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不景氣,而房價卻在飆升,這種明顯的虛火背後的原因為何?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兩個方面看。
第一,房價是不是真的在漲。今年確實出現了深圳,蘇州,南京等部分城市房價暴漲的情況,北京上海也維持了強勢增長的態勢。但三四線城市甚至部分二線城市已經出現了房價增長停滯甚至降價的情況。從全國總體來看,房價雖然仍然在增長,但已經明顯出現了後勁不足的跡象。(或許這也是國家所說的「軟著陸」的表現?)
第二,部分城市的房價為什麼還在漲?首先是國家政策的利好。二成首付以及降息降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買房的門檻和供房的壓力,使得部分剛需入市,提高了需求。其次,實體經濟衰退,三四線樓市萎靡,大量資金目前只能向相對保值的一二線城市聚集。
至於將來的房價走勢會如何,房價問題處於風口浪尖多年,在群體心理效應的放大下已經變得極為敏感,微漲即會帶來暴漲,微跌即會帶來暴跌。繼續暴漲會導致吸干實體經濟的血液使中國經濟慢性死亡,暴跌則會導致經濟崩盤重新洗牌,國家現在也是摸索著在走鋼絲,至於能不能安全的到達鋼絲的另一頭,說實話,我不看好。但無論是哪一種結局,為這些後果埋單的永遠是基層群眾。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蟹妖。「飲鴆止渴」這四個字用得好。以美國為例。除了無知之外,最可恨的是有私利在其中作祟:個人或集團各種勢力,他們會在為國為民的包裝之下施加影響將,例如國家決策,向於他們大大小小的私利有益的方向引。以下引自:
「狂生文化論:從根本上征服中國」 作者:心念暢然
http://pan.baidu.com/s/1kUN07Dd
第十五章 商業自由之徵服中國
某國狂生放言:
對商業自由的追求熔入了猶太民族的宿命,商人們的夢想。在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經濟當中,這宿命或是夢想實現了嗎?商業經營要自由而不受政治的干預和壓制。貪婪的商人要自由地不受干擾地賺錢。這是一樁屁股決定大腦的事。每個生命都有宿命和夢想,豬也有豬的夢想:四周圍欄都倒掉,天上紛紛掉飼料,天下屠夫都死掉,世界人民信回教。
中國歷史傳統上重農抑商,以農為本。一個朝廷經營一個國家的時候,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首先是老百姓要有飯吃。行商是無論如何變不出糧食的,無非是便利流通,儘管這也需要,但不在根本上。更主要的是,為什麼要抑?如果無關緊要,不去理它也就是了。原因是:行商者以貪婪逐利為目的,不嚴加管制,一方面,必然出現聚斂搜刮財富而奪民之利者,好比陶朱公的二兒子,大災之年囤積糧食,哄抬糧價;一方面,如若天下人大多去農從商而逐利,哪來足夠的糧食供給天下人?好比大家紛紛追逐金融投機,不再搞實體產業。當今經濟,實體經濟可以比作舊時的農業,搞金融資本算是典型的行商。
依照中國傳統文化,國是服務國民的,為民謀利而不與民爭利。一個人若以賺錢為念,儘管去當商人,不可以把國政交到這種人手裡,不可以使國政成為謀私利之器;一個人,不念個人私利,以天下為已任,以黎民蒼生為念,也就是要化成天下,有文化追求,方可稱為士,才應出仕從政為官。所以,出仕是較從商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出仕在根基上包含著對文化的追求。而從商是聚斂財富是有原罪和受鄙視的,是沒有文化追求的人做的。此就是中國人搞的官本位,重農抑商,以及為什麼商人傳統上地位不高,儘管現實情況與理想總是存有差距的。
總之吧,國政是不可以交到商人集團這種唯利是圖的人手中的。商人,在政治的嚴格管制之下,便利一下流通,活躍一下經濟就好了,不可任其坐大。否則,必然出現盤剝百姓、土地兼并、貧富懸殊、民不聊生。
猶太民族的歷史告訴我們,不光中國人明白商人的位置和作用。聖經中有出埃及記,還有基督被羅馬人釘在十字架上。有學者考證說,實際上是埃及、羅馬引入猶太人搞活一下經濟,然後呢?卸磨殺驢,鳥盡弓藏。起碼還有我們更熟知的,還有二戰期間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屠殺。實際上在猶太民族的歷史上,類似事件重演的次數可能不只這幾回。這種悲劇性的歷史揭示的規律,為中國的老祖宗所掌握,說白了,政權是根本,與商人無關。當然,夢想可以有。
就追求商業自由這一問題放到中國來考量時,我們可以觀察到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產生了問題。普遍的呼聲是:成就是市場化改革帶來的,問題是市場化改革不徹底帶來的。所謂市場化改革不徹底,是指政治對商業自由的干預還沒有完全排除,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國有經濟妨害市場經濟的自由度。這種呼聲反映了新興的民營資本和商人勢力在追求更大的政治權利和地位。這是必然的。當然,夢想可以有。
而當我們想更全面地審視這一問題時,不禁應當有這麼一個疑問:商業自由這麼完美嗎?好的東西都是它帶來的?問題都是商業不夠自由造成的嗎?
那位偉大的猶太學者馬克思,肯定了市場經濟巨大的威力,同時也深刻地從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剖析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必然的癥結:經濟危機。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更直觀通俗的角度來解讀一下商業化自由市場下,債務危機導致經濟危機的秘密,儘管這不是經濟危機的全部。
在可怕的資本遊戲中,借錢時造就繁榮和樂觀氣氛,大家一起吹泡泡。還不上時,債務危機爆發,泡沫破裂。說白了,債務危機就是借了錢還不上。這是市場經濟本質固有的現象。好比我們大家各自借來幾千塊錢,先去泡巴刷夜爽一爽,這就是吹泡泡。要還錢時還不上,泡沫破裂。
當考量一個大經濟體時,複雜度自然更高,當中會有金融大頭等一小部分人仍能從中贏得暴利,社會大多數人遭受損失。需要了解:商業環境下,債務是連環串的。當你還不上債破產時,如果你的債主只是受了一定損失但還扛得住,那麼危機僅限於你。如果你的債主也扛不住了要破產,就會再往上家,也就是向你債主的債主那裡傳導,直至有人能扛住。當出現很多人被連串債務搞垮,就是大型全局性債務危機或是金融危機了,因為受影響的債主中,自然少不了金融機構。嚴重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經濟危機了。危機還沒有爆發,但這種局面已經形成,那就是不同級別的債務危機風險。
好了,我們知道債務危機是如何引發經濟危機的了。但是,這種債務危機、經濟危機是在市場經濟環境當中必然發生的嗎?相傳當年英國女王也有此一問,為什麼不能避免呢?搞得英國一眾經濟學家和學者很是頭痛。當然無論如何還是恭敬地回了一封信。
你打理自己的家庭財務時,銀行給你的信用額度,你不會過度使用,即使你知道借出一大筆錢,你一家可以花天酒地爽好一陣子。可是,還的時候呢?避免過度借貸和高風險操作,這就不會有債務危機。而你替別人管理一個公司時,當你借出一大筆錢,在裝點業務的同時,能夠讓周圍的小夥伴們都爽一陣子,自己也能多掙獎金,最後不需要你來還錢,因為是公司的債務嘛,而且完全合法,你會如何?只要自己賺得夠多了,你還怕公司倒閉嗎?
如果大家的買賣都經營得很好,危機是不會有的。如果。現實情況中,債務危機必然的成因,可以先簡單歸為兩大類:經營不善,惡意經營。天災之類的可以劃入經營不善,源於對風險估計和準備不足。更可怕的是,利令智昏,追求暴富,心存僥倖,鋌而走險。在崇尚經濟自由而缺少計劃、監督、管制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它的傷害和風險是成倍放大的。
這是一個讓傷害和風險按幾何級數放大的,市場經濟下功效強大的經濟制度:公司制。公司制,這種偉大的制度威力強大,但別忘記,任何工具都是雙刃劍。公司制,使得公司的經營者可以拿別人的錢去豪賭:輸了,輸的是人家的,贏了,自己自然也是可以暴富的。為什麼不去豪賭呢?人類本性中的貪婪被很好地激發。最簡單地,就是在盲目樂觀自信和賭博追求暴富的心態下,過度借貸和擴張。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沒問題,因為問題的暴發也是要一點時間的。退潮時,也就是要還債時,就開始大規模裸泳了。能夠不受貪婪之誘惑,保守經營,才可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真正的企業家是少數,賭徒和暴發戶是多數。企業家更能長久,賭徒和暴發戶怕不太能長久。可怕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惡意經營。典型的,很多經營者心裡明知是在埋雷,只要自己不被炸到,在公司制的架構下,自己拿高薪、獎金、業績,能得到提升和安排好黃金退路,包括能夠找其他人或借口來背黑鍋,這些都不難。無非就是當初對商業計划過於樂觀自信了,結果經濟環境不如預期的好,這個誰也怪不到。做得更到位些,拉攏些能互相照應的朋友。雷再大也沒問題。本質上是合法的龐氏騙局,真正因金融詐騙、非法集資被抓的是極少數。被抓的那些,歸根結底是水平不夠又太急太貪,事情做得太不講究。在缺少規制高度自由的市場經濟環境里,在這種環境和土壤之下,人性中的貪婪得到最豐厚的滋養。
就說美國,整個金融行業連同各產業在玩合法的龐氏騙局。銀行家們大把掙傭金、獎金、分紅之類,其實他們心知肚明,這都是從投資或借來的錢的本金里倒出來的,而並不是真正賺出來的利潤,利潤是紙上金融數學遊戲吹出的泡泡,只不過合夥用複雜的金融工具以及互相倒手掩人耳目,把錢洗白,在賬上做成利潤。那些圈錢燒錢的高大上公司也是。他們心知肚明,那些高收益是沒有真實支撐的,是在埋以後債務危機的雷。危機暴發,金融家和高管們個人不損失,公司銀行破產倒閉,作為最終投資人的老百姓的錢填了窟窿,國家拿納稅人的錢出手相救其實依舊用的是老百姓的錢。
之後,再換一批新的銀行家企業家上來重搞這套把戲。政客也和他們一夥,整個是他們養的。如此而已。他們每個人都作非常無辜狀,證明自己原本天才的投資經營應是很成功的,只要在公眾面前沒有大漏洞就好。金融詐騙、非法集資被判的投資家企業家也常常是這種表現,相比之下只是做得太不夠講究,被抓住了把柄。
這種局面就是:少數人掌握的金融資本對大多數勞動者和實體經濟進行盤剝。這是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法制環境下必然滋生成長並成熟的金融體系,這是商人所追逐的夢想。
市場經濟的癥結在哪裡?貪婪、自私、功利、短視。這八個字,其實在前面的講述中已經很清晰地體現出來了。
美國也會發生行業過熱、產能過度。你以為他們擠入過熱行業的時候真不知道產能已經過剩了嗎?這個操盤手們不關心。龐氏騙局、債務危機爆發,投資人要背負多大的損失,操盤手們也不關心。只要他們在吹產業過熱的泡泡時自己能夠得到好處,反正損失是投資人的。這就是商業化,純粹的市場行為。
還需要特別指出,市場經濟環境,配合本性貪婪的文化,對財富無止境短視地追逐,所導致的最惡劣的後果之一便是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過度透支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原本不需要消耗那麼多資源,不需要將環境傷害得那麼厲害就能夠使人類有很好的生活,與自然環境更和諧地共存。中國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來自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在這方面有著很深遠的認識,以曾仕強教授的話講,中國人很好地約束了我們自己,但約束不了別人。西方列強船堅炮利,非把中國也拖下水。如果我們接受中國文化,相信人類將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繁衍得更長久。
在中國,國營資本遭到民營資本的痛恨。例如石油和石化被劃為公益性企業,被人廣泛吐槽。其實,被吐槽的真正原因在於,它們的存在首先是妨礙了民營資本進入分享這一領域的豐厚利潤。如果它們被私有化了,會怎麼樣呢?汽油價格會下降嗎?短期內很有可能。長期呢?我不確定。但我能確定的是,商人和資本的逐利本性,會將價格鎖定在利潤最大化的位置。越是剛性需求,越會抬高價位。
另一方面,所謂管理效率提高,意味著底層勞動者工作負擔加重而收入降低,經營者獲得更大利潤和收入。其實國營資本最遭民營資本痛恨的,所謂效率低下,實際上就是讓基層勞動者少幹些活兒,多得些錢。因為這種狀況的存在,害得民營資本增加基層勞動者勞動負擔、壓制其收入的空間大大受到擠壓牽制。商人和資本的貪婪逐利本性,還決定了社會長線、戰略性意義的事項是被他們所遺棄的。
馬克思早已讚歎過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巨大威力,這沒有人會去否認。但它的危害呢?其實中國的老祖宗早已經認識清楚了:如果市場經濟成為主宰,任由商人貪婪逐利不受節制,必然是大眾受到盤剝,貧富分化,自然環境和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在從中國文化的財富觀中也可以體會出來,這就是積聚財富沒有節制有傷天德有違天道,這就是財富的原罪。所以,中國政治化成天下的傳統智慧就是,利用它們活躍下經濟流通就好了,但一定要嚴加規制。也就是說,商業是需要的,但全盤商業化是斷斷不可行的。
中國一貫有著干預商業自由維護國民利益的行徑。從解放初期在上海收拾投機商,到1998年串通港府收拾索羅斯,到2015年到2016年期間連續干預股票市場、外匯市場的投機,禁止炒虛經濟的海外中概股回歸國內割股民韭菜……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一直堅持以公有製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中也包含著深深的傳統智慧,又迅速搞活發展了經濟,同時又翻不了天,分寸拿捏得當又收放自如。現今使我們很有挫敗感的便是想用經濟和金融手段想通過因勢利導引發經濟危機來打擊中國的嘗試屢遭措敗。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以公有製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除了存在適當範圍的自由經濟,而公有制主導的部分更受統一的協調和管制,在應對債務、金融、經濟風險方面非常有力和有效。儘管屢敗屢傷,我們還要……
另外,我們應當配合金錢至上的論調,鼓吹商業自由,大大釋放人本性中的貪婪,從而使中國受到傷害而更虛弱。如果中國人能夠盲目崇尚商業自由,將使中國經濟發展進一步自由化和脫實就虛,其經濟穩健性必然下降,抵禦金融風險和經濟危機的能力必然下降,無疑將大大有利於我們征服中國的努力。
這方面我們也不完全只有失利,也還有一定成績。儘管寵氏騙局不過是金融黑幕的一小部分,但是中國金融圈裡寵氏騙局非法集資,各種案值億計的跑路、失聯、停止兌付的金融平台理財產品,近年來已經成批冒了出來。涉案金融操盤機構中,本來應當由高級專業人員擔當的高級職位坐滿了沒有專業知識擅長包裝的美女明星網紅及各類騙子,能拉來錢大家分就好,是不?這不就是典型的商業自由和對金錢之貪婪的放縱的例證嗎?儘管中國政府監管和執法機構已經非常警覺和加強了控制,但還是希望中國能夠向著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更自由化的方向發展,我們才好得利。
對於任何批評商業自由之缺陷的,哪怕指出的問題是客觀的,也要加以歪曲,要將其抹黑並打成要全盤否定商業,要說成這是妨礙大家發財,就好煽動一知半解而又容易衝動的人來攻擊他們了。這樣才好達到我們征服中國的目的。
謝邀經濟的惡果從03年已經種下, 禁止私人建房,只能買商品房的政策拉開了高房價的序幕
首先我們先了解房價為什麼那麼高
一大堆人分析了無數理由,剛需,丈母娘,人口,城鎮化,這些都是表面
理由只有一個,錢,源源不斷的金錢湧入這個行業。
拍地,建房,公關,稅費,所有的錢都是銀行的,房地產商把風險全部轉嫁到銀行,如果出現最壞的情況,也就是把銀行把房子收走,但是,賺了錢就是自己的
銀行的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多出來的紙幣引發通貨膨脹,這樣一轉手,銀行把風險轉嫁給全國老百姓
你們是不是感覺軟妹幣的購買力,一年不如一年?通貨膨脹搶錢不僅隱蔽而且高效,被洗劫的是所有人,你們一個個的,誰都跑不了
在通貨膨脹的威脅下,缺乏投資渠道
這個時候房子作為投機金融產品,如果投資1億,如果百分百確定以後會漲價到2億,那麼社會上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會瘋狂湧入,全國的消費一下子就帶動了起來
房子好不好賣,取決於整體社會的預期是否看漲?所以你們會看到天量庫存133億待售面積和60億在建面積,加起來193億平米,但是房價還是一直漲
為什麼呀?
市場覺得還會漲, 就會增加投資
很多知友要數據,好吧,滿足你們的要求,順便更正下錯誤,房地產不包括土地出讓金,佔據稅收收入60%
,
在商品房銷售增速不斷回升的推動下,1-11月商品房銷售額達到7452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5.6%,已超過2013年同期,與之相比增長了6.5%。按目前趨勢來看,2015年商品房銷售金額有望刷新歷史紀錄。與銷售面積測算方法相同,按2012-2014年12月銷售面積佔全年的平均佔比16%測算,12月銷售額為14194億元,全年將達到8.87萬億元 ——
總結:
1: 2015年賣地收入3.9萬億,(肯定嚴重低估,就這樣算吧)
2015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110604億元
2: 2015年房地產銷售預估8.87萬億,按照郎咸平教授的計算,房地產有12種稅,56種費,我們保守點稅費按房地產銷售額75%算 房地產稅費收入是6.65萬億,佔據稅收11萬億的60%
政府肯定會強行托住房價的, 在沒有下一個產業支撐消費和就業之前,政府不會允許房地產崩潰的 ! 只是不知道能撐多久!?
是這樣的,越是實體經濟不景氣,股市就越是一片大好。引申一下其實就是,越是實體經濟不景氣,社會上流動資金就越多,流動資金多了,就會進入金融市場,金融市場就繁榮。房子現在與其說是一個商品,不如說是一個穩賺不賠(政府會托底……)的投資項目。所以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和實體經濟背道而馳了。其實和股市瘋漲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房市的背書更可靠。(股市不一定不跌,但是房市國家必須不讓它跌,頂多讓它不漲)
把錢留著,等颱風過去。
一線城市為什麼能暴漲, 因為有錢的老闆們把公司和工廠都關了, 把賺的錢都投到了樓市裡面去, 其實想想理由也很簡單, 做實業要冒著虧損的風險累死累活, 利潤遠不如穩賺不賠的一線房產漲幅, 要記住資金總是往利潤更高風險更小的地方流動的.
實體經濟萎縮,房價卻暴漲,背後真實原因是什麼?視頻
不是房多,是需求大於存量。不是人不買房,而是買不起房。房地產泡沫也不是很大,畢竟成本已經在極限了,如果能少點多賣掉回籠資金,為什麼房地產商不降價呢?
中國實體經濟的危機與悲哀,根源就在逃避體制缺陷、無視法治缺失、私心膨脹之下所謂經濟改革的投機取巧、急功近利。所謂招商引資及房地產等等改革中的政府、官員的短視政績,對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的無知與藐視,官商勾結權錢交易,驚天腐敗成本與代價轉稼給全社會,實體經濟、金融秩序、財富分配、民生民心、社會平衡、文化教育、環境保護、思想法治無不深受其害。表面繁榮的幕後是整個國家、社會全方面的失衡與危機……
關於實體經濟萎縮的話題本人不太贊同所謂萎縮的理論。打個比方,把一個人吃一頓飯當成一個整體的經濟,大部分時間,整個人一頓飯的需求量整體是沒怎麼變化的,除非個人特別調控,所以對於整個經濟的體量應該是一個比較穩定的量,當然可能會出現特別的狀況,比如某頓飯菜特別好吃,有新花樣,一下子吃了平時的大幾倍,這個也是出於有一些特殊的引爆的點出來的時候。但是頓頓都這樣還是不會有特別的感受的。所以不贊同萎縮這個話題。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是因為飯菜燒多了,食慾又沒有太大變化,解決的方法就是促進消化,多吃,或者再找一些人一起來吃。對於實體經濟,其實一直就不存在所謂萎縮,對於製造業,由於同質化產生的競爭太激烈,所以只能有些企業餓死有些企業被兼并,這是讓企業成長更好。還有一種,比如中國的企業有錢了,大幅購買國外的企業或者技術,關鍵老外又不傻,不會隨便把技術給你,所以還有一個就是老實的發展自己的技術,找到技術中的增長點,然後通過自己的競爭力把那些國外的技術類的企業給干倒,你去獲得更多的機會,但是這個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的,可能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那個時候你可能會有一個更牛逼的增長點。中國人的聰明和勤勞是讓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害怕的。或許某一天可以從技術和創新上征服全球經濟。
推薦閱讀:
※经济 Geek 们,你们怎么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弊以及影响?
※既然中国基本各个方面都不差,那么为啥富裕阶层想要移民?
※「先富帶動後富」是不是提高富人的稅?
※蔡英文四年任期內,台灣人均GDP將被多少大陸城市超越?
※如何評價12月17日美聯儲加息?
TAG: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