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是基本定律嗎?

從很久很久以前起就常常有新聞說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然而過了這麼多年,新聞的內容還是摩爾定律「即將」失效。這是不是暗示摩爾定律實際上包含了某種更基本,更深刻的東西,致使其一直有效。


摩爾定律不是一條自然科學性質的定律,只是一種經驗性質的觀察和預言,因為大體上符合實際趨勢,所以越來越多的場合下摩爾定律被用來預測行業走勢,而實現這一預期走勢靠的還是工程和研發部門的不斷努力。

摩爾定律的極限是一個老話題,這種指數級的增長不可能永遠持續,技術上的難題越來越多,保持這一速度正變得越來越難,支撐摩爾定律的一些關鍵技術確實已經或者即將撞牆,正在減速,比如現在廣為應用的cmos器件,公認是可以看到增長盡頭了,只不過時間點每個人預測不一。

媒體報道並不一定反應主流的學術觀點,很多時候是亂報亂寫罷了。


大三狗爬過。。。


摩爾定律首先是一條經濟上的定律,然後才是工程科學方面的定律。


集成電路從設計到生產,其指揮棒都是以企業盈利為目標的。晶元集成度翻倍,成本減半,在系統集成商的角度就是性能翻倍,價格減半,在消費者眼裡就是從大哥大到小靈通再到智能手機,越來越物美價廉。晶元的系統集成產品是以PC,手機,平板等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如果從小靈通到現在還是一直都是小靈通,沒有其它可替代產品,那小靈通的市場早就飽和了,產能過剩,企業難以為繼。實際上,平均每兩年就會出一代新晶元,集成度翻倍,成本減半。使得消費電子越來越物美價廉,刺激消費。Intel每兩年出一代產品,十年出五代產品,就能賺五倍。在市場上的產品飽和前,下一代產品即使已經研發出來,也要等市場上的產品把瑪麗賺乾淨了,才會投入市場。所以,晶元必然要以每兩年(一年半)集成度翻倍,價格減半來迎合市場,太慢了市場已飽和,收支不平衡。太快了,一是這一款晶元沒有最大化他的盈利能力,二是研發跨越不了一代一代之間的積累。在摩爾定律失效後,集成電路產業會成為傳統製造業,盈利的驅動力轉變為新應用,比如物聯網,智能電網等等。

晶元從設計到製造,工藝進步使得集成度翻倍,成本減半。一片wafer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加工出晶元來,而每一道工序的成本都不小。wafer尺寸的增大,使得一塊wafer上的晶元數越來越多,平均到每塊晶元上的成本降低。性能翻倍要求每個晶元的集成度更高,這樣才能在低功耗的要求下更高頻的滿足更多功能。因此晶元上的晶體管數集成到上億,而每一個晶體管的特徵尺寸從180/130/90/65/45/22/12/7nm不斷減小,其中又提成了SOI FINFET Strained Si 半浮柵等等技術。尺寸的縮小使得量子效應成為晶體管設計的重要考慮背景。新材料和新原理成為摩爾定律的突破口。比如利用單電子自旋狀態存儲0/1,實現數字計算。對於工藝,最重要的一步是光刻和相應的光刻膠,開發一套光刻設備是很昂貴的,其實整個半導體製造都是很昂貴的,我們學校旁邊最近三星建了個22nm的存儲器製造廠,據說投資了300億。


所以,摩爾定律是從資本運營到工程再到科學相互滲透的經驗定律,沒有嚴格準確的表述。什麼時候真正是極限,你先給科學家播一筆經費,然後科學家也不敢肯定。


半導體製造技術即將走入瓶頸期,摩爾定律真正失效的日子只需要幾年就會到來了。


當然不是。應該快到頭了。

當然有人會說什麼新型半導體啦之類。這種說法最大的漏洞是,新型半導體咋就這麼巧能在你製程工藝到頭的時候接棒呢?實際上這種idea很多,paper很多,專利很多,能用的不多,要是真有很牛逼的新型半導體,幾年前就應該並行發展了。

就好像存儲設備的發展,十年前就出現了固態硬碟,那時候容量很小,同時光碟啊,甚至軟盤,都並行發展過一陣子。如今軟盤徹底淘汰,光碟幾乎銷聲匿跡,機械硬碟你要是留心,單碟存儲容量提升已經十分緩慢了。而早期容量比軟盤光碟大不了多少的快閃記憶體(十五年前U盤容量才64,128M),現在已經發展到512GB,馬上就要趕上機械硬碟了。

其他很多技術都有一段並行發展的時期,新技術早期很孱弱,慢慢趕上,老技術成熟發展,逐漸淘汰。如果沒有新技術,就會慢慢陷入技術停滯,或者緩慢進展,摩爾定律失效。

問題是現在可以代替現有半導體的實用新型半導體影子都沒見到,就開始吹接棒了,一接棒速度就能跑出博爾特的速度?


推薦閱讀:

為什麼 IBM推出7nm工藝新型晶元要使用鍺硅材料?
求教怎麼破解寢室IC卡水表刷卡系統?
為什麼做數字IC的說模擬是核心,模擬IC的卻說數字是核心?
如何評價Intel 首次推出的應用於數據中心的高速硅光子晶元?
32位保護模式下,段基地址應盡量選取16位元組對齊的那些地址,可使訪問的性能最大化?

TAG:摩爾定律 | 晶元集成電路 | 高通Qualcomm | 無線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