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位 1.2 Ghz 的手機處理器和 32 位 2.4Ghz 的處理器是不是一樣快?
問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64位1.2Ghz的手機處理器和32位2.4Ghz的處理器是不是一樣快?64正好是32的2倍,1.2×2不就是2.4么?第二個問題,2.4Ghz的四核32位和1.2Ghz的八核32位處理器哪個快?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不太準確的,有其他回答說他說了一大堆跟沒說一樣,其實是有原因的。
CPU性能是有指標的,也是有確定關係的,這個關係就是:CPU性能=頻率×IPC.
頻率就不說了,IPC這個東西就是instruction per clock,每個時鐘周期執行的指令數量,影響IPC的東西有很多,這個東西才是跟架構指令集等等有關的。題主問的64位的問題,其實可以這麼理解,64位相對32位最大的區別就是一次性能讀取更多位數的數據,但是這個數據讀進來之後不見得能直接處理,這就好比吃東西,64位處理器只是給你換了個大點的盤子,要是你食量沒變,那麼性能還是沒啥大變化;會出現變化很可能是原來32位的盤子不夠大,來一盤你就能直接吃掉,換成64位就可以節省換餐盤的時間。
另外,前兩天看了半天,我還是覺得Cortex-A53相當牛掰啊...對我沒寫錯,A53,發熱小功耗小,性能足夠,相當厲害的東東哇
謝邀。
不是,當然不是。首先題主您要知道您提的這個問題確實稱不上「專業」,不過鑒於大多數人還是搞不清怎麼看CPU的性能問題,我這次就科普一下。其實題主搞不清楚狀況也是情有可原,因為很多手機廠商在對外宣傳時總是喜歡拿處理器的表面參數說事,什麼採用了多少核心,主頻達到了多少,性能比其它手機提升了幾倍等等。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手機處理器的性能不光決定於主頻的高低,其採用的架構、緩存、帶寬、GPU以及系統優化等都對處理器的性能產生重要的影響。- 影響處理器性能最大的始終是架構
目前ARM公司最先進的架構,Cortex-A72架構在同樣的主頻、運行環境下,能比上兩代A15和A57性能高出了好幾倍。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發燒友把摩托羅拉里程碑超頻到1.25GHz還是卡頓的原因(Cortex-A8架構太落後了)- 處理器主頻很重要?
CPU的主頻,即CPU內核工作的時鐘頻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很多人認為CPU的主頻就是其運行速度,其實不然。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衝信號震蕩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並沒有直接關係。
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係,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定量兩者的數值關係,因為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等)。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比如Tegra 2,雖然性能很強,但是由於帶寬太小,所以性能發揮不出來。
另外,前些年經常被一些玩家詬病「高頻低能」的高通S3處理器,由於採用了非同步雙核的方式,主頻雖然能達到1.5GHz,但是性能較相同主頻Cortex-A9同步雙核的產品要弱(當然這也帶來了省電的優勢)。因此主頻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CPU的主頻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頻對於提高CPU運算速度卻是至關重要的。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某個CPU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執行一條運算指令,那麼當CPU運行在100MHz主頻時,將比它運行在50MHz主頻時速度快一倍。因為100MHz的時鐘周期比50MHz的時鐘周期佔用時間減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頻的CPU執行一條運算指令所需時間僅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頻時的20ns縮短了一半,自然運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過電腦的整體運行速度不僅取決於CPU運算速度,還與其它各分系統的運行情況有關,只有在提高主頻的同時,各分系統運行速度和各分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後,電腦整體的運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提高CPU工作主頻主要受到生產工藝的限制。由於CPU是在半導體矽片上製造的,在矽片上的元件之間需要導線進行聯接,由於在高頻狀態下要求導線越細越短越好,這樣才能減小導線分布電容等雜散干擾以保證CPU運算正確。因此製造工藝的限制,是CPU主頻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
- 那麼製程又是個什麼玩意?
製程工藝的納米是指IC內電路與電路之間的距離。更小的製程也就意味著更低的功耗和散熱,同時在同樣面積的晶元上更小的製程也就能集成更多的晶體,而晶圓的數量又是決定處理器性能的關鍵因素,所以,工藝製程越先進,處理器性能越強。手機處理器從較早的90納米,到後來的65納米、45納米(Tegra 3)、32納米(獵戶座4412)一直發展到目前最新的28納米(高通曉龍801),而14納米製程工藝將是下一代CPU的發展目標(獵戶座7系列)。
- 64位性能真的強?
所以正因為如此,因為架構的差距,即使你把低端Cortex A7架構堆上8個核心,主頻超到1.7GHz,也干不過雙核A15的產品(參見獵戶座5250和MT6592)
最後舉個簡單明了的例子,最新的高通低端產品驍龍410,雖然採用了64位架構,核心數也堆到4個,主頻1.4GHz也不低;但是實際性能卻很弱。(最高解析度只能拖1080P,攝像頭高於1300W像素就運算不來了)歸根到底還是410的架構Cortex-A53太弱。好有趣的問題,隨便答一下
1.64位1.2Ghz的手機處理器和32位2.4Ghz的處理器是不是一樣快?
既然問這樣一個問題,那麼我們就不能拿市面上任何商用產品來比較,畢竟他們從頭到底根本就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假設有一個CPU,他可以工作在64位,也可以工作在32位,他可以工作在1.2G也可以工作在2.4G。那麼問題就來了,並不是每個數據都會需要64位來計算,很多數據仍然是32位,如果因為CPU支持64位就把主頻砍半,顯然處理32位數據的速度也會砍半(此處不考慮特殊指令實現一次處理2個32位數據等等)說白了,就是除非應用大多數全是64位的數據計算,那麼32位處理器會明顯吃虧(多讀一次RAM也是時間啊),不然64位優勢本來就不是絕對明顯,還要被主頻砍半怎麼可能快的起來呢。64位到目前為止還是個錦上添花,並不是替代主頻提升的東西,也就是說多了64位並不能快一倍速度,或者降低一半主頻維持同樣速度。2.2.4Ghz的四核32位和1.2Ghz的八核32位處理器哪個快?
假設同上。我認為2.4G四核通常應用下會更快。畢竟很多任務並不能無損耗的分成幾個子任務的,就如你一個人寫篇文章,多幾個人和你一起寫不一定能多幾倍速度,反而還會因為大家行文風格不同導致很多問題。——————下面是針對另一個回答:手機SoC支持多高解析度,和採用什麼架構的ARM完全無關,配一個更高定位的GPU,以及更高定位的RAM控制器,完全可以給Cortex-A7核的SoC搭上4K屏。
攝像頭支持多高像素,也和用什麼架構的ARM完全無關,配一個更高性能的ISP,完全也可以給Cortex-A7核的SoC搭上2000萬像素攝像頭。但是畢竟SoC是整顆出售的商用產品,要考慮整體定位售價,就如一般不會有廠商用著低端定位SoC配高端屏幕+高端攝像頭一樣。第一個問題答案:否。
第二個問題答案:一般情況下,2.4GHz 4核的比1.2GHz 8核的表現會好些。處理器的性能表現跟應用(運算)特徵嚴重相關。具體技術就不展開了,寫不完整,寫不清楚。影響CPU性能的幾大因素排行:架構>主頻>核心數>。。。。。。。
基本上,回憶一下pc時代就明白了。當時amd搞出64位,intel只好兼容,性能提升是靠架構,而不是位寬。64位最大的好處是內存可以更大了。
這…你能稍微百度一下32位.64位的意思么…
整體概觀,基本上半導體性能就約等於 晶體管數 * 主頻。因為硬體演算法也需要晶體管來實現。架構的話,同一個時代的架構差不了太多。而且,架構也是根據晶體管數量來設計的。
另外不是要黑ARM,就ARM那個IP,誰來用都是個坑。設計爛,Bug多。
浮點數運算不同,不能這樣比較的
不知道第一名咋那麼多贊同
看了一下啥都沒說嘗試回答一下 鄙人不懂構架 然後大家別再拿Soc說事了好么 這個問題要想回答肯定比較單核心性能啊 在同樣工藝 同樣流水技術 足夠的訪存通路帶寬吧 咱們就比較核心性能此外 體系結構里沒有線性的提高 否則benchmark作者哭暈在廁所
所以鄙人以為兩個答案都是否
首先快的含義要明確一下,應用的類型很重要,廣泛的講 應用是計算密集型還是控制密集型應用 應用的內核態比例 並行化程度如何 依賴gpu的程度都會影響對手機處理器快慢的感受。 然後俺的理解 變成64位指令集後的直接影響是 計算寬度提升 定址範圍增加 可用寄存器增加 方便函數調用和編譯器調度 。但是這些提高可以將性能提高二倍么 俺回所里問問大神再補充 挖個坑先CPU 除了主頻,位數,核數還有很多影響性能的因素。
比如流水線,流水線深度,超標量,指令解碼器的寬度,發射寬度,重排序緩衝的深度,分支預測的準確性,同時多線程,線程數,向量計算,核數,緩存的大小和響應時間,緩存的級數,緩存的定址方式,置換策略,寫策略,緩存一致性策略,內存控制器是否獨立,片上互聯的帶寬和延時等。
性能比較也離不開計算任務的特性,是整數運算,還是浮點運算,單線程還是多線程等,所以需要對工作負載進行標準化才能比性能。這個提問已經相當不專業,請看完提問的智慧再來。
64位是指門口的大小。1.2g是指一秒通過門口的人數。目前來看當然是32位2.4g快了。
樓上們都不太專業的,都是給出個架構就走人,架構是啥都不說清。讓我這個半吊子以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觀點寫一下
等更上面說的是過門的例子。門的大小怎麼算?假設是正方形那就是a^2.
如果a大一倍,面積就是大2^2=4倍。這兒是2次方。大家知道計算機是用2進位。假設有八個坑,坑裡有石子記為1沒有記為0,那麼可以有2^8次,注意這兒是8次了。現在32位就是2^32,64位就是2^64,這倆數差多少呢?2^64/2^32=2^32。2^32約四十億,也就是說原來有四十億可能,現在是四十億的四十億倍。這也是為什麼IPv6比IPv4強的地方。門面積是2次增長,而帶寬是指數增長,這下大家明白了。用十進位是因為人類普通計數只想低次增長。用2進位是因為10簡單和我們要用指數增長。
到這可以看出來,我們大的只是可能性的多少。那麼是不是門大小就和速度無關了呢?顯然不是,門大了可以一次進兩個人。這兒對應程序中我一個指令可以簡化。原來只能有2個指令,現在我可以4個指令,那麼就可以把原來兩步化為一步了。但為什麼說如今不行呢?為了加大軟體通用性,我們要盡量照顧低端,也就是64去兼容32。沒辦法,用戶嘛。這個蘋果做的就比較好,乾脆利索上64位。主頻呢,這個和程序關係不大,具體cpu里牽扯到機器周期,指令周期,狀態周期,不同平台不同應用換算都不一樣。比如主頻1G是指cpu進行十億次運算。而多少次運算算一個指令?執行一句代碼?之間換算關係就千奇百怪了。
架構呢?就是內部代碼數據走什麼路,是代碼數據分開的哈佛結構還是代碼數據在一起編碼的馮諾依曼,是單指令操作還是多指令操作,內部加基層緩衝?這些東東。這都是影響執行效果的。有空詳細通俗去說感興趣可以去搜微指令,指令,risc cisc,代碼編譯,。以上只用於拉煤,一輛8噸車相當於2輛4噸車。拉散貨或者送快遞的話,兩個沒啥區別,8噸車還耗油多。無論pc還是手機,cpu乾的活更多的是類似送快遞的。
孩子,這個玩意要是一樣了,那麼商家為什麼特意強調主頻呢,你試過你家電腦是1.2ghz的話會讀取多長時間溫度多高麽你腦子能這麼快麽
必須不是
所謂64bit與32bit指的是機器一次可以處理的命令長度,有些命令長度遠遠多餘32bit或者64bit,這時機器要處理一條命令需要2至3次取指過程,要從內存或者因為中斷從硬碟中取指,這就大大增加了處理時間。其次,64bit的定址空間為2的64位,32bit的最大定址空間為2的32位。這也決定啦機器可識別的內存大小。而CPU後面的頻率也就是cpu每秒的震動或者說工作次數,可根據公式算出cpu的吞吐量。具體哪個速度更快,個人覺得無法一概而論,但64bit比32bit相比,主頻雖然低了,但對機器性能的提升卻比32bit大的多,還是根據個人需求而定吧。以上評論來自畢業兩年卻未從事計算機行業的計算機大學狗
處理速度不僅依賴於數據傳送,所以 第一個問題答案:否;第二個,恩,Podes也說了。。
在手機Soc(CPU)里801吊打410,說明1.4G的64位不如2.5G的32位
同理手機Soc里801的4核好於mt6592的8核,說明1.5G的8核不如2.5G的4核以上…………科學家們昏死在廁所,這個cpu的性能,不僅僅是32位64位還有主頻這種,雖然安卓的cpu都是arm的架構,不過,從最初的a8,a9,到現在的a15更多,這樣排的,不過高通是例外,自己研發的金屬環蛇架構,也就是梟龍處理器,當年紅極一時的小米2就是高通處理器,不過系統優化也有很大關係,經常有人批評(這個rom簡直就是負優化),一般來講,32位,64位,本質架構一樣的話,主頻高的性能應該更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高通稱驍龍810處理器性能與高通預期中的一樣好?
※當年Mac OS的整個生態是如何從PowerPC遷徙到X86上的,指令集不是不同么?
※高通驍龍系列產品會撼動Intel酷睿系列的地位嗎?
※如何看待英特爾正式放緩 CPU 更新時程?
※在視頻解碼方面,為什麼硬體解碼跟軟體解碼比起來,前者的畫面質量總是肉眼可見地略遜一籌?
TAG:手機 | 中央處理器CPU | 聯發科MTK晶元 | 高通Qualco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