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植物方便到晒晒太陽就行了,為什麼會進化出像動物這樣更複雜的形式?


我嘗試從進化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解釋。歡迎討論。不歡迎噴子。

我們簡單一看,好像植物真的很簡單啊,晒晒太陽就可以活下來了呀。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

水。

植物對於水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在缺水期間,植物很難獲得水,於是就只好用枯萎來對抗。

關於這方面的例子,可以看看那些沙漠植物。他們在枯水期都是完全枯萎自身的。在豐水期快速生長繁衍。大多是這樣的路子。

也有可以運動的植物啊,比如像風一吹就變成一個卷的那種草……(原諒我想不起來名字了)這種草為什麼要發展運動能力?就是為了尋找水。

所以,動物的出現,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動物可以更快速地尋找到有水的地方。植物可沒那麼容易獲得水吧,只能被動。即便根系主動尋找水,也只是局限在很小的範圍里。

而動物的活動範圍就大多了。而且動物形成了皮毛,需要水的量也大大減少。不像植物有蒸騰作用。

這就是那句話的來源。水是生命之源。

第二個原因我一直沒說。這個原因其實更為重要。那就是生態位的問題。

當然我們知道,最初的陸地動物來自海洋動物。海洋里最初也都是藻類,最多有大型藻類。為什麼會進化出海洋動物呢?

原因就是,藻類和其他自給自足的生物,佔據了海洋的上層。因為只有上層才有陽光。

所以其他生物如果想活下去贏得生存競爭,就不得不尋找其他生態位。

海洋下層就是另一種生態位。

也許大家還不太理解生態位是什麼,不過沒關係,去百度吧。生態位_百度百科

在佔據海洋下層的生態位之後,由於曬不到陽光,那麼就必須要使自己進化出進食技能才能活下去,生物必須要獲得碳才能作為能源。

在海洋動物進軍陸地以後,不過是同樣的事情再發生一遍。

可見,我再總結一下。動物出現的原因就是兩條,一個是生態位的擁擠,一個是水資源的缺乏。在海洋中主要是前者。在陸地主要是後者。

有人說水不重要?是的,水在海洋里似乎不重要。但是在陸地上極其重要。海洋植物的數量並不多,我之所以提出水,只是為了幫助題主理解陸地動植物出現的原因。當然,生態位更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一家之言,請不要噴我。謝謝合作。(其實人類社會也是有生態位的。)

注1:這個問題在評論里已經逐漸開始涉及生物起源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至今還是無法完全解決的難題。我們不知道最初出現的生命到底是什麼。現在發現的最早的生命是藍藻,是一種自養生物。而化能異養微生物起源也僅僅是假說。不是真理。

那麼,最初的生命就是自養生物嘛?不一定。最初的海洋里可能充滿有機化合物,部分早期生命就以此為生。這就是所謂的化能異養。

而另一部分生命嫌棄這些有機化合物不好吃,進化出了光合作用的酶系,獲得了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早期大氣里充滿二氧化碳。不存在需要動物製造二氧化碳的情況。

所以,自養生物和異樣生物可能是同時起源的。但是這與我的理論並沒有矛盾。他們依然佔據了不同的生態位。即便不是因為自養生物佔據海洋上層而異養生物只能佔據海洋中下層,其實也是一樣的。

植物和動物可能是分別同時起源的。植物來源於吸收了光合藻類作為葉綠體的生命。而動物來源於吸收了小型細胞作為線粒體的早期生命。那些吸收了葉綠體和線粒體的生命可能是異養,也可能是自養,誰都不知道。

注2: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也可能是單獨分別同時起源和進化的。也可能是海洋先有生命,也可能是陸地先有生命。我傾向於同時有。生命來自海洋只是個假說。因為現在陸地發現的生命也要追溯到30多億年了。而在陸地上,水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地球生命起源於陸地而非海洋


其實從單細胞生物來說,並沒有複雜多少→_→

因為進化不是智能設計,不需要找最優解,生物隨便長長就可以了,只要能活下來就可以了。


以下內容僅為一種解釋,關於生命起源,仍有諸多爭議…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快四十億年前的那一大鍋湯說起。

生命起源

據說,曾經的地球,並沒有多少氧氣;比很久很久以前還要遙遠的某個時代,地球的大氣層,充滿了甲烷、氨、氫氣、一氧化碳等等還原性氣體。

據說,那時的地球,電閃雷鳴,山崩地裂,陽光也可以肆無忌憚地照耀,防晒霜也拯救不了這顆小小的行星。

但是地殼裡是有很多氧的呀,甲烷、氨、氫氣與地殼裡的氧化物,在地獄一般的地球表面,慢慢弄出了水[節操呢!]…

神說,大海啊,都是水!於是地球就有了海。

閃電還是那些個閃電,火山還是那些個火山,輻射還是那些個輻射,充斥著高能的反應,把這些簡單的小分子,以及那原始的大海中的水,一點一點弄成了有機分子。

米勒-尤里實驗

極為漫長的時間,為這些小分子碰巧完成一些有意思的反應,提供了漫長的嘗試期。據說,最原始的蛋白質、核酸,就是這麼一點點地弄出來的。

那時的海,不是一般的海,是一大鍋原始湯

據說最開始的生命是不需要蛋白質的,只是一些可以完成自我複製的核酸片段;恰巧有一些蛋白質在這鍋湯裡面,跟核酸玩得來,可以幫到核酸,不斷利用原始湯裡面的材料,完成複製,或者完成蛋白質的合成;它們是最早的酶,很粗糙,很低效,但是,沒關係,我們有的是時間

當磷脂雙分子層恰巧把一部分的東西包起來,最早的生命,就這麼潦潦草草地誕生了。

它們簡陋得不像是生命。

它們無憂無慮生活在那藍色的大海洋;反正湯湯水水裡多的是吃的[合成蛋白質與核酸的原料],也不缺化學能作為動力,就這麼活下去,有一天沒一天地過下去。

可是呢,這原始湯也總有喝完的時候啊;喝完了湯,怎麼過?這是個問題。

解決辦法有兩個:自己動手or豐衣足食。

自己動手的,是自養生命的祖先;豐衣足食的,是異養生命的祖先。

動物的營養方式——異養,其實出現的比自養更早。吃原始湯,就算是異養的一種;異養的吃完了,沒得吃了,怎麼辦呢?

沒辦法啊,不造哪有吃的?

恰巧有那麼一部分原始的細胞,裡面容納了可以進行自養的工廠。有的靠光,有的靠化學能,總之動力源不一而足;但是它們真真切切是在自己動手做吃的。

據說,這些細胞就是葉綠體的祖先。

據說,植物就是這麼逼出來的。

以上。


直接吃別人更方便


從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物開始,它們的唯一任務就是生存和繁殖,如果沒有競爭和面對自然各種惡劣環境的生存壓力,如果沒有基因突變,它們大可以停留在最簡單的生命形式中過著吸收光和熱的快樂日子,便如題主所述。然而這並非事實。

生物的進化過程沒有任何意願或目的因素,一切都是無意識的,基因突變就是無限可能性中無意識的嘗試,它為自然選擇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隨機「嘗試」新的性狀,大多數嘗試都面臨著死亡,然而有利於生存的性狀便保留了下來。於是物種沿著各種合適的路線進化,經過億萬年無休止的嘗試,我們才看到了這個千奇百怪的世界:寬闊的綠葉,艷麗的花朵,堅硬的果實,鋒利的牙齒,還有健碩的身軀......所有這一切都源於一個無意識的「目的」——生存。

這是一個倖存者的世界,而動物只不過是這棵「倖存樹」上一個巨大的分支罷了。


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好像動物不是從植物進化來的嘛!


避免競爭,佔領更多的生態位。就像手機,大家都知道高端做不過三星蘋果,那我就出低端注重性價比,或者走特色路線,追求差異化。越是相似,競爭就越激烈。


從進化來看,首先出現的真核生物是沒有葉綠體的。植物的出現最低限度來自於一種已經吞食了細菌(線粒體)的真核生物進一步吞食藍細菌(葉綠體),因此可以確認對於真核生物,吞食性生活方式(動物)早於光合作用(植物)。


植物跟動物是不一樣的兩類生物,沒有高級跟低級的分別,動物不是由植物進化來的。


授粉太無聊!


所以動物才會那麼殘忍,因為是見不到陽光的黑暗植物進化來的。。╮(╯▽╰)╭。。


兩者是不一樣的進化路徑


又要跑又要跳,還要思考為什麼不能只曬太陽,太陽能不夠啊


古爾德的「醉漢回家」理論:一邊是牆,一邊是水溝,回家路又夠長的話,醉漢必然會掉水溝里。對生命來說,一邊簡單,一邊複雜,最簡單無非單細胞,進化的時間那麼長,就必然什麼幺蛾子的複雜生命都會出現。


其實我覺得植物才是老大,動物是退化的。你看我們人類工作學習戀愛,思維那麼複雜,多累啊,『還得自己捕食自己消化。植物多好,站那兒不動晒晒太陽就能吃飽喝足活好幾百年,還什麼都不用想,太機智了。


你怎麼不問「明明曬太陽就可以了 為什麼動物不進化出葉綠體」,我比較想知道這個。


植物和動物是兩個不同的體系,植物由原生植物進化,動物由原生動物進化。的確植物比動物出現得早,但並不能說動物也是由植物進化而來的。


進化沒有方向


因為生存競爭的殘酷


植物是消耗二氧化碳的,僅靠微生物分解沒法提供足夠二氧化碳,無法「可持續發展」。

另外二氧化碳的消耗會破壞重要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冷。(是不是聽起來很違和?)

生物圈的本質是在太陽能的不斷輸入下,物質在無機界和有機界不斷循環的過程:

只靠生產者和消費者,這個循環是沒法穩定的。

匿名沒法評論這裡召喚一下 @公子大白

說水是重要原因略詭異,要知道動植物都是先從海洋中進化而來然後再登陸的……

而且一般進化論認為異養生物先於自養生物形成,你的答案總給人一種「動物是植物進化過來」的趕腳,事實上兩家從遠古時代就分開了,都不是一個祖宗的。

關鍵的關鍵還是在碳氧平衡和物質循環,要知道早期大氣可是還原性的,光合作用出現之後硬生生改造成了氧化性,要是沒異養生物兜著植物早就因二氧化碳過少而窒息了吧 = =


推薦閱讀:

用生物學角度來說,為什麼女生膚色普遍淺於男生?謝謝
人類進化的關鍵階段為什麼都在東非大裂谷完成?
如果「邏輯」這個能力會讓人類在進化的道路上陷入局部最優解的死路,那麼我們該放棄它嗎?
動物們會不會盡量讓自己的肉變得很難吃來減少自己會受到的襲擊?
人類在進化史上,出現過哪些不可思議但沒能遺傳下來的能力?

TAG:自然科學 | 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