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措施可以幫助父母預防老年痴呆?
很普遍的教媽媽怎樣用淘寶,換了個賬號她就無法理解怎麼操作,頁面升級的話就不知道如何操作了。還有讀到【請輸入手機驗證碼】這種提示性文字的時候第一反應感覺無法理解含義從而不知道怎樣進行下一步行動。真的很擔心這樣下去是不是前兆。媽媽平時有參加一些文藝舞蹈方面的活動,腦力方面幾乎沒有什麼鍛煉的機會。希望權威人士能給點意見我照做。
從背景來說,按照醫學現狀,預防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通過什麼方法預防什麼心梗腦梗這類疾病的預防方法在痴呆領域是不存在的,原因是多種痴呆的發病機理研究的並不是很透徹。一般認為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比較有好處的生活方式,同樣對於預防腦部疾病有一定作用,但這並不是一種權威推薦意見或指南意見。
不過有研究結果已經被公認,受教育程度越高,痴呆發病率越低。但這對於你現在的問題描述都於事無補,受教育是很久前就已經開始的一個進程。不過這也說明多用腦子有好處。
你的問題是現在擔心自己父母被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術語)。
正常老化也會帶來記憶等問題,首先要搞清正常的老年化和痴呆的區別
下面這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官方網站的頁面就是這10個徵兆:
失智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症狀
(可能是港台那邊的人撰寫的中文篇目,所以使用的術語跟我們有所差異)【為了防止有人看不到,把截圖貼過來】
注意:【出現以上徵兆中的任何一項,建議及早諮詢專業醫師。但無論出現多少種徵兆,在沒有經過醫師的診斷前,都不能當作阿爾茨海默病的確診依據。阿爾茨海默病的確診需要全面的醫學檢查,請聽取專業醫師的意見!】
就診的問題,阿爾茨海默病有明確的篩查手段,建議去醫院的神經內科(或下屬記憶門診),精神疾病專科醫院的相關門診去就診,有明確的量表來篩查和診斷。不要光從手機使用的問題上判斷或者疑神疑鬼。基本上兩個角度:鍛煉大腦和鍛煉身體。打牌打麻將也是腦力勞動;如果有可能的話找一些老人感興趣的書讀讀,最好能夠找到老人能夠感興趣坐下來玩兒的遊戲,很多老人會被動的方式接受信息,比如看電視,如果能有比較充分的時間陪伴老人,可以讓老人給你講一下今天新聞里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者他看的電視劇劇情發展如何等等,促使老人能夠主動地記憶並且複述信息;運動鍛煉也很重要。
老年人對網路的理解能力是比較差啊。。。這倒不一定和老年痴呆有關。。。反正一般來說。。。身體鍛煉和頭腦鍛煉(麻將也算哦)結合。。。對老年痴呆有預防作用。。。
這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類癥狀,根源在於脂肪代謝障礙,脂肪顆粒黏附滲入血管壁,造成血管的通透性下降,腦組織缺血。用郭生白老先生的化脂湯可以治癒。
經常聽到關於預防痴呆症(又稱「失智症」)的話題,很遺憾地說,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確定的方法可以預防痴呆症。不是因為相關研究得不出結果,而是基本上所有預防研究都在進行中。但目前能通過一些方法降低老人的患病風險因素,並對早期患病老人進行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
痴呆症也剛發現100多年,而恐怖的是可能在痴呆癥狀出現前20年腦內就發生了某些改變。因此需要對大量人群進行長期的跟蹤研究,再進行大量的統計分析後才能得出比較靠譜的結果,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 對於痴呆症的研究,醫學界從未止步
要預防一個病,通常要先清楚病因。痴呆症並非一個單因素引起的疾病,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於目前病因尚不明確,預防措施也就難以確定。目前唯一能確定的病因是基因突變,包含三種基因β-澱粉樣蛋白前體( APP )、
衰老前素-1( PS1 )和衰老前素-2( PS2 )的突變。這一類基因突變的人基本可以確定將來會發生痴呆,而且大多在65歲以前(正常應在65歲之後),有些甚至在30歲左右就發病。這是目前唯一知道的痴呆症病因,只可惜,只有1%的痴呆症患者是由於基因突變而發病的,其他99%的患者這三個基因完全正常,不明原因。有條件的可以在年輕時候進行這三個基因的篩查,就像Google的Sergey Brin篩查帕金森、安吉麗娜朱莉篩查乳腺癌一樣,能做到心裡大概有個譜。在可以預見到的未來,人全基因組測序成熟後,每個人應該都可以了解自己攜帶哪些致病基因。
▲ 利用DNA檢測,及時發現痴呆症攜帶基因
以上是明確的病因,其實在痴呆症的研究中,更多地說風險因素( Risk
Factor )而非病因( Cause ),更常談相關性( Correlation )而非因果關係( Causation ) 。因為作為複雜的綜合征,與其他的慢性病一樣,可能有大量的風險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具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未必一定就發病,但是研究認為,這些人的發病幾率比不具有風險因素的人更高。所以雖然不確定是不是100%管用,了解風險因素還是可以作為預防痴呆症的參考。┃風險因素
每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 Alzheimer"s Dementia Help
Center )都會總結當年的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情況和公認可靠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當年的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報告中。以2012年為例,總結了以下確定的風險因素:▲ 2012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發表報告
1、衰老沒有基因突變的人一般65歲前極少得痴呆症的,也就是說不老基本不會有危險。只可惜我們無法阻止衰老的進程,這點無法預防。
2、家族史
父母或親兄弟姐妹這類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家人如果有痴呆症,那麼自己患病幾率也比一般人要高。這可能因為一家人有相似的遺傳背景、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說不定其中某個或某些在誘發疾病中起了關鍵作用。有這樣的情況就要小心了,先排除是不是基因突變問題,再看看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是不是有很不健康的地方。
3、輕度認知障礙患者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並非痴呆,而是處於以下的狀態:出現了思維功能的下降,家人朋友可以從其日常行為中發現不對勁,但是仍然能夠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在一些藥物治療後,可能發生輕度認知障礙的現象,這是可以逆轉的;其他的情況中,某些可以逆轉,某些會保持,某些會惡化,發展為痴呆症。所以,如果發生了輕度認知障礙,主要是一些記憶下降的現象,最好及時就醫,可能可以治療。當然,有些情況下輕度認知障礙只是痴呆症的一個階段,需要有經驗的醫生進行判斷。
4、心血管疾病
越來越多的研究確定腦健康與心臟健康是緊密相連的。腦是人體血管最豐富的器官之一,健康的心臟能夠保證有足夠的血液泵入腦內,以供給腦需要的氧和營養物質。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往往也會增加痴呆症的風險,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等等。因此預防痴呆症,控制這些因素很重要。從另一方面說,同時也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不像基因和衰老,是實實在在可以人為控制的,何樂而不為。
5、社交和飲食
研究表明保持社交和飲食健康對腦健康有益處。尤其對於退休的老年人來說,不需要工作中用腦了,社交也一下就減少了,接受外界刺激太少則難以保持認知功能的正常。有人說打麻將有好處就是出於這個考慮,既有社交也要用腦。同理下棋、上個有意思的老年大學也有同樣的效果。飲食自不必說,老年人暴飲暴食的也少,保證豐富種類的蔬菜、盡量避免煙酒即可。雖然目前對這兩個因素是否有用還存在著爭議,但最起碼對人是有好處的,不妨堅持。
▲ 健康飲食,有益大腦
6、腦外傷
有研究顯示中度腦外傷增加患痴呆症幾率2倍,重度增加4.5倍,所以有過腦外傷的人要尤其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
▲請務必扶好身邊的老人
除了基因、衰老這兩個已經明確但我們又不可控的因素之外,只能在生活方式上下下功夫了。在以上風險因素預防中,要揀出一個最重要的話,那就是盡量避免患心血管疾病,這在所有痴呆症的諮詢和研究中,基本上是被首先強調的。
1.阿爾茲海默症的病症或許已經在體檢中有所體現,目前也很難治癒,但是早在2003年芝加哥的研究所就已經通過發現,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在腦內相關病症累計到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的5倍後才會體現出癥狀。所以說,通過持續的學習是可以延緩癥狀出現的。
2.也有研究表明,規律的生活、積極的生活態度是可以延緩阿爾茲海默症的表現的。3.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催促父母去健身房、出去參加不同的活動、看書學習豐富生活,最大的難點是讓他們產生去探索嘗試的好奇心、原動力,而從我們的想法到轉化成他們的實際生活需要的不是我們的說教灌輸,最起作用的就是陪伴他們去嘗試。帶媽媽烘培、陪爸爸上攝影課、陪他們去嘗試不同的運動,會更起作用。漸老的過程很孤單,多一份理解與陪伴並非「用孝綁架」。微信公眾號:Bulaodiao,當一個老年人和一個青年都是漂亮且神聖的工作,學習生活是一生的功課。回憶一下自己的家族是否有此類病史。其實不用過分擔心,電腦類的操作很多老年人甚至中年人都教不會,這說明不了問題,不要自己嚇自己。多從生活中其他日常瑣事觀察更能說明問題。
運動,大腦運動,打牌、下棋等,最好是工作(技術性的腦力勞動)。
two things to prevent alz :1. keep your brain active.2.funel your brain. trust me.
推薦閱讀:
※程序員該怎麼保護眼睛視力?
※每天午覺戴防噪音耳塞(隔音耳塞)一個小時有哪些副作用?嚴重嗎?如果夜晚睡覺,大概八小時佩戴耳塞,久而久之,會有什麼樣的副作用呢?(據說會使耳道變寬,是嗎?)
※煙齡較長的中老年人戒煙身體會有不良反應嗎?
※中醫能治癒闌尾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