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到底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裡面老子說的,不太能理解這話的意思,是天下都有美的統一標準了,然後就不美了是這個意思?求分析下原文和想要表達的意思。


結合下文: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有與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爲始,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理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之所以為美,於是醜的觀念就產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東西是美好的,於是惡的觀念就產生了。

天下沒有絕對的美和善,不能只看到美和善,還有與之相對立的東西。從側面揭示了善惡美醜以及人生社會都是這樣的。

吳澄説:「美惡之名,相因而有。」

陳懿典説:「但知美之爲美,便有不美者在。」

老子認爲形而上的道是永恆不變的,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關係也是經常變動的。因此所有事物的稱謂,概念,價值判斷都是在相對的關係中產生,而這種關係又是不斷的在變動,既對立而又相互依賴。


試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譯如下:

天下人都認識到當時社會認知中的「美」並認可的時候,這(現象)已經是惡了。全部人都認為當前(公眾認可的)善並奉為標準的時候,這(現象)已經不善了。

「做好事不留名,見義勇為悄然離去」如何?

當天下人都認為這些是美、是善的時候,社會已經處於大惡之中。

不信你看老太太有人扶么?碰瓷的為什麼這麼多?

我們看下面的典故。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魯人必多拯溺者。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子貢用自己的錢做了一件好事,本應該被樹為道德典範,夫子為何反而要批評他?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標準超拔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
度。這樣使很多人對贖人望而卻步。違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惡的東西。把道德的標準無限拔高,或者把個人的私德當作公德,兩種做法只會得到一個
結果,這就是讓道德尷尬,讓普通民眾聞道德而色變進而遠道德而去!

老子和孔子看到的「道」是一樣的。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老子舉了前面的例子,才說了後面的結論:有無、難易、長短等等必須有正面、有反面,才是「恆」道。「天下皆知美為美」 的話就是事物到了另一個極端,這已經是惡。和儒家的中心思想 「中庸」 其實是異曲同工。天道守中,無善無惡,是為至善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和孔子看到的是相同的道,但是他們面對道的方法不一樣,老子說我們處無為之事就好。「天下皆知美為美」這種大惡的事,都是教化出來的(文革可證),莊子才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天底下的人都按照某種標準為美,結果會噁心著你。

圖片來自新華網:20名韓國小姐選美 外貌相似如同一張臉(高清組圖)_圖片頻道


當所有人都看出是上漲趨勢的時候,上漲趨勢就快要結束了。當所有人都認為趨勢跟蹤是一種好方法的時候,趨勢跟蹤就快要賺不到錢了。

所以說上漲與下跌,震蕩與趨勢,利多與利空,都是相對的。沒有什麼明確的、客觀的、硬性的標準可以把他們區分開。你只有定義了其中一個,另一個才能相對地誕生。

所以說用無為的態度來面對市場。用不刻意的方法進行交易,不要自我中心,不要想當然,賺錢從來不是靠自己,而是靠配合市場。正因為不過分自重,才能持久。


謝瑤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看前後文啊

天下之所以知道什麼是美,那是因為有醜惡的存在

之所以都知道什麼是善,那是因為有不善做對比

所以有和無是能相互轉化的

困難和容易也是相對的。。。。。

其實就是在說二元對立的概念嘛。


老子開篇就表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事物是不能被精準定義的。當我們試圖去定義什麼是善時,就已經偏移了真正的善,這個偏移當然也就朝著惡的方向。當偏移了的善被反覆強調時,與之相對應的惡也就被放大了。
多講美,為何會變得不美呢?例如,好好的女孩子,為了追求一種以美為標誌的潮流,每天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臉上塗抹,塗抹成虛假而又雷同的形象,這就走向了不美。
——摘自《問學,余秋雨》
不過我覺得這句話里在講偏移美的時候,有一個邏輯錯誤,也有點搞不明白,兄弟借鑒看看吧。仔細考慮的話或許有一個度,還有總體與個體差異的變化吧。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條微博「北京刮沙塵暴,今晚回家早,小兒子讀道德經。順便問老大「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如何理解?老大想了想說:大家都認為美只有一個標準,就只有一個聲音,不同的想法被壓制,阻礙了社會發展。這個初一的學生,說的雖然不完全對,也比一些所謂的學者解釋的要好的多。」


之前的答案都不太靠譜吧。

簡單的說就是,為了美而美,就是丑的,為了善而善,就是惡的。

比如你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美就故意做一些撩頭髮之類的動作,這就違反了自然,是惡的。

又比如行善,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那做的好事就是變了味的。做好事的目的不應該是「做好事」,而應該是事情本身,比如為了解決...問題,為了讓當事人...,或者因為自己看到了就直接去做了之類的原因。

這個區別從外部看來比較微小,但本質完全不同。可能很多做慈善的人是因為想做做慈善然後就找到一些項目做了,而老子提倡的應該是,先發現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然後幫助他們。然後這整件事被稱為慈善。美也一樣。先有美的特性,然後去追求這些特性。而不是一上來就指名點姓的要追求美。

總之不要刻意。還有就是不要過於關注一個東西本身的概念。不知說清楚沒有。


大多數人點贊的答案不一定好


這要和下文的有無相生,長短相較結合起來理解。意思是:大家都認為xx是美,自然就會認為xx的對立面是不美的,所以當你認為xx為美的同時,丑也就產生了。比如跑步,你認為跑得快(比自己快)的人很牛,那麼你肯定會同時覺得跑的慢的人不咋的,所以你對快產生崇拜的同時,自然也就鄙視慢。所以不能有分別心,分別心為產生煩惱的根源,今天飯菜好吃你高興,明天沒有那麼好吃你就會苦惱。


林夕在他的書中提到了奧運會時的替身事件,認為林妙可更符合大家的審美,所以就由她在台前,這其實就是一種"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另外那個小姑娘在以後的歲月里,要多強大才能走出"我這張臉給國人丟臉"的惡咒。


這麼簡單的道理,懶得解釋,自己領會。


拋磚引玉。最近剛開始讀《老子》,下面是我粗淺的理解。希望看到的人指正。

我覺得至少能從三個角度理解:

1.人們知道了什麼是美,即有了美的標準,不美也就產生了。

倡導聖人認識事物時,要無為,不能預先設立標準和立場,而忽視事物的本質。

2.人們之所以覺得美的東西美,是因為人們見過丑的東西。

矛盾雙方的作用和價值是共同存在的,沒有丑也就沒有所謂美。

3.天下人都認為美的東西,其實就不美了。

因為事物都是有兩面性,不能只看到美的一面,而忽略了丑的一面。

放在全文理解的話,我更偏向第一種。


明顯說的是意識化的問題嘛

事物是客觀存在的,美醜之分是主觀意識化的審美

皆知美

就是說,什麼是「美」 ,通過「知」 建立之後,「美」 之外的都是「不美」 了,但天下皆知,這就是有點嘲諷規範倫理學的意思了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有與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爲始,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看到朋友關注了此問題,試答一下。

首先:天下皆知四個字,意思是"所有的人都認為的",也就是說,這種認知非是自然的,而是人為強加的。

其次:美之為美四個字,意思是單純"美"的概念,我們實際是認識不到的,是不可描述的一種狀態,但是我們要弄清楚美是何物,就要去研究,論述什麼是美。但是這種行為是違背了"無為"的行為準則的,所以我們不可能描述清楚。

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是因為美有一個對立面惡,正是因為惡的存在,我們才能人為的"知道"什麼是美惡,長短,高下,前後,有無。但是這種對立又是運動的,沒法保持一種恆定的狀態,是一種相對的概念。

所以聖人處事,不會刻意的去說,刻意的去做,也不會因此邀功,為先,正是因為聖人知曉變化無常,只有離開這個運動著的系統,才能保持長定永恆。

"天下皆知"這一段,是道德經非常重要的總綱的第二段,所闡述的也是老子所認為的社會狀態,天下皆知的美,僅僅是一個短暫的,可以被大眾所接受的,甚而只有當惡存在時才能體現的狀態,這種不穩定的,時刻運動的狀態的對立則是後文所描述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如果要讀道德經的話,建議將前後文拿到一起看,這樣會方便理解。

此是我很久以前讀道德經時候的理解,很多年了難免有錯誤矛盾之處,如果有精於道家思想的先生看到,還請教正。


也有這樣讀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丑 美,就是一對陰陽,陰陽達到一種適度的平衡,才是中國文化中所崇尚的 美


譯意:人以天下美的標準當做自己美的標準,也就丟失了自己。純屬個人意見。


不就是對比,什麼事情都是比出來的。


以上均為妄解。


推薦閱讀:

《秦時明月》的天人之約,以及曉夢逍遙子對道家思想的詮釋(設立邯夢線的目的)?
看了现代作者解读反而看不懂《老子》了?
道教徒為什麼認為太上老君存在?
怎麼看待或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解?

TAG:老子人物 | 古代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