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如題第一次看在中央六,老爸強烈推薦的,真的覺得挺感動的,不過看了些影評對這部電影褒貶不一。愛和種族主義哪個才是它的主旨呢。
1、電影這門藝術不是不允許虛構,不是不允許誇張,不是不允許杜撰,不是不允許稍微有違常情,但是得講究壹個度,《我的名字叫可汗》這片反映的故事大部分段落幾乎都不能成立,導演的自話自說罷了。
2、我根本不會相信的東西真的很難感動我,即使導演在使勁的玩命煽情也沒用。
3、電影這門藝術不同於電視劇集的關鍵壹點是,電影壹定要懂得精簡情節。除非特殊情況,壹般的故事即使再複雜,也真的不用拍到160分鍾。詳略失當、事無巨細的表現的直接後果就是看起來會産生疲勞感,尤其是故事幾乎無懸念、結局必然的情況下。當然我知道這是印度電影的特色,但是其他印度電影好歹還有足夠時間的歌舞來耗掉部分時間,本片在沒有歌舞的情況下足足的演了160分鍾,實在讓我看得很累。看電影畢竟不同於其他消費,不是給的多就壹定受歡迎。
4、颶風營救那壹段落和電影狗屁關系都沒有。
5、其實壹路都在煽情,結尾處反而草草了事,總統的發言太少,沒有達到震撼人心的目的。
6、男主角表演的貌似不錯,實則缺乏什麽技術含量,此類角色已有太多優秀的範本,壹比便知。
7、當然,影片的立意是非常好的,故事也很有創意,身在美國的穆斯林看了壹定會感同身受的。
8、總的來說,影片前半段當做童話式的愛情故事看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基本也是在意淫,畢竟照常理來說,女主愛上男主並託付終身這事兒不可能發生,但畢竟故事講的好看。影片後半段切入主題後,影片開始變得混亂,過多的無用情節堆砌,導致導演失去了對電影的控制力,看起來是非常的拖踏。
9、據說影片在德國上映時,從160多分鍾被剪成不到110分鍾,由此可見德國廣電總局對消費者很負責。而德國電審部門的欣賞水平之高也足矣讓動不動就改結尾的我國同行業人員汗顔。
ps:後來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事件!不過仍然不能改變我對他的評價,對事件來說,他是感人的。但之於電影本身,改編並不成功,畢竟這不是紀錄片。
請允許我在一個新疆漢族中學生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 當時我看的時候幾乎是全程都在哭,在有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我哭什麼,甚至我母親覺得很搞笑的地方我都在哭,我哭什麼,我不懂國際局勢,我只是聯想到了我身邊的穆斯林朋友,也包括911後的在美國的穆斯林,我覺得他們活的很不容易。我為什麼這麼說,我曾經和一個維吾爾族朋友去過內地,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別人對我們的猜忌和懷疑,我知道這只是個別現象,但這種感受真的不好受。(相信很多坐飛機出新疆的朋友也體會過) 但是,我的心裡大概是這樣的:在外面,我們是一家人,是好朋友,但是在新疆。。。。。。相信所有烏魯木齊人都知道2009年的xx事件,我聽我爺爺奶奶說那之前我們維漢關係是真真的非常好,大家並沒有感覺到你是維吾爾族我是漢族我們兩怎麼怎麼樣,而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和你做朋友就是我喜歡你,不和你做朋友就是我不喜歡你,不帶任何有色眼鏡。但是那之後一切都變了,我上次坐車坐過站了,到了二道橋(維吾爾族人很多),我非常害怕,手攥的很緊,為什麼?我問自己,為什麼害怕?
扯得有點遠了,總之這部電影我為什麼哭,也是因為我哭我自己,我也像影片中的普通人一樣,我十分內疚,但是沒有辦法,我沒辦法說服自己,因為我的目光放的沒有那麼寬闊,我的確能看到我周圍的維吾爾族朋友非常友好,非常和善,我最好的朋友也是維吾爾族,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們群體中的個別人所做的一切
弱者的姿態——評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李松睿,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論》雜誌社助理研究員
一、引言
2010年11月3013,隨著印度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在國內的上映,中國觀眾在時隔多年之後,終於在大銀幕上再次看到載歌載舞的印度影片。從海報上那醒目的宣傳語「天地動容的真摯愛情」來看,人們顯然把這部2010年度海外分賬影片的壓軸大戲當作了一部感人的愛情片。這也符合人們對印度電影的想像。一般說來,帥哥美女的愛情、熱鬧優美的歌舞以及大團圓式的結局,被認為是印度電影最為常見的情節模式。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對《我的名字叫可汗》的理解並沒有錯,這部電影的確以男主人公瑞茲萬·可汗(RizwanKhan)對妻子的愛為核心線索,展開故事情節。但如果我們僅僅把《我的名字叫可汗》當作愛情片,卻又會與這部影片更為豐富的內涵擦肩而過。正像導演卡倫·喬哈爾(KaranJohar)在談到拍攝這部影片的創作動機時所說的,他的靈感源於自己在美國旅行時的一段經歷。在那次旅行中,喬哈爾遇到了很多印度裔美國人,這些人向他訴說9.11事件後,清真寺被破壞、商店被哄搶以及子女被欺凌的種種慘狀。正是那些印度裔美國人的慘痛經歷,使得喬哈爾決定拍攝一部電影以「提供一個新觀點,獻給仍困在文化狹隘與誤解之痛的世界」,並「透過某人犧牲某樣事物,向一個困惑與受傷的國家(美國——引案)傳達寬容的信息。」(http://news.entv.en/20101126/111713.shtml)因此,《可汗》雖然是一部愛情片,但卻有其鮮明的現實政治指向。它直面當代世界對伊斯蘭教的仇視、敵意與刻板的定型化想像,試圖向世人展現一個更為真實的穆斯林形象。應該說,這一創作意圖是飽受誤解與偏見折磨的穆斯林所應有的反應。不過在筆者看來,這部影片真正值得玩味的地方,卻並不是它試圖正麵塑造穆斯林形象,而是導演在接受訪談時強調,他要「借用可汗的卑微」(《(我的名字叫可汗),寶萊塢導演的世界夢》,載《三聯生活周刊》2010年50期)以完成他的電影。從「卑微」這個詞我們可以看出,喬哈爾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採取了某種弱者的姿態。正像可汗在影片中不斷重複的:「總統先生,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他不得不以否定的方式,為自己進行辯解。顯然,因為他的名字——可汗,一個典型的穆斯林姓氏,已經足以使得他被派定在恐怖分子的位置上。而他所能做的事,就只是像祥林嫂那樣,一遍又一遍的向權力申訴著:「我不是恐怖分子。」影片所採取的這種弱者的姿態,一方面是穆斯林國家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所處地位的真切反映。但另一方面,則是導演喬哈爾巧妙運用的敘事策略。事實上,正是這一敘事策略的使用,才讓這部涉及的敏感話題的影片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獲得發行的機會並取得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
二、師法好萊塢
《我的名字叫可汗》所採用的弱者的姿態,首先體現在它對寶萊塢電影敘事成規的改造和對好萊塢電影的模仿上。傳統的寶萊塢電影又被稱作「馬沙拉(Marsala,即一種印度調味品)電影」,有著自己特有的一整套敘事規則,如模式化的人物類型、敘事與歌舞並置的結構、因果報應式的悲喜劇等。這樣一種略顯簡單刻板的電影模式深受印度觀眾的喜愛。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馬沙拉電影」,讓寶萊塢在與好萊塢競爭時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有學者已經指出的,「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好萊塢在所謂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旗號下對世界電影市場大舉進攻,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的霸主。」然而在印度電影市場上,好萊塢卻屢屢受挫,每年只能取得5%-7%的市場份額(在歐洲,好萊塢電影卻可以佔有70%的市場)。(達雅·琪珊·圖蘇、庫諾·科理帕蘭尼:《奇蹟與幻象——當代印度電影》,鮑玉珩、鮑小弟譯,載《電影藝術》2002年5期)而且寶萊塢電影工業在印度市場上的勝利還是在政府沒有任何保護性措施的情況下取得的。顯然,印度的電影觀眾更偏愛又唱又跳的「馬沙拉電影」,對好萊塢電影則沒什麼好感。然而從2000年開始,野心勃勃的印度電影人開始不再滿足於印度本土,把目光投向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正是出於這一目的,寶萊塢敞開了大門,歡迎好萊塢與其共同分享印度電影市場,允許它們對印度電影公司進行投資,在印度本土拍攝符合印度觀眾口味的影片。而作為交換條件,那些好萊塢公司則要負責印度電影在海外的發行工作。例如印度最大的電影公司「信實娛樂」就先後與迪斯尼、索尼以及時代華納等公司結成了戰略合作關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諸如《真情永在》(2000)、《季風婚宴》(2001)以及《寶萊塢生死戀》(2002)等一批被稱為「新概念印度電影」(參見寧琬:《亞洲:崛起印度電影新勢力》,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的影片開始出現。這些電影以嶄新的製作理念和國際化的拍攝手法對「馬沙拉電影」進行改造,開始注重故事情節,降低歌舞在影片中所佔的比例,並著力讓歌舞表演與劇情結合在一起。而更具決定性的一點是,這些影片開始把目標觀眾定位在生活於英國和北美的NRI(Non—resi—dentIndian,非常駐印度人)身上,以爭奪全球電影市場。正是因為這一改變,使得新世紀以來的印度電影不再主要取材於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轉而以現實生活為表現對象,大量借鑒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技法並紛紛奔赴海外進行取景拍攝。這也就是《我的名字叫可汗》的導演喬哈爾所說,新一代印度電影人不再把眼光局限在印度,而是要「面對整個世界」(《(我的名字叫可汗),寶萊塢導演的世界夢》)拍攝電影。喬哈爾的《我的名字叫可汗》就是新概念印度電影的典型作品。從情節來看,這部影片顯然借鑒了好萊塢著名電影《雨人》和《阿甘正傳》。正像主人公可汗所說的:「西方國家把歷史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9.11卻成為了世界歷史的第三個紀元」,而影片也正是以9.1l事件為界,在結構上劃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在前一個部分中,可汗和《雨人》中的雷蒙德(Raymond)一樣,是一個阿斯伯格綜合症(即自閉症的一種)患者。雖然他看上去有些獃頭獃腦,並拙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但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打動了單身母親曼迪婭(Mandira)和她的兒子薩米爾(Sameer),與他們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可汗的弟弟扎克爾卻因為曼迪婭是印度教徒,反對這門婚事,並因此與哥哥斷絕來往。這又與《雨人》中雷蒙德與弟弟查理(Charlie)之間最初的齟齬頗為相似。而在後一個部分中,由於9.11事件之後全美掀起了仇視穆斯林的風潮,使得薩米爾被同學毆打致死。憤怒的曼迪婭認為如果兒子沒有改姓可汗,這場悲劇就根本不會發生。因而將瑞茲萬·可汗趕出了家門。為了重新贏得曼迪婭的愛,可汗像阿甘那樣,走遍了整個美國,試圖告訴美國總統:「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最終,可汗的努力使得曼迪婭和扎克爾原諒了可汗,三個人又重新成為一家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雨人》中兄弟情和《阿甘正傳》中男女之情一起構成了推動《我的名字叫可汗》情節發展的重要線索。喬哈爾出色的將兩部好萊塢經典影片的故事架構融合在一起,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需要指出的是,《我的名字叫可汗》的導演喬哈爾是寶萊塢最出色的新銳導演,而編劇施巴尼·巴提賈(ShibaniBathija)和艾楊格(NiranjanIyen—gar)則曾在印度電影學院獎上屢獲最佳編劇獎。三個人的強強組合顯然並非不能講述一個更具原創性的故事。然而由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印度電影業從2009年就開始遭遇危機。據統計,2010年1月至7月,寶萊塢已累計虧損20億盧比。(徐志傑:《寶萊塢宣傳大片被逼出新招》,載《中國文化報》2010年9月28日)國內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迎合海外市場就成了影片盈利的關鍵所在。在這樣殘酷的現實環境下,喬哈爾好容易才促使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寶萊塢共同投資這部影片。因此對於導演來說,《我的名字叫可汗》一片的拍攝是一場風險巨大的資本賭博,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在票房壓力面前,喬哈爾不得不向好萊塢電影模式低頭,以弱者的姿態,儘可能的改變印度電影的傳統模式,使之符合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方式。畢竟好萊塢式的電影語言才是全球電影觀眾所熟悉的。而在面對陌生、兇險的海外市場時,借鑒和模仿成功的好萊塢電影無疑是一個最為保險的方式。這也就難怪連才華橫溢喬哈爾都必須要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當起好萊塢的乖學生了。
三、PC文化與政治輿論
《我的名字叫可汗》在敘述中所採取的弱者的姿態,還體現在其有意識的借用美國社會的Pc(PoliticalCorrectness,即政治正確)文化和政治輿論上。作為一部正麵塑造穆斯林形象的影片,它所講述的故事必然要與美國主流社會的常識系統發生激烈的碰撞。正像《我的名字叫可汗》中那個中學教師所說的,在美國人看來,伊斯蘭教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宗教(他們似乎完全不必考慮伊斯蘭在阿拉伯語中的本義其實是和平),而穆斯林則是偏執、殘忍、狡猾、專制、毫無人性的。在這樣的環境下,當影片將印度裔穆斯林塑造為一個充滿博愛精神的完人,卻將很多美國白人表現得狹隘、無知時,這無疑是對當代美國社會的一種冒犯。因此,如何讓美國觀眾,進而讓全世界觀眾接受影片的敘述邏輯,就成了導演必須面對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導演非常巧妙的利用了美國社會中的政治正確原則。這一原則通常是指人們為了避免不公正的歧視而謹慎選擇言論和行為,它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盡量採用「中立」的字眼,以避免出於種族、性別、性取向、身體殘障、宗教或政治觀點的不同所產生的歧視。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人通常使用「非裔美國人」來代替「黑人」或「黑鬼」等語彙。今天,雖然稱謂的變化並不能在實際生活中改變非裔美國人受歧視的事實,但政治正確原則卻已經是美國人的基本教養之一,成為某種神聖不可僭越的原則。正是為了有效的利用這種美國社會特有的PC文化,導演讓可汗在覲見總統的旅行中,兩次造訪了喬治亞州塔羅縣的威廉米娜鎮(Wilhemina),一個非裔美國人生活的小鎮,並花費極大的篇幅表現他與當地人之問的深厚友情。從表面上看,這一情節純屬冗餘,與影片正麵塑造穆斯林形象的題旨毫不相干。然而導演正是通過這一情節的穿插,使得以可汗為代表的印度裔美國人與非裔美國人的形象縫合在一起,成為無法被指責的對象。在可汗第一次造訪威廉米娜鎮的期間,他和當地的基督徒一起在教堂里,通過訴說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紀念珍妮媽媽的兒子,一個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死去的美軍黑人士兵。而值得玩味的是,在那個美軍士兵的遺像旁邊,卻赫然擺放著薩米爾的照片。對美國人來說,在海灣戰爭中死去美軍士兵意味著美國人為自由、民主的美國精神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而導演通過將薩米爾的照片與美軍士兵遺像的並置,使得薩米爾——這個因宗教歧視而死去的男孩——的死成了對美國精神的某種反諷和提醒。在這個意義上,可汗在影片中的一切努力,也就不再僅僅是樹立一個正面的穆斯林形象,而是被轉換成對美國人引以為豪的自由、民主精神的不懈追求。這部影片對美國主流社會的冒犯還體現在對布希總統的醜化上。這個悍然發動阿富汗戰爭和第二次海灣戰爭的總統,在影片中卻被表現得膽小如鼠,在遇到子虛烏有的恐怖襲擊後,立刻放棄了預定中的演講,在保鏢的護衛下倉皇逃走。喬哈爾的這一設置無疑會引起某些美國觀眾的不適。然而在上述情節發生之後,影片馬上插入威廉米娜鎮因為遭遇颶風襲擊被洪水淹沒這一突發事件,使得影片對布希總統的指責卻又顯得合情合理。正如不少影評已經指出的,《我的名字叫可汗》中的颶風無疑在影射著2005年發生在新奧爾良地區的卡特里娜颶風。(《(我的名字叫可汗):印度版(雨人),被意淫毀掉的電影》,http://zx.dy.corn.cn/content/2010—09一06/20100906194640247,1.shtml)在那次自然災害中,雖然美國政府已經提前通知當地居民離開新奧爾良,但大量底層居民,特別是非裔美國人卻因為缺乏交通工具被困在洪水之中,得不到救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伊拉克戰爭的布希政府則在卡特里娜颶風面前手足無措,救災工作遲遲沒有展開。這一事件後來成了布希政府任期內最為美國輿論界所詬病的地方。而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與布希政府的無能相對照的,是可汗的大無畏精神。在人們紛紛逃離洪水泛濫的地區時,可汗卻第二次踏上威廉米娜鎮的土地,用自己善於修理各種東西的天賦,帶領一批印度裔美國人,幫助當地的非裔美國人重建家園。可汗也因此成了當地的英雄。在這裡,導演將對布希的諷刺巧妙的與救災問題相銜接,充分利用美國輿論對布希政府的批評,使得影片的敘述邏輯更容易為美國觀眾所接受。而奧巴馬總統在影片結尾處的出場,則是該片另一個頗為有趣的地方。與布希總統顢頇傲慢、色厲內荏的形象不同,奧巴馬總統在片中顯得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更具領袖氣質。正是這個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非裔總統,親切的接見了可汗,並讓後者有機會實現自己對曼迪婭的承諾,親口對美國總統說出:「總統先生,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雖然這一場景被眾多影評人用「牽強附會」、「胡編亂造」以及「自欺欺人的諂媚」(http://movie.douban.corrt/subjeet/3169043/comments)等尖刻的語言予以批評。但在筆者看來,這一情節顯然出於導演的精心設計。因為在這部影片的後半段,可汗始終與美國社會中的底層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的所有朋友,不是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就是非裔美國人。因此影片中可汗受到奧巴馬總統接見的情節設置,一方面有通過貶低前任美國總統,大拍現任總統馬屁的意思在其中。但另一方面,卻也是影片敘述邏輯中的題中應有之義。導演正是要讓可汗與美國社會中的弱者、邊緣人團結在一起,並藉助弱者身上所特有的道德高位,讓可汗處在一個安全的位置,很難被輿論指責。顯然,影片正是通過這樣的情節安排,使得可汗這樣的穆斯林成為一個為美國社會所接受的完美形象。
四、從宗教到家庭
雖然《我的名字叫可汗》這部影片因為力圖塑造一個正面的穆斯林形象,被人們指認為伊斯蘭「宗教意識形態的propaganda(即宣傳——引案)。(參見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69043/)但該片在拍攝過程中其實一直在有意識的避免正面表現伊斯蘭教的本身。這種對宗教問題的有意談化,無疑也是導演為尋求國際電影市場的接受而做出的妥協。對此,喬哈爾在接受訪談時直截了當的承認,《我的名字叫可汗》是一部國際化的影片,它「能夠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這麼多新市場,我想是因為它傳遞了人性、寬容、相互理解這些普世價值觀,並且希望以積極的方式改變對宗教的看法」。(毛曉曉:《印度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登陸中國》,http://news.xinhuanet.eom/wodd/2010—11/30/c一13628559.htm)顯然,通過表現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淡化宗教色彩,以期實現更大的海外市場份額,是這部電影的內在訴求。在筆者看來,導演所說的「普世價值觀」,首先表現在對伊斯蘭教的淡化上。主人公可汗對宗教的理解,源於母親對他的教導——「一個拿糖的人和一個拿刀的人,分不出是穆斯林還是印度教徒,只能分出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入,好人,壞人,沒有其他人」。也就是說,在可汗的頭腦里,世界並不按照伊斯蘭教的教義劃分為信士和異教徒,而是只有好人與壞人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可汗能夠不顧弟弟的反對,執意要娶印度教徒曼迪婭的原因所在。在可汗看來,只要男女雙方都是善良、正直的好人,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宗教差異所造成的鴻溝,並非不可跨越。影片另一個淡化伊斯蘭教色彩的地方,則是清真寺在該片中的暖昧形象。在《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主人公只去了一次清真寺。然而這次經歷卻並不愉快,他正是在清真寺中見到了真正的恐怖分子在煽動穆斯林去暗殺美國總統。而與此相映照的,則是導演以大量的篇幅表現威廉米娜鎮中的基督教教堂。它不僅是可汗與那些當地人共同寄託對死去親人思念的地方,也是在洪水來臨之際人們唯一的避難場所,更是把印度裔美國人和非裔美國人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災難的所在。與清真寺相比,影片中的基督教教堂才更像是一個充滿了愛意的宗教場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喬哈爾非常清楚伊斯蘭教在當代社會被極度妖魔化的事實,因此他只有竭力淡化伊斯蘭教的色彩,尋求某種更具超越性的價值觀,並藉助更容易為人接受的基督教形象,才能讓他的影片成功的進入國際電影市場。喬哈爾所說的「普世價值觀」,還包括對家庭的尊重與保護。我們知道,在好萊塢電影中,中產階級核心家庭永遠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管主人公在社會上如何神通廣大,在生活中怎樣放蕩不羈,他總要在影片結束時回歸家庭,成為一個好丈夫或好父親。這一點最突出體現在2009年的災難片(2012))中。在這部影片里我們會看到,雖然整個世界都在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面前崩潰了,但一個分裂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卻借著這場災難得以破鏡重圓,歷盡千辛萬苦的男主角傑克遜在影片結束時重新獲得妻子的愛。與此相類似的,《我的名字叫可汗》也同樣在講述著一個破碎的中產階級家庭重歸於好的故事。正像上文所分析的,這部電影在結構上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以可汗與曼迪婭之間的愛情為核心,表現兩個人如何組建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有趣的是,雖然這是一個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組成的家庭,但他們卻生活在美國的高檔社區,擁有一套寬敞的花園洋房,其生活方式與人們對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想像並無二致。但這樣一個貌似堅不可摧的家庭卻因為9.11事件的爆發而面目全非。薩米爾慘死在社區足球場上,而可汗也由此被曼迪婭趕出了家門。觀眾們會發現,影片後半部分,其實就是講述可汗這個總是舉著一塊「RepairAlmostEverything」牌子的維修天才,如何修補他自己那破碎的家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與其說《我的名字叫可汗》是一部關於穆斯林的電影,不如說它只是一個較為獨特的角度,重新印證了美國中產階級核心家庭的價值和地位。
結語
導演喬哈爾以弱者的姿態,通過對海外市場的判斷和了解,精心設計影片的故事情節,最終使《我的名字叫可汗》在國際電影市場上大獲成功。截止到目前,影片成功的在55個國家先後上映,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雖然由於大量借鑒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成規,使得很多影評人認為以《我的名字叫可汗》為代表的新概念印度電影的出現,表明好萊塢開始取得對寶萊塢的全面勝利。(張檸、行超:《好萊塢攻佔寶萊塢——後殖民時代的電影敘事》,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14日)但正如筆者在上文所分析的,在導演喬哈爾那弱者的姿態背後,隱藏著寶萊塢覬覦國際電影市場豐厚利潤的野心。因此寶萊塢對好萊塢電影敘事技法的模仿和學習,並非走投無路之際的無可奈何,而是在對目標客戶進行準確定位後的有意為之。不過頗具反諷意味的是,雖然導演喬哈爾對《我的名字叫可汗》的精心設計,使得這部影片可以在電影市場上受到全球觀眾的歡迎,但他那正麵塑造穆斯林形象的創作意圖卻並沒有深人人心。瑞茲萬·可汗的扮演者,曾7次奪得印度影帝稱號的沙魯克·可汗(ShahrukhKhan)在美國宣傳《我的名字叫可汗》時,竟真的遭遇了瑞茲萬·可汗在影片中所面對的尷尬。在他人境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機場轉機前往芝加哥時,由於同樣「很不幸」的姓可汗這個姓,沙魯克·可汗和瑞茲萬·可汗一樣,被美國警方扣留詢問了近2小時。最後由印度國會議員出面協調,請印度駐美國大使館進行擔保,才讓這位在印度家喻戶曉的演員順利進入美國。(http://news.cntv.cn/20101126/111713.html)因此,弱者的姿態固然能夠幫助影片在文化市場上獲得勝利,然而一旦遭遇鐵一般的社會現實,人們會發現弱者仍然不過是弱者。穆斯林要想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性的光輝
祖林 馬寧
華北電力大學
《我的名字叫可汗》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移民美國的穆斯林身上的故事。片中主人公可汗從小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不能與人正常交流,但在母親的關愛之下健康成長,形成了成熟的人格。移民美國後,與單身母親曼迪婭相識並結為夫妻,一家人和諧美滿。然而,9·1l恐怖襲擊的發生改變了這一切。美國國內掀起了反對、歧視穆斯林的風潮,曼迪婭的獨子薩米爾在一場南種族歧視引發的少年爭鬥中意外身亡。悲憤的曼迪婭將憤怒發泄在了可汗的穆斯林姓氏「汗」上,說只有可汗告訴美國總統他的姓氏與恐怖分子無關,才會與他再次相見。就這樣,執著的可汗踏上了覲見總統之途,在歷經艱辛之後終於攜手曼迪婭在美國總統以及全美人民面前說出了「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該影片入圍了2010年第60屆柏林電影節的非競賽單元,121好評如潮,除了影片深刻的立意、現實取材、感人的情節外,影片成功塑造的可汗這個人物形象也是令觀眾稱道的一大亮點。主人公可汗執著、真誠以及善良的品質令他的形象飽滿而高大,雖然身患殘疾,但其人格魅力令觀眾肅然起敬。本文將深入探討可汗身上所散發的人性的光輝及其對當代青少年的情感啟示。
一、對愛的詮釋
影片中主人公可汗或許從來沒有想過什麼是愛、如何來表達自己的愛,但他用行動一次又一次地詮釋了愛的真諦。本文將通過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母子之愛、戀人之愛、父子之愛和朋友之愛來解讀可汗光輝的人格。
(一)對母親的愛——深切
少年可汗雖然擺脫不了阿斯伯格症的困擾,但在母親的關愛和教育下,卻安寧而平靜地成長起來。母親知道可汗不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樣擁有平凡的快樂,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可汗幸福人生的構建,童年的可汗在母親的教誨下懂得了如何去面對別人的非議和敵視,並在種種的阻礙中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和閃光點,當可汗在印度鄉下的雨後滿是積水的街道中,利用自製的自行車帶動的抽水器將污水抽干,從而開闢出通往老師家的路的時候,母親和所有的觀眾肯定會為這個心靈手巧的印度小男孩感到由衷的欣慰。母親無私的愛伴隨可汗一生。在母親臨死前,可汗承諾媽媽一生都要活得幸福。可汗一生都在為此努力,履行對媽媽的承諾。當他同妻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時,他在心裡告訴媽媽他兌現了對媽媽的承諾的那一幕讓觀眾無不為之鼓舞和感動。這位似曾相識的母親,讓我們倍感親切,可汗的母親無法同時化解兩兄弟之間的矛盾。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才顯得真實。而她留給可汗的,卻是連我們都會受益匪淺的教誨。影片中,可汗多次提及媽媽說過的話,他把媽媽教給他的每件事情都牢記在心,他深深地依戀著母親,對母親的愛感人肺腑。
(二)對妻子的愛——執著、寬容
可汗對妻子曼迪婭的愛是影片的主線。在第一次聽到曼迪婭的笑聲時,可汗便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善良的單親媽媽。為了曼迪婭隨口的一句「找到一個她沒去過的地方便答應嫁給他」,可汗執著地跑遍整箇舊金山市,用真心和誠意感動了曼迪婭,可汗愛她的一切,包容她的一切。在兒子薩米爾死後,曼迪婭將怨恨歸咎於可汗的姓氏,可汗沒有絲毫怨言,而是執著地踏上了覲見總統之旅,試圖挽回他們的愛情。在經歷了一系列艱難險阻,終於成功地實現了對曼迪婭的承諾,在全美人民面前告訴總統「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時,曼迪婭感動不已,感嘆「恨讓我們分離,愛讓我們在一起」。可汗用執著、寬容的愛感動了曼迪婭,也感動了所有人。這部影片對處於心理、生理逐漸完善期的當代青年是有巨大現實教育意義的,它讓新一代的年輕人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以及如何來追求和堅守自己的愛情,並在此基礎上,對家庭責任感進行深層次的思索與探討,相信這部影片主人公的偉岸形象對觀眾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必定伴隨著主人公美麗心靈的強烈衝擊。這份愛教給了那些在愛情中迷茫和彷徨的人們如何多一分寬容和執著。
(三)對兒子的愛——真摯
薩米爾不是可汗的親生兒子,但可汗對薩米爾的愛卻感人至深。可汗帶薩米爾玩猜詞遊戲、餵鴨子、看電視節目,為薩米爾買新的足球鞋,兩個人相處融洽,連曼迪婭都會嫉妒。這種溫馨的閱j面洋溢出幸福的真諦。如何與子女進行有效溝通,受這一難題普遍困擾的父母看到這兒是不是會有所領悟?如何來愛子女這一世界性的課題也得到了答案的精髓。薩米爾在因種族衝突所引發的少年爭鬥中意外身亡後,本不該為此負責的可汗受到了摯愛的曼迪婭的怨恨,可汗為了曼迪婭的一句氣話踏E了覲見總統之路,在尋找總統的途中歷經艱險,並因種族原因被認定為恐怖分子,遭遇了種種艱苦的折磨,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可汗的堅持背後,除了對妻子的愛之外,便是他對兒子薩米爾的愛與深深的眷戀。當可汗的事迹被媒體曝光後,可汗被問到堅持克服困難繼續前進的動力是什麼時,可汗的回答出人意料,卻震撼人心,他說是兒子薩米爾的球鞋。其實,真正支撐他的豈能是一雙沒有生命力的球鞋呢,它代表的是可汗對薩米爾的一份拳拳之心。阿媽教給可汗「家庭不是靠血緣來維持的,而是用愛鑄造的」,可汗用行動實踐著他對兒子、對家庭的愛和責任。
(四)對朋友的愛——真誠、勇敢
覲見總統途中可汗結識了喬爾和詹妮大媽,可汗和他們在一起平靜友愛地相處,一起在教堂唱《我們總有一天會成功》,互相交流內心深處的感動和記憶,他們的相處使他們建立了深厚而純凈的友誼,當聽說颶風襲擊了喬治亞州威爾米娜時,可汗不顧生命危險,千里迢迢地趕往災區,在洪水中找到了喬爾和詹妮大媽,並沒有因環境險惡而離開,而是在患難中勇敢地保護自己的朋友,與他們同甘共苦,並且與他們一起重建家園。可汗的真誠感動了身邊的人,很多伊斯蘭教徒也受到他的感召紛紛出門助人。這份真誠的愛是可汗對友情的獨特詮釋,這份愛在當今這個日趨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社會裡顯得彌足珍貴。影片中,可汗對愛的生動詮釋對時下的青少年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啟迪意義。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將子女捧在手心,嬌慣孩子,無形中導致了當今的很多青少年不懂感恩,不知道去孝順父母,覺得父母對他們的好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家中沒有兄弟姐妹,當今的「80後」和「90後」在家中沒有團結互助的經歷,他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樣真誠地去和別人相處,在和同學或夥伴交往時遇到問題往往不懂得互幫互助的道理,把朋友之間的友情看得很淡。另外,當今社會普遍存在著年輕人對待感情的輕率,有些人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從自己角度出發來對待感情,很少為對方著想,對待感情極不負責任,在這方面,可汗對戀人的愛為當今青少年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可汗對曼迪婭的執著和寬容讓很多「80後」和「90後」開始反思自己對愛情的態度,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負責。
二、對承諾的堅守
為了對阿媽的一句承諾,可汗毅然遠涉美國,去尋求幸福人生;為了對妻子的一句承諾,可汗毅然踏上了覲見總統之途,走遍美國,以挽回妻子的愛。影片中有一幕可汗側身躺著,在心裡悄悄說他終於履行了對媽媽許下的承諾過上了幸福生活的場景,那一刻可汗滿臉都是幸福,有愛情的幸福,更有履行了承諾的幸福。在可汗覲見總統途中遠遠看到曼迪婭的身影時。他沒有因為強烈的思念而去見她,因為他覺得他還沒有完成對她的承諾。影片最後,曼迪婭為可汗做的這一切深受感動,勸說可汗放棄去見總統,但可汗固執地堅持,他說:「阿媽說,可汗家的人說話算話。」從影片的開始到影片結束,可汗一直都在為履行承諾而努力,說話算話,答應別人的事,不管有多艱難,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和犧牲都一定要做到,否則就是怯懦和自私,這才是可汗的人生信條。影片中的可汗就是這樣一個對承諾的堅守者,這份堅守在現代人看來或許有點不可理喻,但這就是可汗的人生態度。在當今商業化的社會,人們習慣於戴著有色眼鏡去評判承諾二字,但可汗對承諾的執著堅守無疑是對當今人們的一種心靈衝擊,那些自私虛妄的人生觀在這份執著和堅守面前怎能不深刻反思?時下的青少年們,他們在新舊價值觀交替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社會的負面因素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面對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誘惑,「80後」「90後」很容易失去自我,最終走向墮落。他們所需要的正是一些正面的,能夠引領他們走向光明的模範人物的帶頭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汗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他患有身體上的殘疾,但卻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無論面對什麼誘惑都不會改變,堅定地走下去。當今的青少年就應該學習可汗這樣堅定不移、言出必行的高貴品質。
三、對信念的堅持
在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因宗教矛盾發生激烈衝突對抗的背景下,可汗卻在母親和老師的教導下內心充滿了愛和包容,他的世界純凈簡單,沒有傷害和殺戮,有的只是和平、美好和愛。母親告訴他,「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不是穆斯林或者印度教,而是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壞事的壞人」,當他舉報罪惡的穆斯林醫生時、捐款救助非洲非基督教徒的孩子時,我們都能看到他對母親愛的影子,影子背後,便是可汗人性的光輝,這種光輝超越宗教、超越親情、超越愛情,喚起了我們對美好追求方式的重新思考,對人生觀、價值觀的重新定位。可汗曾受到別人無辜的傷害,受到自己摯愛的曼迪婭的恨,但他從來沒有過放棄和怨恨,有的只是用微薄的力量和堅定的信念去追求自己內心的安寧。在可汗的心裡,他是一個伊斯蘭教徒,在該禮拜的時間禮拜,在該祈禱的時候祈禱,他說的「祈禱從來沒有地方和人的區別,那隻取決於你的信仰」,這就是他追求美好的方式。「態度決定一切」,可汗的人生態度便是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選擇勇敢地面對,因為他懷有對美好生活的信念,懷有對親人的愛。可汗用常人看來並不尋常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追求,我們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可汗的處事方式,他的內心是純凈的。可汗是堅強的,覲見總統的種種艱難困苦沒有令可汗退縮,只因為他相信他所做的事情能夠挽回他與曼迪婭之間的愛情。
四、結語
《我的名字叫可汗》的主題可以用一句台詞來表述:「西方人從前把世界歷史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後,但是現在9·11以後,歷史出現了第三個拐點。」這部影片反映的是9.11之後的社會和種族問題,本片通過選取可汗這個充滿複雜因素又充滿特色的人物形象,刻畫了主人公偉大光輝的人性、品格。旨在通過電影對日益物質化的社會或者個人進行教育和喚醒,教導人們如何追尋愛、如何定位自己的追求以及從始而終的執著精神。
大學的時候安利這部電影,現在想想這個故事可信可不信。。。
當你看雞湯相信世界是靠一根筋的人改變的時候看這部電影你會很感動當你一根筋被生活草的體無完膚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我的名字叫可汗》評價:對於宗教信仰我並沒有什麼認知,我不知道電影中的伊斯蘭教徒,信奉穆斯林和印度教的人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以及不同信仰源遠流長的文化,有過怎樣的矛盾或者在什麼樣的體制下發展起來,需要做什麼同時又在避諱什麼。但是這個電影真的感動到我。(多圖)
更讓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個人能夠純粹的去追求愛和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可汗會在行動上去表達愛,會把製造驚喜的時間計算的很精確。直到後來,可汗的妻子被人叫做可汗夫人,薩米爾也改名為薩米爾·可汗,成為穆斯林教徒。在911事件的背景下,薩米爾因為種族歧視被害,此後可汗離開家踏上了見總統的道路。想像一下維族青年求見大大,路過蒙族幫忙捉羊。
兩年前在CCTV6的佳片有約看了這個電影,我猶記得當時看完電影是凌晨一兩點,我看完裡面想在朋友圈發個動態——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感動的片子,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現在想起來就是你電影里描述的就是和我見到的現實不符嘛),直到看到主角被同為穆斯林的激進分子刺殺,我不禁讚歎:好片!牛逼!然而結局還是美好的,可汗並沒有死,繼續感動著一大片人。
當時朋友圈編寫完我就發出去了,反覆思考了五分鐘,我把動態又刪了。
我慫了。
演員實力強
好電影,超贊!我只能說這麼多。
這部電影很感人,好人和壞人從來不是靠宗教區分的,也不是靠地域區分的,是靠人心。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壞事的壞人~
這部電影的創作者和主演完全對阿斯伯格綜合征缺乏常識,表現的是典型的自閉症癥狀而非阿斯伯格綜合征。
推薦閱讀:
※求類似於《孤獨的倖存者》的電影,小隊作戰?
※《澳門風雲2》好看還是《衝上雲霄》?
※怎麼看待韓寒為《萬萬沒想到》站台?
※有哪些優秀的歐美古裝電影?
※類似《傲慢與偏見》的愛情電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