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4歲女孩說七國語言是怎麼做到的?

才4歲,而且不僅會說連文字都看得懂,怎麼教出來的?

http://miaopai.com/show/gWYqIkrbfPNMQsu-YnaIEg__.htm

微博上看到的


在更多的視頻、信息出來之前,我根據自己的知識範圍解讀一下這個新聞。總得來說,我懷疑這個節目里噱頭的意味比較足,Bella可能是Balanced-bilingual,或者是Trilingual,但是7種語言我覺得有點誇張,如果是三語者,那麼剩下的四種可能也只是能達到節目上的簡單對話的水平,不太可能是掌握7種語言,如果是節目設計,會七十種也沒什麼太大意義----------當然這是基於我的認識,也許真的有語言天才呢?

不過我也的確認同,對於四歲的小孩來說,能完美地完成這樣的「設計」,也是不錯不錯的了!

我來說說我的疑點。

我只能聽懂中文和英文的,其他幾個語言大概猜一下。七種語言的對話基本就是:

-----「我叫xxx,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bella。

-----「你要回答我的問題才能拿到禮物。」

-----"是的"。(關於「是的」的回答,在中文階段,應該回答的是「好的」而不是「是的」,因為中國人問的是「好不好」)

然後出現各國問題,問題的形式都不一樣,中國的是三個問題口語對答,英文的是屏幕出現文字問題,德文的是找人,西班牙語是唱歌,這種形式的不一樣的原因可能就是幫助訓練她記憶,或者幫助她回憶。有點「巴甫洛夫的bella」的感覺。如果都是口語對答呢?或者各國語言都是一個問題呢?她可能就confused了。

第二個疑點,在於中文對話的「呼吸」這個詞,中文一共有三個問題,第三個問題是,我們用什麼來呼吸?對於一個四歲的小孩,「呼吸」這個詞是抽象的,日常口語出現頻率也不太高。我覺得不太屬於一個四歲小孩認知的範圍。如果爸媽一直教,或者生活環境中有人一直用,或者讀了繪本故事中有,一定要教會小孩這個詞,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覺得可以說明,她父母或者什麼人一直教了呼吸這個詞。這是不是可以懷疑這個對話是刻意訓練過的?

中文的問題是:

--我們用什麼看東西?

Bella--我們眼睛看東西。

--我們用什麼聽?

Bella--我們用耳朵聽。

--我們用什麼呼吸?

Bella--我們用肺呼吸。---------底下有知友質疑,一般在這個語境下,可能回答「用鼻子呼吸」更像一個小孩的認知,(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得也是「鼻子」,畢竟前面說了耳朵眼睛。)

以及阿拉伯語階段的宇宙中心、生活的星球這樣,除非是從小對天體知識特別感興趣的小孩兒,包括英文階段對恐龍的回答(這個題我是答不出的,題面估計也要讀幾遍才知道。)

第三個疑點,如果她4歲學各國語言,學會的話(或者出現如標題中「掌握」這樣的定義),那應該是比較少有口音的?這是小孩習得語言的長處,但是她的中文至少是明顯有口音的(我看到好多網友說中文沒口音,我也覺得有點奇怪,我聽來是有口音的),我覺得口音問題也是短期訓練的結果?或者是訓練的還不到位?

第四個疑點,有幾個問題,問題還沒問完,Bella就搶答了,訓練的痕迹太明顯。

所以我有點懷疑,這是這個節目的噱頭,我覺得一個小孩,如果靠學,最多只能掌握3種語言。靠天生的環境,最多只能4種吧,比如阿拉伯國家的某國小孩,小時候家裡的方言一種,阿拉伯語作為官方語言一種,法屬殖民地法語作為學校語言一種,長大後學英語4種。

因為理論上來講,小孩學無限多種語言的能力是有的,但是語言習得有暴露量的問題,關於雙語、多語的培養,大家可以關注 @安時@Chris Xia 和我的一些回答。

期待更多關於Bella的報道和信息,我也很希望她是一個語言天才,或許能成為我們了解人類語言習得奧秘的切入口。

@朱文 師妹找到更多的報道,師妹也提出另一個疑點,英語部分的朗讀文本能力,四歲的小孩是否具有朗讀能力呢?還是只會朗讀這一段呢?-------這是第五個疑點。

https://www.rt.com/viral/363656-child-prodigy-seven-languages/

4-year-old Polyglot From Russia

師妹又找到了Bella做過的一個節目,Linguistic prodigy: 4yo Russian girl speaks 7 languages, incl Chinese Arabic (VIDEO),和5個國家的人對話。

其中,視頻里只有法語、英語是有互動的,有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變化和眼神交流的,這是能聽懂的表現。但是,中文、阿拉伯語、阿拉伯語後面的那個語(不知道什麼語言)這三種沒有互動,沒有眼神交流,她看起來不像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尤其中文,感覺在看旁邊的板子。對比非常明顯。

根據現有的兩個視頻,我的猜測是:Bella會俄語(母語),英語(第一語言or第二語言),法語(第二語言)。


與小貝拉媽媽互動: 一些語言研究者包括我提出的4歲小貝拉不可能在7種語言間自由轉換,她至多掌握4種,其餘的應該只是達到上節目的水平。貝拉媽媽說:有時候語言研究者也會犯錯誤,大家可以從接觸過貝拉的人那裡了解,因為網上的所有視頻都沒有展現出貝拉最真實的水平。(注:大家不要質疑,4歲的貝拉確實能夠自由運用7國語言進行交流)。另外,我的朋友恰好是這個孩子的漢語老師,她說,小貝拉的漢語日常對話沒問題,說得很好。

學習方法:


導師下午給我們的思考題------我們暫時只根據我們所觀察到的視頻和收集的材料進行分析。不考慮視頻本身剪輯等因素,不做臆測

各位童鞋,我們不用非心思懷疑節目的真實性。我們需要從理論上對這個現象做出思考。你們是學這個專業的,應該有理論思維的意識。就這個現象,大家可以思考並試著回答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大家都吃驚這個4歲女孩會說這麼多種語言,都贊同這個女孩是天才。你覺得這個女孩真的和普通同等年齡的孩子有什麼超高的天分嗎?

二是,大家都吃驚這個4歲女孩能說這麼多種語言,顯然是因為成人都做不到。這恰好證明來一個什麼理論問題?

三是,儘管這個女孩能說這麼多種語言,能說她是一個balanced mutilinggualism嗎?請說明原因四是,從上述視頻的片段,你能看出這個四歲女孩習得這些語言的主要心理機制是什麼?這種習得方式有什麼特點?

五是,再過5到10年,這個女孩是否還可以保持目前超強的語言習得能力?她是不是還可以流利地用這7種語言進行交際和表達?

貝拉的語言天分和其他小朋友差別不大。喬姆斯基在研究兒童的母語習得時,提出了語言習得機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即LAD)

每個人都有一個語言的學習機制,所有人都具備了一套普遍的原則和參數,這些原則和參數構成了人類語言可能具有的形態。原則是恆定的,適用於所有的語言,而參數是由有限的。兒童習得母語無需對複雜而又抽象的語言結構進行分析,他們只需要根據有限的語言輸入設定所學的語言參數而已。

LAD的作用就是在兒童發育到某一程度,開始幫兒童分析周遭語言,快速學習語言規則。語言習得裝置是具有彈性的,它能使用於各種語言結構,是人類所共有的。它包括一切基本的語言訊息和一組分析程序,而且隨著兒童和周遭的語言環境活動,而歸納、修正該環境中的語言規則來。

比如我們在習得漢語時,由於漢語對我們大腦中的這個裝置的觸發,重新設定了大腦習得裝置中的參數,這樣的話我們即使沒有接受足夠的輸入,我們也可以學會漢語。所以即使兒童的語言輸入非常貧乏,而且多基於此時此地,兒童也可以在很快的速度掌握一門語言。所以說對於所有的兒童來說,都有一個語言習得機制,所需要的是某種語言對其參數的觸發。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給其他孩子也提供這樣的語言輸入(貝拉從兩歲開始學習英語,之後媽媽一直給她請了不同語言背景的保姆),這些孩子也會習得,只是存在一些個體差異(貝拉活潑外向),學得快學得慢等。總之這並不能以天賦論來總結貝拉的這個語言現象。

那為什麼成人做不到呢?

語言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關鍵期假說是存在的,但是之所以稱之為假說是該現象能在絕大部分學習者人群中觀測到,但並沒有實驗證據、或者物質證據證明該時期的存在,或者說,依然有反例(所謂關鍵期後學習二語者依然能達到母語者水平的人)的存在。因此,儘管大部分學者認可關鍵期作為一種現象的存在,但它依然不能通過實驗搞清楚其存在的原理和證據,因此,它還只是一個假說,沒有上升到理論層面。

來源:知乎鏈接:兒童的語言關鍵期是不是偽概念? - 青格樂的回答

也就是說兒童在過了關鍵期後,語言的學習機制和一般的認知機制沒有什麼區別。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語言獲得能力比成人高,全世界所有兒童(正常,哪怕有認知差異)都能習得一門語言啊,不管這種語言難不難。而成人二語學習者卻是各種問題啊。哈哈哈(我就是啊,死在另一門語言門口)

其實反過來看,這個也間接證明了關鍵期的存在(主要是缺乏實驗數據)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一下視頻本身,評論區有個人提到漢語四聲的問題,我仔細聽了一下,貝拉四聲聲調都不能完全降下去,可能其他語言也會有一定的問題,我不懂就不分析啦。那從理論的角度來判斷是不是balanced mutilingualism?

轉引自青格樂

Chris Xia鏈接:鏈接:如果幼兒被置於 20 種語言的環境,他仍然能分別學習 20 種母語嗎?

一般來說,三歲以前的幼兒在一種語言里暴露50%左右,就能和同齡的單母語者達到近似的水平,而在一種語言里的暴露時間一旦低於40%,表現則明顯低於同齡的單母語者。而在母語學習時間段里,只要保證能達到相同的總暴露時間,早引入(早至六個月前)或者晚引入(晚至二十個月後,不晚於三十六個月)語言,並不造成明顯的影響(參見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exposure and vocabulary development)

很明顯貝拉在有效輸入中,每種語言的輸入量是不同的,有強勢語言和弱勢語言之分。根據這七種語言的發展來說,不是平衡的狀態,可能有的發展的快,有的發展慢。和他接觸的語言環境,以及使用的目的也用於什麼功能(在家跟父母說俄語,在學校用英語,和其他人才用西班牙語、中文等)是有關係的,相應的語言發展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那從技能上: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上來看。法語和西班牙語是可以念出來,但是不一定知道意思。也就是說你認識它知道怎麼讀,但不一定知道什麼意思。有可能有的語言讀寫發展比較快,有的就是聽說比較快,這種技能發展也存在不均衡的狀態。

貝拉習得這些語言的主要心理機制就是一種自然環境下的習得方式,當然不排除視頻中的模仿因素(不做討論啦)。而成人的二語學習主要有兩種方式:

克拉申 在習得和學習的假說里提到:

習得與學習是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經歷的兩種不同的心理過程,即「下意識的語言習得(subconscious language acquisition)」和「有意識的語言學習(conscious language learning)」。那麼這兩種知識是如何獲得呢,習得的知識是學習者用第二語言進行自然的交際,關注的是語言傳達的意義,通過有意義的交際,學習者接觸的是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在這種情況下,習得過程是自然產生的。這種知識的獲得方式被稱作「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學習的知識」是指學習者吧注意力集中在第二語言的形式特徵上,通過有意識的學習方式獲得的第二語言規則的知識。這種知識的獲得方式也被稱作「外顯學習」(explicit learning)

貝拉在習得這些語言遵循的是「自然習得順序」。也就是兒童在習得母語規則和語言項目時遵循一種相似的習得順序。而不是基於課堂教學,是保姆提供的可理解輸入,而且這種母親話語(motherese)或者保姆話語(caretaker talk)具有「此時此地」的特點,也就是說,父母對兒童講話和此地發生的事情是直接相關的,而不會說一些抽象、遙遠的事情。例如,兒童看見飛機,母親一般會問「那是什麼啊」,「飛機」。(再次強調可能後面的模仿不是我們討論的範圍)。其實整體來說貝拉的語言都是比較簡單的。並不是那種抽象複雜的句子。

最後一個問題,再過5到10年,這個女孩是否還可以保持目前超強的語言習得能力?她是不是還可以流利地用這7種語言進行交際和表達?

首先再過5到10年,也就是說貝拉過了關鍵期後,就沒有保證啦,在關鍵期以內,潛在的語言機制和潛在的心理機制。到了一定年齡段就會掌握一門語言,但是過了就不敢保證了,因為進入了一般的認知機制了。這裡不做循環論證了。其次貝拉接觸到的語言環境,語言輸入,以及這些使用這些的功能都是發展不平衡的。在這兒說一下雙語兒童:

雙語兒童在使用主流語言的學校,可以很快學會對話技巧,但是孩子即使是在家庭預警下,語言能力喪失的程度和速度取決於周邊環境中使用某一特定語言測家庭的集中度。在母語廣泛使用社區,兒童喪失程度輕,但反之2.3年內將會喪失用母語溝通的能力。也許可以聽懂,但他們會傾向於使用主流語去和家庭成員溝通,這就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語言差異,嚴重地可能就會變成情感上的鴻溝。

可能不是十分恰當。也就是說貝拉的語言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她的語言發展不平衡,比如使用的頻率,輸入的強度,使用功能等等都會造成這種能力的下降甚至喪失。

大Boss如是說:

觀察得出的結論還需要實驗,是否平衡發展需要測試,語言之間會不會混亂等猜測都需要實驗,我們現在也只能做間接的推測。


中文第三個問題「用什麼來呼吸」,按照前面的順序和一般人的思維我以為會說鼻子,沒想到她回答了一個這麼高級的答案……


哪7國? 要是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薩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克羅埃西亞語那也不難。


我看了看,在綜藝節目上是有點表演的感覺,可能是事先演練過。畢竟電視台一般為了播放時的效果,會寫台本做排練,要不小孩真晾在上頭了,場面就很難看。這個年紀的小孩有時候就是對大人的話不做回應,在陌生環境、許多人注視、很緊張的情況下尤其如此,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有過準備。

至於節目上表現出來的語言水平,我想至少能看出來是專門學過這些語言的,不是毫無基礎的學舌,比如這個小孩對漢語的聲調是有意識的,雖然有時發不準,但能說成這樣,絕對不是沒接觸過漢語的人。

後來我找到了小孩媽媽的instagram。上面傳了很多這個小孩的生活中的視頻,這些比較真實,而且就是小孩的那種反應、動作和話語,應該說比較能反映小孩的實際語言水平和能力。也能看出家長的訓練方法,就是找家教陪小孩玩,給孩子不斷提供浸入語言的環境,還輔以閱讀訓練。比較奇葩的是我看到有幾段長得很亞洲的黃種人家教的視頻,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漢語老師,結果點開一看說的是阿拉伯語。家長在評論中解釋,這個老師是個卡爾梅克蒙古人(就是我國新疆說衛拉特方言的蒙古族那一支的),但是阿拉伯語很好。從這些視頻看,這個小孩對於眼下當前的事物(比如手上玩的玩具),有描述和提要求的能力,和教師可以有一定的互動。但她對教師比較離題的碎碎念反應不大,應該是半懂不懂的。比如教她漢語的老師(是個中國留學生?)挺逗的,教小女孩打電話報火警,跟小女孩說「消防員同志」,估計「同志」這個詞小女孩就還理解不了,但小女孩可以準確地複述「房子著火啦」。以上情況應當比較符合兒童習得語言的規律。

至於朗讀的問題,我看這個小孩確實認字早。instagram上有她很小的時候(一歲不到)的視頻,父母給她拿俄文的識字卡看,她無法發太多的音,但是對這些卡片都有反映,看到動詞就做相應的動作,看到名字就指相應的東西。也有很多視頻是她平時朗讀各種語言的繪本,可見朗讀是這個小孩可以做到的行為。

我不知道怎麼鏈接單個的視頻,她媽媽的instagram在這裡,大家翻翻看吧

https://www.instagram.com/yulia9kina/

最後震驚一下,這個家長真是夠有雄心的,按聯合國工作語言拉單子來教小孩外語,不管是否有實際的眼下交際需要(不像生活在多語社區的多語兒童那樣),這是要叫小孩將來干大事啊……


周一到周末,請六個外語老師,然後一門俄語,每天一輪迴,差不多幾個小時的時間純外語對話,應該可以,當然這孩子應該是萬里挑一的絕世高手。


可能是天才,可能是噱頭【80年代我國還有頭頂鍋蓋深信自己是在有科學依據地練功的院士呢

重點是——看客,尤其是當家長當老師的,看看就好了,別影響到自己對身邊孩子的態度。


我一個外國朋友家的孩子,一男一女,六歲和四歲, 他們跟父親一個語言,跟母親另一個語言,跟保姆另一個語言,孩子們之間另一個語言,住的國家又是另一個語言,在學校里還學習英語。六種語言。


如果不是節目效果的話,有特殊啟發式的學習培養方式以及語言方面的天賦,是沒什麼不可能的,口音問題也是可以避免的,身邊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人的大腦學習能力不能被理論設定所限定,這麼小年紀也不能說精通,不過入門應該是沒問題,看得出來她有這方面的底子。順口提一下小姑娘法語說的不錯~


希望專業人士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精通一門語言。 @Chris Xia


我同學去年到友大留學,然後教她一年中文。


歐洲的語言跟中國各地的方言類似,如果中國各種方言都配上拉丁字母的拼音作為一種語言,那麼會7種語言的人多了去,至少我會4種。


別想的太邪乎,小孩的學習方法和大人學外語完全是兩回事。

而且這幾種語言都是最基本的難度,就算科學系統的學習,三四堂大課足夠涵蓋了。(我用德語在學校學過俄語和西語,用英語跟法國人學的法語)天天重複訓練,小孩子是學習語言的天才,可能都分不清什麼是什麼語,但能不過腦子的條件反射。也正因此,小孩每種語言都不太有口音,這不是成年人的二三四五六外學習法,人家這是沉浸式母語學習。

這七種語言阿語我不會,其他的多少會一些,但你說我能拿西語法語跟人更多交流嗎,我不行。

我猜過幾年這孩子最多掌握一兩門外語,其他的都會忘記,入門靠沉浸可以,正兒八經學那是兩回事,而且隨著孩子長大,沉浸學習就會越來越行不通。

國外這種例子不少,很多孩子小學中學學好幾年二外三外,長大了啥都不記得。還有就是,雙語家庭長大的小孩,不常用的那一門語言會退化,也就是說,沉浸式的入門如果沒有系統科學的支撐,是不夠的。而且如果長大了再重新學習,口音就會隨之而來。


去她媽媽微博溜了一圈… 說中文和諾一的感覺有點兒像啊,還會說哇塞… 牛逼


看完40集的 《超級飛俠》可以會40國語言


在每個國家居住半年至一年 12歲前 語言關鍵期 雖然暫時會因為混淆發生偏誤 但最終總會熟練掌握(但程度不同 取決於日常接觸的時間和強度) ??


推薦閱讀:

趁「裝在套子里的人」活著的時候扒下他的套子會看到什麼?
如何評價土耳其向俄羅斯道歉?
求電影《他是龍》一首插曲的中文歌名和歌詞,女主幫助男主學習人類生活片段的bgm,節奏很歡快?
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在什麼情況下會決裂?
普通民眾對別國總統大選發表言論屬於干涉嗎?啥情況下屬於干涉內政?

TAG:語言 | 兒童教育 | 俄羅斯 | 外語 | 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