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螺旋」可能被打破嗎?有類似的案例嗎?
「沉默的螺旋」理論基礎主要來源於心理學、大眾傳播學和社會學,而通過對「沉默的螺旋」的探討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不外乎大多數人都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造成的孤立。所以「螺旋」不外乎是在社會學範疇的大前提下,人們為了適應大眾傳播的影響而做出的心理學上的調整。從這點上不難看出,這一現象的出現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媒介傳播形式並無直接關係,只要處在這個社會中的與大眾傳播有交集的人仍在「害怕孤立」,那麼「沉默的螺旋」現象就不會在這個社會上徹底的消失。
近年來,新媒體特別是各種自媒體的出現看似是打破了「沉默的螺旋」的現象,人們介入傳播的渠道愈來愈多也愈來愈便利,人們可以自由的表達意見。這不同於諾依曼剛提出這個說法時的社會了(1974年提出,1980年出書全面論述),那個時候的社會在傳統媒體的領導下「意見領袖」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沉默的螺旋」現象尤為突出。反觀現在,有些叼叼的大v什麼的是很愛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的(其實表達不同的意見也是「害怕孤立」的一種),而且會有粉絲追隨他們的意見,比如微博、b站、豆瓣(當然還有知乎)上每天都是塵土喧囂,可以說是只要有可以評論的地方都會存在撕逼的戰場。額,先寫這麼多,挖個坑,有空再補。。。。。
~~~~~~~~~~~聽說這是分割線~~~~~~~~~~~~
終於有想起了這篇回答,雖然沒人看,但還是把它補完吧。
其實,關於沉默的螺旋爭論在業界一直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還是認為這個螺旋一直存在在我們的周圍。
在和學習傳播學心理學的室友討論之後,我們企圖尋找一種對於這種內在心理和公眾話語尋求契合的心理理論來解釋人們的這種對「孤立感」的畏懼,最終我們發現心理學家希金斯提出的「共享現實」的概念可以很切合這種心理特徵。
「共享現實」概念指的是人們期望去尋求一種與他人所共有的內在狀態的產物,而這種內在狀態是關於這個世界的對於這個概念的理解涉及四個方面,也可以認為這是共享現實存在的四個條件。
第一,內在狀態 ( inner state) : 人們要共享的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狀態,而不是說人們要去經歷他人在形成這種內在狀態時所經歷的事情,因此人們需要去了解或參照他人的內在狀態。
第二,這種共享現實是有目標參照物的 ( target referent) ,例如,他人的感受、信仰等。
第三,不能脫離共享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建立共同的內在狀態的動機 ( 這裡包括認知動機或關聯動機,認識的動機來自可靠和有效地理解現實世界的需要,關係的動機則主要是人們感受到與他人的聯繫的需要) 。
第四,有過與他人共享的經歷。
雖然我們沒法證實「共享現實」的出現是基於個體人或者社會人對「孤立感」的畏懼,但它卻是證明了「沉默螺旋」的出現是符合人的心理狀態的(當然這種證明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共享現實」沒有強調個人心理變化的過程,而沉默的螺旋表現在過程中,表現在個體表現的變化上。)
沉默的螺旋是可以被打破的,已經有人介紹了沉默的螺旋,那我就來專門說它為什麼可以被打破吧。
首先「沉默的螺旋」作為一種傳播效果研究的理論,是有前提假設以及不足存在的。
它的理論前提是:大多數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
具體來說:1.諾依曼認為,當人處在媒介信息環境之中,久而久之會具備一種「准統計官能」,也就是感知外界氛圍的能力,能夠感知媒體所呈現出來的主流意見,並且這些意見會轉化為個人對於社會主要價值的認知。傳播學上把這種外界氛圍稱為「意見氣候」。不過前提是,閱聽人必須處在長時間的媒體滲透,也就是媒體訊息的暴露下,才會影響到態度層次,進而改變行為。2.這一理論假設人們總是在判斷什麼是公眾的觀點,而且他們經常通過媒體來判斷。理論同時假設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對被孤立的恐懼,而且我們知道什麼觀點可以導致我們被孤立。但是社會上總還是有一些人對被孤立沒有那麼強烈的恐懼,這些人可以被成為社會觀點的挑戰者。
3.所以,這個理論是存在缺陷的。它過分強調「害怕孤立」這一社會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導致社會行為的動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權衡利益」後採取行動,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時不僅不沉默,還可能發出攻擊性的言語或行為。在這裡,個人的差異也應予以被考慮。
這種案例相信大家生活和日常人際交往中都會有遇到打破「沉默螺旋」的人。
如果沒有,那我就是。個人觀點,歡迎指出不足。"沉默的螺旋"由德國女社會學家諾依曼提出,主要是從社會心理角度來探討輿論與大眾傳播的關係。
什麼是「沉默的螺旋」?
就是在人們具有被社會孤立的恐懼心理(從眾心理)的基礎上,當人們意識到自身所持有意見為少數意見時,會逐漸對自身意見的發表保持沉默,漸而改變所持有的少數意見,附和多數意見,即。同時,這個過程是呈螺旋上升趨勢。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使得「優勢」意見顯得更加強大,這種強大又反過來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見者轉向「沉默」,如此循環,便形成一個「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題主問的是如何打破這種「沉默的螺旋」我覺得可以從這個理論的前提來尋找答案。「沉默的螺旋」的理論前提之一是,個人「對社會孤立的恐懼」所產生的對多數或優勢意見的趨同行為,那麼如果打破這種恐懼心理,那麼是否「沉默的螺旋」理論就失去效力了?當一個人對自身觀點的確信度十分之高時,比如當自己的某個親人被所有人都指認為是壞人時,特別了解這個親人的你,在這個時候應該是不會去趨同他人的意見的。但這也與這個人自身的性格有關。網路只是增加了人們發言的勇氣,但並沒有改變人性。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對一個問題,總是存在社會輿論,即優勢意見。大部分人在看到這個意見時,如果缺乏獨立思考,還是會很容易被帶跑,受其影響。比如對電影爵跡,知乎上幾乎一片嘲笑聲,如果你當年看過原著甚至喜歡原著,並且覺得電影不錯,那麼當你看到這些意見時,請問有多大可能你會公開說自己喜歡爵跡?更多人可能不想承認自己的真實看法,因為害怕被其他人嘲笑自己品味low。僅個人看法。
有一個問題是,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人們可以匿名發表自己的意見,沉默的螺旋理論會被打破嗎?就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是這樣的,參考網上的鍵盤俠以及各種噴子。。
挖個坑+1
哎剛考完試還是有點忐忑…說幾點思考
1. 沉默螺旋的先天不足
包括准感官統計,外部社會文化因素,自身性格特點等2. 網路環境的差異導致傳播環境的變化,媒介的自身特點、人際關係和匿名與否都將影響傳播效果
以知乎、微博、微信三種媒介為例3. 媒介議程的嬗變所導致的傳播效果變化對沉默螺旋的影響
哎…考得好的話再來補充………挖個坑,日後填。
「沉默的螺旋」在網路時代的來臨,尤其是「兩微一端」興起後,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推薦閱讀:
※請問bilibili、微博、知乎、豆瓣、果殼等網站一開始是怎樣吸引用戶入駐的?
※一款好的移動互聯網社交類應用,正常的日、周、月活躍度是多少?周、月的留存率是多少?
※被人盜用IP地址進行網路違法行為,如何證明不是本人乾的?他這叫肉雞?
※為什麼網上女神那麼多,社會上卻找不出幾個?
※辯論虛擬社交網路對青年人的成長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