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和朝鮮族因為狗肉發生過矛盾嗎?


不吃狗肉本來就是後來某宗委給滿洲加的民族忌諱。努爾哈赤不忌諱,英親王阿濟格不忌諱……現在這些孫子是瞎忌諱

滿族根本沒有不吃狗肉的習慣,在入關初和入關前,根本不忌諱。這類說法疑似民國以來各種按天啟教來搞的民族習慣一刀切,類似的情況還有某些北京的小說故事變成了出處不明的口頭文學,成了該地的傳說(乾隆為劉備轉世,這故事出自晚清旗人的扯蛋小說《梨園外史》)

英王(阿濟格)在時。嘗宴諸將。可二百席。豚雞鵝各一器。徹去。進犬豕俱盡。始行酒。——《北游錄·紀聞下》

俾自撫順城來降之千戶,未分其父子、兄弟,未離其夫婦。因戰事而失散之兄弟、父子、夫婦、親戚、家奴及一應器物,盡查還之。此外,再給以馬、牛、奴僕、衣服、被褥、糧食等。又給牛一千頭,以供食用。每戶分給大母豬二口、犬四條、鴨五隻、雞十隻,以供飼養,並給與器皿等一應物件。仍依明制,設大小官員,著交其原主游擊李永芳管轄。——《滿文老檔·第六冊天命三年正月至閏四月·額爾德尼掄敗明之戰及安置撫順之降人》

李朝實錄里,給女真人首領的食物就有狗肉:

且前日召莾哈接待時, 城底野人等, 盛飾衣服而來, 節度使饋餉六百餘人, 只犬十餘口, 酒十餘盆而已。——《李朝實錄·中宗七年(1512年)六月二十九日》

按李朝實錄上所載「莽哈 鍾城等處酋長「,鍾城位於朝鮮的咸鏡道內。

?????? 李朝實錄在線查詢地址,用繁體字查

關於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胖噠的回答 - 知乎


沒發生過。

從滿族來說。滿族不吃狗肉的習慣現在還有些問題,就是這個習慣是什麼時候形成的還有疑問。目前猜測,這個習慣可能是後金時期初步產生,清代時期逐漸形成,晚清民國以來正式確立的。而且這種不吃狗肉的習慣並不是禁令,也不和宗教、政治等因素結合,作為民俗其實也不是特別普遍,所以本身是個軟制度。加上新中國之後,少數民族特徵普遍下降,現在不知道這個規矩的年輕滿族人也有很多,河南滿族人還開過「滿族特色狗肉火鍋」呢。

從朝鮮族來說,吃狗肉的習慣似乎只有東北朝鮮族才這樣做,入旗的朝鮮族基本保持滿俗,所以不會有這個問題。另外加上清代施行旗民分置,旗人住在旗城,民人住在民城,習俗上不會出現大問題,所以相對來說沒啥問題。


好久沒來了,有人私信指責我忘本,建議我向錫伯族人學習,光復滿族文化。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

-分割線-

哈哈,這個問題我一定要答~

滿族人,家鄉據說是全國第一個滿族自治縣,我家所在的小鎮是縣政府所在地。離赫圖阿拉城(努爾哈赤出生地)二十分鐘車程,去永陵只要五塊錢車票。

我們鎮上的情況是這樣的:

鮮族飯店很多,包括菜館、烤肉店和題主提到的狗肉鍋。

朝鮮族菜館:主要做鮮族特色菜和小吃,包括干辣椒炒五花肉、鮮族辣魚、醬湯、桔梗鹹菜、冷麵等等等等。

咳咳,那個干辣椒炒五花肉啊~

晒乾的青辣椒與五花肉、蒜粒同炒,煸到五花肉變干,肥肉部分呈半透明狀,端上來干辣椒香和肉香爭先恐後地撲向你……

還有那個辣魚啊~

是明太魚先腌制,刷上辣醬後上籠屜蒸,撥掉魚身上厚厚一層醬,大塊的魚肉鮮嫩入味,沾著香而不辣的紅色醬汁,再配一碗撒滿黃瓜絲、辣白菜絲和芝麻的冷麵……

還有那個油燜土豆、那個生拌牛肉、那個土豆鹹菜……

跑題了。

烤肉店就不贅述了,現在到處都是鮮族烤肉店,內容大同小異。

至於狗肉館……

其實我們鎮上有一條街,就在朝小附近,開滿了狗肉館。

對沒錯。

一條街,上,開滿了,狗肉館。

哦對了,那條街的盡頭就是黨校,黨校東走五十米就是縣政府。

就那一條街上好多家狗肉館,示威一樣開在縣政府旁邊。一到飯點,生意非常之好。且都是老字號,有一家我從小就去吃,我今年二十歲了。

每到飯點,暗藍色的天幕下,電燈籠紅彤彤地亮起來。狗肉鍋在煤氣爐上愉快地翻滾,干白菜和豆腐在乳白色的濃湯里沉浮,暗色的狗肉時隱時現。桌上擺著黃瓜、花生米、木耳和腐竹拌成的「花菜」,和老闆用鐵鍋烀成的土豆鹹菜。鹹菜的湯汁都被收干,核桃大小的小土豆表皮干皺,入口有微微的彈性。

鍋里有肉,桌上有酒,對面有客,兜里有錢。過了今天,還有明天。

這樣的時刻,一般人怕是想不起老罕王和他的大黑狗的。

至於衝突……嗯衝突也是常有的喔。

菜上得慢的時候,和狗肉漲價的時候,和喝多了的時候,和搶著付賬的時候。

嗯就醬紫^_^

補充一些基本狀況:

朝鮮族、滿族和漢族基本呈「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態。

鎮上有一朝鮮族小學、一朝鮮族中學(當地人稱之為「朝小」、「朝中」),高考有少數民族語言。有普通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初中各一,省示範高中一所,教學內容與普通學校一致。沒有滿族學校和專門的滿文化教育。我和鎮上絕大多數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除知道自己是滿族人外,無任何民族情結。

我身邊的狀況大概是,從小身邊有滿族有漢族,但是界限基本沒有,中高考統計加分時,經常出現「你也是滿族?」「是啊你也是?」的狀況。平時都拿自己當漢族人。偶爾有一兩個朝鮮族同學,一般上過朝小或朝中,屬於轉校生。溝通基本無隔閡,是否融入群體全看個人性格。

鎮上無民族矛盾。

大家加著滿族人的分,吃著鮮族人的菜,說著漢族人的話,賺著三個民族的錢,自給自足,自娛自樂,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小時候在公共浴室能遇到滿口朝鮮話的阿姨,現在不知為什麼很少遇見了。

可能都去汗蒸了吧?

補充引用樓上老鄉兼高中校友@王詩堯 的回答:

?「高麗棒子」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詞,本地人極少這樣稱呼朝鮮族人。反倒是網上一片一片的OTZ

?大多數滿族人了解滿族歷史及傳統,但他們依然吃狗肉。

知乎很大,世界很小啊。


東北民間有一句話叫「愛咋咋地」,這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或深或淺地流淌在東北各族人民的基因當中。


我是北京的戶口本滿族,但是去東北串親戚的時候見到過滿族人和鮮族人在狗肉館子里差點打起來

。。。

。。。

。。。

因為雙方都搶著請客


遼寧人的感受,首先狗肉對於朝鮮族不是那種每日必食 比有些民族吃牛羊肉差遠了。狗肉最多只也能代表某些地域的朝鮮族(包括韓國朝鮮)飲食,就像韓國全州拌飯,朝鮮的平壤冷麵,不一而足,代表不了整體···至於滿族不吃狗肉 說個故事 大三配合導師完成課題,一個老師帶三個學生,寒假之前請我們吃飯 去吃「韓國料理」說白了主要吃烤肉,冷麵,石鍋飯也有···點菜環節老師要點一份狗肉湯,問我們三個意見。我旁邊的說了:「我是滿族,呵呵,我不吃」老師說:「我也是滿族!」···「你知道你老姓姓什麼嗎?咱這滿族都不正宗(原話)沒事兒!點了」(這兩位滿族的姓氏都不是典型一聽就猜得到十有八九是滿族的,比如佟姓關姓傅姓等,因為我知道遼寧有部分滿族是漢族直接改過去的,至於他們說是滿族,我也沒有不信的道理,他們說是就是咯,大概滿族老師祖上應該是漢軍旗人,包衣之類···猜測了)後來那個滿族同學卻始終是沒吃那狗肉一口,滿族老師和我們剩下兩個吃了。但是吃飯氣氛絕對是好,大家有說有笑,又吹了半箱多啤酒···我的感受,大家能坐在一起,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彼此都接受!

換做其中有一位是極端矯情的···飯店都得重新選一遍···

還有 題主可對比看看印度國內是怎樣對待吃牛肉這一問題


滿族不吃狗肉沒有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本質上和「愛狗者」不吃狗肉沒什麼區別,而且也沒有「愛狗者」自己不吃還不讓別人吃的惡行,和伊斯蘭與豬肉是有質的區別的。


東北地區還有很對回民,目測沒發生過什麼矛盾


突然想起我高中同桌了。這貨一提狗肉眼珠子都能瞪出血來!他有兩句話讓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狗肉是唯一值得連續吃兩頓的食物。」

「吃的精叫吃貨,吃的多那叫飯桶。」

第二句話我現在常常掛在嘴邊。

我知道他是滿族也是高三時填亂七八糟的表格時候才知道的。

說到回族,初中時候還有個回族室友,這傢伙一邊啃著雙匯,一邊為我們另外七個人完成了有關伊斯蘭教的科普阿訇是幹嘛的啊!齋月是怎麼回事啊!不過我也沒見他封齋啊!食堂包包子他一頓吃了11個估計放在有些地方會被亂石砸死吧!

知乎確實是一個開眼界的地方,滿族有不吃狗肉的習慣,漢回有矛盾都是上了知乎才知道的。上學時一起玩的小夥伴真的是漢滿朝回都有,誰也沒說過我不吃XXX的。還不是都喝的迷瞪的晚自習被罰走廊站一排。

在砍省如果看到兩波人大打架,理由可能是你瞅啥!但是肯定不會是你是漢族我是少數民族。


我是北京的滿族群眾啦,和鮮族小夥伴去望京那邊找了個狗肉館,然後他一個男的就差捂心口「狗狗辣么可愛你腫么可以次狗狗」

啊……氣死我了……


作為一個瀋陽人來回答一下吧

個人自由,誰喵的閑的管你

瀋陽作為一座包容並蓄的城市
父系是漢族
母系是滿族
基友是錫伯族
同學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都有

不拿身份證誰知道你是什麼族的

我媽雖然不吃狗肉但是和她是不是滿族沒關係,而是因為她喜歡狗(我姥爺是滿族但是照樣大嚼)

我也不吃狗肉是因為狗肉腥而且家裡養狗

但是西塔大冷麵真的好吃啊!所以我們家三口人只要想吃冷麵都會去西塔,我爸吃狗肉。

我們家日本姑父來了還帶他去本地有名的狗肉館嘗了下。結果該大和族人表示「日本でそんな美味しい物がない。」而且表示來年還要再來吃。

所以說完全是個人自由,喜歡吃就吃,不喜歡吃就不吃,誰管別人(只要不是在地鐵里吃韭菜盒子什麼的)。

另外我覺得當年的民族劃分簡直是胡搞,把除邊疆外的穆斯林全都劃為了回族……

東北本地的回族基本除了不吃豬肉和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被某穆網的人認為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食堂,只是點餐的時候自己不點豬肉,一起吃一起打球,說實話——高考報名之前誰都不知道他是回族。

瀋陽作為瀋陽故宮所在地,有藏傳佛教(實勝寺及四塔)、天主教(南關天主)、新教(東關教堂)、伊斯蘭教(西關清真寺)……各種宗教,見得太多了,反倒各行其道,愛信信不信誰管你。

另外,在東北開「蘭州拉麵」的好像都不是本地人,要吃蘭州牛肉麵建議去東方宮。

最重要的是東北排外的情節並不像別地那麼嚴重,哪個民族又比哪個民族高到哪去。比如說知乎專欄 裡面發生的這種情況,純屬就是不了解東北的人搞事,還強行安個「以塔治毯」的明目,看的我這個漢族都尷尬……


看到好多新賓老鄉好激動!!!

先說結論,我是滿朝混血,就我身邊人來說,吃不吃狗肉,和民族基本無關,或者說民族傳統對生活習慣的約束非常小,

新賓確實是滿朝兩族混居的地方,但是本地的滿人漢化非常嚴重,,,,

媽媽是滿人,但是媽媽這邊往上三輩沒人會說滿語,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跟漢人毫無區別,我不知道哪些食物是滿族傳統食物,因為我身邊滿人漢人實在吃的都一樣,沙琪瑪人人都吃,八碟八碗只能騙騙外地人,沒有自己的語言,節日,習俗,也就沒有認同感,所以家鄉的滿族基本是被漢族同化了,至於宗教,傳統宗教其實是薩滿教,也就是俗稱的跳大神,現在也基本銷聲匿跡了,至於吃狗肉這事,家鄉的孩子大體都聽過,努爾哈赤被忠犬救過,所以不許族人吃狗肉的故事,我覺得這個傳說不管真假放到現在都毫無約束力,跟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不同,滿人不吃狗肉僅僅是因為一位皇帝的一句話,

朝鮮族民族特色保留的好很多,我爸爸這代還有很多人會朝鮮話,近十年韓國流行文化比較風靡,所以朝鮮族年輕人更有民族認同感,語言,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的習慣保留的也更好,而且很多人會選擇去韓國勞務,或者定居,倒不是愛不愛國,頭幾十年確實那邊更好賺錢,

少數民族漢化這種事,我不評論好壞,滿人民族特色少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清朝時候實際上很多好的習慣,已經和漢人的文化相融合了,變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


首先,滿族和朝鮮族的分歧恰恰不是因為狗肉,「狗肉」恰恰是分歧的結果。

滿族在金朝是吃狗肉的,完顏阿骨打還編過狗肉烹制大全。滿族不吃狗肉恰恰很晚,能找到最早的記載就是入關前。

但是,現存的大多數說法,追本溯源,多是在後金打敗朝鮮前後出現,都是朝鮮出於醜化後金的需要編纂的,所謂黑狗還是黃狗救努爾哈赤,都是其衍生版本。正式明確可以信服的記載,尚未有文獻發現。


滿族。你吃你的,我吃我的,照樣談笑風生。不過當別人當面提說狗肉咋咋咋好吃的時候心裡是不舒服的,然而不會因為這個影響到我和你之間的關係。當然,祖輩將這個習俗傳得下來,我們也有理由將這個習俗傳得下去。

一直認為東北沒有民族問題。。。

另外,似乎好像從哪聽說過某滿族自治縣發生過因民眾抗議叫停狗肉館的事,未經證實。


在東北,滿、漢、回、鮮根本就沒那麼多破事兒,大家普遍東北化的厲害,坐下來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大聲吹牛逼,誰他媽的蛋疼管你是什麼族的,幹了這杯酒都是哥們兒就對了。而且我也沒聽過滿族不吃狗肉的說法,至少在齊齊哈爾的富拉爾基區,吃狗肉的滿族還是非常非常多的。

別說滿族朝鮮族了,事兒最多的回民在東北都是非常好的。一起喝酒吹牛逼,咱們吃咱們的豬肉,他吃他的牛肉,喝完了唱歌洗澡,喝多了動手的不少,因為吃豬肉吃牛肉的吵吵動手的我是沒見過。


家吉林省的 這東西吧 愛吃不吃 誰也沒強迫你吃 誰也沒硬讓你吃 你就怎麼高興怎麼來唄 管這麼多幹嘛 有意思嗎 民族這東西 高考不填表 誰知道啊 在身邊就有很多少數民族 滿蒙回錫伯 鄂倫春 什麼都有 也有一個信伊斯蘭教的回族小姑娘 確實是不吃豬肉 但他不會覺得我們吃了 就是不尊重他

反倒是在網上 噴子總挑戰 一會兒漢回 因為豬肉打仗 一會兒 又吃不吃狗肉打仗 一會兒穿不穿貂兒 最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有人說 鴨絨和鵝絨是從鴨鵝身上活拔下來的 反對羽絨服 這就很生氣了 說這種話的人 一定沒在東北呆過一整年吧 而且還沒有常識 活拽下你以為 鴨鵝還能活啊 人家養鴨鵝主業是為了肉 為了點兒絨就弄死了 虎啊 因小失大 一隻大鵝一百度 鵝毛能買幾個錢兒啊 你丫知道零下二十多度 穿著棉服 會凍死嘛 早些年 還沒有戶外 不穿動物皮毛 穿啥啊 丫沒凍過 就他媽知道 站著說話 不腰疼


風俗習慣的不同是不會導致矛盾的,一切矛盾都是因為利益問題。就算有關於此的矛盾,也只是個幌子,背後有更深層的利益糾紛。

總體上是,滿族和朝鮮族之間很長時間都沒有利益糾紛。朝鮮族大規模進入東北的移民潮是朝鮮被日本殖民之後,而此時東北地區因為滿清的封閉政策,地廣人稀,內地人都開始闖關東呢。地廣人稀利益交集少,自然沒什麼利益衝突。


東北吃不吃豬肉

這事兒回族都不管

再說這個滿族不吃狗肉存疑,

我有個姓金的朋友身為一個滿族酷愛吃狗肉

我還有個姓馬的回族朋友三天不吃紅燒肉就要死了,

~( ̄▽ ̄~)~

啊對了我們這兒回族吃豬肉

回族都不管,


我的家鄉在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是全國第一個滿族自治縣。我來說說我們家鄉的現狀吧。

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新賓赫圖阿拉城登基稱汗,建立後金政權。可以說,我的家鄉是滿族的發祥地。

赫圖阿拉城

當地70%以上人口為滿族,同時,由於地處遼寧東部,朝鮮族人口也佔有一定比例。

在我的家鄉,滿族文化保留的情況並不好。日常生活中滿文滿語早已經不見蹤跡,所有我認識的人之中,只有我媽媽的一個好朋友曾經在中央民族大學進修的時候學過一些滿語,不過遠不及應用的水平。除了有很多東北話中的詞語來源於滿語外,滿語本身已經不具備語言工具的生存空間。滿族的傳統節日和傳統習俗(包括不吃狗肉)也幾乎沒有保留。如今,滿族人跟漢族人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滿族人自己也不覺得跟漢族人有任何區別。

朝鮮族人口雖然沒有滿族多,但依舊保留了很多文化特色。在我家鄉這樣一個縣城裡,大多朝鮮族數都會說朝鮮語,而且有一些長輩說漢語確實有明顯的朝鮮語風格,朝鮮族的孩子可以選擇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就讀朝鮮語學校,也可以跟我們一樣就讀普通的學校。朝鮮族女人往往都會有一件漂亮的傳統禮服,會在重要場合穿著。朝鮮族阿姨給我的印象往往是比較細膩、勤勞而且會做飯。朝鮮族家庭自製的辣白菜會比較正宗,我爸爸總會向他的朝鮮族朋友要一些家庭自製的辣白菜。

在我的家鄉,滿族與朝鮮族沒有民族隔閡,大家通常也不會在意別人是什麼民族。還記得我特別小,也就四五歲的時候,不知從哪裡第一次聽到了「高麗棒子」這個詞,姥姥告訴我那是一個不好的稱呼,所以我這二十年從沒有說出過這個詞,也真的很少在身邊聽見這個詞,反而在網上有很多人在提到韓國時用這個詞。

朝鮮族風味的飯店有很多,核心的經營內容是烤肉或者狗肉鍋。狗肉鍋是當地最常見的狗肉食用方式,除了狗肉,裡面還會有豆腐、干白菜之類的配菜。滿族人完全不會排斥狗肉鍋,雖然他們了解滿族不食狗肉的傳統。


我不是滿族,也不是朝鮮族,但是你把兩個民族用狗肉在一起區分。這個不怎麼合適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神鵰俠侶里朱子柳嘲笑霍都「爾乃蠻夷」?
為什麼漢服和滿語在已經沒有生存條件的情況下會再次"復興"?已經失斷的傳統有必要保護或繼承嗎?
被漢朝打敗的匈奴人(Xiongnu)和入侵西方的匈人(Huns)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藏族男人為什麼會盯著一個女孩?
為什麼南半球沒有出現像匈奴、突厥、蒙古這樣強悍的游牧民族?

TAG:歷史 | 文化差異 | 民族 | 朝鮮 | 滿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