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數民族人士說「尼瑪」在他們的語言里是「太陽」的意思,所以請大家不要用這個詞來罵人,你怎麼看?
很同情他。
容易被侵犯的人活著很累的。============@虯髯鶴 回答之後補充如下===========被男朋友當眾戳穿護甲什麼的= =我希望漢人(這樣措辭真蠻聳動的)能夠真的去同情那些容易受傷害的人,藏人也好,維人回人也好,去同情他們,不要傷害他們。
他(我)們在漢地正常地生活的成本,比漢人高太多,那種處處碰壁步步噁心的狀況,若不是親身經歷,真的會很難想像。【舉個栗子一】去年,我拿著北京大學的戶口卡去辦護照和港澳通行證,海淀出入境接受了港澳通行證申請,然後告訴我護照申請只有北京公安局總局能夠受理。總局的小姑娘在我排隊很久之後告訴我只有他們的領導值班席才能受理我,然後我在領導值班席看到了一副四海歡騰民族團結的景象。
皮膚黝黑的藏族小夥子和高鼻深目的維族姑娘們擠成一團,問值班領導為什麼別人的證件一周就能辦下來,他們的卻要等一個月以上,領導好脾氣地勸他們:機票車票都退了吧,說開會探親都不好使,等一個月還算少的吶,得回去等通知,一個月兩個月那可不確定。我的證件是差不多兩個月以後才領到的,同樣北京戶口的漢族公民,只要7天喔。【舉個栗子二】鶴鶴提到的支付寶的問題,是在實名認證的過程中發生的:
最開始,我提交了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和身份證正反面圖片,並通過確認支付寶打款金額成功綁定了銀行卡,但實名認證申請還是被打回來了:請注意圖中提示,真實姓名一欄是「名名名名名middot;姓姓姓」。我在這一步選擇了提交人工審核,拍攝並上傳了社保卡的圖片,第二天還是被以同樣的理由打回來了。這時候已經過去了3天的樣子,我已經氣到要爆炸,打電話給「支付寶客戶滿意中心」,小姑娘很快給我人工審核通過了,結果出來是這樣子:
好吧,現在這件事已經變成笑話了,我再次致電「支付寶客戶滿意中心」,好脾氣的小哥兒說沒有遇到過這種事,要跟技術聯繫解決,終於,差不多到第二天,才打電話給我說弄好了。終於是我的正常姓名啦!講了這麼多廢話,其實我是想說:
所謂少數民族不僅僅是校門口賣切糕或十字路口摸包的(參見:街上賣新疆切糕的都是騙子嗎?),也不僅僅是流亡政府和恐怖分子,絕大多數時候,他們和你一樣,是這個國家的公民,是你大學隔壁宿舍的同學,是你單位樓下那個公司的員工,是你每天被迫瀏覽的某即時通訊工具小彈窗背後的苦逼編輯。很不巧的是,他們和這個國家打交道的體驗,都比你(更)糟糕。想到這些,或許你就可以像我一樣同情他們,當他們的敏感妨礙到你的時候,你可以盡量諒解他們。
哦呵呵呵呵是不是有點苦逼呢=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還是相信人品守恆的。人生這款遊戲呢,對於初始設定不太好的玩家,總是有些補償。比如,我因為家裡極力反對,至今還不能把我親愛的男朋友帶回家,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擁有一個受到父母祝福的婚禮,但我的男朋友卻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男朋友。所以我還是很幸福吖。哦也我就是來秀恩愛的,小鶴mua~~這跟民族團結沒有什麼關係,你可以直接反駁,沒必要大驚小怪。
尼瑪和藏文的尼瑪壓根就沒有什麼聯繫,只不過碰巧發音相同。既然如此,何來不尊重,何來歧視。
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心態問題,有些人可能會特別在意別人自己的稱呼。我在大學裡有一個同學,他是康巴的,名字叫四郎東珠,他的漢藏朋友們,經常調侃的叫他色狼,他一點都不生氣。
當然,如果這位尼瑪是你的朋友,那就是人際關係的處理問題了,你自己看著辦,如果你想保持關係,那就尊重他的習慣,如果不是,那就完全可以不理睬。
民族團結這個詞已經污名化,漢族和少數民族把這個詞相互扔來扔去,誰拿著都好像被正義附身了一樣。
有一期快樂大本營里,來了兩個藏族,主持人問他們的名字,一個叫尼瑪,一個叫尼日,觀眾們當場就被震驚了,這麼牛逼拉風的名字,厲害了我的尼瑪。
最後,還想說一下,以後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漢語發音和英語發音都要照顧到位。尼瑪這種在藏語里牛逼的名字,譯成漢語頓時就會讓你下一個階級。尼瑪不是罵人,實際是漢語古音,日母,十日之母,指的是太陽女神羲和。民間又稱羲和老母,在今日照尚有老母廟。
大荒南經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她同時也是日御,太陽車的御者。每天凌晨羲和在暘谷給太陽洗澡,把一隻太陽裝上六龍戰車,從扶桑出發,一直開到崦嵫山的虞淵,這就是一個白天。漢藏同源,尼瑪和日母其實是一個詞。
羲和是古代華夏民族重要的信仰,和女媧信仰有所重疊。女媧造人,是所有人類共同的老祖母,是我的,也是你的。古代人們見面時會首先提到這位偉大的老祖母,作為問候,表示中華民族一母同胞,以表親切。
如果有人說尼瑪是罵人,你就向他致以華夏民族最親切的問候: 日你老母。 以下是幾句大而化之的概括,而且扯得有點遠,不過既然問題是「你怎麼看」,我叨叨逼講些自己的看法,大概也不算跑題吧。
請勿認為漢語只是漢族人的語言,它實際上是這個國家的通用語。而這個國家剛好不只有漢人,N 多人都在使用這種語言,他們可能屬於各種不同的民族。如果認為只有漢人有資格對漢語的用詞發表意見,請考慮這一點。那位因為「尼瑪」二字感到不爽的藏族人,完全有理由提出自己的觀點(不管他是不是太過敏感了),原因只是他是漢語的使用者 —— 他是這個國家的人,而漢語又是這個國家的通用語。(而且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是不得不學習漢語這門第二語言的。於是我想再延伸一下,漢語對於少數民族是第二語言,高考加分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緣於此。非英語國家的人去考微軟認證的工程師,考試時間還會延長 30 分鐘呢。)
頂得最高的答案說「容易被侵犯的人活著很累的」,誠然如此。但有必要說一下,湖湖剛進漢語學校的時候也各種受刺激,各種覺得受侵犯,比如漢族小孩兒開豬肉的玩笑什麼的。而且在銀行辦事兒還會因為櫃員不會打中間點而碰壁,有一次用支付寶都跟客服溝通好幾次才能正常使用。(如果這裡有支付寶的人,煩請跟同事反饋一下中間點轉義的問題。輸入的時候是點,輸出的時候就變成 $#xxx 了。技術上是個很小的問題,但的確會給人造成一些小麻煩。)她得出「做人不要太敏感」的結論,原因是長年被漢族人的無心之過虐得太多了,(上一句本來想寫「被世界的無心之過虐得太多」,但為了讓看官覺得聳動,故意寫了漢族人)虐久了,皮實了,所以才不得不達觀起來的。請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以為所有人都不應該敏感,也千萬不要以為所有人都應該理所當然地達觀。
剛好就是前幾天讀到《哈佛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 Diversity Training Doesn"t Work, http://blogs.hbr.org/bregman/2012/03/diversity-training-doesnt-work.html 多少和這個話題有那麼一點關係吧。講一家公司搞員工多元化培訓,主要內容是對黑人不要這樣那樣,對拉丁裔不要這樣那樣,對亞裔不要這樣那樣。結果還是有那麼若干名敏感的員工告公司種族歧視。(可是政治正確就是這樣的東西,政治不正確,即使是很小的錯誤,只要這個小辮子能被揪起來 make a fuss,就有天大的麻煩。)這篇文章作者的結論是,在解決多元環境里,各族裔員工交往的問題時,用一個種族/民族概念 vs 另一個種族/民族概念只會固化偏見、擴大隔閡。靠譜的方法是歸結為個人對個人的交往。
比如,如果你的同宿舍的室友多吉次仁說「不要說『尼瑪』了,我會不爽」(或許因為你們是住一個宿舍的,他就不需要為了引起你對問題的重視,而上升到民族團結的高度),你覺得你該怎麼辦?答案……幼兒園裡教過的嘛。顯擺一下多語言學習帶來的冷知識:
1. "What"s up?"
美國人用這句話來見面打招呼,但對於中國人,這句話聽上去就是「我操!」,難道你真要還一句「揍你丫挺的小廝兒,嘎哈啊老子削你啊,你想怎樣?!」2. "Scheisse!"
德語版的shit,相當於「我操!」,但在東北說這話,聽起來就是「啥意思啊?」
設想一東北大漢去德國旅遊,當地人友好邀請去吃大餐,結果沒聽懂,冒出一句「啥意思啊?」德國人民就很委屈很憤怒,「狗咬呂洞賓?」3.「會!」
當中國人在說這個字的時候,初來乍到的俄羅斯人會感到很尷尬,因為同樣的發音在俄語里就是,男性的生殖器。
所以當我們在談論「你會不會?我會你不會!」的時候,請對俄國人的哭喪臉表示理解類似的還有英文的was,德文的was,西班牙語的ni?a等等,
如果你執意要以自己頑固不化的思維去把對自己的惡意強加給別人,那在這個文化交融越發猛烈的地球村裡,你很快就只能獨居一隅了
習慣就好了,有人叫我盜耳機,也有人喊我道哥dog,我挺開心的,又不會少塊肉。剛看到一個回答很好,你管你叫,你在藏族面前可以尊重點兒,這也沒什麼,也不是很難的事情,畢竟人和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區別於我們有個不錯的腦子。你一定要叫,矯情的同胞可能會生氣,像我這樣的並不會有任何影響。尼瑪達瓦嘎瑪是藏語中太陽月亮星星的意思,那日薩日歐東是蒙語中太陽月亮星星的意思,藏語中貌似沒有很像漢語中某些名詞兒的髒話,所以很多時候漢族很難體會到少數民族的尷尬,所以無所謂,誰讓主體民族是漢族呢?互相謙讓一下笑笑也就過去了。
不過蒙語中的月亮薩日和藏語中的??????撒魯(傻逼)還有維吾爾語中的撒讓(傻逼)有點像啊!
漢族人認為只有在辦喪事的時候才在頭上戴白的,所以請回族朋友不要出現在我面前。漢語是漢語,藏語是藏語,維語是維語。
做為一個語言學習愛好者,我提倡語言的相對獨立性與相對包容性。這樣才能百語齊鳴,各放異彩。
而樓主的「那個」在漢語里並不是髒話;「尼瑪」則是所謂的「你媽」這類沒教養的髒話里衍生出來的,成了沒教養的人給自己標榜文明的借口。兩者完全不可混在同一個層面來談。
「尼瑪」(做髒話用的時候)這樣真正的陳風陋習我們確實應該抵制。
也有人提到了大陸的戶籍制度的種種醜惡,這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不成熟的表現,相信隨著人民素質的普遍提高,公務人員也必會越做越好,更好地服務社會。我們要有信心。
願祖國向著更加文明理性、和諧繁榮的方向前進。
隨你們怎麼說 反正你們又不懂我們的語言 說的也不是那個意思 我又何必揪著這點不放 又要到處說 哎呀 你看 那幫少數民族又在找事 我們漢族都沒這待遇 他們憑什麼? 只不過在有藏族朋友的時候尊重一下就好
我的同學叫尼瑪次仁,藏族人,他叫我們叫他尼瑪。但是被不熟的人聽到會偷偷笑。對於名字他苦惱很久。在和他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很在意民族區別,總是對別人以漢人相稱。
我叫阿勒.扎西尼瑪。我的名字里就有尼瑪,其實大家都只是為了娛樂而已,你為什麼不這麼想呢:很多人都會不斷的提到自己的名字(對於我和像我一樣名字中帶有「尼瑪」的藏族孩子),雖然這個詞起初是罵人用的諧音,但是現在卻慢慢變得柔和甚至可愛許多(聯繫到羊駝也被叫做「尼瑪」),頓時間我感覺到的其實還有一點親切啊~但願這個詞語能繼續往好的方向演化。呵呵(^_^)。我在內地,一開始我也感到不太爽,但是想到中國很多人對藏族文字語言不是很了解,我也就理解其他同胞了,反正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我也希望同胞們也能尊重藏民。其實這只是中國當下民族情況和娛樂文化現狀的縮影,就如同其他朋友們所提到的,在出入境,簽證等方面區別對待少數民族的情況確實存在,在高端經典文化傳播方面需要努力(如果人人都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點點的了解,也許就不會有這篇知乎的提問了)。我們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團結,需要求同存異。中國在多元的文化團結之下才會更加強大。新浪微博@阿勒-扎西尼瑪。別扯什麼「民族團結」,犯得著動不動就上綱上線么?
文明禮貌本來就是個主觀的東西, 不同的群體對同一個觀點有不同感受,同樣的群體在不同的時代對同樣的觀點有不同感受,這再平常不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來就有種種避諱,哪怕是無心的過失,了解到情況後也會注意避免。我們從小不都是這樣嗎?如果這個人認為你這麼說是對他的民族不尊重,不說不就得了,在這個人面前少說兩個字有多大的精神壓力?不要動不動就把一件普通平常的事情扯得海闊天空,更犯不上批判什麼歧視反歧視。做人不必這麼辛苦,您也沒必要讓自己承擔起撥亂反正的重擔。
迪克牛仔中槍了,我不是想教壞小孩子!性暗示什麼玩意兒的老子完全不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元首也中槍了,我被惡搞了一萬遍,又被你們拽到河北省來,不就是因為德語里有幾個詞兒發音和漢語類似嗎?niemals!--- --- --- --- ---上面是打醬油要分割開--- --- --- --- ---
非禮勿言,這麼簡單的原則,有啥值得費那麼大篇幅討論的。到哪個村說什麼話,到哪座山唱什麼歌,還不是要看場合。如果你有藏民朋友,請你注意避諱,不要引起他們的反感。這倒不是因為你有什麼天然的義務,而是你看重朋友情誼,不希望自己的失言影響友誼,對不對?當然如果人家自己不拿這當做什麼事兒,那還避個毛呢?把事情看簡單點,禮的本質不就是仁么,仁的定義不就是愛人么。尊重都做不到,談啥禮節呢……--- --- --- --- ---下面是悄悄話必須割開--- --- --- --- --- 避諱,這玩意兒呢,曾經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擱到當今,只是一種潤滑劑。不宜弄得大家過於緊張,像這樣搞就顯得的很過分。蛋疼唄……
剛上大一時,我宿舍里的浙江小哥在經常罵我sb而惹出不愉快後,告訴我「傻逼」在他們那裡沒有那麼強烈的語氣,而是約等於「你好討厭啊?」。純善的我就信了…後來他就聽我喊了他四年sb…(我們關係還是很好的,後來這個詞真就在我們這裡被重定義了)我是來搗亂的,求摺疊。
我姓王。很多辭彙都不尊重我,比如自取滅wang.死wang。天欲其wang。我覺得這樣很不尊重我,能不能改改?
做為一名偽球迷,我表示我們每次看到西班牙那位叫做Xabi的球員,都會樂不可支。
先讓美國人停止用be再說那個的事路透社 —— 1974 年 10 月 1 日,巴黎老佛爺百貨。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認為「Bonjour」發音太接近「笨豬」,對駐法解放軍中的回族、維族同胞不夠友善。委員會經過商議,一致決定即日起禁止使用「Bonjour」一詞。
該決定遭到了法國各界人士的非議,部分漢族軍人也私下對一些法國人表示了對禁令的不滿。
中國駐英國大使拒絕對此事發表意見。目前身處美國的第二自由法國領導人戴高樂先生拒絕了我社的採訪請求。
嗯,我們不說尼瑪好了,尊重你們。可是這個詞在漢語的同源詞是「日母」,是不是不尊重漢族呢?
任何辭彙只要講本族語的人不覺得冒犯在他們之間使用就沒有問題。跟使用其他語言的人交流當然應該特別小心,起碼的文明禮貌總得遵守。
推薦閱讀:
※能否詳細地講解一下藏族的神話,涉及到的歷史,以及當前的地域分布情況?
※你眼裡的藏族人是怎麼樣的?
※如何能和藏族交朋友?
※嫁給藏族是什麼樣的體驗?
※唐朝時期為何吐蕃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