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的產生及修正?
2017/1/31 更新
……………………………………………………
從寫這個回答以來,有很多人會私信問我這個是什麼腿型,那個是什麼腿型?但我都沒有回復。因為我知道,即使我耐心認真的回復,真正能聽進去的人真的很少,會去踐行的更少(從你問的問題能看出你想改變現狀的願望並沒有你想像的強烈,你只是在抱著試一試甚至漫不經心的態度在提問而已)。所以我一再強調,與其聽別人的,倒不如自己動手去學習和了解。能用搜索引擎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輕易去問別人。當然,別人的回答也可作為參考,但應該僅僅作為參考!這樣做不光能讓自己更了解問題(也許了解過後會發現你原本就沒問對問題),還能更有利於實踐(經過深刻思考得到的結果更能促使自己踐行)。自己動手的最大好處是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有利於鑒別信息的真偽、利弊以及實用性等等。
總結一下:
問問題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
1.我真的想知道還是僅僅一時興起?
2.這個問題只有「專家」知道,還是通過搜索就能了解?
3.知道真相後,我會怎麼做?我該怎麼做?最後卻沒有做又是因為什麼?
不做伸手黨好處如此之多,越早踐行,收益越大!讓自己的大腦動起來吧!(我相信依然會有很多人視而不見……)
………………………………………………………
(更新)聲明:以下方法是不可能讓你在1個月甚至3個月見到顯著效果的!急功近利者建議手術。我寫這個想表達的重點不在於矯正方法,在於傳達一種理念:
1.勿做伸手黨,別人說什麼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說是合適你的,學會自己順藤摸瓜,自己去搜索,去探索,也許得到的除了更加可信的答案外,還能收穫別的驚喜。所以,我不希望你們看了文章後還問我「這個是什麼腿型?那個是什麼腿型?」我不是醫生,也沒有精力回答這些原本你們自己稍稍動動手和動動腦就能找到的答案。
2.另外,要有「不完美心態」。你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執著於完美。腿部畸形已經形成了,急也沒有用!試著接受問題的存在,正確評估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懷著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相信積累的力量,每天改善一點點,只要方法找對,終會一天會聚沙成塔,帶給你驚喜的改變。
與其在那糾結方法的好壞,糾結於那些自己還沒搞懂的問題,不如親自去探索和嘗試,用自己可以理解的邏輯去判斷,從自己能確定的部分入手(比如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動作習慣),不妨先做著,也許隨著你的開始,迷霧也會慢慢散開呢!
我會不斷隨著我的認知的升級以及相關知識的擴展進行更新,也期待有興趣的朋友能不吝賜教。
………………………………………………………………………………………………………………
看網上好多人在關注這個問題,好多人都有這方面的困惑,忍不住出手整理了一下網上及圖書館文獻的信息,本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原則以及常識,評估了信息可信程度,篩選摘錄了以下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O型腿俗稱羅圈腿、弓形腿、籮筐腿,指的是在膝關節處,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故又被稱為「膝內翻」。
O型腿成因:
1.
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佝僂病;2.
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或不正確的用力習慣引起支配關節的肌肉力學失衡,長期的肌肉力學失衡可以導致關節發生移位,而形成膝內翻。(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形成滴)3.
外傷或其他疾病導致的O型腿。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定結構,可以隨關節的改變做出適應性調整。在一般情況下,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不是形成O型腿的關鍵因素,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外傷引起外側副韌帶損傷等破壞了膝關節的穩定也可以導致O型腿,這在運動員比較多見,治療時一般需要手術修補損傷的韌帶。4.
膝關節的內外側角度,與前後的角度不同,不是由腿部肌肉來主動控制的,而是由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的強度決定的。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主要的穩定結構。當外側韌帶偏鬆弛的時候,膝關節就會內旋,形成O型腿。自測方法:
在雙足跟、雙足掌併攏,放鬆雙腿直立,如兩膝存在距離,就說明是有O型腿了。
一般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兩個指標,判斷O型腿的輕重程度。
所謂常態膝距,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雙腿和膝關節放鬆時,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主動膝距,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腿部和膝關節向內用力併攏,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如果你的膝蓋能自然靠攏,那麼恭喜你,你的腿型不是O型腿:如果用力夾緊才可以併攏膝蓋者,也很欣慰,你只是中輕度的有O型腿,這時可以經常訓練兩腳併攏動作來改善。
如果你的膝蓋用力夾緊也靠不攏,那麼你就是重度的O腿型,就需要花心思去矯正啦。
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常態膝距在3厘米以下,為輕度;
◆常態膝距在3-10厘米之間的為中度;
◆常態膝距大於10厘米的屬重度。
非手術矯正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過鬆弛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恢復膝關節內外側的穩定結構。從而使脛骨外旋,達到矯正目標。
1.
正向拉伸,拉筋2.
正壓腿、側壓腿。立即接第三項3.
立正併攏堅持一段時間(適合在等車,等人……零碎空閑時間做,一有機會就做)4.
直立,兩腳併攏(一定要併攏),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做 20~3O次。(可以在膝蓋處夾一塊板,看板的方向)5.
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鐘,做5~10次。6.
鍛煉腿部內側肌肉的方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足稍內扣,膝關節內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動作。20次一組,每天做2~4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即可7.
坐在椅子上,儘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8.
彎腰,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做20 ~30次。9.
兩腳平行站立。先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各做20~30次。10.
後退8步法:大步向後走7步,腳踝彎曲,腳板直接著地,路線走直。第八步收腳併攏立正。(讓身體找回正確走路姿勢)預防和注意事項:
1.
平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和走路姿勢;O型腿的人走路多為外八字,即行走的時分,雙足尖向外分,在行走的時分,腿部會向外用力,膝關節受到向外分的力,久而久之,站立的時分膝關節就會無法併攏,變成O型腿。所以要先調整走姿,學會重心放腿內側。良好的走姿應當身體直立、收腹直腰、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腳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勻。剛開始調整時可能覺得很彆扭,有種不會走路的感覺,工夫長了就自然了。
2.
不蹺二郎腿;3.
O型腿的預防與防止加重非常重要,除了先天以及器質性病變造成的O型腿,其他絕大多數的O型腿都是由於後天的不良習慣(跪坐、盤腿、運動、走路姿勢等)造成的。在日常生活要注意這些,避免形成O型腿。4. 這種現象的形成是整體的問題,不單是腿的問題,所以解決問題要從整體考慮,僅僅通過各種外力或手術矯正好了的患者,如果沒能從根源(糾正不良姿勢、動作)上改變,那麼靠外力改變的終究會再度回歸變形。
4. 發現自己的鞋子鞋跟外側磨損嚴重,一!定!要!換!新!鞋!了!!穿著這樣的鞋,時間成了也會形成O型腿。
最後!!!!!動作可以不全做,如果能把兩三個動作,甚至僅僅是一個動作堅持做下去,也比都學卻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有效果的多!!!!!!!不在多,在堅持,效果是一天天積累下來的!
沒有什麼方法適用於任何人,也沒有什麼方法是一定正確一定有效的,所以我們要保持開放的、與時俱進的心態,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選擇的嘗試和堅持以及根據反饋進行調整。
希望大家都能有雙美腿!哈哈!
O型腿形成的最常見原因可以分為三類:
1、發育性因素在身體發育時期由於營養不良或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鈣磷等營養元素缺乏,骨骼發育障礙、骨變形或關節軟骨發育不良,而出現膝內翻的改變;
2、失衡性因素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或不正確的用力習慣引起支配關節的肌肉力學失衡,長期的肌肉力學失衡可以導致關節發生移位,而形成膝內翻。這種關節移位和大家都熟悉的關節錯位是完全不同的,關節錯位表現為對應的兩個關節面發生相對位移而失去正常的對應關係,關節移位主要表現為關節的旋轉和關節間隙的異常,在膝關節表現為兩腳平行併攏站立時髕骨向內側旋轉,這是膝關節的整體旋轉引起的,不是髕骨半脫位,只要關節得到矯正髕骨就會回到前方,在X線正位片上顯示膝關節內外側間隙不等寬,內側間隙明顯變窄;
3、外傷或其他疾病導致的O型腿;
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定結構,可以隨關節的改變做出適應性調整。在一般情況下,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不是形成O型腿的關鍵因素,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外傷引起外側副韌帶損傷等破壞了膝關節的穩定也可以導致O型腿,這在運動員比較多見,治療時一般需要手術修補損傷的韌帶。
O型腿的人,平時站立和走路時,都是腿外側肌肉用力,內側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發育不勻稱,往往外側肌肉多,內側肌肉少。這樣,形成的腿部肌肉輪廓線就是彎曲的,給人的感覺就是骨頭彎曲了。其實並不全部是骨頭彎了,只有少數是真正骨頭彎了。如果想判斷骨頭是否彎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拍X線正位片。
並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由於同時伴隨髖關節的外展移位,會導致雙腿間的縫隙別大。
矯正治療
O型腿的矯正方法包括:手術、儀器、夾板、綁腿、鍛煉、矯正鞋墊等。
摺疊一、手術矯正
手術適應於O型腿程度非常重,或者已經並發骨性關節炎,出現關節疼痛的患者。手術的好處是被動治療,矯正立竿見影,不需要恆心和堅持。缺陷是手術技法不同,大多需要截骨,痛苦和風險大,費用高。
1.外固定器加脛骨結節倒U形截骨術。
這種方法優點主要有:截骨術操作簡單、安全、骨癒合快,不容易出現延遲癒合,採用外固定器便於掌握整形矯正時的角度,可使骨癒合角度準確,調整也方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下地活動,下肢肌肉不會出現萎縮。
2.脛骨結節倒U形截骨術,術後管形石膏外固定。
據統計,O型腿畸形完全矯正率可達96%以上。
摺疊二、非手術矯正方法
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過鬆弛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恢復膝關節內外側的穩定結構。從而使脛骨外旋,達到矯正目標。
非手術矯正方法,好處是費用低、風險小,缺陷則是主動治療,見效慢,需要長期堅持。沒有恆心就達不到矯正目的。
1、夾板、綁腿方式的矯正這種方式簡單易行,通過夾板和捆綁產生的壓力使膝關節處的韌帶進行調整。優點是不需要手術,容易操作,缺點是需要堅持,而且夾板和捆綁容易使膝關節部位的血管、神經造成損傷,嚴重者造成神經壞死。
2、儀器矯正儀器也是通過調節膝關節內外側韌帶。缺點是需要主動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恆心來決定矯正周期長短,比夾板、捆綁的費用要高很多。優點則是可以避開對膝關節部位血管、神經的損害。
3、矯正鞋墊矯正鞋墊是外側高、內側低,在行走、站立時,可以給小腿一個向外旋轉的力量,能預防因走姿不好,導致的O型腿加重和形成。方便使用,但對於輕微O型腿患者有效,不適用於O型腿程度較高的患者。
4、鍛煉「O」型腿通過鍛煉的矯正方法具體如下:
(1)直立,兩腳併攏,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做20~3O次。
(2)彎腰,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做20~30次。
(3)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鐘,做5~10次。
(4)兩腳平行站立。先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儘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如果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效果更加顯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腰部隨之也逐漸直起來。做15~20次。
(7)下蹲,雙手叉腰,上身保持直立,雙腿張開15—20厘米,腳尖略微向外,吸氣時兩膝靠攏慢慢下蹲,儘可能深蹲並停留片刻,感到腿部肌肉緊繃。呼氣時慢慢打開雙膝,伸直站立,重複10次。下蹲時膝蓋和大腿靠攏,對於矯正O型腿很有效。儘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會更好。
O型腿的預防與防止加重非常重要,除了先天以及器質性病變造成的O型腿,其他絕大多數的O型腿都是由於後天的不良習慣(跪坐、盤腿、運動、走路姿勢等)造成的。在日常生活要注意這些,避免形成O型腿,即便是通過各種方法矯正好了的患者,也要注意各種不良習慣,避免腿型複發。
摺疊O型腿的外固定治療
膝內翻畸形(D、O形腿)是常見的下肢畸形,患者多為青少年,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下肢,致病原因包括佝僂病(分兒童型和少年型)、骨骺壞死或骨骺發育異常。膝內翻不僅影響外觀,且造成下肢負重力線的轉移,日久可繼發張力側的韌帶鬆弛、壓力側的韌帶攣縮、退化性關節炎、髕骨脫位及髕骨軟化等症,並可引起相應的各類癥狀。診斷雖不難,但尋找原因明確畸形部位、方向和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治療是骨科醫生一項重要的臨床工作。
年齡較大和畸形嚴重的病例,常需矯形外科治療,滿意的矯形效果有賴於術前的精心設計手術方案。膝內翻均伴有脛骨內旋畸形,單側可致肢體短縮,雙側可致身材矮小。手術時應同時予以矯正。對特殊病因引起的膝內翻(如低磷抗D的腎形佝僂病),常需內科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可行截骨矯形手術。
傳統的膝內翻治療,常採用小腿外側切口,行脛骨上端楔形截骨,腓骨在不同平面做斜形截骨,再以L型釘板或克氏針交叉內固定,並附以石膏管型外固定。
摺疊O型腿矯正操
1.八步矯正法。向後邁步走,注意要腳跟先著地,路線走直。每次走八步。
2.鍛煉腿部內側肌肉的方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足稍內扣,膝關節內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動作。20次一組,每天做2~4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即可。o型腿產生有3個方面:1、發育性因素, 在身體發育時期由於營養不良或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鈣磷等營養元素缺乏,骨骼發育障礙、骨變形或關節軟骨發育不良,而出現膝內翻的改變; 2、失衡性因素,平時的不良坐姿及不正確的用力習慣引起的;3、 外傷或其他疾病導致的O型腿 。治療有三種治療方式:保守治療、開放式治療、微創治療
哈哈哈哈哈想起語文老師小老頭說:日本人愛壓腳跟坐,所以他們國家的女人多是羅圈腿,還得拿和服遮
作者您好 我因工作需要引用的回復 申請授權
推薦閱讀:
※我這種是O型腿還是X型腿,該如何矯正、鍛煉?
※髕骨外翻是什麼,如何判斷與矯正?
※我的羅圈腿到什麼程度了,還有機會恢復嗎?
※矯正走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