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如何 約好在哪打?
城堡保衛戰可以理解 畢竟都固定的 但是野外的戰爭怎麼約地點? 我又憑什麼一定要出現在那裡 很好奇
其實並不是「約好地方打」。
而是「不得不選在那裡打」。雙方人數均達到萬級別的戰役,如果需要正面決勝,勢必要排好陣型。回想一下你初中高中做廣播體操,僅僅是千級別的陣型,佔了多大的地?把這個人數再乘10倍,你想想如果沒有一定空間,怎麼打?
然後,打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得紮營吧?那紮營總不可能你扎在乾爽舒適的平地,我扎在沼澤里喂蚊子和蛤吧?那麼雙方都會選擇較為平坦,靠近水源,並且方便行軍的地區駐紮,再加上古代行軍,一天能走多遠大家心裡基本都有個數。再加上雙方都有偵察兵來幫助監視對方的位置,萬級別的軍隊基本上只要偵察兵不瞎都是不可能看走眼的。這樣一來,雙方的相對位置基本上也就固定下來了。
那麼既然兩個點已經固定下來了,要開戰當然就是選擇兩點之間的一個地區。這個地區必須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1,空間足夠大到讓萬級別的人馬展開,這在上面已經說了。
2,地形不能太險峻,在崇山峻岭或是沼澤險灘,是打不起來的。
3,雙方軍力相近的情況下,這個地形盡量不會對某一方產生較大的優勢。因為誰都不是傻子,大家都是一萬人,你佔好山頭建好工事等我打過去,那我大不了不進攻,大家乾瞪眼吃糧草得了。要滿足以上三點,能選的地就不多了。古時候沒有人搞開發,天然的平原或丘陵地帶基本上就那些,不在那裡打,就沒地方打了。錯過了那個戰場,其中一方可能就會被迫在一個很不利的位置展開陣型,從一開始就會落入下風。這是每一個將領都會盡量避免的事情,因此雙方也都會確保準時到達那個交戰地,以免陷入不利。
1.行軍這事不是你想走哪就走哪的,就算你願意爬山過河,你的糧草輜重也走不了。所以大多數時候行軍只能走固定的開闢好的道路,不然事倍功半,所以要在必經之路堵你打架那八成都能堵到你,不在路上走你就和老虎鱷魚打架去吧。
2.行軍的時候隊伍是一條線,兩邊先頭部隊遭遇後,如果不等後面的部隊到齊再打,那就會陷入「我打贏了你 又被你的後援打敗 又讓我的後援打敗了你的後援 然後輸給了你後援的後援」的消耗戰,戰損極大,收益極小。諸葛亮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
其實除去無良電視劇和埋伏這種比較特別的戰術以外,第一古代打仗要排列陣勢,既然要排列陣勢那麼就必然需要一定平坦的地形,至少你不可能把軍陣擺到灌木叢裡面去,這就相當於說,如果你接近敵人了,又沒有遇到埋伏,能打仗的地方其實很有限。
第二,古代很多地方比現在荒涼無數倍,有一定規模以上的部隊基本上帶著糧草輜重不可能去爬山涉水,十來個人可野外生存可是你總不可能帶著幾千人野外生存吧,而且那時候效率不高的牛車馬車必然得走大路(那時候標準的大路),而這些大路作為那時候郊外僅有的人工開發過的走向和數目都是極其有限的
玩過紅警么?裡面有種模式叫做遭遇戰
第一階段,聚兵。
第二階段,行軍。
第三階段,發現。
第四階段,對峙。
第五階段,決戰。
就題主疑惑的野戰機動而言,一般來說,兩路大軍在為了完成自身戰役目標而進行運動的過程中,需要在外圍前後左右部署偵查部隊,以探明大軍周圍動靜。
一旦兩支對立的力量旗鼓相當的軍隊互相探知存在,掉頭跑路會被尾擊,於是通常會各據有利地形紮營防守,判明對方實力和企圖,確定本方下一步動作。
探明之後對方四萬五、我方四萬四,對方要前進至某地攻下某城斷我方糧道,或者敵人就這四萬五打敗他我們就贏了。
於是多方以誤之,設法製造敵軍之戰術漏洞,當然敵人也一樣。折騰一陣兒後雙方糧食都不怎麼夠吃,如不迅速擊滅當前之敵,就要沒飯吃散夥了。
於是下個戰書,指明戰場日期,公平一戰。
這叫約定會戰。這個問題很好 歷史上各種戰例 戰場的確定一般有很多種情況 雙方約定只是其中一種 其他包括遭遇戰 伏擊戰 突襲戰 必經之路防禦戰 都是在沒有約定地點的情況下進行的雙方約定戰場 這種情況就是樓主問的了 一種情況一般是因為雙方陷入了或者都知道即將會陷入對峙. 一般陷入對峙的原因是雙方都佔據有利地形 或者修了防禦工事 然後兩邊誰都不願意進攻. 陷入對峙的後果就是 雙方會一直對址 直到一邊補給不夠被迫進攻或選擇撤退 諸葛亮打司馬懿這種情況就很多.但是呢 很多時候雙方部隊都不願意對址 比如中世紀打仗 兩邊軍人大多是農民 要是對峙兩個月 家裡地都要爛了. 下邊人都逼你打 那如果兩邊都是如此 就會很容易出現雙方約定公平的戰場對陣.
其實多看看地形圖就好,哪些地方是四戰之地一目了然。
除了春秋時期諸夏的部分內戰,幾乎就沒有約好打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雙方知道戰場在哪兒,然後過去打(長平之戰、薩爾滸之戰。在。。)
不止古代,淞滬會戰、庫爾斯克會戰、長沙會戰,包括中途島戰役,不都是這樣的嗎?其實沒必要約,AB兩國交戰,有一個重要戰略地點,某日,A突然在此處增派大量部隊,為了防止戰線被全面突破,B隨即也派出大量部隊前往此處參戰,於是一場決定戰爭走向的重大戰役爆發了,勝者勢如破竹,一鼓作氣打敗敵人,敗者接連潰退,這就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哪裡敵人多,往哪兒打,等敵人聚集到了一定程度,就變成了你說的約好一個地點打仗了。
約好在哪兒打是在春秋時期,那時候貴族把戰爭當遊戲,到後來幾乎就沒有了,你說的野外戰爭那主要是斥候放的遠,所以兩軍知道對面在哪,這樣戰場在哪兒就要看兩軍統帥的操作,不過排陣要花不少時間,為此五代還專門有馬軍排陣使,步軍排陣使之類的,當然,不放斥候也有突襲之類(一般是一方有準備),一般兩軍相遇,又沒放斥候,都會排陣,不過也有前軍,中軍,後軍之類,像高平之戰就是前軍先接觸,柴榮帶中軍壓陣,仗快打完後軍才來,追擊一波,所以古代打仗幾乎地點都是雙方算計好的,譬如北宋時,耶律休哥和宋軍對峙到晚上,不是靠著邊防小隊伊繼倫一波偷襲,第二天宋軍就要和遼軍死磕了。而且古代一般是有多少條路走多少條,唐代出征有各種道大使,一道就是一條路,每條路都走軍隊,那當然容易遇到,在設個目的地,規定各軍隊到的時間,像十六國時前燕對高句麗,就是有兩條道,一條好走,一條不好走,,高句麗王帶弱兵守不好走的,讓別人帶重兵守好走的大路,結果前燕正好相反,高句麗就被爆了。
是這樣,一般選擇秋收的時候出兵,如果你不決戰我們就毀掉你們的莊稼,所以。。。
題主這問題什麼叫約好在哪打。。。實在是小兒科,理解不了,沒有罵人的意思。
古代打仗和現代戰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古代打仗個人覺得取決於戰略,仗怎麼打在哪打,指揮官怎麼決策,為什麼在那打。
還是不明白什麼叫約好在哪打。
推薦閱讀:
※為什麼劍在秦代以後不再作為普通士兵的武器。(刀和劍到底有何異同)?
※為什麼描述中弓箭手都是一群身子脆弱的人?
※瑞士山地為何能誕生出天下無雙的超長槍方陣?
※如何評價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 里對冷兵器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