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準則的道德的純粹性?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提到道德的根源的純粹性,不摻加經驗的內容,可若是不摻加經驗因素,這個形而上的道德如何被感知?
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道德行為都不是純粹道德,而是一種義務。
因為有人看著,因為你的「道德行為」是做給別人看的。
別跟我說你發自內心,這不可能,也不現實,因為這是經驗的。
詳細點講,你每做一個「道德行為」都會不由自主地考量別人的意見。經過別人的驗證,你發現:「啊,我的行為是道德的。」
就算你的「道德行為」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看到,你還會安慰自己「人在做,天在看」,還要將自己的「道德行為」交與上天來驗證,本質上還是經驗的,不是純粹的。
那麼我們如何感知這種純粹道德呢?
很簡單,也很難。
當你的任何「道德行為」不會被任何人發覺,並且你清楚地知道「這件事不會被別人看到」,「這件事連上天都看不到」以及「我的行為不會被任何除我之外的存在所知覺」的時候:你還必須要踐行的事情,你還不能違背的原則,你還要絕對堅守的底線,這個,就叫做「純粹道德」。
當你處於這樣一種環境中還能堅持住自己的原則,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拍著胸脯說一句:
我是人,我是一個有純粹道德的人。
以上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康德對當代學術界的意義,絕不在於他某些結論的正確性或普適性;相反,他的很多觀點現在看來可以說是站不住腳的。但在當時的學術氛圍下,他的研究方法及思考方向都是有劃時代意義的,以至於作為一門學科的哲學,在康德前後劃分出一條清晰的界限。因此,私以為,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沒必要去追究康德某一具體觀點的細節問題。
具體到道德要如何感知的問題,康德這裡的想法與他在KRV里的思路是一致的,即人們可以通過反觀自照,找到根植於自己內心的那些道德觀(sittliche Begriffe);換句話說,道德觀是先驗的,因而也是普適的。若題主對先驗等概念不太了解,最簡單的方案就是細讀KRV第二版前言,當然首推李秋零譯本。另,GMS的內容本來就不多,一次沒看明白的話,可以從頭到尾多翻幾遍。推薦閱讀:
※能否用「四因說」去分析在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各類哲學學說中提及的事物?
※絕對是絕對的嗎?
※當代分析哲學對抽象實體(Abstract Entity)有哪些討論?
※如何理解尼采《悲劇的誕生》中所說的「形而上的慰藉」?
※形而上學是什麼意思?
TAG:哲學 | 道德 | 形而上學 | 康德ImmanuelK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