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文中同義詞這麼多?
其實我感覺中文中同義詞更多,雖然現在舉不出很好的例子。
說同義詞也不盡然,哪怕是很相近可以替換的詞也在使用和表達上有稍微不同的地方,稱作近義詞可能會更貼切。近義詞感覺中文更豐富啦,博大精深不是隨便說說的~比如說有次我寫英語的文章的時候想用「感嘆」這個詞,中文裡也可以用「感悟」,「驚嘆」等等代替...可在英文中卻沒有找到特別何意的詞,有「感」的意思的卻沒有「嘆」的感覺了,用詞典查出的"sigh"和「exclaim」這兩個有相似處的詞的,又感覺只是「嘆」的意思了,和原意差距太遠。以上,首先請不要相信詞典里所說的同義詞,其次,每種語言都是很豐富很值得推敲學習的。p.s.語言有的時候確實反映著文化啊~
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指正,希望有一點幫助。你逗我,中文的同義詞才是多到爆數不清又多又大密密麻麻不計其數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浩如煙海卷帙浩繁浩浩湯湯blablabla,一方面是對英文的同義詞沒有準確掌握,實際上很多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一方面是漢語結構鬆散,就單個單詞的同義詞來看,似乎真的是英語多了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英語在其發展歷史上吸收了相當多的外來辭彙。從最初的日耳曼語,到諾曼語、拉丁語、法語等各種語言,英語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一直在擴充著辭彙量。
例如在十一世紀晚期的英國,高層貴族使用的是法語,而一般平民使用的是英語。例如牛、豬、羊,在餵養它們的勞動人民的英語中被稱為cow, swine, sheep。當被端上飯桌時,講法語的貴族稱之為beef, pork, mutton。
又例如,十四世紀初的英國教會是由羅馬大公教會所控制的。他們認為拉丁語才是上帝的語言,所以當時英國的聖經只有拉丁語版本。John Wycliffe為了能讓只會講英語的平民也能閱讀聖經,帶頭將拉丁文版本的聖經翻譯成了英文,其中借鑒了大量的拉丁文辭彙。
以上所有均來自於BBC紀錄片The Adventure of English。該紀錄片涵蓋整段英語發展史,講解生動,並且含有大量例子,包括在某個時期的某些具體辭彙是從某種語言演變而來。此片能夠讓人深入了解「為什麼英語有那麼同義詞」,以及「為什麼類似的拼寫有著迥然不同的讀音」等一系列讓英語學習者匪夷所思的問題。(在片中你會看到英國的小學生也都有同樣的疑問。)非常值得一看。更值得推薦的是,我看的版本是由夏末秋字幕組翻譯,該字幕君是我見過最文采斐然的一位,更為此片增添了色彩。
以上例子均從記憶中來,若有錯誤,請指正。樓主是背GRE單詞走火入魔所以覺得有必要跑來「深刻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么...
因為英語中有非常多的借詞(loan words),主要來自拉丁語、法語、斯堪的納維亞語、希臘語,還有來自義大利語、德語、漢語、日語、南太平洋語等語言的借詞。在諾曼底登陸之前,拉丁語和斯堪的納維亞語中的辭彙就已經進入英語。1066年,諾曼人征服英國,大量法語辭彙進入了英語,特別是政治、法律、宗教、烹飪等方面的詞。14世紀以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大量的希臘詞和拉丁詞被引入,來表示文化、學術、科學和藝術等領域。以後,美國英語的興起以及美國與英國的地域差異,使美國英語中產生了不少與英語辭彙中同義的詞。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讀一下"The Glorious Messiness of English",參考BBC紀錄片The Adventure of English~
回答較長,手機碼字,手動分割線------大約公元前5000前,不列顛群島上有了凱爾特人(Celts),他們說的語言是凱爾特語(Celtic)。公元前55年,羅馬人入侵,帶來了拉丁語(Latin)的成分,凱爾特人被趕到了威爾士和蘇格蘭。公元410年以後,凱爾特人為了抵擋皮克特人(Picts)和蘇格蘭人(Scots)的入侵,向德國北部的盎格魯人(Angles)、德國易北河下游的撒克遜人(Saxons)和丹麥德蘭半島的朱特人(Jutes)求助,但最後日耳曼部落定居不列顛。
一般來說,英語的歷史分為三個時期:1)古英語(Old English)時期(公元450-1100年);2)中古英語(Middle English)時期(公元1100-1500年);3)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時期(公元1500- )。
1)古英語時期
英語可以說是盎格魯的語言,盎格魯·撒克遜成分佔這一時期英語辭彙的80%左右。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顛定居後,盎格魯人佔領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蘭大部分地區和蘇格蘭低地,朱特人佔領了肯特郡一帶,撒克遜人佔領了泰晤士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這時佔主導地位的主要是四種方言:西撒克遜語(West Saxon)、肯特語(Kentish)、麥西亞語(Mercian)和諾森不里亞語(Northumbrian)。凱爾特人在盎格魯·撒克遜人佔領後,主要生活在威爾士、康沃爾和蘇格蘭地區,凱爾特語的地位相對卑微。(一部分人遷到了法國布列塔尼海岸,後代說布列塔尼-凱爾特語,屬於島嶼凱爾特語,大陸凱爾特語已消亡。)凱爾特語中的不少地名被保留下來,如York、the Thames、the Yare,London也來自凱爾特語Llyndun,表示河邊山上的堡壘。這個時期有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一是公元597年後基督教傳入英國,二是公元790年後北歐人入侵英國。拉丁語成分伴隨奧古斯丁傳教進入英國,主要與宗教或宗教儀式有關,比如angel、monk、pope、priest,還表示一些食物和草本植物,以及教育和學術的辭彙,如verse、meter(音步)。而斯堪的納維亞語成分的影響主要在th和w開頭的單詞,如the、three、they、window。還有大多數sk-或者k後帶e、i的詞,如skim、sky、skittles、ken、kidnap。這時也出現了不少almost synonyms,比如skin(Norse)和hide、ill(Norse)和sick。2)中古英語時期
這一時期進入英語的法語辭彙超過一萬個,其中75%還在使用。1066年的諾曼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 後,法語是官方語言,英語是社會下層使用的語言。BBC紀錄片The Adventure of English中有句話:"English animal, French meat." 比如豬叫pig,而豬肉叫pork(porc)。同理,還有beef(b?uf)、mutton(mouton)。關於法律和政府的詞也不少,比如justice(justice)、jury(jurée)、government(gouvernement)。還有關於貴族的、軍事的、文化藝術的等,比如duke(duc)、battle(bataille)、painting(peinture)。
未完,以後再更新吧~ Bon appétit!因為 英文辭彙是法文和德文的混合加總呀
正好昨天看到有關這個的答案
在歷史上,英國這個地區,本地英國人先是受到盎格魯 薩克森 朱特族的入侵,結果這個地方的人就開始說日耳曼語系的語言了。
維京人在九世紀到十世紀又來欺負英國這個地區,他們也說另外一種日耳曼語言。演變著,英語的詞尾就不再變化啦-_-#1066年,英國又被入侵了,呵呵呵呵呵呵呵,是法國諾曼底的威廉公爵。這群諾曼底人講的是羅曼語系的法語,但是他們講的法語裡面還摻雜著很多拉丁文-_-#於是乎,法語德語混雜在一起。
同義詞能不多麼……
參考來源:John Hirst 《極簡歐洲史》我想再補充一點:我們在漢語語境中覺得是同義詞的英文詞語,可以英語母語人士根本不覺得它們是同義詞。
打個比方,不知道是否恰當:今年是羊年,外國人在翻譯的時候犯糊塗了:羊年之羊,究竟是goat,sheep還是ram?在這兩個語境中羊這類動物的說法根本就是不一樣的嘛,他們大概從沒想過把這些動物歸於一類吧??所以說,有一部分我們以為的「同義詞」,在英語母語人士看來根本不是一個意思,所以才會有那麼多需要「同義辨析」的詞
我想大概使用不同語言代表著站在不同的視角和立場
所以要學習其他的語言,不應該追求語言間這種尋找同義反義的「對應關係」我想需要去認知這種陌生語言的思維方式、邏輯關係「翻譯」不頂用,「使用」才能學好根據維特根斯坦「語言遊戲說」的話,不同語言間的遊戲規則是不一樣的,可以去類比,但是不應該刻意去類比。
具體例子讓我再想想!(◎_◎;)英語相對動詞辭彙以及相關形式較豐富
漢語相對修飾性辭彙較豐富我認為這是由英語和漢語的語言特性決定的:
英語以謂語為中心,如果有從句的話也是以動詞的各種變形為中心全句的謂語數量是有限的,所以拆分出來各種不同的謂語,用以精確描述
因而英語相對更能準確描述 行為和時間的關係漢語中沒有固定的句法,是的漢語的句子結構較為隨意以名詞為中心的表達方式使得句子里名詞較為豐富,也促進了修飾性辭彙的發展相對而言,漢語更擅長描述,適合靜態的、關係性的敘述其實中英文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同義詞之說,就算意思一樣用法也不一樣,就算用法一樣語境也不一樣,你如果覺得哪兩個詞是一樣的那說明你根本就沒有真正掌握這兩個詞的內涵。對於中文同樣如此,如果你覺得一句話怎麼說都一樣,那是因為你是一個比較隨性,不拘小節,不常推敲的人。(假如我把前文的「內涵」換成「含義」,對老外來說就是同義詞替換,但實際上表達的內容還是不一樣的)
因為英語來源複雜,有法語、義大利語、德語、希臘語、拉丁語、日語、中國語、等等等等。不同來源中表達同一含義的單詞都被接納歸入現代英語,或是不同詞源帶來的詞根都進入現代英語參與詞語創新,從而給人造成了了同義詞多的映像。另外,同義詞多可以避免重複,如果我誇你只有一個詞語多無趣,我雖然只能找到一個point來誇你,但用了十個不同的詞其實還是蠻有誠意的是不是?
希望對題主有用。
強烈建議知乎可以讓提問者加上關鍵詞重點標記!!!看了這麼多答案理解出了好幾個意思。提問的重點是到底是「為什麼」還是「英語」還是「一詞多義」??
說是同義詞,不如說是近義詞更確切。在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看來,是一個意思的詞,在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看來,是不一樣的。像中文的「風景」,英語就有:landscape,scenery,scene,sight,view,prospect等等,因此才有人說英語難學,在中文只有一個詞,再加上形容詞;二英語卻又專門的詞來表述一種專門的事物。
辭彙很重要啊
下載中文語義詞庫,您會看到許多中文的同義詞
因為大英帝國早期也是被不同其他歐洲民族殖民過的
有中文多嗎??
同義詞多的豈止是英文?
沒具體統計過,有限的經驗告訴我,不同語言的近義詞的密度分布可能區別較大。舉個栗子,中文的叔伯舅姑父姨夫之對應一個英文詞;英文表示「幾個」的表述有 a few, a couple of, a number of, various, several等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語單詞aesthetic(美學的)和anaesthetic(麻醉的,麻醉劑)這麼像?有什麼淵源?
※英語裡面把詞尾的 (e)s 拼成 (e)th 是什麼風格?
※是什麼造就了國外的演講文化?為何在國外如此受歡迎?為什麼這種文化在國內仍然沒有太大的空間?
※英語里除了well,還有哪些用來表示停頓的助詞?
※一直在背單詞過程中迷茫,死記硬背還是詞根詞綴?
TAG: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