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科學知識來看,複製一個人,最可行的方案是什麼?


大概是在電腦里模擬一個人的腦神經網路。在現實里建造這麼複雜的物體難以想像,幾乎不可能。不要說科技,這個問題連大自然(目前為止大自然的納米科技秒殺人類)都沒有解決,如果人可以一生下來就具備基本的生存技能將會是多大的生存優勢?但是這一點超出了進化的能力範圍,dna沒法攜帶那麼多信息。

你要說實際造出來的話最有可能的大概還是生物方式克隆一個人出來,再藉助納米技術改造腦部。


自然界其實存在著古老的複製方案:同卵雙胞胎。

同卵雙胞胎是同一個受精卵分裂而來,有著完全相同的起點。長大以後外貌和思想會越差越大,但底層DNA基本一致。

這就像是Git這種版本控制工具,某個時間點建立Branch,分開演化後,差距越來越大,但多數底層代碼還是復用的同一份。

克隆技術就可以複製底層DNA。而要保留現有記憶和思想,則需要有方法把目前的狀態全部存儲下來成為一個版本鏡像,利用這個鏡像便可以實現無限複製。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細胞的自我複製也不會要求每個原子的狀態都相同,重要的是信息,是DNA的排列方式,DNA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決定了細胞會成長為什麼物種,以及這個物種的各種性狀。所以製作人類版本鏡像時,並不一定要涉及量子層面,只要記憶和思想能信息化,支持搜集和重放即可。

世界上沒有2個完全相同的粒子,定義相同,需要定量而非定性。

參考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你讓一個人的朋友們分別與測試者以及測試者的複製人交談,如果朋友們無法區分出本體和複製體,那麼複製體和本地就是一樣的,不存在誰是主體的概念了。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即使被複制了,肯定自己是主體,其他是低賤的複製體。然而面對未來,我們需要拋棄這種思想,我們只是宇宙的一粒微塵而已,與複製體共同協作才能擺脫時空的束縛。

而最終我們與複製體能像GIT那樣定時Merge或者腦信號網路互聯,我們就可以瞬間感受到4維時空記憶的神奇。


這個在純技術上並沒有難度,沒必要說得像「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一樣。

提供這樣一個角度吧。就是今年,一個加拿大大哥的寵物狗去世了,他花8萬美元克隆了一個(有的新聞說是6萬5)。原因是他的母親剛去世,他不能接受一起生活了20年的狗狗再去世,就下血本把它克隆了。

據這位大哥說,新的狗狗和以前的狗狗性格一樣。喜歡一樣的玩具、喜歡一樣的睡覺地點、對事物有一樣的反應。

對於前後兩隻狗的相似程度,其實並不意外。

如果你克隆出一個人,從統計角度,你的目標已經成功了一半(人的性格和智力至少有50%由基因決定)。

然後,剩下的一半,也就是生活經驗這部分,可以用楚門的世界加心理暗示補全。

你想想你12歲以前的生活圈,有多大呢?重建所有建築再放進去群演需要多少錢呢?並非不可實現。新聞、電視節目、讀物、教育方式都是歷史上現成的。

重點是,在目標經歷過差不多的「關鍵事件」後,要給他看本體以前的照片,和目標一起複述這些事,讓拷貝版和原版事件無限接近,在目標記憶中無縫接軌。無數實驗告訴我們,這是完全可能的。

當然,複製出來的人並不是「原來那個人」,這就是《星際迷航》著名的「輸送器難題」。

《星際迷航》里的這個東西:

可以把人瞬間轉移。無論電影還是電視,每一集都要傳送好幾次,是那個科幻宇宙里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這個東西的原理是,把一個人變成「能量圖譜」,用光發送到地點B,再「重物質化」成一個人。因為傳送的是光而不是物質,也就是說,原來的人被殺死了,只有他的影像被重生。

瞬間變《ZM魔術》了有沒有?(這裡是劇透,如果你看過ZM魔術就懂,沒看過就不要糾結是哪個電影了)

這個bug般的殘酷設定,一直以來都被《星際迷航》粉接納,並且被很多科幻借鑒過。大家都默認「影像也是原來那個人」。

所以,最後,唯一的難題是,找到一個可以克隆人的國家。

------------------------------------------------

除了「重塑經歷」以外,大家最感興趣的其實是「換腦」,也就是把靈魂完全轉移到另一個身體上。在物質技術上,就算用《星際迷航》里的科技複製一個人,也不能說是擁有原來那個靈魂。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意識,或者說靈魂是什麼。

就好比《機器貓》里現在的大雄見到未來的大雄,大雄非常確定這是兩個不同的人,所以他們必須對話,而不是靈魂相通。不過這個設定也比較bug,連科幻片都不常用。

你就算從原子角度重造一個人,也相當於「過去的大雄」見到「未來的大雄」,或者說現在的你看去年的你,還是兩個人。

正是因為「換腦」涉及到目前無解的「意識的本質」,科幻片都放棄這個題材了,現在這是個恐怖片題材。


最可行的方案當然是換頭手術,看過《續命遊戲》嗎?

只要你有足夠的錢,成功率還是有的。

目前在動物身上已有成功案列,人身上可能還沒有做過。

現實中可是真的換頭哦,不像電影里那樣用兩個核磁共振轉移記憶。


深度學習他的為人處世,語言文字,然後做個機器模擬人。


開會學習思想


可行性方案應該從修復一個人開始。


請參考來自東野圭吾的瀕死之眼。 書里岸中玲二想製作複製出已出車禍死去的妻子美萊繪,最後一個是他妻子在死亡的最後一刻注視的肇事者上原美理登,來自瀕死視線的力量使得肇事者被催眠似的越活越像死去的美萊繪。


有一種理論:對於密友來說,長期交往可能使彼此性格相似度更大,更不必說長期的交流使得彼此共同記憶增多,興趣點吻合。既然如此,可以考慮一種極端情況:一個個性鮮明有主建的人和一個雖無特點卻善於學習的人作為長期密友,那想必對後者來說前者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是不是可以近似認為,後者趨近於前者的內在複製。


難道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別人的複製么?一起上學,放學,吃飯,睡覺,看新聞,上網,遊戲,工作,賺錢,誰能活出這一切。早在克隆技術出現前,我們已經被社會克隆了


洗腦唄


克隆一個出來,再讓他們的背景,經歷都一樣,才有可能實現


具體多少年是不能確定的。

原因主要在於兩點。

1.外形上不可能統一。具體的例子可以參照雙胞胎,基因決定表型的比例占的實際上不到50%,從最早開始的未出生,母親的睡姿會施於腹內兩個基因相同的胎兒不同的壓力,這是比較早的影響;再比如第二點,雙胞胎對營養的吸收能也不一樣,身高體重的發育也會不同;再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在城市環境,另一個在農村環境,生活環境的相對濕度,受污染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大一個因素。

如果實在想搞出完全相同的成長環境,只能在培養箱里插管子,而且要讓培養體不能有自主意識。給每一個相同染色體的培養體完全相同的環境,包括溫度,各營養配比,激素水平等等等等都不能有偏差。

而人類至今還不能搞清楚人體內各種準確物質濃度,生化反應機制。甚至還不能確定某些信號物質具體能完成什麼樣的傳導,參與哪些過程。所以至少一世紀內這個是做不到的。

2.思維與思想。舉個例子就是情緒的隨機性。某一時刻情緒的產生很隨機,比較眾所周知的就是半杯水的悲觀樂觀。

想要完成科幻片里記憶植入,性格刻畫,至少要完全了結神經系統是怎麼運作的。但是現在連最基礎的感覺器官是如何運作的都沒搞明白。植入記憶什麼的,至少2個世紀。


想起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人工智慧&>


如果可以記憶數據化是不是可以達成永生!?!!!(認真臉)


為了將問題簡化,我們的理想實驗必須儘可能的簡單。假設我們現在有兩個同卵雙胞胎,用猴子能避免倫理問題,將他們飼養在兩個布置得完全相同的密室里,並提供完全相同的各種條件,那麼在之後的實驗中,這兩隻猴子的行為的相似性如何?這兩隻猴子會是宛如同一隻猴子嗎?這是實驗一。


誒,這個硬體層面沒什麼問題的,至於倫理道德?一定會為人類的慾望讓步的。


複製的前提是掌握所有信息,然而你不可能掌握一個人的所有信息的,所以是不可能實現的~


老師說過克隆人技術一旦廣泛應用,會導致嚴重的道德倫理的混亂。同理,複製人一樣會挑戰道德的極限


經歷可以直接決定,基因間接決定 個人觀點,畢竟咱不是專業的


推薦閱讀:

是什麼賦予物質質量?
湍流是個物理問題嗎?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在微觀粒子尺度上,由於產生時間空間的扭曲,蟲洞到處存在,迅速生成迅速消失?
蟲洞是否存在?如有,是什麼維持它?
如何理解比三維空間更高維度的空間?

TAG:物理學 | 理論物理 | 生物學 | 量子物理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