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還是手段?

學校的經濟熱點辯論賽

我方的立場是反方: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手段。

可不可以從城市化是為了可持續發展,擴大內需等更大的目的來論證?


純屬個人意見

古代的城市化是結果,因為古代城市的形成無非是土地之富足,交通之便利,貿易之興盛,軍事之割據,由此才形成居民的聚集與定居,和近代工業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是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人口的聚集,為結果。

近代歐洲的城市化才是手段,典型的就如「羊吃人」運動,將農民趕出土地,形成大量無地農民湧入城市,為工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很明顯,城市化是工業化社會經濟發展的手段。

至於現代的城市化,應該和社會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城市化既是經濟發展的手段,也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新補充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公報明確指出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我很高興這個基本的概念能夠落實到綱領性文件中,希望它能扭轉社會上流傳已久的誤區和所謂的爭辯。城市化是現象,不是結果也不是手段。

城市化是城市擴張,聚集擴大的一種現象,實質是人的城市化。城市化是地理現象—當然現象可以從多種學科,多個角度去研究它的規律和影響?但說到底,它既不是結果更不是手段,它不過是感冒了發燒頭疼的外症而已。

學校辯論賽題目大不可當真,它不是什麼學術討論,也不是正經的學術思辨。在技術上壓倒對方,基本上就贏了。


謝謝邀請。

城市化是工業化的一個過程,對我們目前的處境來看,似乎是個必須經歷的過程。我們還要經歷工業化的磨礪才能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應該還是要經歷的。如果是辯論,看看能不能從不可繞過的資源集中是發展生產力的必須入手吧。充分發展了生產力才能更快進入信息化時代。


城市化是手段,城市化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所以城市化遠遠不是終點。

可惜的是天朝政府是以GDP和城市化率為政績考量,卻將城市化與民生的關係本末倒置了。我國的城市化過分依託賴於土地財政,而土地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資本和權貴資本的方式發展城市化。最終,那一個個猶如工業流水線加工出來的城市只不過是先天不足的半成品。

政府不作為、市場化不充分、公共供給不足、資本競爭加劇、階層板結嚴重,這個國度的上空瀰漫著社會達爾文主義。不僅僅城市內的人猶如身處叢林社會,城市與城市之間也處於你死我活的競爭狀態。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流動與鏈接程度的加深,這個時代像一台巨大的篩選機器馬力全開,選出了擁有更大發展機遇與動力的一線與准一線城市。然而,對於剩下的城鎮農村來說境況就不那麼美妙了,那些體量巨大的城市扮演著掠奪者的角色,吞噬了本屬於它們的人力,物力資源及發展機遇。

大城市、小城市、鄉鎮、農村的命運就此分野,強者逾強。人們出於趨利避害的考慮當然嚮往有更多機會以及相對更完善的市政設施的大城市。

這就是一方面新農村建設得轟轟烈烈,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另一方面大部分鄉鎮常住人口卻顯著降低,農村空心化的根本原因。

用這樣的代價,換來一座座只屬於上層階級少數人的城市,即使再精緻漂亮,也不過是沒有煙火氣的展覽品,於人民又有何益?

推薦閱讀秦暉教授的著作——《從南非看中國》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5299520100hw0j.html?type=-1


城市化是手段,而並非結果。美國是最城市化的地區,但是美國城市的建設很多方面其實不如中國,假如城市化是目的,那麼美國已經沒有發展需要了,但城市化是目的嗎?美國城市今後就不發展了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城市化是農業社會跨入工業社會的一個標誌,也是擴大內需的一個手段。持續發展是一個永恆的概念,並非城市化獨有。

就中國社會來說,確實城市化是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的結果。但並非最終目的,只能是手段。


在美國。是結果。在中國。是手段


推薦閱讀:

張五常提出的「縣域競爭」能否解釋中國經濟發展?
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應該採取哪些有效的戰略?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說,有哪些化悲劇為幸運的歷史事件?
中日韓三國在越南經濟中的參與度如何?未來有何趨勢?

TAG:社會經濟 | 區域經濟 | 經濟發展 | 城市化城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