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和西方化之間的區別是哪些?

在工業化社會,哪些是工業發展必然會出現的景象和事物,哪些是只有西方才會出現的景象和事物?


真是一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大問題。 拋磚引玉!

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組成和生產關係乃至生活方式和世俗觀念,不能與之相適應的一切制度和文化習俗都要逐步以制度變革或潛移默化的方式革除掉。 比如農業社會的小資產、大家庭文化,比如節儉的生活習慣,比如貶低商人的傳統觀念,比如濃濃的鄉土情節,節烈觀和男權主義,為親者諱的熟人社會倫理……統統都會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自由出賣勞力的藍領白領灰領,細緻的社會分工,獨立的個體人格,陌生人社會的倫理規則…… 就連中國美食都逃不脫適應工業化標準化的命運。

當然,任何社會變革都會遇到傳統的阻力,兩方對壘產生一些幺蛾子,大多數幺蛾子很快被撲滅,有的幺蛾子能被新社會容忍接納,在社會變革之後還殘存下來(比如美國基督教傳統雖然在變淡,但仍然影響深遠),形成一些或無關痛癢或貽害一方的"傳統"或"頑疾"。

那麼中國工業化與西方有何不同呢?竊以為中國的工業化【本身】與西方並無二致。因為中國近代與西方比落後太多,並未在世界工業化藍圖的設計中有所貢獻,在世界工業化模式已經成熟的前提下,中國只需照搬,哪裡會有所創新呢?所以目前為止中國工業化內容從未超出西方範疇。

中國工業化與西方的不同在於: 遇到的幺蛾子不同。東方有東方的幺蛾子,西方有西方的幺蛾子。而且在中國這些幺蛾子現在還大多沒有完全被打敗,所以看起來和西方非常不同。比如推翻君主制時為什麼比西方顯得更暴力?(只有更早期的法國大革命可以與之媲美)為什麼中國自kmt起就選擇了一黨執政?因為當時中國舊統治階級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實力懸殊(在工業化方面,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同志,是可以合作的),不暴力整不下來(ps:由於我國和俄國有些幺蛾子很像,所以制度建設的時候也多有照搬)。中國為什麼一會兒反孔一會兒尊孔?為什麼龐大的官僚體系層級不滅,運轉不衰?是幺蛾子總要興風作浪唄。

可是,一想到我們究竟要全盤西化,"究竟意難平",人之常情嘛。於是我也竭力思考中國有哪些有利於工業化,至少不妨礙工業化的好蛾子可以保留下來。

我搜羅了一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這一"傳統"倒是曾發揮過很正面的作用,以後作用怎樣現在還難以定論,在後工業化時代需要新的變革時是否會成為新的阻力也值得懷疑,但至少現在西方在遇到困難時也有向咱學習的動機。(他們是否學得了也未可知,因為西方有"紳士"們高談闊論互相掐架的幺蛾子啊。)

另外中國人的勤奮精神為工業化過程貢獻不少,沒有法國那樣的革命懶人後遺症。

中國的現實主義(功利主義)和無神論傳統使我們省去了宗教改革的繁瑣和陣痛(雖然近些年封建迷信又奪走了部分陣地) 。

暫時想到這些,歡迎補充。


工業化竊以為是一種社會生產組織方式,與西方化沒有必然聯繫,是西方人最先突破,實現工業化後,以工業化的威力,附帶夾帶西方文化那一套私貨,屬於狐假虎威的性質,買一送一,打包出售的模式。


推薦閱讀:

為什麼基督教更加原旨的美國發展轉基因,而基督教世俗的歐洲反而反轉基因?
西方國家的男權主義者是怎麼樣的觀點?
魚子醬又咸又腥又難吃,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為什麼西方媒體要將中國塑造成一個負面國家的形象? ?
怎樣看待「西方文化把人看成獨立的個體,中國看待人性只是把個人看成諸多人際關係的節點"?舉例具體體現哪些方面與其各優劣?

TAG:工業 | 西方 | 工業化 | 新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