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三國時期有如此多的不世出的名將,名帥,謀士。難道只是因為人們對三國時期興趣多,了解的多的緣故么?


謝邀。

三國時,的確有名將名帥謀士。魏武、諸葛都是被後世史書當典範說的。關張被南北朝史書當猛將典範拿來比喻楊大眼們。司馬懿承認荀彧是百十年來僅見的賢才。等等,等等。

但是呢,中國歷代,都有偉大人物。

論相,哪怕不談唐以後,則周公、伊尹、管仲、蕭何、王猛、房玄齡,和諸葛比,至少算不遑多讓、互有短長吧?

論帝王,則唐太宗、始皇帝、漢光武、楊堅、漢武這些,也不輸給魏武吧?

說名將,唐之李靖徐世績、梁之韋睿陳慶之、秦之王翦白起、楚項羽、漢韓信、西漢衛霍周李、東漢馮岑馬鄧,都不算少吧?

只是對其他時代的不世出人物,大家知道得少罷了。

說穿了,三國所以了不起,一是本身確實有戲劇性,而我們判斷歷史,通常是靠戲劇性來判斷其有趣度的。其二就是《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存在,給了太多太多民間加工的機會。實際上,如果論單位時間內出現大牛人的密度說,秦始皇死到秦滅到楚漢相爭結束不過八年,期間風起雲湧的傳奇還多過三國呢,可惜沒一本如《三國演義》這麼出色的歷史小說來敘述,而已。


楚漢相爭只有兩個勢力太簡單,戰國七雄國家太多紛繁複雜,三國三個國家不多不少剛剛好。


貓大叔說的好。

三國這個時候屬於良性競爭,人才有發展空間;其它幾個時期差不多是惡性競爭,人才自顧不暇,沒空發展。


我以前也想過為什麼三國歷史這麼被關注,這麼多人才。我想到了一些原因,與您分享一下啊。

首先,三國的走紅和人物廣泛被人所知離不開戲曲和《三國演義》。從宋代開始,三國的故事就成為藝人的最愛,並廣泛傳播到民間大眾。這和當時的政權格局和程朱理學的興起有關,後面再說。當然也和人們生活好了,更閑適了有關。《三國演義》是三國歷史推廣的大功臣啊,演義更符合大眾心理,老百姓能看懂,而且有意思。正史就枯燥多了。你看啊,《明朝那些事兒》把明史寫的十分生動,這幾年掀起了"明史"熱。

其次呢,讓大家天天看一部大一統王朝歷史好呢,還是割據紛爭有意思呢?答案不言而喻。三國的割據由小割據到大割據最終走向統一,戰爭、外交等事件都比統一王朝更為豐富。那其他的割據紛爭歷史為什麼沒它出名呢,這和第一個因素有關,和下一個也有關。

第三個因素,我覺得這和"興復漢室"的口號有關,它符合曆代統治者希望維持正統的需求,都不想讓人謀反啊!最先看書、玩三國類的遊戲,大部分人都比較偏愛蜀國,這就是歷代統治者和小說家的偏愛讓大家也有了喜好。維持正統的思想和統治者的要求不謀而合,他們就不斷誇大蜀國的正義性。

最後,就是三國時期的武將和謀士真的很厲害。蜀國的諸葛亮、法正、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趙雲等,魏國的郭嘉、荀彧、司馬懿、張遼、許褚、典韋、夏侯家族的人啊,魏國相當多的人才啊。吳國的陸遜、呂蒙、周瑜、周泰、太史慈、張昭等,還有黃巾軍、董卓、袁紹、呂布等歷史過客他們都有自己可以被記住的理由,他們都有一些值得被記載的事件。

我自己的一點想法,如有不對,煩請多多包涵!


只有戰亂才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推薦閱讀:

電影《關雲長》為什麼評價不高,作為三國愛好者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三國時期蜀漢對藏區有什麼交流?
為什麼曹操孫輩沒再有特別有能力的人?
東漢的荊州刺史治所為啥在武陵郡漢壽縣?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