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計劃報廢(Planned Obsolescence),經濟會受到什麼影響?

計劃報廢是工業上的一種策略,有意為產品設計有限的使用壽命,令產品在一定時間後報廢。計劃報廢在長期上可以給廠商帶來好處,因為消費者在產品報廢后如果還有繼續使用的需求,會再次購買同類產品。

1924年聖誕節期間,歐司朗、飛利浦、通用電氣等在日內瓦聚集,組成一個名為「phoebus」的壟斷集團,目的是控制燈泡的壽命,將其控制在1000小時左右(當時燈泡壽命可達2500小時),並簽訂合約,規定違約金。1942年,美國政府將「phoebus」集團告上法庭,雖然協議名義上被終止,但這些公司並沒有進行任何賠償。至今,普通燈泡的壽命只有1000小時。

相關鏈接:

Phoebus cartel

計劃報廢 _百度百科

PS:

對經濟的影響可有是正面的和負面的,兩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順便請不要變成果粉果黑吵架。


我和朋友們在聊關於現在的電器使用壽命時,有個笑談:

」有朋友總是抱怨,現在買的電風扇一點都不經用,最多用過一兩年,電機就會壞掉。他總是把問題歸咎於市場經濟下電器廠的工序以及對利潤的追求導致產品壽命減小,他總是感慨,當時計劃經濟時買的國營電器廠生產的電風扇還在他家運轉良好。「

另外一個朋友馬上接過話說:「所以你看,現在那家國營電器廠已經倒閉多年了,他們生產一台電風扇,你十年不用再在他那消費,不倒閉才怪!」

所以說,真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品質量更好嗎?當然不是,計劃經濟時期不論從原材料水平或者製造流程都遠遠低於當今的生產技術,只是那個時候的國營工廠根本沒有「計劃報廢」這個概念罷了。

以下開始正式回答問題:

相信從剛剛的例子已經可以想到沒有「計劃報廢」這個概念,是一定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的。那麼我們詳細說說利弊:

沒有「計劃性報廢」:

弊:

1.抑制消費抑制GDP

試想一下,若所有的耐用品都因為生產力的提高而質量好到在消費者生命周期內不需要更換,那麼同例子里的國營電器廠一樣,工廠在第一次滿足消費者需求以後都將倒閉。尤其是像飛利浦這樣的公司,以燈泡為例,若燈泡的壽命達到200年,那麼飛利浦的燈泡工廠也許只需要生產30年就能滿足全球的燈泡需求,尤其是在20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內白熾燈在技術上沒有質的突破這樣一種情況下。消費者將沒有動力進行再次購買,國民消費將降低。

2.抑制技術升級

同樣的,因為產品的壽命周期長到了消費者沒有更換需求的情況下,不論是從資金上或是需求上也將極大的限制技術的更新升級。但是因為採取了「計劃報廢」,工業產業從資金上或者技術上都有益於產品的升級換代。

3.抑制資源流動及相關產業發展

這個不需要贅述,消費者的消費減少當然有會抑制資源流動(資金、技術、人才),淘汰時間的增長將減少相關產業如回收、翻新的產業縮小。

利:

1.減少資源浪費

以電子產品為例,電子產品製造商放棄採取「計劃性報廢」的方式不斷的推出新產品,或者人為的降低新產品配置(加快終結產品「壽命」)將有利於減少資源浪費,很多人家裡的完全還可以正常使用而卻因為更新換代而閑置的電子產品將大大減少。

2.減輕環境壓力

還是電子產品為例,大量的電子垃圾處理(重金屬污染)的壓力勢必對經濟造成巨大壓力,尤其是對於政府垃圾處理上的壓力。甚至延伸出電子垃圾產業鏈,對電子垃圾的承接國的經濟是會產生負面影響。若放棄「計劃性報廢,將會有益於減輕環境壓力對經濟產生的成本。

3.抑制對消費者的壓榨(與經濟關係好像不明顯)

噴墨印表機的墨盒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計劃性報廢」的策略。噴墨印表機廠商依靠墨盒的短壽命「優點」而獲取巨額利潤。且故意在技術升級沒有門檻的情況下故意不提高客戶體驗,壓榨消費者。

嗯,暫時只想到這麼多。

總之,「計劃性報廢」是一個慣用而常見的商業策略,對經濟的影響利弊都有。總的來說,個人之見,」計劃報廢「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但是從道德上來說,顯然消費者理應在技術許可的條件下得到最好的產品體驗。

同時,「計劃性報廢」這一策略,並不是所有的產業都適合使用的,使用得當能為公司帶來利潤,促進整體經濟發展。使用不當有可能不僅損害經濟發展,還會對公司造成危害。


題主所舉的例子是一個典型的cartel模型,只不過從價格控制、供給控制變成了質量控制,幾個商家勾結一起具有影響市場的能力。繼續按照寡佔市場的模型分析優劣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計劃報廢,估計廠商沒準還能想出別的點子影響市場與消費者收割利潤,大不了吃相難看一點直接漲價唄。


事實上正如題主所舉的例子,也只有寡頭壟斷能做計劃報廢。在相對充分競爭的市場,一個公司如果實行計劃報廢,那麼會被視為產品質量低。另外即便已經施行計劃報廢,也可能面臨其他行業的競爭,比如電池的計劃報廢部分被可充電電池替代。

存在摩爾定律的電子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計劃報廢」的形式,以前的計劃報廢是產品供應商人為縮短商品生命周期,電子行業卻通過技術升級引發新的消費需求。此外時尚界也存在從需求端著力的新形式「計劃報廢」。


沒有計劃報廢蘋果肯定會換上大容量高沖放循環次數的電池


對於消費用戶,考慮到摩爾定律,可能還好一點。

更嚴重的是商業用戶,數據和工時損失是很嚴重的。

很多電子產品的商業產品線價格奇高,難到跟這個也有關?


我就一句話結束這個提問:硬要挑的話,文革也是能挑出點好處來的。


市場也許會活力有所減退但是貧民會有更多時間思考人生


也算技術更迭的緩衝中保命的手段了 額 手斷了~


諾基亞就是這麼死的,唉


推薦閱讀:

為什麼百貨商場的一樓大都是化妝品專櫃,每層樓賣什麼商品有講究嗎?
為什麼台灣的張君雅乾脆面在內地受歡迎?
普洱茶消費行為分析?

TAG:製造業 | 經濟學 | 消費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