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世紀歐洲城市的基本特點?


因為最近在複習外國城建史,就來概述一下,僅從城市建設方面來回答:

1.西歐中世紀的城市是自發形成的——實行自然主義的非干預規劃

橫向比較,這點不同於同時代的我國的封建城市,完全受控於禮制的規劃理念,嚴格按照「營國制度」建造,無不體現著等級、尊卑、禮制和皇權至上的封建思想。而縱向比較,與古希臘、古羅馬古典城市以及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城市、唯理主義時期的絕對君權也是不同的,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總體布局非常自然。究其差異原因,主要在於西歐中世紀是在政治上是農村(住在城堡里的封建領主)統治城市,城市極端破落,生產力極度薄弱,幾乎退回到了自給自足的農業自然經濟狀態。城市的選址和發展,自發地尋找地理位置優越的交通要處,或是依附於封建主的城堡和要塞,才能維繫城市在這樣一個割據分裂、戰爭頻發的動蕩時代生存。這樣的自發性也是後面幾個特徵的根本原因。

2.道路交通系統的不規則——追求有機和背後的內在秩序

不同於希臘和羅馬希波丹姆的規整道路網,開始呈現出環狀、放射狀的道路網,公共區與私人區也不想古典城市那樣嚴格地隔離。道路網常以教堂為中心發射出去,並形成蛛網狀的放射環狀道路系統。道路也是以人為尺度,所以塑造了城市優美肌理,它們就像有機生長的脈絡與血管一般,密佈於整個城市中(如圖1)。而中世紀的西歐,已經奠定了大部分歷史類城市的格局(如圖2、3、4)。可以看出中世紀的城市在表面的雜亂背後不可掩飾地都流露著一種整體的、內在的有機秩序,所以中世紀城市的景觀給人的印象是非常統一而美麗的。

(圖1.巴黎的城市肌理圖)

(圖2.羅馬的城市鳥瞰圖)

(圖3.巴黎的城市鳥瞰圖)

(圖4.威尼斯的城市鳥瞰圖)

3.教堂佔據著城市的中心位置——凸顯以教堂為核心的空間組織理念

由於中世紀的歐洲有統一而強大的教權,所以教堂往往以龐大的體積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著整個城市的整體布局。而在教堂前面也會有城市中唯一一個較大的開放空間——教堂廣場,而成為市民集會、狂歡和從事各種文娛活動的中心場所。正因為有教堂的控制,才形成了西歐城市優美而有秩序的天際線,這一點在法國的聖密啟爾山城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如圖5)。教堂位於山頂,是整個城堡的中心。教堂以龐大的體積和高聳的塔尖,突出了整個山城的巍峨險峻的氣勢。看鳥瞰圖(如圖6、7),有木有指環王裡面岡多的首都白城——米納思蒂利斯的感覺(如圖8、9)。

(圖5.聖密啟爾山城平面圖與剖面圖、天際線)

(圖6.聖密啟爾山城鳥瞰圖)

(圖7.聖密啟爾山城實拍圖)

(圖8.指環王電影中的白城——米納思蒂利斯)

(圖9.動畫中的白城——米納思蒂利斯)

4.中世紀城市有美好的城市環境景觀——力顯豐富多變的景觀與親和宜人的特質

它充分利用城市制高點、河湖水面和自然景色,從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個性。中世紀城市和建築普遍具有宜人的尺度與親切感,這也與其自發性密不可分,因為中世紀規劃師的設計思想實際上更傾向於「描述性」而非「獨斷性」,所以中世紀歐洲每個城市幾乎都有自己的環境特色。以城市的主色調為例,有紅色的西耶耶、黑白色的熱那亞(如圖10)、灰色的巴黎(如圖11)、色彩多變的佛羅倫薩和金色的威尼斯(如圖12)等等。

(圖10.黑白色的熱那亞)

(圖11.灰色的巴黎)

(圖12.金色的威尼斯)

總結

由於宗教思想的禁錮及其對文化教育的壟斷,造成了中世紀西歐社會人才極度匱乏的局面(當然也包括規劃師、建築師),事實上在所有的文獻資料里都很難找到有關中世紀著名規劃設計師的記錄,城市基本上沒有統一完整地規劃設計意圖。從這個角度看,中世紀形成的這種自然的城市整體藝術景觀並不是有意識規劃設計得結果,而是城市自發演化導致的產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中世紀也是西方規劃歷史上難得的「自然主義」(非人為干預)盛行的時期

總之,雖然中世紀的意識形態是黑暗的,但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設計「作品」卻在西方城市藝術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相當程度上看,這些城鎮所凝練成的極高藝術價值正是「無規劃」與「自然主義」思想的傑作。

參考文獻

[1]沈玉麟.外國城市建設史[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9.

[2]張京祥.西方城市規劃思想史綱[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用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

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髒亂差!

轉載自@老老王 大穿越時代,八、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0dsw.com_零點書屋

------------------------------------------------------------------------------------------------

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

嗯,中世紀的歐洲雖然地廣人稀,到處都是鄉村和荒野,貴族老爺們都蹲在城堡里,但究竟還是能找出那麼幾個像樣的城市——比如說德國的科隆,奧地利的維也納,法國的巴黎和馬賽,還有偉大的羅馬……雖然這些城市在中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只有幾萬人口,但總歸比小小的城堡要熱鬧。

不過,你在進城之前,最好往鼻子上捂一塊布,有條件的話再噴點兒香水。

呃?為什麼?在這裡扯一些題外話,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在西方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裡面,代理首相「小惡魔」提利昂閣下,帶著他****的鄉下****進了首都君臨城,那****在床上就整天跟提利昂抱怨這地方太臭——那還是首相大人金屋藏嬌的高級別墅呢!

然後,提利昂無奈地對****說,在大城市之中生活,就是要忍受這種氣味的。

之後,提利昂到城門去迎接一位從沙漠里來的親王「紅毒蛇」奧柏倫,這位親王殿下也是在城門口就被臭氣熏得久久駐足,最後才捏著鼻子老大不情願地進了城。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大多數確實都是這樣很臟很臭,所以人們總是喜歡邊走邊拿一束薰衣草。

那個年代的歐洲人基本沒想過要新建下水道,就算繼承了古羅馬帝國的遺產,幾百年荒廢下來,也都堵塞得差不多了——修建地下排水系統需要大量資金,而當時戰亂頻繁,領主自己都沒把握他們的統治能維持到什麼時候,在貴族老爺們的眼裡,人民不過是製造稅金的工具,哪有精力去為人民的幸福著想?

更糟糕的是,當時的歐洲人都不懂得使用糞肥,在城市和鄉村的道路上,自然也就沒有了撿糞的農民——在東方世界,他們可都是免費的清潔工!

如此一來,區區幾十人的小城堡,都能被不講衛生的中世紀歐洲人搞得這麼髒亂,而幾萬人的「大城市」,更是鐵定會處處散發著惡臭,髒得令人毛骨悚然。

事實上,在進城之後,你不僅要像現代人一樣當心踩狗屎(中世紀主要是人屎和馬糞),更要注意高空墜物——根據從羅馬帝國時代傳承下來的糟糕生活習慣,歐洲城市居民都喜歡直接從窗口傾倒糞尿。

區別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城市還有人負責清掃,中世紀的歐洲城市則堆著滿街糞便沒人管,直到被鞋子、馬蹄和車輛碾壓成新的路面為止……現在明白這地方為啥會臭了吧!街道的路面都是用陳年大便鋪的啊!

而且,中世紀城市的街道很狹窄,想要躲避突然從天而降的屎尿,如果不全神貫注的話還真是不容易。在17世紀的法國巴黎,法令規定市民在白天不許從樓上傾倒糞尿,只有晚上才可以,但傾倒之前必須要先喊一聲「注意尿」,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治安糾紛……而在更古老的中世紀年代,則是白天晚上都可以隨便傾倒,至於在傾倒糞尿之前會不會吱一聲給路人提個醒,則要看這位市民的素質和心情了。

除了沿街住戶會朝街道上傾倒糞尿之外,還有些過路的行人索性直接就在路邊拉屎撒尿,至於驢子、馬匹和貓狗就更別提了,讓中世紀歐洲的城市永遠瀰漫著刺鼻的臭氣。

——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1776年,富蘭克林漂洋過海到法國來求援,結果才剛進巴黎就被臭氣熏昏,而那時的巴黎衛生狀況,其實已經有了很大改觀……所以,有很多人刻薄地評論說,如果有誰能夠在中世紀的巴黎過得很習慣,那麼他的鼻子絕對可以扛得住一戰時期的毒氣彈!

如果在現代的街道上遇見一坨狗屎,我們還可以皺著眉頭設法繞開。可是,在遍地都流淌著屎尿的中世紀歐洲街道上,就是想繞道也不知該怎麼繞道了。

為了防止被糞便鋪砌的街道弄髒自己的裙擺,中世紀的歐洲婦女發明了一種有些類似於現代厚底鞋的高跟木鞋,但鞋底卻高達6到18英寸(從十多厘米到相近半米!),實在是有夠誇張的。想要穿著這樣好像高蹺似的木頭鞋子行走,顯然需要非常高超的平衡能力和運動天賦……

唉,上個街都還要踩高蹺,也真是夠難為人了,不過總比穿著沾滿屎尿的長裙去參加舞會要好些吧。

於是,踩著骯髒的糞便和泥水,提防著隨時都有可能從頭頂潑下的屎尿,聞著堪比一戰時期毒氣彈的恐怖臭氣,你終於提心弔膽地在中世紀的城市裡轉悠了一圈,從心底里給這鬼地方貼上了骯髒、愚昧、落後、人間地獄等等噁心的標籤。只怕是連看木偶戲和聽教堂聖歌的心思也沒有了,只想著趕快離開。

事實上,這些建築在糞堆上的歐洲城市,在中世紀的年代裡,還遠遠沒有發展到它們最恐怖的時候。

中世紀的歐洲畢竟人口稀少,哪怕是在城市裡,糞便堆積也還不是最急迫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工業革命前夕,歐洲大城市已經有了幾十萬人口,衛生觀念卻並未隨之提高的時候,情況還要更加恐怖和荒謬。

到了中世紀晚期,巴黎人為了清理市容,總算開始把糞便集中起來,堆積在城牆外側,用以減少城內的污穢。但不幸的是,隨著巴黎的繁榮昌盛,其糞堆也日漸龐大。

最後,糞堆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如此駭人聽聞的地步,以至於人們出於安全的考慮,而不得不將圍牆築高,以防敵軍踩著糞堆直接衝上巴黎城牆——上帝啊,從中世紀以來積累的「巴黎環城糞便帶」,已經高得可以把城牆給淹沒了,巴黎城就是一顆被糞堆環繞和保衛的明珠!!!

而且,情況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巴黎人還要偷懶不想著怎麼把堆積如山的大糞拉走,而是直接在糞堆上加高城牆……你們難道就這麼喜歡糞便嗎?這是什麼花都巴黎啊!根本就是一座大便之都好不好!!!

至於英國人那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確實是較早地修築了公共廁所和下水道,但卻直接把糞便排入流經市區的河道內。然後由於糞便太多,細小的河流很快就開始慢慢地被淤塞……

例如,倫敦的弗利特河就負責收集了幾個世紀的糞便,等到河水終於停止流動的時候,弗利特河也變成了弗利特街——這麼奇葩而又綠色環保的填海造陸方式,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

相關回答:

在現代醫學沒有誕生前,中世紀或之前的歐洲人是如何治病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中世紀的歐洲人和城市的衛生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中世紀的歐洲有什麼冷知識?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中世紀的歐洲人和城市的衛生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中世紀歐洲的貴族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歐洲各級封建領主擁有初夜權是真實的么?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中世紀前期:①城市、貿易和文化衰落;②國王弱小,封建貴族強;③社會契約關係;④獨特的領主生活方式。

中世紀中後期:①城市是工商業者的聚集地,城市的興起是作為經濟中心發展起來的,有的城市甚至沒有政治中心;②人口增長,城市的復興;③政治上,農村統治城市,城市居民享有選舉權監督權等權利,領主是城市的所有者,享有自治權;④騎士制度,教會制度。中世紀教會的力量可謂是達到一個很強盛的狀態。城市的宗教氣息也很濃。

城市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區)和建築風格有了其顯著的特色。但是城市的衛生、道路和治安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由於沒有很好的公共衛生條件,傳染病肆虐。中世紀前期:①城市、貿易和文化衰落;②國王弱小,封建貴族強;③社會契約關係;④獨特的領主生活方式。

中世紀中後期:①城市是工商業者的聚集地,城市的興起是作為經濟中心發展起來的,有的城市甚至沒有政治中心;②人口增長,城市的復興;③政治上,農村統治城市,城市居民享有選舉權監督權等權利,領主是城市的所有者,享有自治權;④騎士制度,教會制度。中世紀教會的力量可謂是達到一個很強盛的狀態。城市的宗教氣息也很濃。

城市的道路、公共建築(公共區)和建築風格有了其顯著的特色。但是城市的衛生、道路和治安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由於沒有很好的公共衛生條件,傳染病肆虐。

--------------------------------------------------------------------------------------------------------------------------------------------

這是我上完《城市歷史與全球文明》通識課後,自己寫的一小段見解。


補充一點中世紀城市的功能:

中世紀領主和貴族都居住在城堡,相當於政治中心。而城市是另一個獨立的體系,其實是交通中心和經濟中心,其興起主要是服務於貿易。 所以城市裡居民流動性比較大,構成也複雜。漸漸構成了市民階級。

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對於歐洲的現代化很重要,因為商貿的交流,文化思想的碰撞提供了可能。典型的例子就是形成了大學, 愈發促進了人口流動和思想交流。對於啟蒙運動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市民階級的興起也為後來的工業化提供了很多人力。要知道在城市興起之前,城堡里的貴族,以及農田裡的農民是不可能被像市民那樣被組織起來的。

可以參照這篇專欄文章, 寫得不錯 走出封建:中世紀城市的起源與功能|城與邦 - 知乎專欄


就說幾個細節。中世紀人認為水是不潔的。上到國王下到臣民一般一輩子洗兩回澡。沒有了羅馬人的黑科技……下水道。發現到最後,自己都受不了啦,興起了香水產業。


中世紀城市有兩種------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

行政中心,就是巴黎,倫敦之類的城市,其中特殊的是羅馬,宗教中心。共同特點是地處內陸,作為國家的首都,是王室或者低級王室(公爵伯爵侯爵)權力的中心。

這一類城市在歷史中經常被提到,因為他們的首都地位,佔據了城市就控制了國家。這些城市大多從羅馬時代就有了。但在被選為首都之後,才變成巨大的城市。

商業中心是漢堡,呂貝克,威尼斯,熱那亞這些城市,大都處在沿海地區,交通方便,實行自治,或者乾脆就是共和國。


推薦閱讀:

想了解中世紀的歷史,有哪些通史類的著作推薦?
加洛林在東法蘭克絕嗣前,有沒有類似法蘭西島的基本盤?
法國中世紀城市自治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
在中世紀的歐洲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騎士?
如果拜占庭帝國撐到了大航海時代能否有轉機?

TAG:城市 | 中世紀 | 歐洲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