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槍械發展了一百多年怎麼進步那麼少?

我不是一個軍事迷,只是前段日子看了一個關於槍的紀錄片。從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槍械開始發展到現在,貌似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步,無非是火藥,子彈,槍型,重量,殺傷力這樣的變化,仍是處於「火藥燃燒將金屬彈丸推射出去殺傷目標」,有些老爺槍用了幾十年都還是主流(ak真的夠老了)特別是近幾年,槍械的發展更顯得緩慢,是人們覺得未來用不到普通槍支了還是科技水平到達瓶頸了。在電影中出現的那些鐳射,激光槍確實是目前發展不出來的,但是火藥槍的發展是不是略微慢了一些?


有關進步太少:

是的,沒錯。近一百年左右,除了自動步槍、突擊步槍的的出現以外,可以說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

縱觀單兵火器的發展,幾個技術發展上的重要節點無非是:

前膛槍向後膛槍的轉變(里程碑:德萊賽M1862);

黑火藥到無煙火藥(諾貝爾老先生);

分裝彈藥—紙殼彈向金屬定裝彈藥的轉變(毛瑟M1871);

手動退彈上彈到后座式自動退彈上彈,再到導氣式自動從而使自動連射武器可以小型化、單兵化(馬克沁重機槍、勃朗寧1895和BAR)。

補充一句,定裝彈、無煙火藥、自動連射武器以及後膛槍幾乎是同時出現的,沒有無煙火藥馬克沁不會被大規模採用,定裝彈藥也不會這麼大規模被採用,而沒有後膛槍,大家對定裝彈的需求也就不會這麼強烈,這些發明都是相輔相成的。

而反觀近百年來的創新,無非就是衝鋒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啥的,說白了還是上面那些技術的組合:金屬定裝彈+無煙火藥+後膛裝彈+自動/半自動射擊,區別無非是口徑、彈藥類型、上彈方式啥的有所變化。甚至手動式的狙擊步槍,跟百年前的毛瑟1871也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差別。

火藥武器的發明,相當於從馬車時代轉為蒸汽機車時代;

金屬定裝彈+無煙火藥+後膛裝彈+半自動/自動射擊這一連串技術突破,相當於卡爾本茨發明的第一輛內燃機三輪車;

近百年的創新,則類似福特發明了流水線,威武發明了了甲殼蟲,Jeep創造了Wyllies風靡全球。

至於為什麼一直沒有大的蛻變,說到底,就是沒有需求。冷戰結束前,還有很多人在研究新型的彈藥和武器,比如G11和配套的無殼彈,比如ACR箭形彈,而毛子的AN-94及其高速兩發點射,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冷戰遺物。現在,G11結構複雜技術難度也比較大,早早就被放棄了;ACR箭形彈不了了之,AN-94至今雷聲大雨點小,半死不啦活的。

以上是G11複雜的結構和機械錶一樣的核心機構。

以上是ACR箭形彈。

除非有極強大的需求推動,那麼火藥動力的武器就是這樣了,頂多中口徑小口徑爭論下,殺傷機理爭論下,彈匣彈鼓改一改,各種附件換一換。這幾年最大的變化也無非是AK系列的長行程活塞導氣式早現頹勢,AR系列的氣吹導氣式越發不堪大用,於是大家捯飭捯飭紛紛開始採用短行程活塞導氣式,但依然跳不出金屬定裝彈+無煙火藥+後膛裝彈+半自動/自動射擊的圈子。

這就跟汽車一樣,發動機+變速箱+方向盤+車輪一百多年了也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無論是電噴直噴柴油機汽油機兩驅四驅前驅後驅,傳統汽車再怎麼改也跳不出這個圈子,你找不出個沒有發動機的車,也找不到沒有輪子的車。

至於真正全新的武器,比如金屬風暴、激光槍、電磁槍、電熱槍甚至等離子槍(電漿槍)啥的,要麼需求不足難以推進,要麼存在顯著的不足之處,要麼技術難度極高難以克服(好吧如果我這輩子能看到等離子槍成熟,老子一定要搞一把光劍耍耍!!!!!)。

汽車這麼些年了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倒是電動車、混合動力車這些概念,就跟金屬風暴一樣,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值得學習,但依然沒有跳出輪子+方向盤的圈子。

=========================

大晚上的本來要睡覺了,誰知看到這麼一個逗逼的答案,實在忍不住,強忍困意拉上來鞭屍。

所以有位槍械設計大師說過最好的槍支其實是子彈和一根管子加一把鎚子。

呦,哪位大師這麼牛逼?我google下關鍵字「最好的槍支其實是子彈和一根管子加一把鎚子」,除了您這個答案以外就只剩一個不知名的網路小說里了,您能提供個靠譜點兒的出處么?

即使把它的槍管彎曲,子彈依然可以沿著彎曲的槍管射出槍膛

—啥槍槍管彎一些都能發射,就是看彎曲程度如何了:http://news.163.com/2004w03/12487/2004w03_1078908172662.html

ACOG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 眼部視頻瞄準鏡, 全彈藥全匹配能力, 槍架榴彈連發裝置,遠程武器引導裝置,微瞄準修正系統,消音器等外設

眼部視頻瞄準鏡?你說拿根光線接在瞄準鏡後面拿東西?你是在逗我么?

全彈藥全匹配能力?你5.56的管子給我裝發.50的子彈試試?或者7.62的管子裝發.22LR試試?

槍架榴彈連發裝置?您百度下行不?我咋從來沒聽說過呢?槍榴彈能連發?您的槍不得沖著20公斤去了?

微瞄準修正系統?您當步槍上裝了坦克火控系統啊?咋不在步槍上裝個雙穩啊?

二戰時候如果沒有高倍瞄準鏡就很難瞄準700米以外的目標

啥時候沒有瞄準鏡都很難瞄準700米外的目標,謝謝。

如果是4倍以上光學瞄準鏡,反而很難瞄準150米之內的目標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130/doc76251/c2/6x100ydlit.jpg

這是6倍瞄準鏡瞄準100碼(91米)外目標的樣子,你說難瞄準不?我咋覺得特別合適呢?

並且有裝甲車跟隨

你覺得有裝甲車跟隨的話,哪怕是Sd.Kfz 251這種薄皮餃子,也不是.50普通彈能輕易打穿的,你真覺得裝ACOG的M249、M16、M4之流能打穿裝甲車的裝甲?

1500-900米距離利用ACOG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幹掉狙擊手和迫擊炮小組

http://i297.photobucket.com/albums/mm235/desert762/DSCN2837a.jpg

這是16倍瞄準鏡瞄準1500碼外的標準人形靶,你覺得4X瞄準鏡真的能用?

900-300米再幹掉機槍手和3-5名士兵

二戰德國陸軍一個排標準是三挺MG42配8個人,你真覺得600米距離里能幹掉11-13個人?

MG42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800米距離上兩挺MG-42裝上三腳架面對沒有配備機槍的敵人步兵能壓制的對方至少一個排抬不起頭來,一個人真的敢探頭開槍?

300米-100米利用高速射擊和榴彈連發裝置幹掉10-15名士兵

且不吐槽這個榴彈連發,就這200米距離,30秒跑完,10-15個人,你當人家從18世紀穿越回來排隊等你槍斃呢啊?

而現代士兵隨身攜帶的彈藥量加強一下可以到近千發

不算1000,就算800的話,5.56普通彈彈種12克不太到,折算下來光子彈就快10公斤,這現代蘭博是等著累死呢還是等著累死呢還是等著累死呢?

順便說下,體能變態的海豹,一般出任務頂破天帶12個彈匣摺合360發左右。

即利用頭盔上的高速攝像機不斷拍攝對比找出子彈軌跡,隱藏的狙擊手只要開一槍就會暴露自身

找狙擊手那個使用的聲波定位,還是用車拉的

你給我找個能頂在頭上的高速攝像機去?

你給我找個能拍到1500米外子彈軌跡攝像機去?

因為1000米之外的子彈滯空時間是3秒

子彈初速不同,但典型的狙擊槍用彈藥.308是840米/秒的初速,這1000米的距離是怎麼飛3秒的?拐了個彎兒?

利用智能計算機對比找出圖像中的不規則人造物,比如槍口那樣的小洞

麻煩您先發明個能在400米外分辨出直徑10mm槍口的廣角鏡頭行不?廣角不行咱來個200MM的長焦鏡頭,大不了用36個鏡頭行不?或者來個36000萬像素的ccd行不?

更何況還有液體防彈衣,D3O護甲,防水透氣布料,阻燃軍服,單兵外骨骼。

D3O護甲?我google了下,發現這是滑雪用來保護屁股的,您這是在逗大家玩兒么?

無知可以,但請不要拿出來秀。


  1. 因為沒有那麼大的需求了。

  2. 材料不過關。

  3. 殺傷力不符合軍方的需求。

  4. 技術門檻太高。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隨著空軍海軍還有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發展,陸軍越來越不負責進攻任務了。


其實是需求刺激發展的問題。

剛好一戰百年,

雖然馬克沁機槍早在1883年就出現了,但是真正發揚光大可是一戰無疑。那時候德國佬大量裝備這貨,還搞出來機槍拋射的打法,在3、4公里的距離上弧線拋射彈藥,根本不用瞄準,直接掃地,讓躲戰壕里不好好貼牆的都不能倖免。結果整個一戰的陸戰難看無比,就是無腦挖溝,越挖越深,幸虧有裝甲部隊的出現。

到了二戰又有了大突破——突擊步槍,這東西的源頭就是德國佬的StG44,給每個單兵提供了兼具威力、精度、火力持續與便攜的個人武器。

只要想想拿著湯姆遜這種發射手槍彈的黑幫用具,或者用著M1伽蘭德這種『碧昂、碧昂...康』單發半自動步槍甚至還要丟空彈夾迷惑對手的美國佬,被 StG44 直接各種穿牆打死的美軍就覺得悲摧。

當然這種神器和噴氣式飛機一樣,出現太晚,生產數量與裝備人數已經不能決定戰爭走向了。

PS,借鑒StG44的AK47在越戰初期把用M14的美國佬打慘了,所以才促使M16倉促上崗。

然後就是樓主提到的幾十年,不過沒大戰檢驗與刺激就只能修修補補的改進罷了。比如那所有人都詬病的SA80系列出了那麼大的問題,湊合用個20年然後修修補補再用10年就是個例子。

但是如果冷戰不結束,還是會有一些黑科技上線的。

比如俺最喜歡的HK G11,那傳說中的60ms的三發點射讓你可以感受到后座力之前就射出三發子彈,理論上準確率必然大幅提升。而且,4.7毫米無殼彈這輕盈的身軀讓單兵攜彈量比之正常的5.56mm NATO 彈要多出幾倍。

另外一個就是逆天的箭型彈突擊步槍 Steyr ACR了:

斯太爾 ACR由於有極高的彈速,在實際射程內的飛行時間非常短(打到300米大約需時0.2秒),而且彈道平直,幾乎達到光線槍的表現,射手射擊前不需要考慮太多提前量和彈道高的計算——就是說,即使目標在高速運動中,只要瞄準了也很容易命中。斯太爾ACR有好殺傷力和穿甲能力,而且射擊後坐很低

PS,這個箭型彈也很輕,用的是塑料彈殼。見下圖,附帶4.7mm無殼彈等的比較。

說起來都是萬惡的美帝,G11都已經宣布列裝了結果冷戰結束加上為了和所謂的北約5.56mm系統配合,整個項目就倒在了門檻上。

而Steyr ACR,本身就是為了替代M16的存在,結果腦殘的美軍方提出一定要達到M16A2雙倍命中率(我懷疑只要是生物人在打同類型槍就達不到吧),也有可能是調侃或者沒預算,反正這個項目也最終無疾而終。


因為殺人夠了。

現代,槍械不是用來摧毀坦克、裝甲和堡壘的。

而是當坦克、裝甲和堡壘被更先進的武器摧毀後,敵人狼狽的潰逃出來後。

槍械用來殺傷剝去了外殼的敵人。一百年前的槍械能殺傷,現在的槍械只會更高效。

還需要再高效嗎?不需要,因為那是被剝去了外殼的敵人。怎麼剝去的?自然是有更高大上的戰爭機器。

槍械只是為了完成戰爭最後的一個步驟——殺人。戰爭是一個整體化的系統,槍械是屬於底層的,比它更底層的是平民。而戰爭的上層基礎,一直在變動和進步。


2014年美國CES展的東西。。進步小么?


美軍從德州的trackingpoint購買了6枝智能狙擊槍。每枝$27,000。這槍自帶微型計算機,能鎖定目標,自己計算,確保命中。測試中,70名從未受狙擊訓練的記者,除一人外,全部第一槍命中900米外的目標。狙擊手要失業了。這得改變戰場格局了吧。


從來沒人說要發展槍械,只是需要發展武器......

就像這個年代,你非要發展砍刀到極致,有用嗎?


2017年3月1日凌晨

抱歉抱歉,我只是個加班狗,平時沒時間各種資料分類整理啥的,純粹個人愛好,光顧著自己了解,沒有考慮去說服別人啥的。有空我說的東西我會找找資料啥的給大家,不全面也請見諒。

為了讓大家比較爽,今天分享一種先進而昂貴的單兵武器。

Tracking Point智能狙擊步槍

這貨長這樣

為了防止有些人不滿意我用17年的東西來回答14年的問題,強調說明,這個槍在2013年SHOT槍展上就有了,後來美國從阿富汗撤兵之前應該有小批量裝備黴菌部隊。

其實吧我覺得吧,武器這東西一直在發展,按照我國普及一代,測試一代,研發一代的尿性,很多單兵裝備其實早就成熟了,可是一般不會讓平民知道。

美國應該也是這樣的,最早的彩色電視劇剛剛出現在民用市場的時候軍用液晶就是個成熟產品了。所以很多智能瞄準鏡,非常昂貴,比槍貴無數倍是真的,

另外電磁炮系列就是不發射部分昂貴的代表,好像電磁炮設備本身很貴,但是每一炮成本也就兩萬多,比幾百萬的導彈便宜多了。激光武器也是這樣的。

好了,又跑題了,說回單兵武器,智能瞄準鏡步槍(Tracking Point智能狙擊步槍)

網頁鏈接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Tracking%20Point%E6%99%BA%E8%83%BD%E7%8B%99%E5%87%BB%E6%AD%A5%E6%9E%AA

這個公司的這個產品非常好,可惜叫好不叫座,差點破產,因為最早據說驗證產品能昂貴到60萬美刀一個。當然後來軍方還是風投開始支持,之後的成熟產品就便宜多了。

資料:

在最近舉行的2013年SHOT展上,TrackingPoint公司展出了配備新型光學瞄準具和火控系統的狙擊步槍,並稱該槍是「世界首款精確制導步槍」。

  據介紹,TrackingPoint公司推出的精確制導步槍有3種型號,其中兩種採用0.3英寸(7.62毫米)口徑,最後一種採用0.338英寸(8.58毫米)口徑,它們的有效射程分別是680米、900米和1100米,價格分別為1.75萬美元、2萬美元和2.25萬美元。這三種步槍配備的新型瞄準具可顯示20多個影響射擊精度的彈道參數,如目標距離、風速、目標移動速度、射擊角、步槍傾斜度、溫度、壓力等。

TrackingPoint公司表示,該槍可使任何一名士兵都具備遠距離精確射擊能力,即使是初學射擊的人也可在1100米的距離上準確命中目標。

  比較特別的是,友軍可通過無線區域網與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的瞄準具連接,利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可實時了解戰場情況。此外,每支精確制導武器系統都配有迷你iPad平板電腦。

此槍射擊視頻:

http://m.v.360kan.com/sv/c4nqOW0kTxP1Ty.html

明顯看到射手先設定目標,然後扣動扳機,但是槍支並沒有射擊,等到瞄準鏡不斷修正位置,在準星重合的一瞬間,才由槍支把握住時機自動射擊。

視頻2:

http://m.fun.tv/vplay/?vid=3615465alliance=152055

明顯看到瞄準鏡吧圖像同步傳輸到旁邊的平板電腦上了,就是說如果需要完全可以不露出掩體盲射。

視頻3:

http://m.waqu.com/vshare/index_wap_qingbaidu.php?wid=5pi5qpidicr8b7e9appname=qingjunqingxiaoxifrom=360qing

可以看到此槍和谷歌眼鏡結合,射手身體隱藏在掩體內槍口探出射擊,非常安全。

——————

14年原始答案

槍械的設計理念其實是越簡單可靠越好,所以有位槍械設計大師說過最好的槍支其實是子彈和一根管子加一把鎚子。後來因為戰爭適應性的需要才添加諸如彈夾,連射模塊,瞄準鏡等設備,複雜的槍支其實並不適用於戰場,因為戰場上很難保養,一旦損壞幾乎無法維修,複雜的構造也意味著容易損壞,對環境的適應性差。

AK47之所以是銷量最多的槍支就是因為它簡單實用,幾乎不會損壞,即使把它的槍管彎曲,子彈依然可以沿著彎曲的槍管射出槍膛。現代槍械的實用性發展其實很大,現代槍械維修保養簡單無需任何工具,只要一枚硬幣或者一顆子彈甚至徒手就可以完全分解,在惡劣環境也能長時間使用,連續射擊數萬發子彈也很難損壞,另外還有一些新概念槍支,諸如ACOG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 眼部視頻瞄準鏡, 全彈藥全匹配能力, 槍架榴彈連發裝置,遠程武器引導裝置,微瞄準修正系統,消音器等外設,還有工程塑料大範圍應用,使得槍支重量急劇減輕。

ACOG有一種被稱為BAC(Bindon Aiming Concept)的自動變倍功能,即當武器在快速運動過程中,瞄準鏡的倍率是1倍,當武器停止運動或緩慢運動時,則瞄準鏡自動恢復到原有的放大 4倍。因為完全不用切換瞄準鏡, 幾乎沒有瞄準延遲時間。二戰時候如果沒有高倍瞄準鏡就很難瞄準700米以外的目標,如果是4倍以上光學瞄準鏡,反而很難瞄準150米之內的目標,打過CS的玩家應該懂得。 在相對複雜的地形,現代士兵可以只把槍支伸出掩體,利用眼部視頻瞄準鏡射擊,完全不必暴露身體的任何部位,而二戰士兵就要至少暴露頭部來瞄準。全彈藥全匹配能力則意味著繳獲的任何彈藥都可以使用(PS:從槍口最大口徑向下兼容,會隨子彈口徑減小降低精準度),幾乎是無限彈藥的簡化版。槍架榴彈連發裝置則代表單兵小型移動炮兵陣地,遠程武器引導裝置則表示可以在敵方視距外發射反坦克或者防空導彈,由步兵引導,無需暴露引導士兵或者導彈陣地。微瞄準修正系統還是個概念估計有小批量槍支應用,即表示你大概瞄準目標扣動扳機,系統會小範圍修正槍口角度和開槍時間,保證子彈有效擊中目標。消音器的作用就不用多說了吧?另外因為槍支重量減輕,士兵也可以攜帶更多的補給,利於長時間作戰。

舉例說明比如,一個士兵使用現代槍支加諸多外設,而一個排36名士兵使用二戰最先進的槍支比如StG44突擊步槍 (PS:StG44突擊步槍後坐力極大,連續射擊幾乎無法保證精確射擊),毛瑟98狙擊步槍,輕機槍,擲彈筒,並且有裝甲車跟隨。 如果戰場範圍是1500-100米範圍,這樣只要現代士兵不犯低級錯誤,1500-900米距離利用ACOG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幹掉狙擊手和迫擊炮小組,900-300米再幹掉機槍手和3-5名士兵,並且引導反坦克導彈幹掉裝甲車,300米-100米利用高速射擊和榴彈連發裝置幹掉10-15名士兵,100米之內利用眼部視頻瞄準鏡毫無危險的幹掉5-7名士兵,幾乎表示一個排36人左右的部隊傷亡60-90%,二戰最精銳的部隊崩潰點也不過戰損50%而已。而且現代士兵只有一人,意味著便於躲藏,範圍炮擊幹掉他的概率很低,而現代士兵隨身攜帶的彈藥量加強一下可以到近千發,這樣的戰鬥可以打很久。

另外還有一些非槍支類的裝備,比如高速圖像對比系統,即利用頭盔上的高速攝像機不斷拍攝對比找出子彈軌跡,隱藏的狙擊手只要開一槍就會暴露自身,(PS:聽說這玩意還可以比1000米之外的子彈更早1.5秒找到子彈落點,如果是反應快的人完全可以躲開子彈,因為1000米之外的子彈滯空時間是3秒)。還有熱成像微光融合夜視儀,夜間及叢林作戰完虐沒有此類裝備的士兵。還有一種找洞器是利用智能計算機對比找出圖像中的不規則人造物,比如槍口那樣的小洞。還有圖像變數對比系統,是利用固定慢速攝像機找出一個固定範圍內的圖像的較大改變,意味著即使穿著偽裝服也不可能偷襲成功。還有一種電子電子墨滴式的光學迷彩,幾乎就是光學隱形的簡化版。更何況還有液體防彈衣,D3O護甲,防水透氣布料,阻燃軍服,單兵外骨骼。更別說各種電子通訊,導航,干擾優勢了。

總之雖然現代槍支就威力上無法超越二戰槍支,甚至還有所減弱,但是現代地面部隊作戰能力完爆二戰地面部隊。所以槍支雖然本身沒有決定性的進化,但是配套的設備幾乎翻天覆地,因此戰爭完全改變了樣子,正變得越來越陌生啊。


因為人類的防彈能力沒有什麼顯著提升。打一槍剛好掛,和打一槍已經掛了三萬多次了沒什麼區別。


最大的原因就是對槍械的需求不大了。


現代軍隊的戰鬥力主要取決於其機械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這也是現代陸軍和二戰時陸軍最大的不同。


打個不完全恰當的比喻,二戰時的陸軍就是一個力氣很大的傻大個,揮了半天拳,只打疼不致命;現代陸軍就是與其力氣一樣大的職業拳擊手,能用同樣的力氣,最快速地打中要害。力氣就是軍隊的基礎武器,速度取決於機械化程度,諧調步伐和拳頭打中要害取決於信息化程度。要打倒敵人,力氣差不多就行了,關鍵是速度和各部間協同要到位。


對於現代陸軍,花錢在槍械上無非是增加了很少的力氣(可參見海灣戰爭,槍械在現代作戰中發揮的效能很低)。我想與其花那麼多錢提高一點槍械的性能,不如讓那些要突防的巡航導彈飛得快一點吧。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戰爭畢竟少了


排名第一的說的非常正確。


我說說宏觀 地面正面大規模作戰可能性越來越小 更多的是海空軍大規模的飽和攻擊或者激光精確制導打擊 尤其是空軍在現代戰爭地位越來越大。美國為例 海軍主要打擊方式還是航母編隊的艦載機中隊 少量危險長距離目標由海軍打擊。老美打擊方式有句話 美國打世界靠海軍 海軍打世界靠航母。


而且現代戰爭精確打擊非常有用 完全沒必要利用地面力量 一來空軍對於重要目標完全可以消滅(本拉登那次行動出於驗證拉登信息的原因 放棄了直接打擊)二來部隊傷亡過大政府要接受社會輿論的壓力(天朝。。。)


陸軍在現代戰爭地位越來越小 僅僅用於鞏固佔領區和清掃空軍打擊後的殘餘力量 即便是殘餘力量 還是美帝 也會有重型車輛支援 更多的還是空中直升機和戰機支援。需求小 沒有太大發展必要 發展的也是特種部隊競標後的武器慢慢普及給後面的部隊。


殺人不是子彈,而是政治家!


早期的槍作為弩和弓的替代品出現 除了膛線和自動機 可以說基本原理至今一直沒什麼變化(單兵配備 通過金屬彈丸殺傷有生目標)

槍也從此逐步戰勝的冷兵器成為步兵的主戰兵器 與此同時火炮和各種載具的升級讓步兵的戰略地位不斷下降

到這一百年里 各國軍隊的戰略戰術乃至戰法都不斷更新 現在的槍械足夠成熟可靠去完成基本的殺傷任務

新概念和新技術的更新帶來更多可靠性的挑戰 至少現在沒有什麼突破的苗頭 將技術儲備轉化為實物

~~~~~~~~~~~~~~~~~~~~~~~~~~~~~~~~~~~~~~~~~~~~~~~~~~~~~~~~~~~~~~~~~~~~

插一句就是 掌管槍械列裝的多是陸軍的老軍官 這些老軍官對於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老槍總是有些感情的 在新槍測試列裝的時候更傾向保守 據說因此越戰時美軍列裝的M14(二戰M1加蘭德步槍一系的大威力半自動步槍)才被AK47教育了 也從此開啟了AR系列(M16)的輝煌之路


一直覺得理想單兵戰鬥武器就是一個奇葩

先不說這奇葩槍榴合一的外形,在戰場上不可能每一個士兵都會用到榴彈,真正裝備部隊後在一個戰鬥小組裡只會幾個士兵會裝備。

再說說說重量吧,美帝現在想連彈殼都不用金屬的來為單兵減輕重量。誰還願意抱著這麼大傢伙在戰場上衝鋒陷陣?

最後說說可靠性,步槍和榴彈通過一個扳機控制,在使用時候轉換。在戰場環境下分秒必爭,誰還有時間去管那個?就算能去切換,在高度緊張的環境下誰保證又能切換正確呢?


看了題主說的,輕輕的呵呵下(非網上說的貶義呵呵)。


其實我認為槍械一直在進步,而且進步不小,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


1、有些答案說是沒有需求了,不太贊成,大規模戰爭是暫時沒有,小規模的局部戰爭還是幾乎每天都有,而且很多都是巷戰、城市戰,除了一開始的空對地轟炸後,都是戰士攜輕型武器前往。而且軍備一直存在,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需求一直存在,所以一直需要進步。


2、為什麼說側重點不同了,你看看現代戰爭的介紹就基本有點數了。以前都是成編製集團軍一起作戰,每人一把AK或者一把半自動步槍,在相當數量後就能形成一道火力。現在情況不是這樣了,有大量的其他武器可以代替,單兵前往很多時候只是作為偵察或者制導作用,一個小組深入敵後,找到目標,通過制導設備,使得導彈能夠精確轟炸目標物。槍械在這個時候就作為輔助武器了。

3、說下側重點不同之後槍械的進步。

(1)槍械的首要目的是殺傷,題主說槍械原理沒有進步,還是火藥推動,但是忘記了現代製造工藝的進步,通俗的講就是做工的更好,使用的材料更加豐富,比如有些需要長距離射擊的槍械,射擊有效距離加長,彈道可控效果更好;有些需攜帶的槍械會造的更便於攜帶,質量更輕,形狀更稀奇古怪。等等...

(2)瞄準具的進步,我認為這是大頭,也有有賴於製造工藝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精度更高,瞄準具更易瞄準,甚至有些槍械直接使用了數字技術,一名普通人未受過專業訓練也能一槍斃命,那對整個戰場的格局都會產生影響。

4、槍械是武器的一部分,很早之前,人們可能只是簡單把武器按照輸出火力、使用方式或者其他的方法進行簡單分類,使用時也只是單獨使用或者簡單搭配使用,現代戰爭的理念已經改革了,戰爭是一個龐大的複雜系統,武器是裡面的一部分,槍械更是其中之一,要想贏得戰爭,是對整個系統進行統籌、進行精密計算,使用更多樣化的搭配、更複雜的方式來進行綜合性的運用。

整個戰爭系統一直在進步,無論是衛星技術、數字技術、製造工藝、基礎物理等等等等,最一開始都是服務於戰爭(武器),槍械屬於武器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隨著不同的需求一直在多元化進步。


首先,槍是用來殺傷無防護或輕甲人員的,兼顧一些軟目標(無甲器材)。一百多年來,在槍械與人體裝甲的對決中,槍械始終處於優勢地位。

比如,墨西哥特警被毒販伏擊,身穿重型防彈衣還是被團滅。

所以,槍的進步才會那麼少。


陸軍都是內衛 手上的東西對付你夠了 就夠了 沒有需求 就沒有動力


燧發槍統治時間不短於兩個世紀,自此之後19世紀下半頁和20世紀上半頁槍械的發展突飛猛進,當時貿易裡面很大一部分就是軍火貿易,持續性的侵略和反侵略讓大家異常關心武器問題,武器裝備的差異性不斷被縮小,這就給槍械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正反饋,先進的工業國研發槍械,落後的農業國花錢買槍械,然後干仗。 如今時代的主流已經變了,而且槍械的進化也臻於完美,機械上能挖掘的潛力和技術也都用光了,槍械研究現在無非就是走交叉學科的綜合。


畢竟用槍的是人啊。以前是從無到有,現在是被人給限制住了,再先進的武器也要看人拿不拿的動啊。武器設計指標都是先以槍重和尺寸開始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大連玩具店售賣玩具槍被鑒定為模擬槍,店主被拘留?
防彈衣真的有效嗎?什麼材料做的啊?為什麼電影里隔著防彈衣被打中以後還是一副痛苦的表情呢?是什麼感覺啊?
防彈衣被擊穿是防彈衣質量問題,還是射擊距離過近導致動能太大?
輻射4中的子彈在現實中有對應的口徑嗎?
有哪些步槍截短成手槍的例子?短莫幸納甘短李恩菲爾德這些用途是什麼?

TAG:未來 | 發展 | 武器 | 槍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