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項羽誰稱得上英雄?
大家評價這兩個人的時候不要忘了一點,項羽到死的時候才30歲,陳勝吳廣起義,項羽22歲,威震天下的巨鹿之戰,項羽年僅24歲,就已經「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了,劉邦比項羽大24歲,起兵時46歲,也就是說,這倆人完全是父子輩分,項羽要煮劉邦他爹,簡直是要煮自己的爺爺。一個年輕人,一個血氣方剛,衝勁十足的年輕人,初出茅廬不久,就威震天下,功成名就,這種人會容易犯什麼錯誤,不言而喻。更何況這個年輕人出身沒落貴族,一方面重視名譽,另一方面難免會有些自命不凡,更加劇了他性格中本來就有的缺陷。我覺得這倆人的年齡問題,是解釋這倆人性格的重要因素。一個年近半百才出來闖蕩,一個24歲就威震天下,哪個好虛榮,哪個不在乎面子。哪個更沉穩,哪個更急躁。哪個更堅韌,哪個更脆弱。自然一目了然。我覺得兩人都算是英雄。只是可惜項羽毀在自己年輕成名的自我膨脹上。如果他能多些時間歷練,能更加成熟,以他碾壓級別的軍事能力,勝敗未可知也。
項羽的青春人格與行為藝術
李美皆
男人的人格,看似千差萬別,但若從大處區分,無非就是兩個類型:劉邦和項羽。在很多的關口,男人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劉邦還是項羽?
——題記
項羽的青春人格
年齡差距是解讀項羽和劉邦行為選擇、價值取向乃至人格差異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項羽生於公元前232年,劉邦比項羽大24歲。公元前206年楚漢戰爭發生時,劉邦50歲,項羽26歲。依公元前遠低於現代的人均壽命來看,劉邦可謂准老年人了;而項羽儘管已成為一統江山的西楚霸王,年齡卻只有26歲,還是青年人。所以,單從生理年齡來看,楚漢戰爭就是一場青年人與准老年人的較量。
若從人格來看,楚漢戰爭更是一場青年人與老年人的對決。項羽是單純的青春人格,年輕氣盛;劉邦是標準的老年人格,老奸巨猾。民間有一句話叫「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為什麼「老不讀《三國》」呢?因為《三國》中充斥著權謀之術,勾心鬥角,陰險算計,人到老年,閱歷已經夠廣了,智慧已經夠多了,再去讀《三國》,容易變得老奸巨猾。劉邦就屬於不該再讀《三國》的那種人。當然,那時也沒有《三國》可讀。這倒不是因為其老不老的問題,而是因為他天生符合老奸巨猾的老年人格特徵。這裡公然將老奸巨猾視為老年人格特徵,似乎是對老年人的不敬。其實不然。我們談論的是人格的年青與年老,包含著諸多精神內蘊在內,而不單純是一個年齡問題。一個少年老成的人,仍然可以具備老年人格特徵;而一個老頑童式的人,照樣可以具備青年人格特徵。再說,青年人也都會變老的,而老年人也都曾經年輕過,青年與老年,本來就在遷延更迭之中,所謂老年,並不固指哪一些人。
民間還有一個流傳不甚廣的說法,叫「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為什麼「少不讀《水滸》」呢?因為《水滸》講義氣,重江湖,年輕人本來就在火力旺盛的時候,讀了更容易衝動。項羽就屬於不該再讀《水滸》的那種人。當然,那時同樣也沒有《水滸》可讀。
談到劉邦,人們會想起奸雄曹操之類的人物;而談到項羽,人們想到的是英氣逼人桀驁不馴的呂布、馬超,而不是老成持重捻須沉吟的劉備、宋江,甚至也不是搖著鵝毛扇的諸葛亮。劉邦的故事,是凡人的故事,成人的故事;而項羽的故事,卻像一個神話傳說,而且是屬於人類童年時期的神話傳說。希臘文化源於古老的愛琴文明,和中國的商周文明略有相似之處。作為希臘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希臘神話,形成於西方文明的童年時期,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個部分。那些人神交織的英雄故事,閃射著人類童年時期的光華,英雄們具有鮮明的青春品格,充滿朝氣、力量和冒險精神,為在神的王國里的地位和愛情而爭吵和鬥爭,並對凡世發生著巨大影響。項羽就具有這種半人半神的英雄品格,如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大力神、第一勇士——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打死九頭蛇、擊退不死的食人獅等,立下十二件大功;項羽則力能扛鼎,並締造了巨鹿之戰、彭城之戰等戰爭神話。中國與《希臘神話與英雄故事》相對應的是以商周時代為歷史背景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其中的哪吒、二郎神等,也具有希臘神話英雄們朝氣蓬勃、勇者無懼的青春品格,項羽就是這些神話英雄在現實生活中的再現。比照現代,項羽則具有尼採的「超人」意志,以及影視作品中的數碼英雄身上的超能量。在西方人眼中,項羽是唯一可以和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比肩的中國古代將領,被譽為:東方漢尼拔。
項羽22歲時,便指著出巡的秦始皇說:「彼可取而代之。」這是典型的初生牛犢不怕虎。項羽24歲時,便與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反秦,就此登上歷史舞台。項梁是主帥,項羽是副帥。項羽戰功赫赫,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戰,更是創下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敢於破釜沉舟,毫不考慮退路,這是年輕人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老年人會考慮周全,留出一條甚至幾條退路來,以備萬一,而不會採取如此果敢決絕如此冒險奇崛的戰法。項羽26歲時,便成為西楚霸王——神州大地上的一號人物了。對比中國現在的八零後提拔處級幹部尚且引發爭議,更該明白項羽創造的是怎樣的奇蹟了!對於「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說,項羽給出了一個最強有力的證明。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項羽就是梁啟超所期許的那種美哉壯哉的「中國少年」。他以蔑視一切的傲岸、沖卻一切的激情,以及氣吞萬里如虎的狂飆精神,創造了炫目的青春功業,鑄就了偉麗的青春人格典範。
項羽健康陽光的人性得益於他的自由成長。項羽年少時,項梁曾先後請人教他書法、詩歌、武藝,他都是學不多久就厭倦不學了,還說:「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我要學便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便教授他兵法,但他仍舊是學不多久就厭倦不學了,項梁只好順著他,不再管他。可見,他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天生的力與勇有餘,而後天的武略欠缺,文韜不足。越是缺少韜略的人,越不知韜略之重要。項羽對於計謀很不屑,認為君子坦蕩蕩,詭詐非大丈夫。大氣的人對於伎倆,總是有著近乎潔癖的不屑。這固然是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的英雄本色,但也太極端了一點。項羽還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所以,他從來不要謀士。韓信(約前231——前196年)幾次獻計於他,都未得重用,才轉投劉邦,此事成為他不善用人的一個典型口實。我倒認為,此事所體現的,不是項羽不善用人,而是不屑用計。
項羽不屑用計,防計、破計意識也淡薄,以至於屢屢中劉邦之計,劉邦的詐降、鴻門宴秘密部署等都得逞了。但是,即便被對方算計了,項羽仍然不屑,故而也不善總結經驗教訓,不能從「吃一塹,長一智」的老話中受益。導致項羽最後敗北的「四面楚歌」,則是中了韓信的計。韓信富有軍事謀略,被稱為「戰神」。他在軍事上雖然兵不厭詐,但政治上並不詐。蒯通曾建議他背叛劉邦,自立為王,否則將來功高震主,難以見容於劉邦,但韓信拒絕了這個建議,理由是——不能「見利而忘義」!最終果如蒯通所言,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臨死才知道後悔。韓信與項羽年紀相仿,雖比項羽多活了幾年,但死時也不過36歲。韓信和項羽,都不是比他們年長20多歲的劉邦的對手。韓信雖非劉邦直接殺害,但呂后先斬後奏殺韓信,無疑是符合劉邦心愿的,所以,劉邦對韓信之死的態度頗為複雜:且喜且憐之。韓信與劉邦,也是青春品格與老年政治的對壘,結果當然是前者出局。搞政治需要年紀,因為,有年紀才會有閱歷。年紀雖然並不必然意味著閱歷,但閱歷卻必然需要年紀。沒有一定的量變,是完不成質變的,政治智慧需要歷練和積累。有了足夠的年紀,方有可能深諳社會和人性中的「黑子」。之所以「薑是老的辣」,是因為老薑經歷了更多時間的濃縮和外部的風化。
項羽有勇,韓信有謀,二人若能聯手,定是天下無敵的神勇組合。可是,此二人恰恰不能聯手。因為,項羽是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他排斥善謀之人,也排斥所謂的「大丈夫能屈能伸」。那麼,韓信是以能承受胯下之辱而著稱的人,項羽怎麼能接受呢?項羽絕對是寧折不彎寧死不屈,他容不得任何苟且。韓信對項羽也不以為然,他批評項羽遇強則霸是匹夫之勇,遇弱則憐是婦人之仁。在我看來,這不正是真英雄本色嗎?如果反過來,欺軟怕硬,那才是可鄙的。但韓信不這麼認為。二人精神質地上的不同,決定了不能成為同道。項羽不是不善用人,而是目下無塵,鮮有人能入他法眼,所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項羽是年輕人的性情和意氣,不懂利益至上,總以性情取人。可是,搞政治是不能憑真性情的。劉邦便深諳政治之道,他用人待人,取的都是政治利益最大化原則。項羽曾以煮掉劉邦的父親來要挾劉邦,劉邦回答:煮好別忘了分我一碗。這件事常被用來證明劉邦沒人性,我認為並不盡然,劉邦更有可能是以此為策略,來瓦解項羽的要挾,來拆項羽的招。這與其說證明了劉邦的沒人性,不如說證明了劉邦令人無可奈何的潑皮無賴。劉邦不會為救父親而妥協是肯定的,但未必會高興父親被煮死,之所以說這話,好像比對方還得意似的,顯然是故意的,是為了消解對方一下,氣對方一下。劉邦逃命時為了車子跑得快一點,竟然親手把車上的子女推下去,這才毋庸置疑地說明了他的沒人性。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劉邦,卻對老百姓不錯。這說明劉邦愛民如子甚至愛民勝子嗎?非也,這是政治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理念使然。正如有人指出的:
對當政者來說,「仁」,絕不僅僅是「仁愛」之情,更是「仁政」之術。「仁」是用來收買人心的,不能收買人心的「仁」就一錢不值。如果會錯了意,糊裡糊塗講起「仁愛」來,就糟了。項羽的錯誤不在於「仁」,而在於沒有把這種「仁」轉化為政治上的優勢,所以叫作「婦人之仁」。[1]
這段話暗示出這樣的意思:項羽的仁是「仁愛」之情,是真仁;劉邦的仁是「仁政」之術,是假仁。項羽的「婦人之仁」是本質上的仁,劉邦的政治之仁是策略上的仁。與「婦人之仁」形成意義對舉的是「無毒不丈夫」,它意味著,男人就是用「毒」來定義的。項羽正是因為「仁愛」,被踢出了男人的行列。「婦人之仁」在政治上不佔優勢,男人的「毒」才是在政治上佔優勢的。但項羽的「婦人之仁」,何嘗不是年輕人的「人之初性本善」,何嘗不是「青春不解紅塵」呢?人們怪項羽政治幼稚時,往往忽略了他的年紀,事實上,他本來就處在一個幼稚的年紀!與年長男人的老辣相比,他當然是太稚嫩,太缺乏「丈夫」之「毒」了。
可是,這樣一個有著「婦人之仁」的項羽,卻又被認為殘暴,典型的事例就是他殺死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和一夜「坑秦降卒二十餘萬」。但我認為,項羽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報仇雪恨。楚國為秦國所滅,項羽的祖父項燕率兵在保衛楚國的戰鬥中被秦將王翦所殺,對於秦,項羽是懷著巨大的家仇國恨的,這也是他英勇殺敵的首要動機。包括火燒阿房宮,也是為了發泄他對秦王朝的仇恨。當然,就算有仇恨,也不能那樣做;僅從自身利益考慮,也不宜那樣做。因為那對他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會引起民怨,不利於他的統治大業。劉邦就絕對不會這麼做。但項羽顯然不具備劉邦那種權衡利弊的政治理性。他奮力拚殺這麼久,就是為了這一朝雪恨的快感!機會到了,年輕氣盛的他怎能不讓自己發泄個痛快!這與其說是項羽殘暴,不如說是項羽衝動——年輕人的衝動。
項羽當然是有罪過的,他殺氣太盛,動輒殺戮,率爾屠城,而且軍紀不嚴,所過之處,燒殺搶掠,民怨載道,這都是他的罪過。這些罪過,也都與他的年輕有關,因為年輕,所以放縱,所以率性,所以逞勇,所以沒有羈勒,所以充溢著作惡的激情。項羽軍紀不嚴,首先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缺少自制力的人——這幾乎是年輕人的通病。
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並非沒有原因,他是聽說降卒可能謀反,才聽從部下建議坑殺的。另外,近來有人指出,一夜坑殺二十萬不可能。首先,沒有那麼大的坑;其次,那二十萬人不會束手待斃。項羽好殺戮是真的,但一夜坑殺二十萬,可能是司馬遷的誇大之詞。[2] 其實,劉邦的殘暴並不在項羽之下,殺人之眾也決不在項羽之下,但劉邦殺人都是出於政治需要,所以,在大眾眼裡就具有了某種合理性。而項羽有時會殺一些不該殺、不必殺的人,比如降君降卒,所以就不具備這種合理性,其殘暴也便格外突出,格外不能原諒了。說項羽不愛民至少不全對,正是看到楚漢相爭民不聊生,心中不忍,項羽才向劉邦發出二人單挑、一決勝負、藉此結束戰爭的倡議,但劉邦不肯。秦地的秦卒秦民在項羽看來可能首先不是人民,而是敵人,所以他才不手軟。說項羽不仁也不全對,彭城之戰,項羽俘虜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作為人質來要挾劉邦,未遂,但並不殺害。
項羽一夜坑秦降卒二十萬,卻惟獨留下了三員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並信任和厚待他們。這還是他的真性情使然,他的仁慈只施與那些他認為值得的人。劉邦用人是理性的,不憑好惡,只重實際,有用之人皆為我所用,所以韓信說劉邦:不能將兵,而善將將。劉邦得韓信,果然如虎添翼。作為一個領導者,善於駕馭高人,便立於高人之上了。為了收買韓信,劉邦是關懷備至,極盡籠絡之能事,以至於韓信在有可能自立為王時,卻不好意思那樣做,而堅持要替劉邦效命,所謂「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可是,用完韓信之後殺掉韓信的,歸根到底還是劉邦。劉邦此乃老百姓所謂的「哄死人不償命」。這一點也正如有人所言:
在缺乏有效約束機制的情況下,社會的安定有賴於統治者的治國理念,推行「仁政」,不管其動機如何,對被統治者是一種讓步,相對而言百姓得到的好處多一些。即使劉邦是個流氓,項羽是個貴族,落到劉邦的手裡,比落到項羽的手裡要好。太史公深明此理,所以人格上,他隱隱推崇項羽;可是治天下,他以為還是劉邦強點。[3]
主觀上的「仁」雖然是「真仁」,但若給老百姓帶不來好處,還是沒有用的。只有給老百姓帶來好處的客觀上的「仁」,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即便它是「假仁」。「仁」是可以用來作秀的,只要能保證實際效果,真假並不重要。這樣的發現,不僅使我對於「求真」的意義發生懷疑,而且還使我對於劉邦和項羽的態度產生矛盾——與司馬遷一樣。既然我們在實際上還是會選擇劉邦,既然項羽的結局必然是失敗,統治世界的必然是劉邦,我們對於項羽人格的孜孜以求還有什麼意義呢?探討至此,很容易使人產生歷史的虛無感。
不!茨威格在《異端的權利》中寫道:
歷史無暇顧及公正。歷史作為不偏不倚的編年史家的工作只是記錄各種各樣的成功,至於這些事情的道德價值,她極少評估。……然而事實上,……道德能量的任何消耗,也不會消散長空,毫無迴響。那些人雖然生不逢時,雖然被擊敗了,在實現永恆理想的過程中,卻自有意義。……從精神方面看,「勝利」和「失敗」兩個詞都有了新的意義。[4]
把這段話中的「道德」改為「人格」,我認為是一樣成立的。項羽的價值,就在於這種「人格價值」、「人格能量」,如果從人格方面去進行評估,項羽並沒有失敗,他永遠向我們昭示著一種相對理想的青春人格,這就是我們探討它的意義。
項羽的行為藝術[5]
對於項羽,他人難免是「以成敗論英雄」,這個「成敗」,當然指的是結果。可是,項羽本人卻未必把成功的結果看得那麼重要。他的目的不僅僅是成功,而是——美,並成功。他要贏,但是要贏得漂亮,贏得有風度,贏得不失水準。不僅要贏在物質上,而且要贏在精神上,內外皆贏。他要的不僅是一件衣裳,而且是一件沒有皺褶的內外考究的衣裳。他要成功的結果,他還要成功的過程,他要在過程中始終保持英雄的審美風範。難度也就在這裡。
項羽相當於把獲取成功當作一種行為藝術,行為藝術是不求結果的,過程就是一切,成功只是藝術過程的終點。作為行為藝術,他不要「雖然贏了,但是,贏得很醜」,於是,他的結局就成了「雖然輸了,但是,輸得很美」。在輸得美麗和贏得醜陋之間,他寧願選擇前者。
奇特的東城快戰充分證明了項羽的行為藝術追求。項羽帶領僅剩的28騎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自忖不能脫身了,便對騎兵們說:「我起兵八年,經七十餘戰,未嘗敗北,我的敵人都那麼服我,現在困在這裡,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天,決一死戰的時刻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一戰,必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果然,他沖入敵陣,一人斬兩將,殺近百人,然後問手下騎兵:「怎麼樣?」騎兵們跪倒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這一快戰,已經不會影響結果了,但他仍然要漂漂亮亮地表演一次,以證明失敗是天意,不是自己不會打仗。行為藝術的意義就在行為本身,而不在結果。他要輸得漂亮,輸得對自己、對他人有個交代,所以,並不因結局已定就倉皇折戟抱頭鼠竄,而是要最後瀟洒走一回。
鴻門宴放走劉邦,不是項羽愚蠢,而是項羽要臉面,不想承擔不義的罵名。他要的是堂堂正正的贏,如果贏得不義,對他將是極大的恥辱。首先,楚懷王曾與諸將有約:「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所以,儘管劉邦由於狡猾而先入咸陽,但「王之」也是情理之中事。何況,劉邦已拿出準備把咸陽原封不動移交項羽的架勢,殺他更是不義。其次,他敬重樊噲的勇武和大丈夫氣概,所以,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他不僅沒有發怒,反而為之折服,這說明他是何等地英雄惜英雄;那麼,由他所敬重的人指出「若殺劉邦,便是不義」,更使他的自尊沒有迴旋的餘地。他放走劉邦,不僅因為自尊,更是因為自信。他認為,即便這次不殺劉邦,日後也有把握收拾他,而且會以正當理由,那麼,留一留又何妨。可以說,他是不屑殺之。因為所向披靡,所以他自負;因為自負,所以他輕敵。鴻門宴不殺劉邦,在他的政治盟友和後人看來是優柔寡斷,是窩囊,在他看來則可能是免於不義,是亮堂。毛澤東指出了項羽戰敗的三個錯誤,其中第一個就是: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放走劉邦。但項羽看重的是自己保住了名譽。毛澤東有詩云:「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直接把項羽的捍衛名譽當成了「沽名」。無疑,所有看重成功結果的人都會把這種「沽名」看得毫無意義,政治家尤甚。
殺人,項羽並不手軟,但不能「師出無名」。巨鹿之戰說明,該出手時,他會果斷出手。項梁戰死後,本來只是傀儡的楚懷王意欲趁機奪項羽軍權,任命自己的親信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領大軍救趙。但宋義畏懼秦軍強大,又圖謀解除項氏政治威脅,欲在半路殺項羽並結盟齊國,所以,軍隊滯留46天不發,處境艱困。項羽當機立斷,一劍斬殺宋義,迫使楚懷王任命他為上將軍,立即揮師北上救趙,於是有了破釜沉舟、以一當十的巨鹿之戰,奠定了項羽軍中第一的地位。項羽殺宋義,是因為「你不仁」在先,所以,休怪「我不義」。後來殺楚懷王,則是一不做,二不休,所謂義帝,就是假皇帝,沒本事,還不甘做傀儡,那麼,剷除虛偽,還原真實,也罷。這非常符合項羽的風格。
一個「義」字,對項羽很重要。項羽本來已經取得絕對優勢,可以滅掉劉邦,但劉邦提出劃界而治,他還是大度地同意了,並依約守信,爽快地送還劉邦的父親和妻子。項羽作出如此讓步,是為了結束戰爭,還黎民一個安寧,這又何嘗不是一個「仁「字呢?既然立約,便是君子一言;若再違約,豈非小人?對於項羽的堅守信義,毛澤東也不以為然,這就是他認為項羽戰敗的三個錯誤中的第二個:機械遵守鴻溝協定。這說明毛澤東是了解劉邦這樣的人的。事實上,那的確是劉邦為了獲得喘息之機、恢復自己元氣而策劃的假和談,兩個月後,他便背信棄義,再起爭端。可以想像,假如劉邦佔上風而主動提出和談,項羽未必答應,因為那有違他的自尊和驕傲,有違他的行為藝術規則。只有劉邦這樣的人才會以騙術以犧牲人格來苟求暫時的喘息之機。項羽永遠不可能以劉邦式的犧牲來達到劉邦式的成功。項羽的大度,建立在高度自信的基礎上。只有高度自信的人,才會敢和敢戰:你要和,我就讓你;你要戰,我就奉陪,直到把你打怕,打到再也不敢動。他對於自己的力量是何等地自信!果然,劉邦一挑爭端,又被打得落花流水,只是到最後一戰——垓下之戰,他才在韓信等人的幫助下贏了項羽。
項羽並非沒有政治智慧和手段,否則,絕對坐不到霸王的位子上去。巨鹿之戰後,項羽看到擺脫懷王稱霸天下的機會到了,便先收服諸侯聯軍,再收服章邯,很快確立了自己的霸王地位,沒有政治智慧和手段,這是做不到的。
項羽不是沒有政治智慧和手段,而是他的智慧和手段太大氣、太君子、太理想主義,現實適用性不夠強。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理想主義的遊戲規則對政治家大多不適用,且盡在政治家掌握之中。而政治家是不講遊戲規則的,政治家的思維也不會為理想主義者所掌握。沒有理想的政治環境,便無法堅持理想的政治人格和踐行理想的政治主張,而政治環境可能永遠都不會理想,所以,理想主義與政治永遠是有抵牾的。劉邦是一個「潑皮無賴」,他要的是天下,而不是臉面和自尊。劉邦摸透了項羽的貴族脾氣,項羽卻不懂劉邦的「流氓思維」,或即便懂了,也不加重視。項羽從來不屑搞小動作,屢屢被劉邦所騙,卻並不服膺劉邦,而只能更加嗤之以鼻,因為,他對於奸詐取勝向來不以為然,認為那是下作宵小的雞鳴狗盜行徑,贏也贏得可恥。而且,他認定劉邦不過是以小計獲得暫時的小贏,不足掛心,而他有足夠的自信站在更高處,俯瞰劉邦,並取得大贏。項羽太低估了「小」的破壞力。千里長堤,可以毀於一個蟻穴,螞蟻的力量怎容無視!《獅子和蚊子》的寓言告訴我們,力大無窮的獅子可能戰勝不了一隻渺小的蚊子,因為獅子對蚊子根本使不上力。
項羽是一隻英俊的獅子王,劉邦卻是一隻老狐狸。項羽適合速戰速決,劉邦卻善於拖垮對方,年輕人的衝勁往往敵不過老年人的耐性。獅子的勇猛戰術對狐狸可能無效,而狐狸的狡猾卻可能使自己獲得機遇,獅子的威力等於被狐狸的狡猾消解了。戰爭日久,項羽早已按捺不住,他希望儘快結束。當楚漢兩軍在滎陽對峙時,項羽對劉邦說:自秦以來,天下紛爭久矣,原由皆因兩人起,現我願意單獨和你決一雌雄,無論勝敗,就此不要讓黎民百姓跟著倒霉了。但劉邦笑曰:我肯鬥智,不能鬥力。項羽大怒:天下哪有這等無賴!項羽要求決鬥,是典型的騎士風度,可劉邦不是騎士,他拒絕騎士的遊戲規則。項羽要求決鬥,一方面,是他非常倚重自己的力量,喜歡以力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是他有這種騎士精神。騎士決鬥,是青春偉岸亮麗的行為藝術。可劉邦是一個老人,老年人勝在智,年輕人勝在力,劉邦不會拿自己之短與對方之長比拼。再說,他也不具備騎士精神。
講求行為藝術的美感,與一個人的閱歷也有關係。閱歷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不漂亮的閱歷就是磨礪就是摔打,就是一次次從狼狽中爬起來,然後告訴自己:「出水再看兩腿泥」。劉邦出身草根,生命力適應力極強,如同草種子,撒在哪兒都能成活。出身草根並非必然如劉邦這般,也有《紅與黑》中於連那樣的自尊之人。關鍵在於劉邦原本就是個潑皮無賴、流氓無產者、雞鳴狗盜之徒,他最不缺乏的就是低下生活的磨鍊,他所擁有的幾乎都是不漂亮的閱歷,所以,沒什麼范兒可講究,也沒什麼可喪失的,得到什麼都算賺了。人沒有風度尊嚴上的顧忌,便沒有負累和障礙,更容易達到世俗上的成功。來自劉邦那種不漂亮閱歷的往往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中的「通行證」。項羽貴族出身,沒受過什麼屈抑,做事有范兒,到了戰場上也是縱橫馳騁,身姿矯健,從來沒有跌過份,從來沒有在地上摸爬滾打過,缺乏不漂亮的閱歷,所以講求美感,所以目下無塵,所以至剛易折。來自項羽那種漂亮閱歷的往往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中的「墓志銘」。「下下人有上上智」,「卑賤者聰明,高貴者愚蠢」,曾經是中國人的至理名言,也許迄今還是。
項羽的狂飆性格決定了他的暴起暴落,起如狂飆突起,落也如狂飆驟落。烏江自刎是項羽行為藝術的終點。先是韓信的四面楚歌之計成功地擾亂了項羽的心,也導致了虞姬的自殺。項羽從來不是一個文人,可是這次,他寫下了悲壯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首詩慷慨蒼涼無奈,是穿越千古的歷史悲風。「霸王別姬」這最具悲劇感的歷史一幕,亦已成為後世文藝經典。項羽極端而分明的性格和非凡的個人魅力使他天然具備典型文藝形象的各種特質,很容易獲得真性情的文人們的青睞。何況,又有英雄美人的故事,來做了最好的花邊。須知,史冊都是文人書寫的,何況文藝作品。在這方面,劉邦可就吃大虧了,雎景臣的《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對劉邦極盡醜化挖苦之能事,且毫不客氣地揭其老底。誰讓劉邦不招文人待見呢。
末路英雄面對所愛的女人,該當何為?虞姬主動做了了結。不能保護所愛的女人,卻看著她在自己眼前死去,對於一個英雄,這是何等的打擊!項羽一直活在自己的青春期里,沒有悲哀,沒有無奈,少年不識愁滋味,就連叔叔倒下時,他也很快便頂了上去,昂然前行。可是這次,他昂揚的頭顱終於呈現出「垂落之姿」(當代女詩人李輕鬆詩語),他終於懂得了悲哀,懂得了無奈。他的青春期結束了,他的成年期來臨了。這也是他從武將到文人的人生一刻,他寫出了唯一留存的那首詩。他的生命歷程,卻馬上要在這門檻上定格了。
之後,項羽突圍,東城快戰重新燃起了他生存的希望,他想東渡烏江。可是,烏江亭長停船岸邊的一席話卻使他明白:西楚並沒有失陷!那麼,虞姬豈不是白白死去!烏江亭長說,渡過江東,他還是可以稱王。可是,當初「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巨大的內疚、致命的懊悔、沉重的羞愧以及自尊的折磨,一齊襲來。頭天晚上他剛剛體驗到的一種對他來說是嶄新的情緒——悲哀,再一次佔據了他的心。數年征戰,為人民帶來了什麼?自己又得到了什麼?連最心愛的女人都不能保住!我想,這一刻,他的心境定與賈寶玉大雪中告別塵緣那一刻差不多,悟了,也空了。這時候,他已經無力希圖東山再起了,從不悲哀的人一旦悲哀,便比一般人悲哀得深。人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英雄往往不給自己犯錯的權力,他們無法為一些或可避免的挫敗而原諒自己。還有,項羽少年得志,一路順暢,是一個缺少挫折歷練的自負驕子,一旦出現挫敗,便承受不了,便需要轉嫁到某一外在因由。他為自己找到的外在因由是:天意。而一旦把失敗歸於天意,他的鬥志便被瓦解了。烏江,是他為自己划下的一條人格線,一旦跨過這條線,便是苟活。但是,為報虞姬,為謝江東父老,為捍衛「霸王」的榮譽,他寧死留在了線的這邊。
孫悟空以西天取經完成了自己的成長過程,項羽則以豪情萬丈的拼殺來完成了自己的成長過程,只不過,孫悟空的終點是修成正果,項羽的終點則是世俗意義上的前功盡棄。原因在哪裡呢?孫悟空有一道緊箍咒,這是他修成正果的必要保證。緊箍咒就是痛感,就是約束,項羽所缺乏的,正是痛感,正是約束,這就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當他終於有痛感時,終點卻已經到了。如果上天假以時日,他會以一個成人的姿態,獲得內外一致的成功。但這只是如果,他的命運其實早已為性格所決定。
項羽以慷慨昂揚的死,完成了一個失敗英雄的行為藝術的最後一幕。這個行為藝術的主題,就是大寫的人格。不管置身於怎樣的悲劇之中,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讓悲劇失去它的壯麗和快慰。這就是為尼采所闡釋過的古希臘悲劇精神的真諦。[6] 項羽的結局符合這一真諦。項羽之死,富有美感,符合他的英雄美學,正是他想要的那種死。項羽之死,不僅是一個命運的結局,更是一個人格的結局。劉邦不會這樣自殺,因為,那不是劉邦的人格結局。杜牧《題烏江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認為,男兒應當「包羞忍恥」「捲土重來」,這也代表了一派觀點。但是,如果項羽可以為「捲土重來」而「包羞忍恥」,他還是項羽嗎?他就是劉邦或勾踐了。有的人認為,勾踐才是真正的英雄,活著就是英雄,好死不如賴活著……但這都不是項羽的生命哲學,項羽只能是——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還有人認為,成為英雄不代表就能活著,沒啥出息也不代表就要死去。這倒符合英雄豪傑與芸芸眾生共同構成的歷史真相。
史上來看,劉邦以其成功成為善於用人的明君典範,項羽則以其人格魅力成為令人扼腕的悲劇英雄。在「成王敗寇」的思維慣性中,項羽竟能打破常規,未被列入「寇」列,這實在是司馬遷的功勞。司馬遷以一篇「本紀」,把項羽提到了與漢朝列祖列宗平起平坐的地位。《項羽本紀》是《史記》中寫得最出色最壯懷激烈的一篇。那是司馬遷對項羽的一種致敬,也是司馬遷本人的人格折射。司馬遷為項羽作傳,與羅曼·羅蘭為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貝多芬三位巨人作傳一樣相得益彰。歷代的有識之士評價項羽,往往是悲劇英雄,或者失敗的英雄,總之,承認他是英雄,承認他敗得很有臉面。項羽當然不完美,他有明顯的性格缺陷,他的蠻勇、他的剛愎自用、他的意氣用事,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少的災難,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英雄。西方文明一開始就認為英雄未必是完美的,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幾乎都不是諸葛亮這種足智多謀的,而是富於青春的蠻力,敢於挑戰天神,同時有著自己的弱點,並常常為這蠻勇和弱點喪了性命,但他們仍然被視為英雄。項羽已經成為一種精神現象,成為失敗英雄的一個精神代碼,人們對他的紀念,並不在成功的劉邦之下,這就是項羽獨特的不朽!
一般所謂「成敗論英雄」,依據的是世俗的評價標準,若以人格價值體系來評估,項羽並沒有失敗。他以自己的行為藝術,向世人證明了一種值得驕傲的英雄人格的存在。孰為成敗,關鍵看各人的評價標準。而評價標準所反映的,正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於後人來說,項羽的英雄人格沒有功利價值,只有審美價值;沒有實用意義,只有理想意義。但是,當我們看到在盧武鉉自殺周年祭日,韓國各地自發展開悼念活動的報道時,還是可以發現項羽那種人格價值的閃光,這就是項羽對於今天的意義!
注釋:
[1]、見雍容:《項羽的「婦人之仁」》,項羽的「婦人之仁」
[2]、張佳,《項羽不可能坑殺秦軍二十萬》,香港《文匯報》,2009年3月3日。
[3]、見雍容:《項羽的「婦人之仁」》,項羽的「婦人之仁」
[4] 、[奧地利]斯蒂芬。茨威格:《異端的權利》,任曉晉等譯,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頁。
[5] 、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見行動藝術_百度百科
[6]、 [德]尼采:《悲劇的誕生》,周國平譯,三聯書店1986年12月版,第7頁。 文藝與家庭女教師
本公子對項羽的軍事能力作了一點小小的研究。
小霸王,是對孫策的評價。孫堅、孫策的軍事藝術風格與項羽頗為相似。有人拿劉邦來和曹操對比,所謂三國好玩,是因為同檔水平的人太多了,一個人的水平,襯托者非常多,渲染出某人很厲害。三國和楚漢時代還有一個不同,就是楚漢時代大多為專業型,三國時代大多為多專業型。但是孫堅、孫策,比較特殊,曹操攻打董卓時被反殺,孫堅卻把董卓打得抱頭鼠竄;曹操敢和袁紹對峙,而風聞孫策來襲時坐卧不安。論軍事專業水平,曹操是不及孫堅、孫策的,但曹操是多專業型人物。
真正的項羽軍事能力,肯定是強於孫堅、孫策的。項羽善於攻堅戰,閃電戰。這對軍隊有很高的執行力要求,需要經過高難度訓練的。而且對戰機的分析、判斷的精準度要求非常高,必須發揮己方優勢,瞄準敵方劣勢,作霹靂式的強攻。
劉邦的軍事能力,也是數一數二的。劉邦善於防禦戰,持久戰。即便曾經轟動天下的章邯,也抵不住項羽的強攻。齊王的軍事能力也不弱,也被打得丟盔卸甲。唯有劉邦能和項羽長期對峙,這一點在被統一草原的王者冒頓單于四十萬精騎圍於白登山,在惡劣環境下不僅沒讓這位殺妻弒父的劃時代人物可乘之機,還給予匈奴重大殺傷,最終在漢軍主力來援之際雙方講和而去。
項羽是攻堅戰之王,每次作戰,摧枯拉朽,根本不給敵人組織防禦的空間,往往把人打得一敗塗地。劉邦每次與項羽打攻堅戰都很狼狽,但是劉邦能在項羽的暴擊之下挖掘防禦空間,任憑項羽的銅牙如何鋒利,也打得頭皮發麻。
諸侯聯軍討伐項羽,順利佔領彭城。諸侯縱酒高歌,認為項羽必死無疑。項羽在齊,家巢被掀,兩線作戰,本來就是一步死棋。關羽失荊州的時候部下作鳥獸散,與項羽相比,真是差之千里。呂蒙那點兵,無論聲勢還是實力,遠遠不如諸侯聯軍。而項羽本部並無騷亂,可見項羽治軍水平更是遠遠超過關羽。而關羽這種水平的人,也把曹操嚇得要遷都避難。
彭城被占,項羽並不慌張,而是一眼看破敵方心理。聯軍佔領楚國首都,項羽軍隊遠在他國,必然麻痹大意,疏於防備。而項羽立即組織精騎,短時間內南下,偷襲彭城,瞬間挫敗了聯軍。當時,韓信也在軍中,也沒有想到組織防禦。
這種軍事水平非常罕見,項羽之所以這麼大膽,完全在於對形勢的把握。軍隊長途奔襲,居然還能保持戰鬥力,更是讓人難解。
項羽不進攻韓信,而逮著劉邦死磕,這種勝利只出於一時一城之間,還不能進逼劉邦的大後方,在戰略上是失敗的。但同時也看出一點,項羽並不認為韓信的軍事能力強於劉邦,以項羽的性格,更不會害怕韓信。他之所以死磕劉邦,就是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劉邦把曹參、灌英等名將分給韓信,除了制約韓信外,也可見劉邦對自己的信心。沒有劉邦與項羽死磕,韓信是不會取得那麼大的成績的。
項羽與劉邦對峙那麼久,費盡心機才取得一點戰績。項羽一撤,將領就被劉邦反殺。項羽走的時候就和部將說,不要和劉邦交戰,等到他來再說。而項羽敢派一個部將去討伐韓信,顯然是覺得有勝算的,當然他低估了韓信。但在項羽的心中,還是真正的佩服劉邦的軍事水平的。因此項羽一走,楚軍就那麼輕輕鬆鬆的被劉邦滅了。
項羽被戰略合圍之後,敗局已定,然後對劉邦說:「漢王如果是男子漢,就來和我單挑吧。」然後被劉邦羞辱一頓,氣急敗壞,放箭傷人,幸好離得遠,否則項羽又要改寫歷史了。
章邯的故事令人唏噓,如果把巨鹿之戰以後的史料撕掉,你可能覺得章邯肯定是曹操那樣的人物。補充了史料,你才發現他就是來被項羽練手的,然後又被劉邦練手,簡直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後期腦抽風了。被二人按在地上狂踩而毫無還手之力,真是悲哀。本來就應該作為歷史主角的他,突然間冒出兩個大boss來,人的命運啊,除了個人努力,還要取決於歷史進程。
若只論英雄的話,兩人都堪稱英雄,軍事水平絕對是超一流水準,只是項羽更強一些。
政治水平的話,劉邦沒有對手。
我不知道題主對於「英雄」一詞的定義是什麼,題主也沒有進行說明,所以我還是就個人對英雄的理解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就歷史人物而言,真正的英雄一定得是有益於當時百姓的,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也許他主觀並不認為百姓的性命多重要,單純為了方便統治,為避免造成多餘的反抗而採取一些行之有效(注意,前提是行至有效!!!)的惠民政策(所謂的仁政),那也是偉大且牛逼的。在我看來,這樣的歷史人物稱得上是英雄。
首先,英雄必須是有益於百姓的。如果一個人物靠誇大武功,窮兵黷武來證明自己是英雄,那純屬扯淡!這好比是班上哪個人打架牛逼欺負了很多人所以他就是英雄一樣沒有道理。如果這種人是英雄,那項羽就是英雄,他作為中華一班時因班長秦大在任期間欺負同學所以全班同學不畏強權集體要求換屆選舉時的種子選手,儘管在推倒秦大方面表現的相當牛逼,但是前屆班委被推翻後,項同學非但沒有重組班委,重建新的領導班子,反而打破原有秩序,在班內分封諸侯,大搞小團體,破壞班級團結。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事沒事欺負一下田氏兄弟,攻打一下彭越。全班同學基本上被他打了一半。如果僅僅是欺負一下小團體里領頭的樹立一下威信為就罷了,可是在中華一班裡,打架是建立在犧牲百姓利益為代價的基礎之上的。更可氣的是,你要是為了建立起一個穩定的政權而進行一些必要的攻伐也就算了,可他卻總是攻而不佔,伐而不取,以至於田氏兄弟被他攻伐了好幾次都能死灰復燃。項同學這樣不按套路出牌到底為哪般?是好玩兒還是閑扯淡淡?這種窮兵黷武式的攻伐,成就的恐怕只有他一個人的成就吧?他正是用他一生時光在譜寫」一將功成萬骨枯」七個大字!恕我愚昧,我實在是看不出他的這些武功到底有什麼偉大之處。很多人認為項羽是英雄的因素無非幾點:一,他打仗很牛逼。二,他做事很磊落。可問題是他打仗牛逼對百姓有何好處?除了會犧牲百姓生命成就自己功業以外他還會什麼?他做事磊落,這一點我們姑且不討論是否真實如此,雖然在我看來那是他所謂的「仁慈」、「磊落」不過是他腦袋發育不充分的外在表現,但在這裡我們姑且退一萬步講,他真的就有如很多人所說的那麼「人格高尚」,可特么的你的人格高尚對百姓死活有半毛錢關係啊?你要是說你高尚一把能讓天下少死幾個百姓,我認!如果不能,那隻能說明你項羽作為一個人是好的,可是作為一個主宰天下興亡的歷史人物,呵呵噠。
言歸正傳,我們再把劉項二人作比較。
一是武功。武功是什麼?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不是一戰一役的成敗,而是「清天下而靖宇內」,是讓國家安定,讓百姓遠離禍亂。打仗只是實現武功的多種手段中的一種(而且還是成本最高收益未必最好的一種,遠比打仗高明的武功還有外交、安撫、談判)。所以郭子儀單騎退回紇,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才是最牛逼的武功。而項羽對於實在「靖宇內」這個目標,他採取的是下下策——打仗;劉邦則採取的是上下並用之策——聯盟加打仗。況且,項羽壓根兒就沒有心懷「清天下而靖宇內」的理想,他打仗純屬是沒事找事(不熟悉這段歷史的可以看看他的忠實粉絲司馬遷寫的《史記》)。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劉邦打不過項羽但是項羽卻敗給了劉邦。
二是文治。項羽成為霸主後,居然倒行逆施,採取了過時的分封制。分封也就罷了,還要沒事挑事,動不動就以「他不聽我話」為理由欺負同學。你除了會用拳頭解決問題以外你還會什麼(而且更要命的是拳頭還壓根兒沒解決問題)?劉邦的第一功臣是蕭何,大家對他居首功的看法無非是認為他「安撫後方,輸送兵糧」,後勤做得好。其實不然,他居首功是必然,即使他沒有做後勤工作他也能居首功。因為是他(及以他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建立起了一整套較為完備的官僚體系。李自成為什麼坐不穩江山而朱元璋能?李自成除了會打仗啥都不會,除了有幾個將領啥也沒有,說白了,他打仗再牛逼也不過是個草寇。朱元璋卻有大批文人為他出謀劃策,讓他一步步從起義軍(流寇)成長為軍閥、軍政府、政府。不要以為打完了江山江山就是你的,西晉為毛統一中國三四十年就迅速崩潰?沒有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官僚體系,你是坐不穩江山的。而劉邦正是一步一步從最初的起義軍(流寇)成長起來的。起義軍往往缺乏組織,比較散亂,可是他通過一路打拚,一路成長,到長安時與百姓「約法三章」,紀律較為嚴明,封漢王后成為了軍閥。蕭何在長安收集了所有的地圖和文冊,對建立完善的官僚體系起到了居功至偉的作用。正是因為官僚體系的建立,才使得劉邦的軍閥有望成長為軍政府或政府。如果沒有這一步,任何軍閥都是建立不起長久政權的(有興趣大家可以了解了解五胡十六國以及南北朝的歷史,隨便翻一翻你都能找到證據來證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項羽會覆滅,因為他就和五胡十六國的諸多只會一味攻伐的君王一樣一樣的,甚至還有所不如!劉邦能夠善用蕭何、叔孫通等文官集團,建立起長治久安的官僚體系,正是他文治之表現所在。此外他還輕刑罰,鼓勵生產,也是重要表現。
這裡所說文治和武功兩方面,都是以有益於百姓為前提。少征伐,重生產才是百姓最想要的結果。多元的武力手段以及穩定的國家政權正是實現這一切的保障。如果一定要從劉項二人誰殺人殺的多,誰打架厲害,誰更加霸蠻來評論,我只能報之以呵呵噠。
誠然,就品德而言,劉邦很壞,我也很不喜歡他。可是看待歷史人物並不是用道德去衡量的,而是用結果來比較的。即使項羽是品德高尚的人(況且我也沒有覺得他人品比劉邦好多少。章邯率領二十萬秦軍前腳投降了他,他後腳就坑殺了二十萬降卒,我實在找不出大家所說的他的「磊落」表現在哪裡),可他卻不能給百姓帶來長治久安,那也不過是個聖賢書讀傻了的書獃子。王莽篡漢前,被世人譽為聖人,他也想實現自己所謂的「仁政」「理想」,但這樣的迂腐之人治國,帶來的不是安定,而是天下大亂,以至於他死後百姓把他的舌頭切下來吃了,原因是百姓覺得他說了太多的假話。什麼是假話,假話並不僅僅是違心的話,違反客觀事實的話,還包括自己不能兌現的話。理想口號再好聽,不能實現都是扯淡!仁義道德再高尚,不能兌現都是抓瞎!道德很重要,那是我們個人約束自己行為的重要力量,可那僅僅是針對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對於政治人物、歷史人物,評論他們的好壞的主要依據是他們的政策、功績,而非道德。道德固然是評論他們的一條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而且也不是主要的標準。 自古以來大家對劉項二人的評價往往是褒項貶劉,無非是覺得劉邦小人,他成功是小人得志。可是他卻建立了中國最偉大的一個王朝之一。李世民殺兄弟,逼父退位,可謂道德敗壞,可是他卻成為了千古一帝。 我堅定地認為劉邦和項羽比起來,劉邦是英雄,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功績更有利於百姓生存。 當然肯定也有人會說,你說項羽逆歷史潮流而動,是開上帝視角。可是我們作為兩千年後的人不正是要通過最後的結果來評價他們嗎?不要說什麼項羽當時所處環境讓他看不清形勢,所以他沒能順潮流而動是時代局限。這種說法好比是「哎呀人家小四還是很努力的,你懂什麼。。。你有本事你也拍一部《小四代》啊!」。。如果真的要這麼糾纏,我只能報之以呵呵噠好吧哥哥你贏了我說錯了是我的錯我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項羽同學的立場看問題所以請你出門右轉不送債見!這是蘇軾在「留侯論」里對兩者的評價,首先是他對「豪傑之士」的定義: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
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見辱
拔劍而起
挺身而斗
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遠也
-----------------------------------
那麼項羽與劉邦,到底誰是豪傑?這是蘇軾的答案: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
而項籍之所以敗者
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項籍唯不能忍
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
高祖忍之
養其全鋒而待其弊
--------------------------------------
孰高孰低,誰是豪傑,誰是匹夫,一目了然。附加韓信對項羽的評價:
「匹夫之勇,婦人之仁」英雄情結是種浪漫主義,劉邦太現實…
以下內容摘自劉仲敬未出版新書:
在世界歷史上,只有兩種情況比他的失敗更重要。其一是元老院、小加圖和龐培的失敗,將世界送給了凱撒及其繼承人。其二是幸而未曾發生的歷史,英格蘭和全歐洲在大德意志帝國面前屈膝。
項王的政治、軍事策略是楚國憲法結構的產物,他沒有、也不可能有僭主對待烏合之眾的武斷權力。八千子弟的人數不一定只有八千,但貴族精英部隊的性質毋庸置疑。他不能越級提拔韓信,也不能像韓信希望的那樣,將古老王國的封地慷慨地賞賜給立功的暴發戶;因為八千子弟是一個階級性和民族性極強的自治團體,破壞邊界就會嚴重地損害團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唯才是舉對土耳其禁衛軍很有好處,因為每一位有野心的奴隸士兵都是帕夏的種子。聖路易的騎士團如果向穆斯林和佛教徒開放,肯定會喪失一切戰鬥力。雅典和羅馬無比珍惜他們的公民權,不容外邦人覬覦;只有在自由和獨立喪失殆盡以後,才允許全世界分享這種失去政治意義的榮譽。韓信投奔劉邦有其必然性,因為後者的團體是浪人冒險家的集合,浸透了「為天下者不顧家」 ①和「分我一杯羹」②的流民精神。亞父拋棄項王也有其必然性,因為貴族團隊最忌憚領袖的幕僚系統,這種私人班底是領袖擴張權力和個人獨裁的基礎。如果有人認為這些都是項王用人不當的證據,顯然是對楚軍的階級性質和歷史地位認識不清。許多後人不能理解這種區別,是因為他們在散沙順民社會生活得太久,以致喪失了最起碼的政治判斷力。巨鹿之戰北方各國軍隊的散沙化是證據確鑿的,他們本來就是戰國「去封建化」的先行者。廉頗時代的趙軍仍然足以傲視楚人,現在卻淪為怯懦的觀望者。如果你將一切組織資源集中於國家,亡國以後就只會剩下無異於難民的散沙。成安君和張耳的趙軍顯然類似北方群雄,由追逐功名的個人冒險家和走投無路的流民組成,缺乏相互協調和信任的習慣。畏敵如虎不是個人武技和勇氣的問題,而是群眾性軍隊缺乏共同體紐帶的問題。楚軍為數不多,以一當十。這是楚國封建主義瓦解較慢的自然結果,不能完全歸功於項王的韜略。以廉頗時代楚軍的一般表現而論,項王的祖輩在信陵君和白起的大軍面前應該是不堪一擊的。戰國末季,各國的社會解體都在加速展開。江東子弟的組織度和戰鬥力肯定不能比肩春申君時代的祖輩,但他們的敵人瓦解得更快。軍國主義總體戰的透支越徹底,衰退就越快。楚人正因為在總體戰技術上落後,保存的元氣較多,才會衰老最慢,顛倒了戰國後期的戰鬥力順序。自然,秦人是軍國主義透支未來的最大受害者。章邯的囚犯軍隊不堪楚人一擊,不足為奇;但蕭何為漢王補充的大批人馬無疑包括了許多良家子,表現仍然如同烏合之眾。濉水之戰清楚地預示了東亞順民在史後時期註定會遭受的無數次浩劫。幾千名楚國貴族踐踏數十萬漢軍,彷彿西班牙騎兵在百倍於己的印加人當中所向披靡。顯而易見,秦人這時已經不復存在了。楚人不復存在,至少還要到吳楚七國之亂以後。貴族軍隊自有其弱點,經不起消耗戰,不適合動員。流民和順民能夠一再承受大屠殺的損失,然後同樣大規模的補充和更換。貴族軍隊失去每一位騎士,都是無法彌補的災難。韓信的費邊式迂迴包抄,主要目標就是迫使楚人分兵和消耗。郂下十面埋伏的意義,就是用大量低素質士兵消耗楚人的少量精英武士。項王顯然極其鄙視這種缺乏費厄潑賴(fair play)的戰法,才會發起臨終前的比武,說出「非戰之罪」的驕傲語言。他拒絕東渡的真正理由也是不屑或不願將長平式總體戰的痛苦加諸江東父老,將自己降低到敵人的同一水準。他和江東父老存在有機性聯繫,不亞於羅伯特·李之於弗吉尼亞父老。劉邦和韓信對待麾下的士兵,卻不會比波斯皇帝和斯大林元帥更為珍惜。項王一生贏得過無數輝煌的勝利,但沒有一次比烏江渡口的自我犧牲更加榮耀。垓下之戰後世的紀錄充滿了誤解,主要就是因為歷史終結奪走了史家的歷史理解力。史家一再將項王視為漢王和韓信的同儕,用個人冒險家的標準理解貴族領袖。項王不可能西都關中,這跟他是否渴望衣錦還鄉毫無關係。難道獅心王理查德有可能遷都耶路撒冷,永不返回英格蘭?麥克阿瑟將軍能有多少機會據東京稱帝,開創一個日本王朝?只要階級和民族的共同體仍然存在,這樣的怪事就毫無可能。只有當社會組織瓦解,軍隊的戰鬥力僅僅稍微超過盜匪的時候,領袖才能武斷地決定首都和政策。漢王之所以能夠做項王不能做的事情,不是因為他雄才大略,而是因為他所在的社會已經終結了歷史,而項王所在的社會仍在歷史之中。漢王順應了文明沒落的潮流,放棄了他起義的初衷(除了領袖的人選以外,他和項王最初沒有分歧。),將自己變成了自己最初反對的人,這才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華夏已經衰老,渴望在世界帝國的軟榻上吐出最後一口氣。正因為如此,項王的命運並不屬於他個人。在世界歷史上,只有兩種情況比他的失敗更重要。其一是元老院、小加圖和龐培的失敗,將世界送給了凱撒及其繼承人。其二是幸而未曾發生的歷史,英格蘭和全歐洲在大德意志帝國面前屈膝。後人對東亞的厄運和順民的悲情發出過無數的概嘆,最終都要追溯到這位英雄的末路。他為祖國的復興和諸夏的自由,為齊桓晉文的盛世,已經盡到了全力。如果他的舉措不夠明智,當時也沒有任何人比他更為明智。他所在文明的巔峰時期已經過去,拒絕順應沒落的潮流就是倒行逆施。因此就反動一詞的本義而言,他是一位真正偉大的反動者,沒有辱沒孕育他的楚文化和華夏文化,正如邱吉爾不曾辱沒英格蘭,李將軍不曾辱沒弗吉尼亞。「末人」和「史後之人」不可能理解超越自身高度的巨人,才會造出盲人摸象式的滑稽紀錄。只有在新的文明達到同樣或更高層次以後,才會產生足以理解他的觀察者。項籍儘管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終歸是世家公子本分里的任性。而任性絕不等於潑皮。故此說他重瞳我信,而不會信另一位的股有七十二黑子;他力能扛鼎就是力能扛鼎,絕不會是什麼雷雨之夜醉酒斬蛇。
同想當然的判斷和籠統的經驗相反,任性者往往更有原則。因為他所不耐煩的只是規律和規則,而原則則有如貴族的榮譽,是泥古也不肯隨化,義死也不會獨生的。
去看先秦的史乘百家,君臣,將士,卿士大夫,朝堂之上,營伍之間,凡有言,皆琤琤有聲,堂堂相對,說理長厚而不偽,用譬新奇而不詭,元氣淋漓,而進退默契,言畢則事了拂衣,不屑不泥。
「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以待乏也;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這正是貴族的家教之一,而貴族的家教,理當行為天下的儀軌。是以後來面對鐘鼎宴談之上,突騎闖入的下侍,面對伊失禮而出格的咄咄之辭,項王一樣以禮待之,一再快意的客氣:壯士!賜卮酒,與生彘肩!這不是因為對方壯士,而是因為項王君子。
然而辭謝鄉親拘頸自首的武松尚無愧於君子,法場上板斧向看客排頭砍去的李逵至多在私忠上強過潑皮。壯士在項王面前,如犬護主一般磔磔聲辯,都是毫無誠意的潑皮現編的道理。什麼叫做「勞苦而功高」,敢問巨鹿一戰,破釜沉舟的是哪個,避重取輕,背後入秦,蘭花一指,約法三章的又是哪個?什麼叫做「籍吏民,封府庫,以待大王來」,那個剛剛還要「距關,毋納諸侯,關中之地盡有之」的,你忘了是誰?
所以這一次他在這裡倚潑賣潑佔了便宜,多年後又一次想撿潑皮便宜,直接被季布夾起來扔了出去:
單于嘗為書嫚呂后,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複議擊匈奴事。
而季布,正是項羽舊人。「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匿,罪滅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諸將皆阿呂后意「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複議」
劉邦固能取天下,然其天下之人,無一人敢臨彼一人而與之爭。樊噲易養,季布難逢。
外一篇:
劉與項孰高,已經堪比男版的釵與黛孰美了,是一個母題,是一面鏡子,是眾人的心聲,是不竭的撕逼。項羽的不會得天下,幾乎就像林妹妹的不會做人一樣了,成了各自的原罪,一個被志在天下的後生指摘,一個讓感恩生命的智者看輕。
國人看歷史,往往遺傳輕度的精神分裂。輕度是他從來都深入不了;分裂是他見風使舵,今天往東明天往西。於是義不帝秦的楚人屈原投江,就許為愛國;同樣義不帝秦的楚人項羽自刎,就開了倒車。屈原決死在秦帝國主義日見得逞的前夜,生諫懷王不能而以死祭之;項羽崛起在得逞之後,滅秦而東歸,自刎而不拖江東子弟入總體戰之渾水,寧死而不走秦帝國主義的老路;假如承認屈原愛國,則項羽更酷更烈;假如項羽不識時務,那麼屈原也應該隨便他死去。
因此一邊唱道「不以成敗論英雄」,一邊卻又念茲在茲「歷史的選擇」的人,最好就隱身入江湖,悶聲大發財;正如月旦釵黛說到底還是在比評誰懂人際誰會過得好的人,就應該闔上書,專心的100%的去擁抱他自己的生活。假如讀史記就是看機變,看紅樓還是找對象,又何必這麼繞彎。遊戲好過癮,硬碟度春宵。
有人指劉邦入關約法三章為帝王大略,項羽入關燒殺無辜是小兒放火;又有說劉邦能忍而項羽不能,劉邦能用人而項羽不能。
事實是,劉邦不愛秦人,正如他不愛楚人。所謂約法三章,不過收買人心。漢人自己就看得分明:漢承秦制。秦苦天下,天下人遂無所謂父老家邦,皆在其帝國吏治的鐵蹄之下;漢亦承之。去了秦,來了漢,所謂寬政,不過養肥了再殺,多點耐心,照樣予取予求。譚嗣同也看得分明:兩千年之政,秦政也。
因此指望項羽不滅秦人而收其心,等於讓項羽去做新一輪的秦王。指望項羽不還故鄉而王關中,等於楚人不是復國而是在復秦,江東子弟肝腦塗地,以奉寇讎。
常聽見說歷史的軌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講這話的人若真能忠實於這話的本意,倒也令人尊重。恐怕更多時候,潛台詞卻是說,歷史的意志不以反動派的意志為轉移。
但是抱歉,歷史並不以軌跡為意志。所有聲稱歷史選擇了他個人或組織的,不過是僭越。歷史終將證明項羽是對的,正如終將證明他們是醜惡的。項羽的思想高度不如劉邦。
所以項羽跟八戒似的總想著分行李回高老莊,他沒「彼可取而代之」的心,他是個人的心胸,如果他是英雄的話,是個人的英雄,天龍八部里的鳩摩智,追求武功的極致,算武林高手。因此他生氣了一把火燒了咸陽好放心回家,天啊,知道他燒了多少典籍嗎,知道那會兒這些典籍有多寶貴嗎。不懂克制,這樣的人應該很難被稱為英雄吧,只能說他英勇,戰鬥力五星。只不過中國人歷來同情失意的落魄,楚霸王的英勇霸氣男總裁的陽剛,誰又管他成敗得失呢。而劉邦則不一樣 ,知人善用,又懂得剋制,雖然從他個人的角度,他的思想高度也是從狹隘一步一步在身邊的人影響下提升起來的,但正是這種擢升,這種選擇,讓他稱為最後的勝者。對比項羽的話,劉邦當然是英雄。所以說,思想的高度決定了事業的高度,英勇不是英雄。接樓上排名第一的答案,圖片來自網路。
項羽是英雄,劉邦是成功人士
學渣不懂學霸的心經過了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之後,項羽一路戰鬥突圍,中間還被一個田父騙到了沼澤地里,終於逃奔到烏江邊上。這時候身邊只有26騎。霸王本欲東渡烏江。此時,烏江亭長駕著船來來了。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聽了這話霸王笑了。這位威風八面縱橫天下無敵手的西楚霸王,絕對不是因為有一條生路可以逃命而笑的。因為接著他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於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是烏江邊上的霸王對烏江亭長說的一段話,意思就是,這烏江,我今兒還不過去了。原因有三條,第一是天要亡我。第二條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第三條是,當年率領八千子弟兵渡江,而今只有自己一個人回來,心中有愧。然後被韓信譏諷為婦人之仁的項羽,被陳平嘲諷為小氣的項羽,終於做了兩件大方的事情。一,把自己騎的寶馬贈送給烏江亭長,讓他帶走。二,接戰遇敵之後,把自己的頭,贈送給前手下現在的漢騎司馬呂馬童。於是霸王自刎烏江。這後面兩件事證明了霸王畢竟是真有氣魄的霸王。如果早能如此,何至於到了這一步呢!而整個事情當中最讓人奇怪的是,項羽本欲東渡烏江,為什麼在見到了烏江亭長之後改變了主意?真的是項羽自己說的那三條嗎?應該還是要看烏江亭長的那幾句話。烏江亭長也是三句話。什麼意思呢?第一是,江東雖然狹小,但是土地也有方圓千里,人口有幾十萬,也可以做一個諸侯王了。第二是,大王你快點渡河逃命吧!第三是,如今只有我有船,敵人來了,也沒辦法追趕的。這對於正在逃命的項羽來說難道不是好消息嗎?項羽這一戰幾次絕境逃生,士兵已經喪失殆盡,而今終於,有了一次徹底擺脫敵人的機會。然而他卻停止了!啊!認命了嗎?服輸了嗎?恰恰相反,他用他的不過烏江,來證明他的不認命,和不服輸。正是烏江亭長的話提醒了他,第一,他是在逃亡。堂堂的西楚霸王從來都是,衝鋒在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巨鹿之戰的破釜沉舟的豪氣去哪兒啦?彭城之戰千里賓士的勇武去哪兒啦?東征西伐時一個個的勝利去哪兒了?霸王何時在戰場上潰逃過?而今的行為已經嚴重地,損害了,他的驕傲和自尊心。還能夠再逃嗎?逃跑的霸王還是霸王嗎?第二,渡過了烏江,從此就是江東的一個諸侯王。他本是號令天下的西楚霸王,能夠甘心的做一個小小的諸侯王嗎?烏江亭長的話讓他清楚地認識到了這樣一個現實。只要渡過烏江。爭霸天下已經沒有機會了。所以為了做回真正的西楚霸王,他選擇了繼續征戰,最後自刎而死。呂馬童說:」此項王也。」證明了他到死都還是受人尊敬的西楚霸王。烏江亭長的話本是好意,卻完成了韓信布置十面埋伏安排四面楚歌也不能做到的事,讓項羽死。就像一個學霸,高考發揮失常,只考上了武漢大學。痛不欲生。學渣說分數這麼高啊!武大也是很好的呀!好好學習,也會很有前途的呀!學霸卻要退學復讀,來年再戰高考。然後呢別人還會指著他說,看,那是一個學霸。李清照說: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那得看英雄的定義是什麼,項羽在戰場上符合大眾對英雄的期許,往來衝殺如摧枯拉朽,怎一個爽字了得,但就是這麼個「英雄」,屠起城殺起降來眼睛都不眨,這樣的英雄可以拿來崇拜,但要是讓他做皇帝,受苦的只有黎民百姓,反觀劉邦,他彷彿是項羽的反面,他膽子小,遇到禍事為了逃跑自己孩子都能扔,他不孝,要分用自己老爹的肉做成的肉羹,他不誠信,他不講道義,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不會領軍沒關係,寡人用韓信,不會謀劃沒關係,寡人有留侯,不會治國沒關係,寡人親文終,寡人不上陣但寡人開百年基業,安黎民生活,這難道不是英雄嗎?項羽的故事很浪漫,但作為黎民,我站劉邦
問的好,那麼問題來了,國民黨和共產黨哪個算英雄?
不擇手段是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
劉邦因為成功所以是英雄,項羽因為是英雄所以失敗
首先得問一句 你所說的英雄是什麼 是郭靖那樣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還是趙子龍那樣的七進七出單挑一軍? 亦或者陳慶之那樣的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僻白袍?還是像梁山好漢一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 什麼才是對自己最「實惠的英雄呢」 ?在我看來姑且不論中外 不論真實虛擬 超人是最符合「英雄」這個概念的 平時低調做人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能力強 只針對壞人 正義感持續性及其強勁 對貧民做到基本零驚擾且不求任何回報 充分做到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都合格 中國文化西方文化都接受的程度 有這麼一號英雄 絕對既滿足你的內分泌渴求又讓你的生活自信而無憂 轉頭去看問題本身 劉邦和項羽顯然跟超人先生差的遠 要說稍微有點相似也只有項羽的「萬人敵」屬性潤色後可與超人桑一戰 然而作為一個凡人 一個與英雄生活在同時代的人 你更喜歡誰?項羽不開心 屠城 你嗝屁 。。。去當兵 項羽最愛揍人 天天打仗讓你炮灰 繼續嗝屁。。。好容易如英布一樣混個豬猴之類的 人項羽大爺看你不順眼 又。。。。就這麼個神經質的人當了老大 天天能把人操心死 所以英布也叛他 韓信也不鳥他 反過來說劉邦 天天裝逼 一到哪個城市 哎呀老鄉我們約法三章 我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熟詞)對待下屬 只要你有本事 殺頭的都從法場拉下來 你說的有道理 我流氓也裝逼 沐浴更衣齋戒封將 對豬猴 拉攏也罷 坑蒙拐騙也罷 總之都哄的高高興興的 對上屆領導(秦王)給足面子 不殺你頭不燒你阿旁宮 項羽和劉邦這倆貨色 你願意跟哪個? 看到頭牌答案說什麼軍功如何 劉邦搞政治陰謀如何 我實在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這是對一個英雄的定位?英雄就是會打仗會一次性弄死幾萬幾十萬人?的確項羽抗秦功勞大 然而項羽看別人不順眼 帶著兵把齊國田家殺光光幾萬人全賠了也叫軍功?明明天下粗平自己也當了老大 就因為自己的私心和脾氣弄得豬猴又打成一片百姓死傷無數過不了日子也算英雄?這樣的英雄跟秦始皇有什麼區別?這麼說我寧願選劉邦搞陰謀 我管他殺韓信彭越之流用的什麼手段 起碼沒開幾萬人互相砍 讓沿途百姓莊稼荒完人跑光兵死一片 而且劉邦政治陰謀還玩的不夠 要是兵不血刃拿下英布那才叫完美 何況既然說到戰功 私以為戰功越高的人 形象上雖然越高大 危險性也越高 劉邦用功臣功狗做比喻 第一次聽到我也很不爽 後來想想的確如此 這些將軍也罷 王也罷 都是些殺人高手 最大的用處就是殺人一輩子的本事也就是砍人 國家統一後還要這些人手裡掌握軍隊 想想跟他們並肩作戰時人家砍人時候的英姿颯爽 踩著敵人獻血頭顱喝酒時候的豪邁氣派 你半夜能睡得著覺?劉邦自己就是流氓 最清楚沒文化的大老粗整天想的是什麼 那時候儒家那套騙人玩意兒還沒上市 忠孝禮節根本狗屁不如 當他在長安新修的宮殿看著這幫貨一邊喝酒亂叫一邊拔刀砍柱的時候 我覺得就好像看到自己家的獵狗因為沒獵物天天對著自家樹亂啃亂叫一樣 這狗是你養大的 你還有信心有膽子他不咬你 但是你家兒子天天打狗身邊過 你說你怕不怕? 以戰鬥力評論英雄 不如去找梁山好漢 以陰謀詭計否定英雄 從此別看諸葛亮 其實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劉邦 項羽 都不是英雄 英雄就如同超人一樣 是幾乎虛擬的 英雄如同是和平 健康 幸福之類的詞語一樣 是人類應該不斷追逐 某些時候可以無限趨近 然而某種意義上永遠無法達到的 正因為他們高高在上所以不斷被人類追逐 才帶來了人類的進步 問天下誰是英雄?當然在每個人的心中
項羽就是個小人。他任人唯親,因為項伯是他的叔父,就對他言聽計從,因為范增只是個外人,後來因為陳平的反間計就疏遠了他他迷信武力,死到臨頭還想通過戰場上的匹夫之勇證明自己是天要亡他他婦人之仁,只因為劉邦的一番說辭就在鴻門宴上放過他 他剛愎自用,聽不進去范增的進言和那個說他沐猴而冠的書生他殘暴血腥,每克一城必然屠城,只因行軍不便就坑殺二十萬士兵他頭腦簡單,劉邦一介布衣尚知盤問張良與項伯的關係,項羽一所謂的貴族竟不擔心項伯吃裡扒外他賞罰不公,只因章邯董翳司馬欣投降有功就封為關中王,跟隨他白手起家的將士只有一名黥布被封王他鼠目寸光,打進咸陽後形勢一片大好,項羽竟置關中八百里良田於不顧,決意自封西楚霸王與彭城,一番錦衣夜行的言論更是讓人後人發笑我承認項羽領兵打戰的能力首屈一指,以至於憑藉十萬兵馬就能傲居東南一霸,最終與虞姬美人的故事也是流傳為千古佳話,烏江自刎的結局讓才女李清照痛惜不已。但是,平心而論,與上述陳列的那些劣跡相比,項羽難道還能被稱為一個英雄嗎
引用維基百科中的話:魏明帝時期的劉邵在其著作《人物誌》第八篇《英雄》中寫道:「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如張良是「英而不雄」,而韓信則為「雄而不英」。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就劉邵所言,劉邦也只是英 而項羽也只是雄
感謝 @格拉摩根伯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到的觀察視角,但是不得不說:這種類比是膚淺的、片面的、有待商榷的。首先陳述我的觀點:項羽是抗秦英雄,劉邦是建國英雄;項羽是破壞舊世界的英雄,劉邦是開創新時代的英雄。從長遠來看,劉邦對中國歷史的貢獻遠在項羽之上。據此,劉邦才是真正的英雄!項羽在滅秦後,曾經一度掌握政權,但他所實行的是分封制度:虛尊義帝,立十八諸侯,妄想回到春秋戰國列國並存的老路上去。這是歷史的倒退!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歷經140年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結束了封建制,採用中央集權制度和帝制,把中國建設成為空前強大和先進的·偉大帝國。不幸的是,秦朝二世而亡。劉邦的最大功績就是他建立漢朝,並在沿用封建制的同時,還保存了郡縣制的火種,使這一先進位度不致丟失,並在後世發揮出其巨大作用。由郡縣制和帝製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創立於秦始皇,確立於漢武帝。而劉邦恰恰是他們之間的過渡!而且,漢室相對於秦室還有一個巨大優勢:秦室是中國上古最後一個舊貴族,而漢室則是平民階層的代表。漢室代表著先進階級,代表著歷史前進的方向。項羽也是舊貴族,他所要延續的是戰國時期那種割據分裂、戰火不息的社會;劉邦是平民,他要建立的是代表更廣大民眾利益的新政權、平民社會!總之,項羽是破壞者、固守殘局者;劉邦是建設者、開創新局者。英雄當然是劉邦啊!
推薦閱讀:
※中國有沒有hate crime來對付那些說元朝清朝不是中國歷史的人?
※元朝后族势力到底有多大?
※為什麼晉元帝司馬睿沒有追謚自己的父親和祖父為皇帝?
※王馬共天下的王導其實我覺得竊國、名不副實、致使神州陸沉,山河崩壞,為什麼歷史評價那麼高?
※為何 桓玄 實力不足,還能清洗掉 劉牢之+北府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