在Super7架構上比Intel Slot1的440BX晶元組早進入市場。且其綜合性能比在66MHz下要高出6.8%~15%左右(這主要歸功於100MHz主頻對前置匯流排的2級緩存的影響),反觀Slot1架構卻只有2%~5%的提升。
Intel策略的失誤給了AMD反擊機會
100MHz外頻這柄雙刃劍終於砍傷了Intel自己。而AMD也因此聲名大震。 另一方面,Cyrix高估了Intel的實力,不敢與之正面對抗,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④1999-2003:AMD與Intel展開角逐較量
4、激戰,兩家的較量
1999年,AMD基於K7微架構的Athlon處理器誕生,綜合性能超越同頻的奔騰III(代號Katamai),讓所有的DIY用戶為止震驚,後來又搶先發布了1GHz CPU,改變了AMD在世人心中「Intel代工廠」的形象,與Intel同台競技。
AMD搶先發布1GHz處理器,改變「Intel代工廠」的形象
不久,Intel新奔騰III(代號Coppermine,銅礦)發布,憑藉內置全速256KB二級緩存,重新奪回性能寶座。儘管回歸Socket介面,但通過各樣山寨轉接卡,可以用在老的Slot 1主板上,給予AMD一下狠狠的回擊。但是AMD也準備好應對的產品了,那就代號Thunderbird(雷鳥)的Athlon。
速龍「雷鳥」,AMD輝煌的開始
「雷鳥」與「奔3」,兩者頻率相近時旗鼓相當,不過往往雷鳥的主頻更高。更重要的是,其價格只有奔騰3的2/3,主板也更便宜,主打性價比受到DIY用戶的青睞,AMD以及Athlon被更多用戶所認識。此外,為了爭奪入門市場,AMD推出了Druon(俗稱「毒龍」)品牌,與Intel賽揚直接競爭。
主打入門市場,超頻潛力巨大,AMD Duron成為性價比之王
時間來到2001年下半年,Intel高端向Pentium 4切換,雖然第一代P4性能平平,同頻甚至比不過P3與Athlon,但那時P4頻率已經達到2.0G,相比只有1.4G的Athlon還是有優勢的。入門級Intel也把Celeron的外頻拉到100MHz,提高競爭力。
Intel的奔騰4算是Intel最「長壽」的處理器了
面對這樣的狀況,AMD知道「雷鳥」不能再和P4玩頻率戰了,Duron不支持SSE指令很快也要吃虧,於是發布了Athlon XP和新的Duron。Athlon XP相比Athlon主要加入了SSE指令支持,並引入PR值來命名自己的產品型號。
-----------------------------------------------------------------------------
Athlon XP採用PR值命名的原因
那時Pentium 4提升頻率太容易了,當時主頻決定性能的概念已深入民心,面對提升頻率較容易的P4,Athlon是追不上的。於是,因此AMD引入PR值方式,AMD的解釋是以Athlon 1G為標準來標PR值的,但實際無疑是針對P4的,例如Athlon XP 1700+,寓意性能大於1.7G的P4,而實際上Athlon XP相比第一代P4確實有優勢。
-----------------------------------------------------------------------------
Athlon XP的性能高於第一代P4,性價比突出,但存在發熱量大、超頻潛力一般等問題,在DIY用戶中口碑一般。等到2002年第二代P4和賽揚4發布之後,AMD又處於被壓制的境地。
既然硬拼打不過,那就談性價比。2003年初,AMD繼續升級Athlon XP,代號為Barton(巴頓,經典出場了!),搭配當時NVIDIA的nForce 2 Ultra主板,性能得到進一步增強,更加接近第二代P4。仍是主打性價比,最超值的型號就是老一輩DIY用戶再熟悉不過的Athlon XP 2500+。
「巴頓將軍」,超頻神器
「巴頓CPU」+「DDR-400雙通道內存」+「NVIDIA nForce 2 Ultra主板」,這一套裝備買回去,價格與Intel的「賽揚4」平台差不多,性能卻強得多了。另外,對DIY用戶更重要的是,在BIOS把外頻設置成200MHz,就變成了Athlon XP 3200+,這是K7平台最強的代表!媲美P4 3.0G,而基本上2500+都可以超頻到這樣的頻率!
編輯點評:1999-2003年初,AMD與Intel展開爭鋒相對的拉鋸戰,也是DIY市場的黃金歲月,在那個年代,超頻是提升整機性能最直接的方式,AMD因此積累了大批量的忠實用戶,成為Intel霸業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⑤2004-2006:AMD逆轉,最輝煌的時期
5、逆轉,AMD最輝煌的兩年
雖然K7最終版Athlon XP口碑很好,但始終屈居在Pentium 4之下,那時雄心勃勃的AMD當然不甘落後,早在2001年便宣布了K8(代號Hammer)計劃,2003年8月,AMD終於發布了K8的Athlon 64,x86-64技術在AMD在長達30多年的技術競爭史上首次領先對手,打破了以往技術跟隨與模仿者的形象,用64位處理器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一場全面的反擊戰打響了。
Athlon 64發布,K8時代來臨
第一批Athlon 64分為Athlon 64和Athlon 64 FX兩個版本,介面分別為Socket 754和Socket 940,代表型號是Athlon 64 3200+和Athlon 64 FX-51,最大區別是前者僅支持單通道內存,後者則支持雙通道,並且需要不同的主板支持,分別面向主流和高端發燒市場。由於產品定位、性能、配套主板和超頻潛力等原因,面對如日中天的Intel P4C,最初的Athlon 64在DIY用戶中沒有太大反響。
最初Athlon 64的一個敗筆,兩種過渡性介面
後來AMD吸取教訓,在2004年對Athlon 64系列採用新的市場策略,推出Socket 939統一940和754介面,支持雙通道內存,同時降低售價,推出更多的型號完善產品市場,搭配當時NVIDIA的nForce 4主板發起進攻,剛好那時Intel第三代P4設計失敗,性能沒進步、發熱量巨大,AMD取得領先優勢。
玩遊戲、選AMD,Athlon 64 3000+/3200+又成經典
而在高端處理器上,Athlon 64 FX歷經FX-53、FX-55、FX-57、FX-60(雙核)等進化,在遊戲性能、日常應用等超越Intel P4EE,後者僅能在媒體處理、3D渲染部分應用上保持優勢,因此AMD穩坐性能寶座兩年多,不過,其售價也不斷刷新高,高達999美元。
FX,曾經是AMD榮耀、輝煌、最強性能的標識
在完成中高端市場布局之後,2005年下半年,基於K8微架構的「閃龍」(代號Sempron)取代K7成為入門平台的主力,最初是754平台,到06年下半年升級為AM2平台。閃龍處理器擁有出色的能耗比與強大的超頻潛力,不少產品外頻能超上300MHz以上,以最經典的2500+為例,從1.4GHz超頻到2.1GHz是相當輕鬆的,產品價格便宜,很符合DIY用戶的要求。因此帶動了此也帶動了內存市場,海力士D43、三星UCCC、英飛凌BE5/CE5等都是著名的超頻內存。
K8 Sempron(754)曾經紅極一時
AMD曾率先發布1GHz CPU、率先推出X86-64位家用CPU,美名記錄在CPU發展史冊,對於雙核CPU,AMD能否再下一城呢?可惜,Intel在2005年5月26日,搶先AMD發布了桌面上第一款雙核CPU,Pentium D,雖然內部是由兩顆Pentium 4共享FSB組成、後來還被證實為「高發熱、低性能」,但也是歷史上第一款雙核了。約1周後,AMD拿出了自家的雙核Athlon 64 X2。(在這段時間AMD還挑起了著名的「真假雙核」的言論)
AMD挑起的「真假雙核」的言論(上圖是「真假四核」時期的)
Athlon 64 X2可以說是AMD歷史上最成功的CPU,憑藉K8微架構的優勢,功耗控制、雙核性能,都領先Intel的Pentium D。當年,Athlon 64 X2是多少DIY用戶夢寐以求的CPU啊。不過,它們也成為AMD歷史上除了A64 FX外最昂貴的CPU,最便宜的X2 3800+也要2500多元、最強的X2 4800+高達8000元......當然,Athlon 64 FX系列也升級到雙核,就是最著名的Athlon 64 FX-60,繼續穩坐性能寶座。而帶動Athlon 64 X2普及的,是2006年的Athlon 64 X2 3600+。
編輯點評:2004-2006年是AMD最輝煌的兩年,在這兩年時間裡,AMD賺足了世人的眼球,也賺足了鈔票(旗艦產品是何等之貴),64位、「真雙核」、高性能/低功耗等等,業界的風向標都趨向AMD;對應的,這兩年就Intel最難熬的兩年,奔騰4、奔騰D的過長的流水線帶來超高的能耗,Intel迫切需要改變「頻率至上」的思維,擺脫「高發熱/低性能」的形象。
⑥2006-2008:酷睿誕生,Intel全面反擊
6、反擊,Intel毫不留情
從05年開始,Intel就制定了一套「鐘擺計劃」(Tick-Tock戰略)。Tick-Tock就是時鐘的「嘀嗒」的意思,一個嘀嗒代表著一秒,而在Intel的處理器發展戰略上,每一個嘀嗒代表著2年一次的工藝製程進步。正是這套計劃,讓Intel在06年之後逆轉了局面,並把AMD一步步逼退。
Tick-Tock模型,是Intel勝利的關鍵
2006年7月,Intel新一代處理器Core 2橫空出世(酷睿2,俗稱扣肉),使用65納米製程工藝,英特爾聲稱它會有40%的效能增長,同時減少40%的功耗。這一重磅產品的發布,讓AMD的Athlon 64 X2瞬間優勢全無,性能寶座重新落入Intel手上(直到今天),高端雙核市場由Intel重新主導,新的產品定價,讓Athlon 64 X2一夜暴降千元以上......AMD沿用了3年、最成功、最耀眼的FX品牌,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6年,Intel開始反擊
打敗了AMD的Athlon 64 X2之後,Intel年底又發布了首款四核CPU,Core 2 Quad,趁勝追擊。後來AMD跟進發布了其四核Phenom(羿龍),可惜性能還是比不過前置,功耗也更高,還爆出了TLB BUG。Intel由此重新樹立在技術層面的絕對領先位置。
天價四核誕生,Intel重塑高端技術形象
在高端市場無法佔據優勢,AMD只能再次打起性價比的旗號,重新定位Athlon 64 X2,與Intel的Core 2和Pentium D進行競爭。剛好此時的雙核開始普及,Athlon 64 X2 3600+就成了普及先鋒。2007年,AMD又針對主流市場發布了「黑盒」系列CPU,最大賣點是不鎖倍頻、輕鬆超頻,造就了Athlon 64 X2 5000+/黑盒這樣的經典產品。
面對強敵,Athlon 64 X2轉攻性價比路線
TICK-TOCK路線一年一更新,打得AMD節節敗退,面對Intel Core 2雙核的強勢,Athlon 64 X2不是對手,Phenom X4對付有點自貶身價。於是AMD就想出一招奇兵——Phenom三核。以「三打二」,類似田忌賽馬的策略,多線程性能更強,而讓消費者也會認為三核更好。可惜由於65nm工藝限制,Phenom X3頻率太低了,那時支持三核以上的軟體、遊戲甚少,加上Intel的市場策略,Core 2 E7系列始終更受青睞。
AMD獨家三核現身,新的對敵策略
編輯點評:風水輪流轉,2006-2008年,是AMD一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時期:被Intel的Core 2狂攻,Phenom出師不利,顯卡方面收購ATI之後又被NVIDIA壓著,那個曾經輝煌的AMD失去了光芒。不過,這段時間AMD主打性價比的策略還是成功的,獨有的三核、APU計劃等對今後影響深遠。
-----------------------------------------------------------------------------
2006年,AMD收購ATI之後的故事
2006年7月,AMD宣布以54億美元收購當時全球第二大圖形核心巨頭ATI,意味著一個全新的AMD到來。收購ATI後,AMD在2007年進入最低迷的時期,CPU不給力,還要幫ATI收拾HD 2000系列顯卡的殘局。不過AMD挺過來了,後來主板晶元、獨立顯卡都是自己的產品線,口碑很好,780G主板、HD4850顯卡等等。之後還宣布了3A平台和APU計劃。假如AMD沒有收購ATI,那絕對是另一番景象,當然,沒有如果的。
-----------------------------------------------------------------------------
72009年至今:避重就輕,AMD改變路線
7、分歧?差異化路線顯現
自從酷睿2上市之後,Intel在高端市場一掃千軍,無所匹敵,並嚴格依照Tick-Tock路線實現工藝架構更新,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如此一來,AMD只能調整戰略,以多核心、性價比、整合平台等優勢闖出一片天地。
收購ATI後,AMD有了整合平台的優勢
2009年,AMD終於走過重重磨難,進入45nm時代,發布新一代的Phenom II和Athlon II,利用多核優勢與Intel的奔騰Dual-Core系列周旋,期間誕生了像Phenom II X4 955這樣的經典之作,通過不斷的調價,至今依然活躍在DIY市場。
Phenom II X4,主打高性能、性價比與超頻
AMD的這種「多核策略」,衍生出一個新名詞——「開核」。從Phenom II X3開始,人們發現某些產品可以強制打開被屏蔽的物理核心,免費獲得一個甚至幾個檔次的性能提升。之後兩年,陸續出現了很多經典「開核」CPU,包括:Athlon X2 5000、Athlon II X3 440、Athlon II X2 220、Athlon II X4 640等等,無疑又大大提高了這些產品的性價比。
曇花一現的Phenom II X3/X2,不過卻成為「開核」先驅
雖然Intel在的CPU技術上遙遙領先,相比之下,其GPU技術卻差強人意。或許是AMD察覺到了這一點,收購ATI之後,AMD整合平台開始發力,780G/785G/880G主板組建的整合平台紅極一時,穩住了AMD在入門市場的份額。
高端比不上,先穩住低端市場,伺機而動
2010年,桌面CPU邁進六核心時代,Intel首先發布六核Core i7,繼續穩坐他的性能王座,所以價格自然也是天價。一個月後,AMD也發布了自家的六核Phenom II X6,相比當時的一代Core i7/i5,在多任務、多線程性能上有一定優勢,定價在1000-2000元間,價格親民得多,其中千元出頭的X6 1055T成為六核的普及先鋒。
Phenom II X6,價格親民、六核普及先鋒
2011年,AMD醞釀多年的APU與「推土機」終於登場。APU雖然CPU性能沒有太多亮點,核顯部分卻是異常的強大,正好擊中了Intel的軟肋——GPU技術較弱,這些年,NVIDIA不做集顯了,VIA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合市場AMD優勢明顯,自此,AMD走上了與Intel截然不同的道路——把重點放在GPU部分,強調異構運算。有人說,AMD耍無賴,和Intel比GPU,但是,面對強大的Intel,說不定這正是最合適的出路呢?
APU的到來,意味著AMD開始走差異化路線
編輯點評:至於推土機的性能,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模塊化的設計使得單核性能反而後退了,但現在全盤否定還為之過早,想當初同樣是全新架構,Intel第一代奔騰四上市的時候也是效能不理想,但第二代P4就造就了這一金漆招牌,誰說推土機就不能東山再起呢?在時機來臨之前,AMD以APU為矛,性價比為盾,穩穩守住中低端市場,才得以與Intel繼續周旋。
⑧總結:Intel往多元化發展,AMD還需努力
8、總結
Intel與AMD的恩恩怨怨,貫穿了整個CPU發展史。Intel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引領著CPU市場乃至IT界的前進方向;而AMD更像是一名鬥士,市值不到Intel的十分之一,卻一次又一次向競爭對手發起衝鋒。用AMD創始者桑德斯的話說:「英特爾只花了5分鐘就籌集了500萬美元,而我花了500萬分鐘只籌集了5萬美元。這簡直是殘忍,但我堅持不懈。」
●未來的路,AMD會怎樣去走?
GPU/CPU,向左走/向右走?
現在桌面市場依舊是AMD的銷售主力,很明顯AMD正把資源往APU系列傾斜。如今,「打樁機」率先應用在二代APU的CPU部分,並搶先出現在筆記本移動市場。我們不妨大膽地猜測,AMD也在瞄準這筆記本移動市場這塊大蛋糕。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異構運算。
「融聚」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異構運算
當初AMD提出「融聚」概念,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異構運算,帶來更理想的運算性能。AMD認為,GPU擁有CPU無法比擬的通用並行計算能力,通過異構運算能將CPU性能提升到另一個台階。但要實現這個理想,需要有系統、軟體等生態環境的支持。Win8對異構運算的完善支持為其帶來了生存的土壤,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要真正普及異構運算,AMD的「融聚」理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興領域,Intel開始多元化發展
超極本/平板/手機,Intel開始多元化發展
相比之下,桌面市場Intel已經領先AMD太多,他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去搶佔移動/筆記本市場,低功耗高核顯處理器的研發,超極本概念的提出,X86手機的面世……Intel正把觸爪伸向這些新興的科技領域,以謀求更大的市場空間。
●市場經濟,有競爭才會有動力
Intel/AMD數十年的競爭史,推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如果不是當初Intel撕毀了技術協議,早期市場不會是Intel獨大;如果不是競爭的存在,我們不會有這麼多高性價比的產品可用。市場經濟,有競爭才會有動力,不然的話,就像當初一樣,一套奔四機器兩三萬,一顆速龍FX 999美金。所以,我們還是希望AMD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至少,先把i3/i5的價格拉下來吧!想靠銳龍 Ryzen 7 翻身的 AMD,十年前就贏過 Intel
美國時間 2017 年 2 月 21 日,AMD 正式發布了銳龍 AMD Ryzen 7,重返 CPU 高端市場。
銳龍 Ryzen 7 基於最新的 Zen 架構,採用 14nm FinFET 工藝,使用 8 核 16 線程規格,跑分緊追 Intel i7 6900K,讓很多人不禁發問:AMD 終於翻身了?
回顧歷史,AMD 曾跟在 Intel 身後亦步亦趨,也曾奮起直追、憑藉著基於 K7 微架構的速龍塑造輝煌,但在收購 ATI 後卻「消化不良」,面對 Intel 的進攻節節敗退。AMD 作為 Intel 挑戰者的坎坷命運,似乎在誕生之初就註定了。
從 Intel 代工廠到自主研發
1969 年,在仙童半導體負責銷售的傑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在加州創立了超微半導體公司 Advanced Micro Devices,簡稱 AMD。此前一年,同樣是仙童出來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和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聯合成立了 Intel。
(AMD 創立團隊)
與桑德斯的銷售背景不同,摩爾和諾伊斯是技術大拿,前者是「摩爾定律」的提出者,諾伊斯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人之一。兩人在業界均擁有很高聲望。創業之初,Intel 只花了 5 分鐘就籌集了 500 萬美元,而 AMD 花了 500 萬分鐘只籌集了 5 萬美元。
創始人不同的基因決定了兩家企業的最初方向。Intel 重視研發,短短几年內相繼祭出第一顆商用微處理器 4004、第一款個人計算機 Altair 的大腦 8080、首枚 16 位微處理器 8086 等重磅產品。而 AMD 則是市場導向,依靠模仿以及生產能力銷售價格低廉的產品,成為各類產品的第二供應商。
1981 年,IBM 推出的首批個人電腦機選用了英特爾 8088 晶元,產品大賣。第二年,IBM 又找 Intel 供應 80286 微處理器,但同時找了 AMD 作為第二供應商。在矽谷,許多重視硬體供應鏈的公司都會採用雙供應商策略。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預防某家產能不足、讓兩家供應商競爭壓低價格、防止某一家坐大難管。
為了拿下 IBM 的訂單,Intel 不得不與 AMD 簽署了協議,向後者開放 x86 系列處理器,AMD 獲得 Intel 授權,成為其 8086、8088 晶元的第二供應商,通過加工生產獲取利潤。
1986 年,AMD 根據 Intel 的 80286 處理器克隆出了 AM286,性能略優於 80286,並且依靠開放的 Socket 插座標準兼容 Intel 平台。這個時候 Intel 逐漸意識到,繼續開放技術給 AMD 終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中止了 5 年前簽訂的協議,獨家生產第一代 32 位處理器 80386。
在雙方談判無效的情況下,AMD 在 1987 年一紙訴狀將 Intel 告上了法庭。Intel 採取了拖延戰術,只要一天沒有最終判決,AMD 就不能生產 80386 處理器。AMD 也不傻,深知高昂的訴訟費會拖垮公司,於是決定基於 Socket 插座標準自主開發完全兼容 80386 的處理器。
1989 年,AMD 研發出了採用 0.8 微米工藝製造的 AMD386 處理器,這標誌著 AMD 脫離 Intel 架構,獨立研發處理器成功的開始。正當 AMD 公司準備發售 AMD386 處理器時,Intel 又以「386」是自己專有名詞將 AMD 告上了法庭。
AMD 和 Intel 的世紀訴訟大戰直到 1995 年才以 AMD 的勝訴完全告終。雖然 AMD 最終獲得了 80386 的生產許可,但這款處理器已經不是市面上的領先產品。1993 年誕生的奔騰(80586)處理器在性能上取得重大革新,Intel 步步為營。
靠著拖延戰術,Intel 成功在 1987 年至 1995 年間贏得大量市場份額和經濟收益,為今後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而 AMD 則付出了數千萬美元的訴訟費,以及開始反思未來出路,發力研發並促成了 20 世紀前後雙雄爭霸的局面。
Intel 戰略失誤,AMD 彎道超車
AMD 崛起的時機出現在 1997 年。那年,Intel 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當時正值壯年 Socket 7 插座標準,極力推廣具有專利保護的 Slot 1 插座,以及首次採用 Slot 1 插座標準的奔騰 II。
前面說到,即便是 AMD 自行研製的處理器,也要與 Intel 平台兼容才得以生存。與 Intel 平台兼容的辦法正是通過開放的 Socket 插座標準。
為了消滅掉其他廠商兼容的可能,Intel 可謂兵行險招。Slot 1 與 Socket 7 不兼容,消費者如果想要升級 CPU 到奔騰 II,就必須將主機板換掉。
AMD 認為 Socket 7 的效能仍足以負荷各項需求,而且成本低廉,不必花費高額金錢去升級至 Slot 1 插座,因此抓住機會在 Socket 7 插座標準上推出 K6 微架構產品,與 Intel 正面對抗。
K6 微架構的產品在 1997 年上市,性能接近當時的對手奔騰和奔騰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體擴展)。此後一年,AMD 又多次迭代,在 K6-2 中加入了 3DNow! SIMD 指令集。
K6-2 雖然和奔騰 II 還有不少差距,但勝在價格便宜,取得極大成功,為 AMD 提供了市場基礎和財政穩定性,也為日後反超 Intel 做好準備。
1999 年,基於 K7 微架構的第一款速龍(Athlon)CPU面世,綜合性能超越同頻的奔騰 III,讓不少 DIY 用戶為之震驚。這是 AMD 第一次在產品上超越 Intel,讓當時全世界 PC 用戶都重新認識了 AMD。2000 年 3 月,AMD 又搶先 Intel 發布了第一款 1GHz 的 CPU——速龍 1000。
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Intel 於 1999 年上半年推出取代 Slot 1 的插座標準 Socket 370,向下兼容 Socket 7。新的奔騰 III 也隨之而來,憑藉內置全速 256KB 二級緩存,重新奪回性能寶座。
AMD 此時已經有了和 Intel 叫板的實力,推出了基於 K7 架構、代號為雷鳥(Thunderbird)的速龍(Athlon)應戰。在頻率相近時,雷鳥和奔騰 III 性能基本相同互有勝負,但前者價格只有後者的 1/2 到 2/3。高性價比的雷鳥為 AMD 贏得了大量用戶。
接連受到衝擊的 Intel 終於忍無可忍,於 2000 年底祭出了採用 NetBurst 微架構的第一代奔騰 4。當時,1GHz 還是市場主流頻率,奔騰 4 上來就是 1.4GHz 和 1.5 GHz,和 AMD 大大拉開了差距。但消費者很快就發現,奔騰 4 空有高頻率,性能甚至比不上前代奔騰 III,而且發熱量巨大。
原因出在 NetBurst 微架構身上。NetBurst 是 Intel 「唯高主頻論」的產物,採用了 20 級流水線技術,而之前的速龍和奔騰 III 都是 10 級流水線。長流水線的好處是容易把頻率做高,但代價是性能低。
面對 Intel 的高頻戰,AMD 沒有盲目跟隨,而是將 130nm 技術應用在新產品速龍 XP 上,老老實實提高性能降低發熱量,然後通過性價比抵禦 Intel 的猛烈攻擊。
雙方打得焦灼之時,AMD 在 2003 年放出了一個大招:基於 K8 微架構的 64 位處理器速龍 64。而 Intel 應對的方法是使用 31 級流水線的奔騰 4,主頻高達 3.8GHz,性能卻沒改進多少,發熱量則繼續增大。
AMD 在這次對戰中取得了領先,不但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售價不斷刷新高,還擠進了伺服器和高性能計算市場。2004 年,Intel 不得不著手開發速龍 64 的競爭品。
2005 年 5 月,Intel 將兩顆奔騰 4 核心放在了一個 CPU 裡面,搶先 AMD 發布了第一款雙核 CPU——奔騰 D,但其性能和發熱控制仍不敢恭維,被戲稱為「膠水雙核」。大約 1 周后,AMD 發布了自己的雙核產品速龍 64 X2。這款 CPU 在綜合性能和功耗上都強於奔騰 D,可以說是 AMD 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
Intel 在 NetBurst 走的彎路給了 AMD 反超的機會,使 2004 年-2006 年成了 AMD 最輝煌的兩年。
AMD 失落十年,銳龍 Ryzen 7 成翻身之作?
然而,誰也沒想到,AMD 剛登到頂峰馬上就墜落了。
2006 年 7 月,財力越發強大的 AMD 以 54 億美元收購當時全球第二大的 GPU 巨頭 ATI,獲得了顯卡晶元設計製造能力。傳聞,瀕臨破產的 Nvidia 也曾尋求 AMD 的收購,連對 AMD CPU 支持的優化都做好了,最後因黃仁勛堅持要做新公司 CEO 而擱淺。
AMD 未曾想到,收購 ATI 的副作用如此之大。收購 ATi 之前,AMD 自有現金只有 30 億美元,並不足以用 54 億美元全額併購 ATI,於是又向摩根士丹利借款 25 億美元,這無形中使得 AMD 背負了一定債務。而且,AMD 自身產品線拉長,與 Intel 的價格戰還將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結果,AMD 在 2007、2008 年錄得重大虧損,CEO 魯毅智無奈卸任。直到 2009 年,AMD 才慢慢從財務困境中走出來。
(圖片來自雪球)
屋漏偏逢連夜雨,同樣是 2006 年 7 月,放棄了「唯高主頻論」、痛定思痛的 Intel 發布了新一代處理器 Core 2。Core 2 採用 65nm 製程工藝,在主頻不到 2GHz 情況下,實現了 40% 效能的增長,同時減少 40% 的功耗,讓 AMD 的 Athlon 64 X2 優勢全無,也讓 Intel 重新站在了高性能處理器的制高點。
這也是「Tick-Tock」戰略的第一款產品。Core 2 發布前一年,Intel 制定了「Tick-Tock」(鐘擺戰略),「Tick」代表著 2 年一次的工藝製程進步,「Tock」代表著相同製程前提下微架構的革新。嚴格執行「Tick-Tock」戰略的 Intel 啟動了歷史上最為頻繁的產品更迭計劃,2006 年曾「在 150 天內創記錄地推出了 40 多款處理器」。
內憂外困之下,AMD 一直沒能拿出太有競爭力的產品,代號為巴塞羅那的四核 Opteron 不僅已在推遲發布,還出現嚴重缺陷。2006 年-2008 年,AMD 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2009 年後,元氣稍有恢復的 AMD 多次向 Intel 發起衝擊:「開核」、A 系列 APU、推土機、打樁機、壓路機、挖掘機等等。但 Intel 在 CPU 領域的霸主地位巋然不動,i3、i5、i7 牢牢把握住低中高端市場,AMD 翻身之日似乎遙遙無期。
直至 2017 年銳龍 Ryzen 7 亮相,很多人才想起 AMD 也曾有實力與 Intel 拼個你死我活。此時距離 2006 年 Core 2 橫空出世已經整整 10 年。AMD 對外公布的資料顯示,銳龍 Ryzen 7 的 Zen 架構的研發花了整整四年,相比前一代架構的性能提升大大超越 Intel 的「擠牙膏」升級。除了銳龍 Ryzen 7,AMD 還設計了銳龍 Ryzen 5、銳龍 Ryzen 3,直接對標 Intel 的 i7、i5、i3,但價格更低。
反觀 Intel,最近幾年已經從一家晶元公司變成了數據公司,涉及物聯網、VR/AR、人工智慧、雲計算多個領域,但最核心的晶元業務卻越來越不給力。製程升級周期越來越長,從最初的 23 個月延長到 27 個月,28 個月,30 個月。而從 14 nm 升級到 10 nm,Intel 用了整整 36 個月,還沒有推出正式的產品。以至於 Intel 每一次 CPU 升級,都被戲稱為「擠牙膏」。
銳龍 Ryzen 系列最終能對 Intel 產生多大衝擊還不好說,但重現活力的 AMD 至少能讓 Intel 緊張起來。對消費者來說,兩強相爭總比寡頭統治更有利。
(題圖來自中關村在線)
本文出自OD,來源極客公園。
AMD:我明天要宣布破產~Intel:老兄,有話好好說,這是10億美元,先拿著,不夠還有!
說白了 要不是ibm覺得自己的power太好沒必要用到pc上也不會有現在的intel和amd 早期的amd掌握製造 intel掌握技術 那時的amd被intel狠狠坑了一把 intel是被ibm逼的才授權x86給amd amd在收購ati後資金緊張 研發受阻 4d+1d架構連著用了n代 k8和基本不變的k10也是 如今的gcn也是 好不容易憋了個推土機被自家的的老翼龍各種秒 反觀intel 1 2代酷睿間質的飛躍 架構太超前也是問題 多數人買電腦是為了玩遊戲和工作 工作上菜羊+ssd 多數遊戲對單核心要求高 直接導致i3默秒全的存在 推土機打樁機只有在多開這種極限環境下才能體現出他的真正能力 反觀intel 毫無運算能力的超線程卻買的風生水起 技術是技術 市場是市場 並不是說你有技術就有市場 apu 想法很好 真正支持異構的有幾個?amd的理念絕對是intel和nv比不了的 但是就是沒錢所以說 並不是amd這公司不行 技術不行 只是不會坑錢……
Intel的手段還是多,因為有錢。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intel的員工說,intel付錢給許多pc廠商叫他們別用amd的處理器。pc廠商都挺聽話的,因為做pc的利潤太低了,intel發的福利可以緩解一部分採購晶元時的資金壓力。
Amd:k8秒天秒地。 Intel:.......Intel:扣肉秒天秒地。amd:.......Intel:酷睿i3默頻秒。amd:擦擦擦擦
intel i3 i5 i7amd a4 a6 a8
486之前,兩家基本一樣。奔騰1-2代 VS K6,Intel佔優勢。奔騰3 VS K7,兩家基本持平。奔騰4 VS K8,AMD佔優勢。酷睿開始,INTEL全面佔優。
Athlon XP 2500+ 巴頓 我當年的神奇呀!
就在上個月,晶元界「千年老二」AMD 的市場份額以 56 % 終於衝上首位。除此之外,AMD 的整體銷量,銷售金額雙雙超越英特爾。
而 AMD 上一次超越英特爾,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十年來,AMD 靠著自家的 APU(加速處理器)的性價比和 FX 系列的超低價可謂活得苟延殘喘,這一次的小翻身,會給整個 PC 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大農企要翻身啦
農企牙膏廠,本是同根生
1969 年,一個在仙童半導體做銷售的哥們在加州創立了超微半導體公司,也就是AMD。此前一年,同樣是仙童出來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和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聯合成立了 Intel。
▲AMD 創始人傑里·桑德斯
儘管 AMD 只比英特爾晚創辦了一年時間,但此時的 PC 晶元市場,無論從資源還是人才,AMD 已然處於劣勢。
但這並不影響 AMD 來攪晶元市場的局,品牌認可度比不上人家,那我就主打性價比,再弄個高主頻或者 64bit 處理器的首發,照樣還是能分得市場一份羹。
也不知是不是 AMD 生來就和工農階級扯上孽緣,自家處理器的代號都是推土機、壓路機、打樁機等等,這也使得 AMD 被國內網友戲稱為 「農企」。
▲AMD當年的破土儀式.....真是打娘胎里就有農企的基因
從技術上講,早期的 AMD 其實對英特爾構不成威脅,但其主打高性價比持續給晶元巨頭施壓市場壓力,甚至一度迫使英特爾藉助壟斷地位實施非競爭措施。
被對手搞得暈頭轉向的英特爾開始警覺,再不好好走點心,或許要失去晶元界老大哥的位置。
決心洗心革面的英特爾,把 Pentium 4 以及 NetBurst 兩個舊架構打入冷宮,並重新研發新架構。
2006 年,海法團隊在 Pentium M 基礎上研發的 Core 架構出爐,其更強大的內存 I/O 能力以及更低的能耗可謂打得 AMD 難以招架,該架構也沿用至今。
靠著新架構躺著賺錢的英特爾,佔據了市場百分之八九十的份額。由於長期沒有競爭力,英特爾家的晶元製程升級周期越來越長,CPU 的性能提升更是慢得像擠牙膏,縱使是4、5 年前的 CPU ,放在今天也依然不落後。
長此以往,英特爾也被冠以牙膏廠之名 .....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英特爾,畢竟沒個勢均力敵的對手,自己也很難提上幹勁。再說自從2006 年 Intel 酷睿架構誕生之後,AMD 就一直沒有在高端市場佔到過多少便宜。
十年磨一芯,或縮短 PC 更迭速度
市場研究機構 Linley Group 分析師 Linley Gwennap 認為「除非 AMD 的伺服器晶元性能接近英特爾,否則不足以和英特爾展開競爭。」
要想性能接近英特爾,不僅 CPU 要給力,GPU 更是自身的一個軟板;可是自己在GPU上毫無建樹,拿什麼跟英特爾打?
當時的 GPU市場早已被 Intel、ATI 以及 NVIDIA 瓜分,後面兩家更是掌控著這個地球 3D 技術的發展。倘若把它們其中一個收入麾下,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我打不過英特爾了。
花了 54 億美元巨資收購了 ATI 的 AMD,得到夢寐以求的 GPU 技術。晶元組技術也大大增強,和英特爾一樣擁有一條「CPU+晶元組+集顯」的產品線。
但也正是由於收購了ATI,AMD 不僅要在處理器上跟英特爾競爭,顯卡方面還要面對 NVIDIA 這樣一個強敵,雖說二打一的陣勢確實不厚道,但這是自己造作出來的格局啊。
不過 AMD 依然沒有放棄,硬是在 CPU 和 GPU 兩條線上分別與不同的強敵競爭。只可惜本身在市場和資源上不佔優,加上之前收 ATI 可謂下了血本。終究在雙拳難敵四手的局面下,退出了高端CPU市場,英特爾也因此在高端市場躺著賺了七八年。而顯卡上,AMD 更是被 NVIDIA 吊著打。
背負著「千年老二」之稱的 AMD,鐵了心要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與英特爾平起平坐。在大部分 PC 廠商把英特爾的處理器作為自家產品首選的局面下,AMD Ryzen 系列晶元橫空出世,一舉成為整個市場的焦點。
▲AMD 首位女性 CEO:蘇姿豐
美國時間 2017 年 2 月 21 日,AMD 總裁蘇姿豐女士正式公布銳龍 AMD Ryzen 7。晶元基於最新的 Zen 架構,在性能,吞吐率和能效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在多核心效能上,Ryzen 7 更是大幅領先英特爾同價位段的酷睿 i7 處理器。跑分上也是緊追 Intel i7 6900K,而價格卻不到 i7 的一半。
有競爭力的產品,直接改善了 AMD 的境況。在 Ryzen 推出後,本來在 2 美元(2016年初)徘徊的 AMD 股價,一躍怒漲到了 12 美元,讓很多人不禁歡呼:
「AMD 終於要翻身了!」
GEEK君有話說
儘管這一數據僅來自德國的一家零售商,但它確實表明,時隔十年的 AMD 終於攢回與 Intel 叫板的底氣,同時也為遊戲玩家和系統集成商提供了可行的第二選擇。
Ryzen 7 的推出,一方面給英特爾敲響了警鐘,同時也一定程度改變了 PC 市場更新的進度。倘若英特爾迎頭趕上,推出性能更高的處理器或者更先進的架構,那麼無疑將加快 PC 產品的迭代。
唉,有競爭也不一定是好事,產品更迭太快,錢包吃不消啊。
更多科技原創文章,請加微信公眾號:極客視界
本文微信原文鏈接:為了超越英特爾,AMD 用了整整十年
這本書可以看看,還有一本矽谷之父也可以看看
先是相互碾壓鏖戰,甚至一度amd能擊敗intel,後來成了amd陪太子讀書,不過現在兩家交叉授權,地位也是可以平起平坐的
也有解釋說intel為了防止壟斷,特意轉讓了x86,amd也同樣的原因轉讓了x64。如果市場上只有intel x86,它就會拆成很多個小公司,amd也一樣。
推薦看看浪潮之巔,里有寫他們倆的故事
推薦閱讀:
※G4560和R3 1200哪個性價比高?
※怎麼讓小白理解intel處理器(CPU)的分類?
※英特爾CPU的工程樣品(ES)與普通零售版本具體區別在何處?
※為什麼主流手機CPU里沒有英特爾?
※為什麼當年 Apple 可以從 PowerPC 順利轉換到 Intel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