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科與葛蘭西關於權力的看法最大的差別在哪?

福科作為社會構成主義(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代表,認為權力關係決定社會知識系統,因而有「disciplinary power」。我覺得這和葛蘭西的文化霸權,意識形態理論異曲同工。兩者有什麼淵源嗎?

最大的區別又在哪裡?


結課兩個月了感覺離開學校好久了,看到這個問題感覺很熟悉又覺得學的東西好像忘了不少了······回去翻看了一下筆記才稍微找回一點記憶,寫下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福柯所闡述的權力(power)的運作基本上是通過「話語/論述」(discourse)實現的,而這些話語系統參與社會的建構。所以要討論福柯的權力理論就無法脫離話語。話語的概念在福柯的《性經驗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中被詳細闡述,我們上basic issue的教授花了兩次課的時間上這本書,就是為了讓我們對discourse有一個概念,但內容還是非常艱難和晦澀,大家可以說也只能是粗淺地了解。福柯作為文化研究領域神一樣地存在,我等凡人只能膜拜了。福柯借用「性(sex)"作為論述話語的載體,說明了從18世紀開始,人們對性的談論增多了,造成一種性自由的錯覺,然而這只是因為產生了大量關於性的話語,反而在各個方面規範著性。比如說性的話語在醫院出現,同性戀者開始被診斷成性倒錯者,需要被治療;性話語開始在學校出現,使用一系列教育和管理規範來壓抑青少年的性行為。所以簡單概括,話語就是圍繞一個主體的一系列論述,從而重新構建著這個主體,而權力就在這個過程當中運行。不同的機構和個體都可以生產話語,本質上是生產關於這個主體的一系列知識,比如說把現代醫學系統看做一個話語,所有的醫學知識,包括對人體的認知,對疾病的判定及其治療方法都是話語所生產的知識,而權力主導知識的生產。權力並不僅是自上而下的壓抑,而是複雜的相互關聯的機制。

而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相對來說範圍窄很多,因為文化霸權更多的是和政權相關,有很強的目的性。是某種政權為了統治社會,不是通過暴力的方式,而是通過宣傳其精神、文化、道德方面的觀念,讓人們認同其世界觀從而達到統治目的。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漸漸滲透的觀念就是佔據霸權地位的意識形態,通常包含了一種對錯的二元對立,若符合某種意識形態的觀念就是正確的,不符合便被認為是錯誤的。而福柯所說的受權力影響的話語生產沒有很強的目的性,比如了解了東方主義這一話語的形成過程就知道西方世界並不是為了政權和統治的目的生產了東方主義話語(雖然東方主義助推了帝國主義的殖民),而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種權力關係運作的必然結果。其次話語沒有簡單的對錯之分,對同一個「事實」,不同的話語系統就有不同的闡述方式。(參考了斯圖亞特·霍爾在《現代性的形成》中對話語與意識形態的論述)例如對人體的認知,現代西方醫學和傳統中醫就是兩套不同的話語系統,它們並不是意識形態。而我認為,如果某種政權為了統治目的故意宣傳其中一種話語,將其他話語視為非法而進行壓抑,這便是一種文化霸權。

呼~~盡量把我理解的內容寫完了,這個問題也在我們的課堂上燒過腦。總的來說葛蘭西的文化霸權和福柯所講的話語中的權力關係是基於兩種不同思維方式產生的,由於都涉及到社會意識所以比較相近,但卻有本質的不同。作為一個菜鳥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有限,歡迎指正和討論。


推薦閱讀:

香港當今著名知識分子與有社會關懷情懷的文人有哪些?
如何入門文化研究(Cultral Studies)?

TAG:社會學 | 結構主義 | 米歇爾·福柯MichelFoucault | 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