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中國人特別喜歡吃?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發現的情況是:周圍的人特別喜歡吃。正餐,小吃,整天都在說這個。按道理中國遠離溫飽線已經很久了,可是咋還這麼在乎吃呢?
回答你的問題:是的。但這跟是不是中國人沒關係啊,歪果仁也有愛吃的,中國人也有不愛吃的。
這跟溫飽也沒關係啊,窮有窮吃法,溫飽有溫飽吃法,小康有小康吃法,壕有壕吃法。
幾個人的例子,或者一句話概括全中國,太簡單粗暴了吧?那為什麼我說「是的」呢?因為人生來就是為了吃吃啊喂!什麼事情都愛用吃來形容:工作不叫工作,叫飯碗。開除不叫開除,叫炒魷魚。嫉妒叫吃醋,佔便宜叫吃豆腐,被起訴叫吃官司,被人打叫吃生活,拿人好處叫吃回扣,沒遇著人叫吃閉門羹。受不了叫吃不消,人緣好叫吃得開。兩面派叫吃裡扒外,輕而易舉叫小菜一碟。你自己說,中國人愛不愛吃?
(本條答案轉自微博)有一次,我們倆去歐洲玩了兩星期,希臘,義大利,瑞士,景色越來越好,吃的卻越來越委屈。
在希臘的時候,還能吃個烤肉串,卷餅什麼的。到了義大利,天天披薩,生火腿,義大利面。到了瑞士,都想不起來吃的是什麼了,爬到阿爾皮斯山裡面,遠處是雪山湖泊,近處是一片秋色,
吃的呢,卻是這個,
西餐吃了兩星期,覺得維生素嚴重匱乏,沒辦法,我在超市買了兩個西紅柿,一個燈籠椒,帶回酒店啃。到了最後幾天,我們就想吃麵條,就想吃米飯,不吃牛排,不吃香腸,不吃麵包,太辛苦了。
我覺得,不是咱們人喜歡吃,而是咱們飯菜做的好吃,弄個老外過來,過段時間,可能也就變饞貓了。大家都是人
貪個嘴饞好吃 中國菜以其色、香、味俱佳的優勢,在美國餐飲業中獨佔鰲頭,贏得越來越多美國人的青睞。儘管華人只佔美國人口的1%,但在美國,中國餐館有十萬家,幾乎是全美餐館數量的三分之一,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法國、義大利和墨西哥在美的餐館數量。可以把中國改成任意一個國家。
就如同XX星座不會輕易愛上一個人一樣,人性相通,放之四海而皆準,
所以,這是一個不用提問就能想明白的事……
是因為我們中國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國民飲食方面很幸福。
都說是因為中國的東西好吃中國人才愛吃,我覺得這是個雞和雞蛋哪個先有的問題不覺得嗎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 ????
題主可以參考@mu peng的答案,不是中國人愛吃,而是我們食物誘惑大,選擇多比如說,西班牙還是義大利,一頓飯能吃三小時,一天要好幾頓。因為好吃啊然後看看那些不愛吃的國家,比如腐國,一個特產只有土豆的國家(開玩笑啊),也把土豆研發出了十幾個品種,你絕對想不到的做法。我曾經在腐國待過兩年,進去超市買菜,面前就是一片土豆,形狀大小口味各異。有個英國男生,做名菜:jacket potato,煮熟后土豆放在鍋里,撒點鹽,轉轉皮就下來了。這種驚為天人的技術,我反正是看震驚了食材匱乏的情況,依然研發出了土豆的各種吃法,說明什麼?再北邊,瑞士吧,有個名菜,cheese fondue,就是乳酪鍋里煮化了,麵包粒裹著吃。請對比我們重慶火鍋四川火鍋……跨個大洋,美國人民,不了解。看美劇里,怪愛喝咖啡的
南邊有個墨西哥,啊,把薯片做成帽子的民族
回來看看國內,多少老外對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北京烤鴨欲罷不能。不是他們不愛吃,是真的他們家裡吃的有點磕磣地大物博,這一點是很多國家做不到的。從西藏新疆到江浙到四川,各地都有特產的食物以及食物的做法。西藏有青稞酒東北有血腸冷麵雲南有鮮花餅山東有煎餅南京有鴨血粉絲。單以麵食說,新疆有囊蘭州有拉麵山西有刀削麵西安有肉夾饃南京有灌湯包。 微博上那句話說的特別好,一寸領土都不能讓誰知道這寸地方會長出什麼好吃的呢。
還有就是史書和文字的記載沒有太大的文化斷層。比如針對喝茶就能寫出一部茶經。比如蘇東坡認真撰寫如何做出好吃的豬肉的論文。
中國文明又是特別能同化其他文化的強大存在。出使西域帶來了許多香料食材,滿人入關後慢慢還延伸出了滿漢全席,我的故鄉有回族人的早餐糝湯。哦,大東北還有朝鮮冷麵,大列巴麵包。因為中國餓死過的人口最多,所以特別希望在飲食方面,享受到人間大和諧
要看一個民族的信仰是什麼,就要看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典禮是怎麼進行的。基督徒出生、結婚、葬禮都與教堂和神父有關,讓上帝見證一生。我國目前個人的所有重大典禮都與飯店和廚師有關,讓飯菜見證一生。我們是多麼實在的民族啊。
不說了,我去吃個飯先。
是不是中國人特別喜歡吃?答案是肯定的。中國人離不開吃,從中國的話語文字中就能體現::謀生叫糊口,崗位叫飯碗,混的好叫吃得開,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嫉妒叫吃醋,等等,不勝枚舉。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國疆域廣闊,地大物博,食材豐富多樣化,主食中的五穀雜糧,肉蛋魚水產品,以及衍生出的副食品,還有蔬菜水果等,當然還有很重要的調味料。這些豐富的食材呢,會促使廚師開發出各種食物的加工和烹飪方法,豐富並滿足了食客的味覺。一般來講中國從北到南越來越講究吃的,比較典型的就是廣東,「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四條腿的除了桌椅不吃」這句話就很能體現出廣東人很能吃,也很會吃。03年的那場「非典」,病毒的來源之一就是餐桌上常見的動物—果子狸。這個例子舉的或許不太恰當(而且作為一個北方人我始終感覺那些動物吃起來感覺會吃比雞鴨魚更有罪惡感),但能從某些極端來證明「吃的藝術」。個人比較喜歡廣東的早茶,那種悠閑的感覺很讓人陶醉,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就介紹過,推薦看看。北方雖然美食眾多,但相對南方就遜色多。冬天咱們常吃的火鍋涮羊肉,發明初期是為了解決游牧民族「快餐的需求」。把一堆肉和蔬菜統統下進鍋里,撈上來後啥都有了。簡單談完了中國再說說外國,最典型的就是北歐,北歐人可能是最不會吃的人了,他們不會像南歐人在餐桌上能吃幾個鐘頭,其中很多原因,我就不一一闡明了。綜上所述,中國人是普遍是很會吃的。
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一吃貨的自白是!中國有八大菜系 有26個省 有960萬疆界 所以吃膩了隨時可以換種口味 只有想不到的 沒有吃不到的大天朝地大物博資源豐沛 所以人民嘴刁沒什麼問題啊
你問是不是?我答,是。你問為什麼?我答,食色性也,不但是中國人喜歡吃,世界所有人都喜歡吃啊!但是你怎麼覺的中國人特別喜歡吃呢?可能是這樣的:1、早晨,朋友相遇,互相點頭打招呼,看看正是早餐時間,說:「您好呀,吃了么?」2、中午,朋友相遇,互相點頭打招呼,看看正是午餐時間,說:「這麼巧?吃沒?」3、下午,朋友相遇,互相點頭打招呼,看看正是晚餐時間,說:「嗨,下午吃的啥呀?」對了,有時候互相問「吃了沒」只是禮貌性的在飯點兒打招呼,表示對朋友的關心,這甚至在某些地區成了專門的打招呼用語,相當於hello。
當然,如果你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姑娘嘰嘰喳喳的邊走邊說準備去哪兒吃,那麼別懷疑,她們真的是在研究準備去哪兒吃,她們在中國有一個專有名詞——吃貨。
是問誰不愛吃好吃的東西?
只不過承受不好吃的能力不一樣。文化受到的衝擊所遺留的問題是很長遠的。
美食與音樂、繪畫並稱為世界三大無國界的藝術自然受眾廣泛。
而繪畫與音樂在之前的一段時間由於一些問題我們出現過斷層。
所以美食也理所當然的會成為普通大眾解決溫飽後較愛談論的一個話題。推薦閱讀:
※怎樣解開系鈴人也無能為力的心結?
※一切恐懼都是因為害怕失去,是嗎?
※「有種你再說一句!」這句話的威懾力到底在哪裡?
※手機被偷的瞬間第一反應就是抓住了小偷的手,是不是反映出我太衝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