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自古喜歡在戰爭中「發動群眾」?

最近在讀《鄧小平時代》,裡頭這句話讓我產生了這個問題,【(馮玉祥希望)利用像鄧小平這樣有前途的領導人,能夠讓軍隊明白打仗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中國軍隊就需要這樣的「啟蒙」或者說「宣傳」,西方歷史上有沒有「發動群眾」這麼一說?從古至今,同樣是在戰爭中拿起武器,西方國家(尤其歐洲)的士兵中「自發」和「被發動起來」的佔比,孰輕孰重?這種差異是否和東西方自古以來形成的價值觀和文化背景有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嗎?這個概念一直就有。

但是實際上,所謂的發動群眾,或者人民戰爭,這些概念的根源都來自同一個根源:民族主義。或者說民族戰爭。

雖然教科書上把民族英雄的高帽子送給從衛青到岳飛等歷朝歷代的英雄,但是民族主義真正登上歷史舞台,是法國大革命。

在此之前,全世界所有戰爭,即便是所謂將有道伐無道,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參與度遠沒有那麼高,可以說大部分士兵都是強行徵召或者以軍餉相誘惑。

直到法國大革命開始,民族主義登上歷史舞台,民族主義軍隊在面對外敵時有了除了軍餉和生命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動力,民族情緒或者民族仇恨。

這一點極大的改變了戰爭形態,軍隊得以以更小的單位活動,最終發展出遊擊戰。只有民族主義的軍隊,才會在小股活動時不至於都做了逃兵,才會在沒有上級壓力時冒著風險試圖殺傷敵人。民族主義的軍隊還可以在戰爭中承受更加殘酷的損失,承受反覆的失敗。若無民族主義支撐,很難相信華盛頓能在數次失敗之後依然保有完整的軍隊。也很難相信北越在美軍的轟炸之下依然堅持叢林游擊。民族主義可以為參戰一方提供十分明顯的額外優勢。

這也是人民戰爭的理念,從清末驅逐韃虜開始,歷代社會活動家一直試圖激發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希望以此在博弈中獲得額外的優勢,不論其目的究竟為何。

最後你提到東西方「人民戰爭」的區別,我能說的就是,西方才是發動群眾的老祖宗。例子就是,美國獨立戰爭,基本上是靠自發組織起來的各地民兵,甚至前期很多州連武器都要自帶。而幾乎一百年後,大清朝面對太平天國,存亡之秋,生死關頭,才開放團練。我不想用投名狀這部電影做支撐,但當時主持團練的的確是漢族士大夫階級,普通老百姓也是形勢所迫。到義和團時期才能說民族主義苗頭第一次顯露,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第一次打了一場民族戰爭。


中國傳統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發動群眾不但提升自己統治的合理性,也更容易解決民心士氣等各方面原因。主要還是獲取力量,轉移內部矛盾什麼的。


原來外國的群眾都不是被發動起來的,而是一種內省的,自發的萬眾一心

佩服佩服


日本甲級戰犯表示不服,一億玉碎板贊!

義大利表示,八百萬刺刀,怕不怕?

只是很心酸,「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萬骨,如何功成?


過去的人也信奉拳頭大便是真理,而以眾凌寡便是最省力最好用的拳頭。群眾們作為最主要的可再生資源當然不會被放過了。


推薦閱讀:

1870年的美國和普魯士對打誰能贏?
美軍軍官願意在基層還是機關?
發明機關槍的人是不是罪人?
紀錄片《地球之鹽》向我們傳達了什麼主題?
《巴霍巴利王》中的戰術在現實中可行嗎?

TAG:歷史 | 戰爭 | 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