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牛X的中國工廠》展現的內容,對中國的製造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來說,有多少代表性?

我是機械專業的大四學生,上個月我們專業去十堰的汽車廠實習,感覺他們的生產方式好落後,連做變速箱齒輪都是人工在磨。以後我們專業出來也是做這個的嗎?

===========================================================

今天又在網上看到一個中國智能工廠的視頻,

視頻封面中國工廠也牛X—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1.這確定是中國的?怎麼和我自己親眼所見的差那麼遠?

2.如果是國內的,大概與國際的領先水平還相差多遠?

3.對於國內整個製造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來說,又有多大代表性?


題外話,誰知道視頻里那段背景音樂是什麼?已經好幾個人問了。。。

=====================================================================

謝學妹邀。。。

感覺自己好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你說的那兩個廠我都去過。

題主你說的實習是在十堰汽車城吧?我讀書那會也是去那兒實習的,也直接導致了我後來放棄了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

記得當時我們老師讓我們畫一個隨行夾具的三視圖,一大群學生在那裡圍著畫,旁邊的工人跟我說,這都是20多年前的東西,早都該淘汰了,真不知道你們畫他們幹嘛。O(╯□╰)o

當場玻璃心就碎了,覺得中國的工廠生產模式好落後,前途一片渺茫。

後來我跟導師說這件事,他跟我說,人家的先進工廠我們實習生根本看不見,而且郭嘉的很多軍用設備都是他們生產的,那些才是真正的先進技術,不對外開放的,作為實習生我們能看見的也只能是一些快要被淘汰的生產車間。

再後來工作了,跟著老闆也參觀過一些工廠,雖然還是無法見識一下軍工廠裡面的場面,卻也見識了不少民用工廠裡面的先進技術,完全當得起我讀書時期對「自動化」三個字的理解了(嗯,我本科學的不是你們想的金融,而是「機械設計製造與自動化」)。

你貼的那個視頻應該就是青島的海信無人工廠,我工作後第一次參觀的現代化工廠就是那兒。記得當時才進去的時候完全被鎮住了好么。所有設備前空無一人,我還以為是製造業寒冬來了所以停產了,還在想boss怎麼到這種廠考察,後來才知道人家本來就是自動化設備根本不需要工人在旁邊操作。。。

你貼的那個卧式端面銑床(好像是這名字?當初學的已經忘得差不多了。)(謝學妹指出)是這樣的。

然而真正的現代化工業4.0生產車間是這樣的。

我以前以為的工廠流水線都是這樣的。

然而我那次看見的是這樣的。

你是不是以為咱們機械專業以後出來就是在這種苦逼哈哈的環境下工作?

然而人家如今的工作環境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據我所知,目前國內最領先的自動化無人工廠著名的有三家,除了視頻中的海信工廠,還有海爾和格力,都算是輕工業。

前面提到的其實只是機械自動化解放人力勞動的一方面,然而還有更多的領先技術,主要集中在體現智能化方面。

比如分布在工廠內不同區域的大型機械都是互通互聯的,如果在零部件的製造過程中,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需要花額外的時間進行檢測,它就會把信號傳遞給上一個環節,那麼上一個步驟做好做好的零部件就會晚點再運送過來;也就是說每個環節的設備可以即時共享信息,實現真正地智能化運作,把整個工廠方方面面融為一體,效率也就更加快捷。

曾經剛剛大學畢業面臨找工作問題時,我也彷徨啊,覺得看不到國內製造業的前途,純粹就是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難道我也要加入那「流水線打螺絲」的一員?

直到慢慢了解了一些國內先進的自動化工廠後,才發現這個專業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差,甚至工作環境比我現在的還要高大上的多,可以坐在現代化的工廠里,周圍是先進的科技感十足的設備。

所以題主你問中國製造業的自動化水平與國外的要相差多遠?那麼我告訴你,在頂尖領域,差距幾乎為零。

你要把你眼見為實的在國內屬於中下水品的傳統工廠拿去和國外的頂尖現代化工廠宣傳視頻比較,差距肯定巨大。那麼現在你知道了你貼的那個現代化工廠宣傳視頻是國內的海信工廠,你再回去看看,和你在網上見的那些國外工業生產的視頻,還有差距嗎?

一般來講,各國的高新設備、先進位造技術、新興產品在各大網站及視頻網上都能看見——造勢用,誰看了都體面,都覺得牛;

落後的設備及製造工藝一般都在一些論壇、貼吧等翻的到——這一般都是反應的普遍現象,這才是更真實的東西。

所以,每個國家對外傳播的都是自己國家的高新正能量。我們接受時還得理性對待,不以一帶全,所謂還有個被拉高和被拉低在裡面。

至少,我覺得拿著一台改革開放時的設備和工業4.0時期的設備做對比本來就是一種錯誤。

再來看看都拿行業領先的宣傳視頻比較。

國內的你自己找的視頻:

視頻封面中國工廠也牛X—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德國的很出名的一個視頻:

視頻封面德國現代工業自動化設備_安弗森科技視頻

中國在工業生產技術上早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只是可能有一些尖端科技暫時還無法趕上。但是在自動化方面,不要只看國外工廠的宣傳視頻,也看看我們國家自己的工廠拍攝的宣傳視頻,比較一下,還會差嗎?

德國的工業4.0強調的是通機標準化通用化智能化;而中國的2025強調的是智能產品智能製造。兩者有接軌也有差異。

再加之一個工廠建成之後設備一般在若干年之內都不會淘汰,除非報廢。中國大部分有歷史的企業的設備都比較老舊,當然也在更新;但如這個視頻中所展現的這樣,海信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電視(謝知友 @Gentle Meng 提醒更正)手機、冰箱、空調等輕家電新興產業,一般新興企業響應國家政策,設備自動化水平也會更加先進。

———————————————

歡迎來我的微信公號「創業早茶」嘮嗑嘮嗑。

商業分析,營銷案例,創業資訊;

運營思路,項目實操,行業內幕;

每天早晨八點整,與你分享不一樣的創業思維。

微信搜索公眾號:badianzheng8(創業早茶) 關注。

———————————————


別人問我什麼工作我都說自己是燒鍋爐的,事實是確實是電廠燒鍋爐的。

我穿的也就是農民工一樣的牛仔工裝,戴著屎黃色的安全帽。

但是我真的不是你們想像的澡堂子里鏟煤的那種燒鍋爐的工人啊。。。

真實工作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可是!!!!妹子們聽到燒鍋爐三個字就已經不想聊天了。。。特么的老子現在還是單身啊

…&>_&<…


實名反對目前最高票 Eleven 的答案。

作為一個自動化專業畢業,又從事工廠工程領域工作的人員。答主我來給你說說我看到的情況吧。

首先,你所看到的手工作坊式的工廠,以及視頻當中顯示的全自動化工業4.0無人工廠。在中國都是存在的。以我最熟悉的食品行業為例。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將包裝好的食品放入到盒子當中。

目前國內大部分廠商的做法是靠純手工裝盒的。就像這樣:

而在業界,最先進,最高效的裝盒裝箱方式。早已經可以做到純粹的自動化,無人化生產了。比如這樣:

Bosch Robotic Packaging Overview - YouTube—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因為工作原因,我曾經參觀過很多位於歐洲和美國的食品工廠。這些食品工廠基本都是運營了超過五十年的工廠。其中有很多,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了。而題主在視頻當中所提及的那些,工業4.0系統也好。AGV物流也好。全自動傳輸系統也好。說句實在話,這些東西人家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有了。雖然目前看起來,生產線有些舊,但是至少東西的理念和系統方式是一脈相承的。

像這樣的全自動工廠中國有嗎?有!以食品行業為例。蒙牛在內蒙就有一個全自動的無人工廠。但是,很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並沒有達到這一水平。很多工位,很多細節還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當中。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採取高效,高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呢。導致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但是技術恰恰是當中最不重要的一點。而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在於成本。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條高速的裝箱包裝線。我的生產速度能夠達到:25箱/分。而我一個工人,可能速度僅僅能夠達到:2.5箱/分。很明顯,機械的速度是人的10倍。而且人還會累,人還會犯錯,但是機器不會。可是很多工廠還是會毅然選擇用人的方式。因為人便宜。一台高效的裝箱生產線,我的投資額可能需要達到1000萬人民幣。以一台設備的折舊是10年記,每年的平均折舊就是100萬。而每一年設備都需要進行維護,需要訂購備件,生產需要消耗能源。這些東西咱們就拍腦袋記一個數字,比如20萬吧。那麼一年的運營維護成本加上折舊成本一共就能夠達到70萬。

同時,設備是有開工率的。工廠生產並不是簡單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不停的轉下去。而是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看。還是以食品行業為例。咱們就算一年設備能夠生產250天吧。那麼這樣的話,均攤到每一天的成本就是2800元。就算一天兩班倒。那麼每個班次的成本就是1400元。

那麼如果換成人工的話,會怎麼樣呢?我每個班次需要10個人,才能抵得上機器的效率。那麼一個班次,我的人員成本,按照一個人一天120元來算。一個班次的運營成本就是1200元。咦,看起來好像節省的不多嘛。一個班次僅僅節省了200元。也就是一頓飯前而已。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十年當中來看呢?10年當中,產出同樣的產品。我可以節約100萬元。

這還僅僅是簡單的計算。而在實際的情況當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加複雜。比如一次性投入的生產成本對現金流的影響。生產產品的壽命是否會在市面上穩定的銷售10年而沒有變化。影響決策的因素很多。

但是,請大家記住。企業的最終極目的,並不是為了向客戶提供滿意的產品。而是賺錢。再進一步的說,就是盡量以最小的成本,向市場提供合格產品,以求謀取利潤。以這個原則為導向。再加上中國最近這20年,世界工廠的發展趨勢。企業傾向於生產密集型的發展方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發展成為視頻當中所看到的那樣,高大上的全自動化工廠呢?這裡面有沒有難度呢?答案是:完全可以,沒有根本性的制約因素。首先一個,在普通的製造行業(這裡不討論軍工等高精尖行業),工廠並不等同於生產線的製造商。工廠只是生產線的使用者。而生產線的製造者所製造的設備,並不存在什麼禁運之類的因素。換句話說,只要你有錢,你完全可以買到最高大上的生產設備進行生產。這就是為什麼像海信,或者蒙牛這樣的企業能夠做到工業4.0的全自動化工廠。因為他們只是設備的用戶,而不是設備的製造者。簡單的類比一下就是:家裡有個高大上的電視,不代表你就會造電視。

而這個,也就是我為什麼反對Eleven的答案的原因了。你不能僅僅因為我們用得起國際一流的設備,就說我們的製造業和國際一流水平就沒有差距。恰恰相反,我們的差距還很遠。我還是以我最熟悉的食品包裝行業為例。

國際一流水平的包裝設備製造商Bosch生產的卧式包裝機。包裝速度能夠達到1500包/分。單台設備的售價摺合人民幣約等於700萬人民幣。而國內一流水平的包裝設備製造廠家生產出來的卧式包裝機。包裝速度最高大約能達到500-600包/分。單台設備售價不超過200萬人民幣。而這當中還沒有考慮設備穩定性的差異。什麼是差距?這就是差距。目前在國際上,低端設備市場,基本都被中國占完了,也就是韓國,日本偶爾能跟咱們掰掰腕子。而高端設備市場,一直都是歐美企業的天下。人家沒有對咱們設計什麼門檻。就是很單純的,你沒有專利,你沒有技術積累,我的水平你就是達不到。畢竟,中國的製造業開始騰飛僅僅是最近十幾二十年的事情。而歐美企業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術積累。

========================================================

綜上所述,我來總結回答一下答主的問題

1.這確定是中國的?怎麼和我自己親眼所見的差那麼遠?

答:你所親眼看到的,你在視頻上看到的工廠,都是中國的。之所以有差距,是因為第一:有的工廠是80年代甚至更早創建的。而海信的工廠很明顯是新建的。相距幾十年,技術上有差距不足為奇。第二:不同的行業對技術的需求程度不同。有的行業還可以靠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賺取利潤。而有的企業則已經到了必須產業升級成技術密集型的地步了。

2.如果是國內的,大概與國際的領先水平還相差多遠?

答:如果僅僅是說製造工廠的話,從設備角度。我們同國際的先進水平差距不大。因為設備這種東西,對於非高精尖行業。只要有錢,我們就可以買到。但如果你說的是人員素質,管理水平,質量標準等等軟性的實力。那麼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3.對於國內整個製造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來說,又有多大代表性?

答:視頻當中的工廠,可以代表一部分國內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廠(注意是生產工廠),但國內大部分工廠還到不了這個水平。如果你問的是中國製造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話,我要說,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視頻當中很多設備都有可能是進口設備。我國的製造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最後,作為一個工科畢業,又在從事工廠工程領域工作的人。我想說的是,從勞動密集型轉變為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是我國製造業必將要走的一條道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開始面臨用工荒,面臨人力成本提升,面臨東南亞更廉價勞動力成本的挑戰了。而我們的父輩,靠著自己的辛勞,已經為我們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工業基礎。而我們這一代人,在經過了大學擴招,80後生育高潮之後。我國現在已經有了大量的,經過了基礎的大學教育的技術人才。

現在,已經是時候開始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了。這正式我輩中人的使命。我們承認有差距,但是我們從未放棄努力去趕超。


題主,你不知道廣告和現實都有差距么?

下面認真答題。利益相關:工科學校工科專業就業老師

看了好多答案,發現都沒有認真回答題主問題。

因為我恰好最近大半年因為工作原因,去了不少國內各領域的一流的工廠,所以試著回答題主一下。

1.這確實是中國的,和你看到的有差距是因為這兩個企業分別屬於不同領域的不同定位的企業。海信一直是液晶顯示行業內非常重視技術創新的企業,國內不少高校的新技術的中試都是放在海信做的,在國內的這個行業中他屬於較高端的。而十堰汽車城的企業屬於汽車製造,行業完全不同,而且這裡面的企業的技術在國內也差不多屬於中端。所以這兩樣沒辦法比。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海信那個是視頻宣傳,大家看到的當然是最好的一面啊(你去翻翻京東方的宣傳片,估計你會覺得是科幻片),而你去實習,當然是看到的最現實的,技術較為成(luo)熟(hou)的一面。

2,不好意思,實話說,就算是海信這樣的公司,離國際上的領先水平,也差的很遠,客氣的說,至少一代吧。差的方面我在第三點裡面會說。

3,視頻基本代表了國內製造業中不少先進企業的生產現狀,但是(凡事都怕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視頻在拍設備的時候都是一閃而過,因為停久了大家會發現這些設備上幾乎都是日本和德國的公司名字。這也是國內製造業最大的問題——裝備自研化程度不高,或者說很低。國內製造業各類型的代表企業,設備幾乎靠進口,別人賣你的時候,設備已經不是最先進的了(先進的先自己用),即便如此,別人賣不賣你還要看心情。如果設備壞了,得請國外的技師來處理,從他們踏上中國土地起,國內企業開始按小時給他們付費。

題主既然去汽車城實習,大概是機械專業或者車輛專業,希望國內的製造業的裝備自研化程度不高的問題能在題主這一批人身上得到解決。

以上全手機碼字,歡迎大家來一起探討,不喜勿噴。


真正的差距不在自動化水平,而在於更基礎的東西,材料工藝。去我公司德國工廠和蘇黎世工廠看,人家的機床車間一點也不新,二十多年前還在用,但是精讀能達到要求。自動化是最容易copy的,難得是最基礎的科學沒人願意搞。我在德國公司做自動化工程師,生產的設備現在國內還要依賴進口。。


跟馬雲 王健林一樣代表不了什麼。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畢業6年,算是一直從事專業相關。當看到一大波小破工廠裡面除了人還是人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麼。環境差,檔次低,跟腦洞里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想到的是這都是錢,哈哈哈就是這麼現實!看到回答裡面好多本專業的人望而卻步的時候,我覺得不可思議。說直接一點,什麼4.0已經實現的時候,就憑本科那點東西,哪裡還用得上你。

為什麼自動化機器人這麼好,那些土老闆不拼了命的上!為什麼連無人工廠都有了,還有那麼多衝床工,裝配工沒日沒夜的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機械工作!為什麼...是不是哪些土老闆傻?是不是哪些工人喜歡這樣的工作?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接觸過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老闆不算很多,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都有兩把刷子。管過車間,那段時間每天聽工人抱怨工作無聊,錢又少,老闆好黑心。

那些轉了行業,扯了一大堆有的沒的人你們夠了!

沒人比你蠢,也沒人不想讓錢來得更快更輕鬆一點!

當你想買個機械臂試試的時候發現賬戶餘額不足;當你買了機械臂信心滿滿的時候,發現操作技能不在你手下那幫得力幹將的能力範圍之內;當你千辛萬苦把這寶貝疙瘩安裝調試完畢的時候,你手上那張適應的訂單做完了!老天一定在拿我開玩笑,不把我的剝削來的剩餘價值當錢使。

不是所有的企業一上來就能買地蓋廠房,規劃好一切,讓一溜溜機器人張牙舞爪的創造著一切。那隻存在在新聞聯播里。從三四台二手車床邊,一間陰暗的小破平房中,在昏黃的燈光下,打著百分表,為了那一絲精度的企業多得是,可能他們連營業執照都沒有。

亂七八糟說了一大堆,跑題嚴重。難得看到這類的問題,被有些回答給呵呵了。


西工大一位老教授關於中國製造說的話私以為很有道理,拿來和大家分享:「中國現在媒體輿論都在宣傳大國工匠,那些人手工技術一個比一個精湛,可是如果靠工匠就想實現什麼工業4.0或者什麼中國製造2025,我tm第一個磕死在這裡!中國要想在製造業上趕超,永遠都是靠技術,靠標準化!」


中國已成「製造大國」 220種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製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製造業增加值在世界佔比達到20.8%。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近日在《人民日報》撰文,介紹新中國成立65年來的經濟成就,稱「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堅韌、智慧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令人讚歎的"中國奇蹟"。」

  文章稱,改革開放後,中國工業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中國製造」享譽全球,工業結構由門類單一到齊全、由低端製造向中高端製造邁進。根據世界銀行數據,當前,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在世界佔比達到20.8%。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中國完成工業增加值21.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

  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資料,目前中國工業競爭力指數在136個國家中排名第七位,製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中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近年,中國正在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升級,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文章指,2013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1847億元,比1995年增長33倍,年均增長21.6%;RD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為2.08%,比1995年提高1.51個百分點。

  馬建堂指出,新中國經濟建設取得非凡的成就,其經驗在於做到了「四個始終堅持」,一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是始終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四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

原標題: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在世界佔比超1/5


中國在工業生產技術上早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只是可能有一些尖端科技暫時還無法趕上。

看到這句我真是心裡一驚,對於國內工業現狀也太過於樂觀了吧。先說做飛機的吧,大到發動機小到鉚釘都要全球採購什麼鬼,一個固定用的複合材料支架,手掌大小,幾百美金全靠進口怎麼破。

嫌我說的高端了,汽車,夠普遍了吧,大排量的發動機,可靠的變速箱,能造嗎?還覺得高端,那我們說說座椅,車窗玻璃等等都是進口的怎麼破。

說到剛剛那個視頻,德國一個高精度的加工中心,而我們是現代化的流水線,把一個花錢買下來的生產線和德國花了幾百年時間沉澱下來的技術做出來的加工中心相比,真是太兒戲了!


單以工業機器人論,

中國平均百萬工人機器人保有量,依然沒有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日本韓國目前是遙遙領先。國產機器人,如果不計外企,佔有率依然很低。我就不查數據了。

另一方面,華晨寶馬鐵西工廠的自動化率在90%以上,在全球都是頂尖水平。富士康的三軸四軸機器人產量也非常驚人。

我在寶應和玉環縣,見過路邊攤賣機器人的。


我在視頻上看到了,機器人(碼垛和搬運)、貼片機、滾輪輸送線、幾台大型的螺絲設備。這就高了?

樓上幾位已經把問題說的很明確了,我再完善一下。

1.現階段國內的人工成本還是不夠高,這個帳上面已經有人算過了。當人工成本增長到高於設備維護成本的時候,自然自動化工廠會飛速的發展。

2.用機器還是用人工,很大程度跟產量有關。你一個小工廠本來就沒多少訂單搞毛的自動化設備啊。

3.企業引進設備是很複雜的一個流程,這個涉及到本身產品的工藝文件、作業方式。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某種程度上說越大的公司做自動化改善越難。我就有過經驗,為了符合甲方的工藝文件,明明有更簡單的方法不用非要模擬成工藝文件上人手作業過程。

4.實話告訴你,國內的公司有比這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工廠。只是人家低調不想讓你知道,我就不說公司名字了說了你也進不去、看不到。

小朋友,叔叔告訴你不是做事的人不努力。而是現實情況就是這樣,需求決定市場。國內很多日企自動化程度是很高很高的,裡面正真做事的一樣是中國人。你才剛畢業,多走走多看看,不要沒事難么多槽點。

最後,打個廣告。個人現在創業,準確點說就是工廠自動化,有需要的私信我哈。


有好多鏡頭是家電廠的鈑金設備,其實簡單的一逼,通過視頻剪輯讓大家覺得好牛叉罷了


查一下abb,安川,庫卡,發那科和這幾家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


沒想到遭遇這麼多憤青的嘲諷謾罵,還私信來罵。。。

工廠自動化智能化趨勢,本來就是工人與機器人的博弈,如果你 技術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對於那些本來就文化程度低還不知進取素質低下的,你要失業,誰可憐你?

還是那句話,咎由自取。以下原文不改。

-------------------------------------------------------------------------------------------------------------------------------

看到這個問題就呵呵了,你們真以為工廠自動化程度高是現代化的代表?

還有那些認為自動化程度高的機器人代替了人力勞動,導致了更多人下崗?

因果關係完全被你們搞反了。自動化設備建設成本高昂,平時維護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僱傭的操作人員工資也較高,算下來並不會比傳統的流水線節約多少成本。

為什麼企業還想竭盡全力建設自動化工廠?還不是被工人逼的。

造成企業想用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勞動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勞資糾紛好么!

在09年的時候,受罷工和加薪潮影響,本田汽車的車體框架供應商H-One上月投資2,200萬美元,將三家中國工廠的自動生產設備數量增加了兩倍。這筆投資相當於H-One半年的獲利。

看見了么,工廠主動添置自動生產設備甚至建設智能化工廠的原動力就是因為罷工和加薪潮。在中國,就主要是因為工廠流水線普通民工普遍流動性大、素質低下,有時嚴重拖累工廠生產進度。

我以前所在的某國內著名的代加工工廠,也有代生產日本索尼的顯示器的訂單,日本人對質量要求是出了名的高,而幾乎每周都會有一次索尼方代表來視察生產進度和質量抽檢,而我印象中每次都被抽檢出不合格率超標要求返工。這也就意味著幾乎每周都有半天時間是在返工頭一天的生產產品,考慮其造成的時間、人力、原材料損失,如果對於一個上了規模的大廠,經得起多少次這樣的折騰損失?

相比於素質良莠不齊、不穩定、甚至可能會反過來坑廠家一把的普通勞工,自動化的機器人生產操作規範,便於管理,質量可控。對於資本家來說還有什麼理由不嚮往自動化?

在我國,向自動化轉型的工廠主要就集中在家電行業。2011年以來,富士康宣布在大陸各工廠配備5000台機器人代替操作崗位工人;海爾集團CEO張瑞敏也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減員增效的緊迫性,並邀請國際著名諮詢專家為海爾冰箱、冷櫃、空調工廠「會診」,希望大幅提升家電工藝裝備的自動化水平;青島海信從2007年就開始引進車間沖孔機器人,近幾年更是每年投入2億到3億元打造「智能工廠」,今年底將達到上千台機器人的使用規模,這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在國際上也是領先;上海海立集團壓縮機生產線也已成功以50餘台機器人完成設備操作和物件運搬的自動化,並將持續投入。

你們還以為工廠自動化會造成失業率上升么?明明就是因為企業招工困難才不得不向自動化轉型。

即便因為自動化而造成了一些人員的失業,對於這一部分人來說,也只能是咎由自取


謝工科妹子邀請。

自動化要看產量,不是所有產業都要自動化的。不知道你看得是什麼齒輪要手工磨…

汽車變速器齒輪通常是批量產品,手工加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你恰巧看到了,有可能是恰好某個齒輪測量之後誤差超了,手工磨一磨,修正一下。也有可能你看到的不是在磨變速器的齒輪嘛,也有可能是某台生產用的機床上的齒輪。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大堆工人都在磨齒輪,那我就沒話說了…我相信這是不可能的。

自動化不代表精度好,只是生產效率高。


我想提一句標準的力量。

製造出一台自動化的裝備遠遠沒有提出人和機器的有生命力的開放式標準介面困難。高水平的標準化設計是所有裝備製造商得以持續發展和進步的基礎。


幫主和科比為什麼流弊、因為他們都有full set skills。

精簡的不能再精簡的分類來說

狹義的製造業要進步、材料工程技術、機加工技術、工廠自動化技術、可靠性分析手法和質量認證和管理等等、這幾條不能有短板。

這幾條細分也有很多小類別、中國企業在任意一個類別都只有一小部分能躋身tier 1

有人說的很好了、自動化目的是效率、在此基礎上提高精度就是提高良品率、進而提高總體效率。

雖然國內也有很多示範工廠也開始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但是希望能挖掘的再深一點、壓榨那些昂貴設備的每一分價值


1中國製造業體量太大,無論從高端的飛機航母,中端的汽車電子,低端的食品服裝,都能製造,所以這兩種工廠模式很正常。

2中國製造優勢是系統完整,成本低,但頂級科技欠缺,基礎也不牢,如材料,機床等,視頻中的自動化生產線基本都是國外(可能中國生產)。

3自動生產線在汽車,電子,食品,日化用品等已經非常普及,適合大規模生產,但不代表最頂尖科技,航空發動機,多軸加工中心都不適合


瀉藥。

****************************************更新於2015.12.6***************************************

本人寫東西都是想到啥寫啥,所以很亂大家多多包涵哈。

昨天晚上又想了想這個問題,有了點感觸,因為晚上再趕客戶的程序所以只能早晨在公司加班的時候寫點了。

其實每個搞設備設計製造的人都會覺得自動化的或者很先進的設備在你看著它們的時候像一件美麗的、神奇的、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就像微信上經常有的德國的那些加工中心和工業機器人,如果一不小心你還是設計製造他們的人,從內心深處你會很有成就感,甚至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是他們的神、是造物主。這就帶出了一個話題,中國的製造業要進入世界領先水平還缺什麼?缺興趣和愛好,缺整個中國對先進的製造業的興趣。就像我昨天說的整個中國其實對工業的態度就像整個中國對農業的態度是一樣一樣的,『底層、窮、怪脾氣、苦、臟、累、攻城獅不帥(這是錯覺好嘛,我覺得我挺帥的好嘛)』。就在剛才我爸問我,你昨晚搞程序搞到那麼晚早晨又那麼早來你累嗎?『不累,因為我有興趣,這個是愛好,就像在打遊戲』這是我回答的原話,任何一個工作你得有興趣你才能做的好,任何一個行業整個民族得有興趣才能興旺,就好比中國對麻將的興趣、德國對機械的興趣、俄羅斯對戰鬥的興趣、日本對AV的興趣一樣。中國那麼大的國家對製造業的興趣其實不高,大家都喜歡急功近利的去賺錢,看到我寫的嗎?急功近利的賺錢。對於賺錢全世界人民都是有興趣的,但是有的人能沉下心去賺錢,有的人喜歡賺快錢,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不是說中國沒有帶著夢想想做大做好的企業,但是人窮志短,每天都為生存在掙扎著,為生計在拼搏著的人來說,夢想和興趣只能排在第二,就好像你有興趣有愛好,但是每天回家老婆對著你吼,錢錢錢,你也只能放棄夢想了,怎麼辦?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不能說『老婆,你聽我的,我們苦點,我這個夢想很有希望的,我們再窮個十幾二十年也許就能過上好日子了』,這不現實,對於企業也是一樣的,要發工資、要繳稅、有各種困難,興趣只能排在第二,這就變成了一個矛盾,越是人窮志短、東西越差、東西越差越人窮志短,最後只能看著一家家還不錯的公司一個個的倒下去,尤其是今年的經濟危機特別嚴重,沒有技術積累的公司都趴下了。。。。

突然發覺我還是挺悲觀的。。。。。

************************************分割線************************************

這個是中國人的工廠,我記得不錯的話是海爾的應該(我記憶力很不好,所以很可能是錯的,哈哈哈),是很先進,這點我承認,但是有個問題,多少是中國自己的技術就不知道了。

也許我比較悲觀,裡面很多自動化的設備應該都是外國人做的,我們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和理論儲備都不夠,當然我們的起步比較晚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好在國家層面,企業領導層面都意識到這個問題,都在做這點很不錯,提高自動化能極大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速度,不能說東西一定比手工打造的好,但是很穩定,這點毋庸置疑,我遇到很多企業研究所的領導對自動化生產很感興趣,願意投入很大的成本去改造,可以降低很多人員開銷和因為人員產生的問題。

我製造業遇到的問題其實很尷尬,你說的原始方法的確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可以說中國的製造業95%都是你第一張圖裡的樣子,甚至更差,做出來的東西能用,但未必好看或者可靠,多少年下來了,當初能賺錢,大家都沒想著去改造下技術和設備,就想著賺錢了,錢多了又想著怎麼可以錢生錢,投入了股票,房產,在接著泡沫來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溫州就是典型,當初極其富有,但是誰會想著我拿筆錢投入研發吧?基本沒有,原因有三,一,老闆不懂設備的技術,二,來錢太快了,不高興想,三,我研究出來分分鐘幫你仿製了,咋辦?

其實說到底這是一個國家為導向上的問題,沒有意識到一個產業繁華的背後遇到的危機,等發現了已經晚了,我們工業的基礎研究是很落後的,因為基礎研究是需要時間沉澱的,誰願意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的專利保護也是很落後的,暗著仿明著抄你能那我怎麼樣?我們的輿論導向也是很不人性化的,工人就是低階層的代名詞,工程師就是窮鬼的代言,你去看我寫的那篇文章中的評論,多少人才投奔金融行業了?

最後我想說,中國的工業兩極分化,有錢的可以搞成視頻里那樣高大上,沒錢只能圖片里矮窮矬,但高大上中多少是自己的技術?矮窮矬里又有多少有偉大的夢想?說來說去還是一個錢的問題。

以上


機電工程專業的來報道。

以下貼圖,我公司做的液晶屏面板生產某一環節的自動化過程。

入料:

arm取片:

CCD高精度對位:

人機操作系統:

運料流程:

作業工位:

出料系統:

成品出箱口:

全程除必要的作業工位,其他入料出料運轉,全部由自動化設備完成,節省大量勞力和時間。

中國在技術水準上,比不上韓國日本台灣,但模仿能力超強!!!

以上。


推薦閱讀:

中國製造業效率為什麼比美國低那麼多?
閱兵式時候亮相的紅旗車那麼牛叉!為什麼國產車(尤其是高檔車)的生產水平在全世界還屬於戰五渣?
中國建國後有哪些以為【別人能行我也行】而失敗或結果不理想的事例?
為什麼現代戰鬥機產量給人的感覺很低?一年搞不了幾架啊?
日本的工業發展有了一百多年技術積累,是否還有哪些方面依然不及義大利、西班牙?

TAG:工業 | 製造業 | 中國製造 | 自動化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