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鍛煉綜合能力重要還是專業素養的培養重要?工科學生當工程師感覺薪水非常低啊

年薪五十萬的是怎麼過日子的?

百萬年薪的人都是怎麼過日子的?

千萬年薪的人都是怎麼過日子的?

看了知乎上述問題的解答,本人發現拿高於50萬年薪的很少有工程師,但是看他們描述的情況是金融業、諮詢業、IT業(還不是純碼農)只要努力就能拿到這些薪水了???

而且離商科比較遠的技術性職業根本就沒大神來作答。吐槽一下,工科真的是要努力到吐血才能把東西搞明白啊,很費腦細胞啊,為什麼回報率這麼低。我看那些經管、人文學院的人看起來課程少,還沒實驗,容易過,所以大部分都喜歡到學生組織、社團鍛煉,而學工科的想要這麼多的社團經歷還要保證專業素養(PS:本人智商中等,就在哈工程,是一所一般的工科211,聽完課之後基本都是迷糊的課後要花很多時間看書和寫作業啊,而且實驗還蠻多的)簡直是得逆天了。按照那些年薪50萬和年薪100萬的人描述,真的感覺同等努力程度下工科的收入最低啊,是不是商業活動才是創收的根本啊。。。。


謝邀。

剛才用手機回答,沒看仔細,原來題主提了兩個問題,貌似我只回答了第二個。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覺得,鍛煉綜合能力和培養專業素養都很重要。只不過,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兩者無法兼顧。這時候,如果能力有限,並且本身對社團工作不感興趣的話,那就好好學習吧。至於說通過社團來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我覺得,有些人天生就具備領導的潛質,有些人可能需要後天的挖掘和鍛煉,有些人可能再怎麼鍛煉也不會成為領導。所以,不要過於糾結這個。有能力,就多參與些社團活動;沒能力,就好好讀書。

前東家的全國銷售總監,前東家的部門老闆,好像原來在大學都當過學生會主席。

——————————————————————分隔線——————————————————

首先,知乎的用戶目前應該還是以IT和網路行業為主。所以,可能你看到的達到年薪百萬的,可能沒有幾個工程師。

其次,以電力行業為例,如果一輩子走工程師這條發展線,國內比較常見的職稱評級貌似依次是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再往後,應該還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之類的。就拿高級工程師來說,如果僅僅是高級工程師,可能年薪三十萬也就是頭了。但是,如果以晉陞到管理層,或許是個總工之類的,可能年薪五十萬甚至一百萬也是有可能的。

再次,同IT或者金融行業相比,電力行業的工程師的待遇提升的速度相對來說比較慢。譬如,如你在知乎看到的,從事IT的,可能運氣好點的話,三十歲出頭就已經不乏年薪五十萬甚至年薪百萬了。可是,電力行業的工程師,三十歲出頭大多數只是中級工程師,好點的可能是高級工程師。在這個年齡,如果運氣好點,做到部門經理,並且公司效益還不錯,可能年薪也就二十到三十萬吧。

最後,不管是編碼的,還是電力行業的,工程師一直就是一個比較苦逼的行當。雖然,大多數工程師都會有一技之長,解決溫飽也不是什麼問題,可能大多數也算是中產階層,但是,百萬年薪甚至五十萬年薪對於大多數工程師而言,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

國內的工程師文化和國外區別也比較大。在國外,有些人一輩子就是個工程師,但經驗豐富,算是比較專業的。在國內,可能你乾的不錯了,你就會想當個部門領導什麼的,好像是官本位思想作怪。你成了領導後,可能以管理為主,對專業就會慢慢疏遠。總的來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工程師的待遇可能都差不多。

不過,也不要灰心,我們的好幾屆國家領導不都是機電工程師出身的嗎?


做為學機械的工程師,我也懷疑過自己的價值,做IT,做銷售,做金融的同學很多人的收入都是我望塵莫及的了,不過我也有自知之明,我沒付出那麼多的辛苦與努力啊,我也不是那種情商高會來事兒的人。

選擇職業,每個人關注的重點不一樣,我更想要穩定的環境,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那做個小工程師還是挺適合我的。不至於為錢發愁,也遠沒有財務自由。

說道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做工程師也要又紅又專啊,專業技術是基礎,溝通協調能力是保障。說服不了別人,沒辦法與別人合作的話,專業技術的優勢也難以體現出來,做事也會事倍功半。

讀書的時候,與同學合作的一些大作業、小項目其實很能鍛煉大家的綜合素質,怎麼分工合作最有效率,怎麼解決矛盾,有心的話都能從中學到很多。組織學生活動也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說個實例,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哈工程船院畢業,白手起家,從打工仔到現在在舟山開個公司修船,手下上百號兄弟,娶了個年輕貌美的妹子,滿滿的成功人士范,靠得就是「會做人,能做事」這六字真言啊。


只是商業賺錢最快而已,畢竟直接跟錢打交道嘛,所有技能天賦都點在賺錢上,年薪還那麼低,豈不是虧死了。

工程師設計做出來的東西還是要銷售拿出去賣才能賺錢,所以自然工資比不過他們。本來年薪能夠超過50萬的人智商都是比較高的,覺得難很正常。


啊,這個要看比例的吧。一是知乎上正兒八經的特別牛逼的工程師本來就少啊。再來也不是所有商科經管的出來都賺錢的啊。你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大部分人畢業了多少年,仍然苦逼著呢。要說工程師牛逼的話,全國電氣工程師執照,考出來的話。。。。嘿嘿。。。。一年白拿50萬。可是又有多少人考得過去呢?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很不公平的。你的付出不一定和你的回報掛鉤。

還是那幫跟人打交道的比較賺錢(醫生除外)。跟機器打交道的你就別想太多了。

純吐槽,摺疊吧。


碩士,工作六年,結構流體模擬,一年三十萬,


本人在校讀書中,也是工科學生。在這裡不談也沒有資格談經驗之類,只是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與君共勉。

一、關於價值問題

自身的價值在一定程度可以由你的財富水平來體現,而財富是一個社會性的產物,因此,作為社會屬性的我們所體現的價值、財富是不可不避免的受制於社會評價體系(不僅僅是簡單的供需關係),so,並不是我們耗費了多少腦細胞就會有我們自認為等價的金錢或其他東西來回報我們。工程師有很多牛逼的,據我的觀察,所有牛逼的工程師除了要在技術上做到一流以外還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創意,這是艱難的成長之路。

二、關於學生工作和專業素養

作為一個同時致力於學生工作和專業素質培養的人,我認為並不是簡單的一個「兩者不矛盾」就能解決的,就我自己而言(像你說的智商中等),我感覺如果你想各方面都出色要麼你是天賦異稟,要麼你就付出別人不能付出的努力,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如果感覺自己兩者不能兼顧,那就要考慮要有主又從。並且現在的我認為作為白手起家的屌絲,自己工科的專業素養是一個掌握生存技能的絕好機會,沒有這個我自己沒有安全感。so,先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學好是一個基礎。

三、關於專業本身

看到上文或許會提到自己所學專業並不是一個目前就業待遇很好的專業,那就是兩條路擺在面前啊;

1.繼續深造,搞科研,搞研究,搞突破,做行業的前鋒

2.趁著年輕還能折騰,趁著上學還能折騰抓緊選一個自己所認可的行業,最好選一個與目前所學相關的,然後你又要付出比學那個專業的人更多的努力去獲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3.人文社科(經管金融等)熱門學科的初級從業人員他們的付出和收穫比估計還不如我們工科呢,高級從業人員因為人脈、經驗等確實賺錢多,但我覺得也沒什麼不平衡,這就是第一部分提到的價值取向受社會評級體系影響的問題。

四、最後

一句話,知乎上真正的大牛既是」思想家「更是實幹家,沒有實幹說破大天也沒用,想不明白的時候就先別想了,看看今天準備做的有意義的事情都做了嗎,沒有的話那就抓緊吧。

與您共勉~~


樓主這麼想,我覺得是給自己套上了一個圈子,貼了一個標籤,「我是學工科的」,不管你對未來做如何的規劃,總會不自覺地往工程師,工科這方面靠。這樣無形間就把自己套牢了,眼界就窄了,看到的和想到的就少了。


這是大環境所致,中國的大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是這樣。


據我了解,耶魯大學的學生在本科期間,要修兩門哲學,兩門歷史,兩門工程,兩門自然科學(如果不對還請指正),但是耶魯的學生出來,什麼都能做。

所以我的看法是第一不要因為自己學工,就一定要把自己往工科相關的事情上套。


第二,要多思考,不僅僅局限於書本上的知識。我舉耶魯大學的例子,就是想說明其實很多學科看似差別很大,但是他們本質上是相通的。我們要培養的,不在於能記住多少專業知識,而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學習方法。


我覺得不管做什麼學什麼,要保持置身其中,而又遊離於外的狀態是最好的。


不好意思答非所問了。。


綜合素質屬於人格成熟範疇,專業素質屬於學習能力。學生尤其是就業前的學生,培養成熟的人格和證明學習能力同樣重要。成熟的人格包含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促進人格的成熟。


普通211自動化10屆畢業,畢業後再國企工作,工資3000。一個班同學進美的做渠道年薪10萬。一年後工資3500,他12.5年薪。兩年後5000。他辭職做經銷商,自己創業待遇不詳。第三年我月薪6000他開的是30萬的別克。第四年,果斷辭職自己搞,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了,開個店虧了10萬。一個屌絲工科男的畢業四年經歷。


在我公司的情況,最有錢當然是大老闆,往下一級是高管,部門負責人等,再下一級是項目經理和部門較高級的碼農,最低就是大部分的碼農了

可以看出最有錢都是對「人」的,對「物」的可以小康但別想發大財


本人工科IT類電子專業本科一枚,看著快畢業了,就實習和就業情況來說明一下。

題主提到了,工科很難學,這是公認的,但是大學教育相對來說是放養政策,說白了,你學就學,不學也不管,這就導致了很多人都是抱著應付考試的心態來學習,然而作為比較難的工科需要的複習周期相對還比較長,於是乎,三年過去很多人是成績也不好,技術也是一無所得,而作為選擇工科做專業的人本身很多也不是健談之輩,加上工科學校背景下,很多人的交往面很局限。然後本科快畢業,開始找工作,技術沒有做技術類是很難做了,做非技術的產品和銷售呢,你又鬥不過那些專業選手,於是或者繼續考研讀下去,或者找份一般的工作圖個生存。當然這點對於本科還是碩士甚至博士都一樣(當然碩士博士這麼干,在國內也應該挺難畢業才對)。 而那些找到好工作的非技術人員,對於他們日後肯定是不會在純工程上越走越遠,他們也許會向商界過渡,然後功成名就了弄一個MBA。

至於干技術呢,要知道技術的東西如果打算持續做下去是要更新周期的,所以呢,工程師們大多數都很忙(他們估計也沒空來知乎回答問題)。而且作為工程師他們也只是靠勞動來換取相應所得,如果是要賺多那怎麼也得像馬xx說的要壓榨一下剩餘勞動價值啊,可是作為你,沒的壓榨,所以你賺再多也不會有僱傭你的人多。你賺十萬,你老闆就得百萬以上,你賺百萬,你老闆就賺千萬以上了。(不要糾結數字的準確性,謝謝)而這種工程師,已經是很少很少了,現在知乎上的年齡層次下,這類人應該不太多吧,所以你見不到。


這裡剛中考完。是一個已經畢業的初三生。樓樓的問題在鄙人眼裡就是社團重要還是專心讀書重要【原諒我智商低下的總結【無視我吧無視我吧】

咳咳。這裡初中三年交的作業一雙手十根手指頭就能數得清。【不要鄙視我,我除了數學作業其餘都不寫的那種。。太浪費時間了。不會的我才會去讀】【別裝了,你就是懶

初一加入文學社,向文學社投稿【我的文筆居然會收我好開心,有鼓勵我寫作啦,雖然目前寫作能力還很渣】,初二成為學校文學社的副社長【社長永遠是高中生】,出過雜誌【學校的】拉過贊助【雖然沒成功】,參加過模聯社,雖然學校只派高中生出去開會【泥煤】,但我在模聯還是學到了很多,至少有大大教我如何尋找整理資料,我在校外也開過會議,儘管我沒做出什麼很牛很叼的事情,但我覺得我還是有收穫的。

如果不是社團,我的文章怎麼可能被發表,如果不是那種鼓勵與認可,或許我不會有信心堅持寫作。【雖然現在還是很渣很小學生TAT

如果不是社團,我怎麼可能會認識那麼多朋友?那麼多比我牛卻深藏不露的人。我或許還是初一那樣的獃子。。

如果不是社團,我怎麼會成為領導,怎麼可能出雜誌。。我覺得如果不是社團,可能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寫作業-。-

我覺得參加社團挺有必要的。如果你想認識更多的人,有更強的能力,或者改變自己,就參加社團吧。投身社團工作,絕對能學到很多。。

至於學習,肯定不能像我這樣-。-我那時候一邊社團工作一邊玩。你要想獲得更多,就必須付出更多。所以辛苦點,找個平衡點吧。

【來一句,雖然三年都在玩,但是3萬考生中我全市前四千名。。我已經很感動了】

高中絕對不會像初中那樣,一定要認真讀書,高中我估計我只會參加模聯,文學社偶爾投稿吧【因為做雜誌太累了。。【我還是懶

廢話一堆,別噴我。。無視我吧-。-

這寫給初中生吧。。大學生的世界我不懂。。我跑題了不要吐槽啦【我有鋼化玻璃心!!!


你有這想法是因為你還不認識活生生年收入破百萬的工程師。。。。他也懷疑過自己一度打算辭職不幹了 後來本身技術過硬 加上機遇 反正我現在是羨慕死 行了吧 你這感覺不過是倖存者偏差 媽的電網 水利 地鐵 高鐵 石油。。。。等等你自己不曉得啊 對了 大學都沒畢業 。。。。還是楊絳那句話


支持專業素養更重要,從短期看綜合實力來錢更快,但從國家級的戰略角度看,長期專業素養更緊俏。理由很簡單,願意精研複雜技術的人越來越少,以我招人的經驗看,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一流本二碩士工作六年,年收入約35+。我這個行業還是工程設計單位的偏門。主流工程單位,包括建築,水利,鐵路,市政等,資深一點的,年薪百萬很正常吧。當個顧問,專家之類的。別妄自菲薄了,任何行業干好了都行的。


普通工作是財富線性增長,商業活動是財富非線性增長。我表達清楚了吧


推薦閱讀:

碧桂園工作怎麼樣?
在華為工作而又不簽奮鬥者協議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云计算公司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為什麼電子錶不適合工作佩戴?

TAG:互聯網 | 鍛煉 | 工作 | 金融 | 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