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育兒類APP能幫助新手爸媽帶孩子?
我一直覺得帶孩子是需要藉助現代科技的,在APP這塊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神級推薦?我用過的幾個有:
1)得意寶貝,能記錄寶寶吃喝拉撒的規律,便於輔助爸媽給小月齡寶寶調整規律;2)Natr,寶寶睡覺的時候能播放白噪音,使寶寶睡的更安穩。其他希望大家多多推薦
天才寶寶APP 沒有任何廣告,實用型文章居多。
作為一個新媒體強迫症深度癌,我也喜歡關注各種新奇的APP和微信公眾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數了一下,我手機桌面分門別類的各種App居然有100多個,關注的微信公眾號有近200個!
自己都被這數字嚇了一跳,在「斷舍離」清理它們之前,先把自己用過看過孕育類中覺得值得推薦10個App分享出來。
先來個艾米媽媽推薦的App全家福
01
懷孕管家
02
宮縮記錄器
03
sound sleeper
04
MyBaby
05
超凡起名
給寶寶取名字尤其想取個好名字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強迫症地下了好些類似軟體,除了「超凡起名」,還有「易奇八字算命」「周易起名大師」「寶寶起名」「嘉銘寶寶起名」等等。艾米出生前我也想了幾十個方案,但出生後還是一個沒用上,因為我根據出生日期時辰等一輸入這些評測軟體,天格地格五行八字等等分數都不高,然後我又根據軟體提供的喜用字又想了兩百多個名字,再一一評測。當然這些東西,信則信,不信則不信,僅供參考。
06
Baby Music
07
嘰里呱啦
08
寶拍相機
09
成長記錄
10
育學園
回答完畢。
一般上帶孩子很忙,沒有很多的時間看書,有些好的育兒APP確實很實用。
我現在手機上除了微信,就是各種育兒APP。1.實用類的:寶寶棒:我在上海浦東,這家可以打預防針的時候預約,現在每次帶寶寶打預防針都是預約好的,不要太方便哦~~贊!上面當然也有育兒的知識,沒事看看也挺好的,比看書方便。
(聲明:本文所有推薦不含任何軟性商業植入)
Baby Tracker主要功能是記錄寶寶的餵養、尿布、睡眠、生長、健康、里程碑等。界面簡單、容易上手,是很多新手爸媽試了很多個同類軟體之後唯一留用的。
基礎記錄界面(左)和每日總結(右)▼
以上記錄可以生成圖表,追蹤過去一周、一個月、7天、30天寶寶的成長軌跡。還有里程碑(milestones)、歡樂(joys)等,記錄寶寶第一次微笑等特殊時刻(可添加照片),知曉寶寶的發育是否節奏合適。
基礎記錄圖表(左)和里程碑圖片(右)▼
應用針對0-2歲寶寶,按照各階段身體發育引入相應的運動、撫觸和親子遊戲,分為大運動(gross motor)、精細運動(fine motor)、認知(cognitive)、語言(speech)、感官(sensory)、自我照顧(self care)和社會情感(social emotional)七大類,在寶寶最需要的時候做科學的引導,助力早期發育。
支持多個寶寶(左)和記錄每日運動(右)▼
應用界面每日會按照寶寶月齡介紹發育里程碑並推薦活動,還可以自主搜索(比如爬行、海灘等),每個活動除了文字介紹外還有視頻演示(英文不自信的粑粑麻麻也可以學起來),系統還能針對寶寶活動完成記錄量身定製訓練計劃,抓住寶寶的敏感期進行科學刺激。
專業視頻演示(左)和成長里程碑記錄(右)▼
白雜訊有多麼神奇呢?Peppa Pig裡面cousin Chole半夜哭醒要伴著吸塵器的聲音才能入睡,可見一斑。Sound Sleeper通過播放白雜訊讓寶寶平靜下來慢慢入睡(play mode),延長睡眠時間(listen mode),記錄並幫助寶寶養成好的睡眠作息(tracking mode)。
入睡模式play mode(左)和熟睡模式listen mode(右)▼
睡眠記錄追蹤(左)和遠程控制(右)▼
應用免費提供15個濾鏡、450+藝術貼紙、100+藝術字體,還可付費購買900+貼紙,不多說了,上圖!
萌娃模式(左)和孕媽模式(右)▼
鵝媽媽童謠已經有將近400年歷史了,經久不衰的童話故事和兒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這個app免費提供16首童謠(nursery rhymes),有原唱模式(vocal)和伴唱模式(instrumental),還有字幕提示,粑粑麻麻可以學來唱給寶寶聽,或者直接放原音,雙語寶寶從小抓起。
16首童謠如下,各個都是經典。▼
另外喜馬拉雅也是很好的磨耳朵工具,裡面有很多英文故事、英文歌和動畫片音頻電台,沒事給寶寶當背景音聽聽,感受英文的韻律。當然了,最好的啟蒙還是粑粑麻麻親自來教啦。
Growth是我當時要離開美國時Martha醫生推薦給我的,在美國期間每次兒保檢查(well child check),Martha醫生都會把Vincent的身高、體重、頭圍信息輸入系統,自動生成生長曲線圖,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庫作對比,來追蹤Vincent的成長。現在我在家自己測量也可以知道寶寶有沒有按照正常的速度發育。
可以一直用到寶寶20歲(左)和單位可以選擇英制或者公制(右)▼
Growth的強大之處在於它的資料庫,寶寶的生長數值會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疾病預防中心(CDC)資料庫進行對比(還有專門針對早產寶寶的矯正月齡fenton資料庫),計算出所在百分比(percentile,70%的含義是寶寶比70%的同齡人高或重),生成對應的折線圖,可以導出生成excel spreadsheet和pdf。付費版可以添加多個寶寶,解鎖1歲之後的百分比數值(在圖上也能看出大概範圍),還能計算BMI值。
Vincent出生至今的身高(上)體重(下)曲線,可以看出1歲左右因為秋瀉和腸胃炎數值跌落至75%,但後來慢慢追上回到了90%(左)。資料庫選擇(右)▼
我個人感覺在美國期間,就算沒有這樣的疫苗管理和記錄app,我也可以直接從醫生和醫院的患者系統獲取關於寶寶疫苗的資料。但是考慮到很多赴美產子的家長生了孩子都要回國,所以做好接種記錄就特別重要了。
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左)和25種疫苗介紹(右)▼
以小豆苗為例,軟體提供電子接種證,可以預約注射(覆蓋近30個省及直轄市),對疫苗百科一網打盡。▼
應用首頁每日介紹寶寶發育摘要,支持添加多個寶寶。▼
育學園提供健康指導(知識、妙招、講座、成長測評、輔食食譜、疫苗等)、記錄工具和專家諮詢等模塊,裡面的育兒知識和崔玉濤公眾號內容同步。▼
??????????????????????????
Vincent媽媽碎碎念
不知不覺Vincent都要兩周歲了,但我初為人母時的興奮、手足無措和缺覺還歷歷在目,每每翻看小傢伙的照片和視頻,總是在感嘆時光你慢點走吧!我不想讓他這麼快的長大,我希望能多把他抱在懷裡一會兒(但Vincent小時候我可是天天盼著他長大呢)!
回頭看看,照顧新生兒雖然繁瑣又忙碌,但這可能是這漫漫長路里最輕鬆的一段了,別被「到了…時候就好了」騙到哦,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煩惱,寶寶的需求不斷增多,寶爸寶媽的服務也跟著不斷升級,操心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好好享受這段時光吧!畢竟,「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關於下載:
IOS用戶請至APP STORE下載,如果中國搜不到可以切換至美國APP STORE試一試;Android用戶請至官網或相關應用市場下載,除了Sound Sleeper只支持IOS之外,其餘都可以搜索到。聲明:原創文章首發於公眾號abcmama,轉載請註明出處!多謝!
安利親寶寶APP,親寶寶APP是一款專註於記錄寶寶成長過程、解決育兒難題、探討育兒經的家庭社交應用。在這裡,你可以邀請家人、親友一起記錄、分享、關愛寶寶成長。
在育兒方面,親寶寶APP設置了營養食譜,寶寶聽聽,育兒助手等多個板塊的育兒小知識板塊,新手爸媽跟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階段來查看相應的知識點。
另外每天推送的親子小報質量挺高……每天點開查看都挺方便
兒歌資源類的APP推薦兩個,兒歌點點和凱叔講故事,都是我每天給孩子用的。類似的APP零零散散下過十來個,最後決定留下這兩個。看動畫片聽兒歌故事都能滿足了。
兒歌點點是看到應用寶推薦優秀應用才下載的,界面設計的還是很清爽乾淨的,按鈕做的也很大,還有配圖,寶寶就算不識字也會自己點著看。
資源方面還算豐富,除了他最喜歡的小豬佩奇還有很多經典兒歌。有一個專輯全是教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我有時也陪他一起聽,感覺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對了,這個APP還提供了家長控制功能,可以設定每次看動畫的時間限制。站在家長角度這個功能還是很貼心的,我現在每次只讓孩子玩半小時就要休息10分鐘。
凱叔講故事在家長圈裡名氣特別大,我主要還是看中了凱叔前播音員的專業素養。現在凱叔的微信號越做越大,APP也越來越完善了。孩子很喜歡凱叔講的的睡前故事,我也會特意讓他聽裡面的睡前詩,積累點文化底蘊。
要說缺點的話,純音頻的內容對孩子來說,不如動畫那麼容易集中注意力,時間久了他就分心想做別的事情了,在旅遊的車上還有路上聽倒是挺合適的。
謝謝很多人推薦育學園,為育學園站台。
小園子非常負(bu)責(yao)任(lian)的邀請你來育學園,因為誰用了都說好!
很多媽媽們都聽說過兒科醫生崔玉濤,育學園就是崔醫生打造的最權威的懷孕育兒應用。
這裡的知識以崔醫生150萬餘字的育兒著作為基礎,根據你的孕周或寶寶月齡,每日推送。
這裡的記錄工具最有特色,會根據每個人的記錄情況,自動給出一對一的指導。並可以查看寶寶的日常規律統計圖。
這裡有同齡寶媽的最新食譜分享,來這裡找找輔食靈感;還有同孕齡媽媽的食譜分享。
http://m.drcuiyutao.com/send/forward.htm?channel=app-srcuid=2185951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裡的討論很靠譜,都是基於每條專業知識下,媽媽們貢獻自己的育兒妙招。
另外,還有專家諮詢、孕育學院、成長測評等內容,小園子就不一一啰嗦了,等著你來探索吧。
各大應用市場都可下載,小園子和800萬媽媽們等你來喲。
講個小故事
掌心寶貝這款軟體不錯。
這是一款關心幼兒成長教育的手機軟體,用戶使用該軟體後可以隨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具體情況,針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問題及時的做出糾正,同老師一起來正確引導孩子的發展。
http://www.cncrk.com/downinfo/119324.html
推薦一個孩子有課,一群家長討論各種教育話題的app。各種有愛啊···不多說,看圖:可以邊聽邊看,聽完之後,發現之前帶孩子逛博物館,都是瞎逛啊!
從懷孕到寶寶一歲半了一隻用的口袋故事,也就是工程師爸爸出品的一款app,故事,兒歌,音樂,繪本,還有睡前故事,感覺這個越做越好了。
加丁媽媽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女博士康莫所說被父母軟禁?
※有哪些1000元以內的平板適合送給爸爸做禮物?
※第一份工資,想給父母買一個測血壓的儀器,是不是電子的準確一些?測血糖的呢?
※我很反感母親對我的性教育,我該如何原諒她?
※大家怎麼看待中國式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