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過壓縮後的視頻中紅色的畫質劣化最嚴重?

在很多種壓縮的視頻格式編碼下,畫面中紅色部分的劣化都最為嚴重,這是為什麼?有沒有解決的方法?


另一問題《 為什麼 JPEG 壓縮後,圖片中紅色區域的瑕疵尤為明顯?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23348/answer/14273293 中的說過,在此綜合剛才想到的補充一下:

  • 由於色彩空間中紅色的色域較少,導致在表現紅色時沒有更多的細膩過渡,當與其他顏色如綠色、藍色交接顯示時,邊緣會更加突出。但在與黃色、洋紅等顏色交接時這種情況會降低。
  • 相機、攝像機這類通過感光元件「獲取」顏色設備及成像原理也是一個原因,大多數設備捕獲的原始數據中,R、G、B所佔的比重約為25%、50%、25%(如下圖1)。當光線受限,後期調整(如飽和度、色相、亮度等參數)時紅色因沒有足夠多的細節而「被迫」通過軟體修改而導致細節缺失,甚至於不會自動插入「偽色」使其層次更豐富。就會出現紅色常常糊為一團(100%放大時會發現色彩值很少),在與其他顏色相交的邊緣粗糙。
  • 如果在輸出時,壓縮比過大,原本「信息量」少的紅色進一步丟失細節,更加劇了這種「粗糙」的程度。
  • 肉眼對紅色更為敏感,因紅色的波長和長久以來人們對紅色的心理暗示,導致紅色往往最引人關注,從而發現更多的細節(此條牽強個人推斷)。

解決方式:

  • 在對圖像做調整時,儘可能的降低紅色的飽和度、明度,如果是raw類型的原始格式,你會發現在降低飽和度後細節會「增加」,那種糊為一團的情況會有好轉。但在非原始數據格式的情況下修改,因本身細節一丟失,僅靠軟體去「增補」或處理得到的細節層次程度不佳。就如一張照片,如果過暴在後期調整時高亮區域調整後細節也不會有大程度的好轉,但暗部提亮後會得到比較理想的細節。這也是過暴照片文件大小普遍低於欠曝照片的原因之一。

  • 儘可能的把紅色分離或單獨調整其屬性,比如整體欠曝,在小幅度整體提亮後,對紅色單獨做調整,一來能或許更多的細節和效果,二來不會因為紅色顏色溢出而導致整個畫面不平衡。
  • 使用無損或低壓縮率輸出,這是一種無奈的做法。在以上均無滿意結果時使用此方法,可最大程度降低損耗。


是不是純紅色變成暗紅色? 純紅色對於視頻壓縮裡面的一些有損的操作似乎的確比較敏感. 如果能更清楚地描述你的操作和劣化可能可以有一些解決方法


壓縮是抽幀,再看解析度


這個解釋起來也簡單,JPEG會做RGB-&>YUV轉換,去除顏色空間冗餘度,相比於Y分量,作為色度的UV會被壓縮的更厲害,而R分量在UV中的比重最大,所以就悲劇了。


推薦閱讀:

視頻硬體解碼能力對於CPU 和gpu 哪個更苛刻 有最新Mac Pro 最高配都硬解不了的視?
什麼軟體錄製下來的FLV視頻小而且清晰度高的?
推特為什麼要把GIF做成MP4的視頻格式?有什麼利弊呢?
FLV視頻格式如何加速播放?
為什麼視頻發布一般用rmvb和mkv而不用flash用flv和f4v?(主要考慮壓縮比,次要考慮流媒體特性)

TAG:視頻 | 視頻格式 | 顏色 | 壓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