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伊東豐雄的銀色小屋跟蔬菜大棚一樣還能得獎?

他的建築特色基本就是畫圈圈。。摳眼眼。。。


先附上築龍網down下來的圖片

銀色小屋,作為伊東豐雄的自宅,同時也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品,讓伊東獲得了1986年度的日本建築學會獎,其傳達出的輕薄透亮的冷峻感、猶如波浪版地起伏流動感,讓看慣了鋼鐵森林的大眾,確實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建築的屋頂主要由預製好的鋼構架、玻璃和鋁板構成,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及拆卸都極為簡便,可以根據喜好及天氣狀況自由組合,使得客廳的通風采光都達到最優化。

扯了扯對這座建築的溢美之詞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伊東豐雄的銀色小屋跟蔬菜大棚一樣還能得獎?」

其實剛入建築學專業學習時,我也時常提出類似的問題「為什麼這樣的建築能得獎,我也不覺得好看嘛?」「為什麼這樣的建築能寫入建築史,這麼丑。」「這樣的房子蓋出來也不好用,完全浪費錢」

後來接觸各種形形色色的建築多了,我也慢慢參透到「能夠得獎的建築不一定是大眾都覺得好的,但一定是能傳達出一定的理念的」

伊東豐雄曾說過:

「我認為我的建築沒有必要存在100年或者更長時間,在我設計某個項目時,我只關心它在該時期或其後20年作何用。極有可能,隨著建築材料以及建築技術的進一步的更新發展或者是經濟及社會條件的變化,在其竣工之後,就根本沒有人再需要它了」。

你看,多麼牛逼的邏輯,配合這座牛逼閃閃的自宅,完完全全的「知行合一」,也許這種「建築是臨時的」的理念,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也並不適合日本這種多颱風多地震的地區。但是,相比於其他的普通商業建築師(只要給錢,甲方讓設計成啥樣就設計成啥樣),伊東豐雄提出了自己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理念並且付諸實踐,讓建築師能夠用自己的思想去改造這個世界,這才是他得獎的真正原因。至於這座房子是否好看「是像蔬菜大棚呢還是像倉庫呢?」則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大眾的審美由簡入繁,又由繁入簡,自古以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與其順應大眾的審美,不如由建築師來引領大眾的審美。

所以,我們看到如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獲得者或是其他什麼建築獎的得主,在獲獎之前,往往都是以設計小型住宅或是其他小體量的建築為主,因為,一般只有小房子或者乾脆是建築師自己的房子才能任由建築師自由發揮,肆意地宣洩自己的理念和情感。

建築師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理想能夠用一幢幢美麗的房子作為載體來展現給大家。

同時,建築師也是悲哀的,因為他們手中美麗的藍圖,要用別人的錢才能實現。


推薦閱讀:

建築學的路走下去有意義嗎?
有哪些適合技術圖紙的表現效果?
從事建築設計者的角度來看,Archdaily 網站好在哪裡?
用UE4源代碼編譯建築可視化表現工具的市場需求如何?
什麼才是建築師的核心競爭力?

TAG:建築 | 日本建築師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