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搖滾音樂節現場是什麼樣的,與國內迷笛等有什麼不同?


前段去了今年的 Wacken Open Air, 總體感覺氣氛類似,沒差太多。 看演出的時候大家舉著 m/ 首飾,pogo mosh 跳水現場合唱樣樣俱全。簡單作比較。

1,場地觀眾

場地舞台超級大,3天觀眾70K,像in Flames這種highlight演出的時候,目測場邊觀眾人數過10K。 說明一點,WOA純金屬,與迷笛分搖滾民謠電子舞台等等不同,三個主舞台幾個小舞台都是金屬,所以觀眾與迷笛特別草莓等小清新不盡相同。 饅頭黨們穿著黑色的T恤,(Wacken的T恤衫發行量很大,平時德國大街上也偶有人穿)軍裝靴,女生多著黑色網襪,嘴唇耳朵釘等等金屬配置不一一細表。人群年齡段也更分散,年輕人為主,中年人也很多,(有認識一個奧地利人,我問他你不是學生這會怎麼有空來玩,他說每年除國定假外還有5周假期,他全部安排到各個音樂節上了,囧)不乏小孩穿梭其間。除多數本土觀眾,北歐幾大金屬國遊客眾多,泛歐各國至北美楓葉國山姆叔都有跨洋圍觀。

2,帳篷區

一點很大的不同是帳篷區在音樂節園區裡面,帳篷區的面積大概有舞台區10倍吧。進入園區檢票時候發放手環,3天自由出入園區,手環為證。不似迷笛,進門票聯一撕,沒法出來了。所以園區有些東西就很方便帶進去,吃喝可備足,倒是沒人抗大旗,因為旗杆不讓帶進舞台區……

3,演出時間

夏令時加維度關係8月初時德國9點多才天黑大家到10點都有這個心態「才剛天黑呢怎麼著也得再折騰四五個小時呀」,於是舞台區12點不到就開場,一直唱到夜裡兩三點,這樣以來Highlight的樂隊都有差不多100M的演出時間,夠過癮。

4,其他

除了之前說到的他們沒人抗旗,人太擠了開火車和轉圈搞不過來,跳水倒是很方便。進門的時候每人發個袋子,裡邊有各種宣傳紀念品,還有個小護腕,大家揚起手來看起來很一致;有一薄層塑料雨衣,還有……1個condom。


以自己兩次download festival 兩次Leeds festival 若干次小festival來講 在管理和樂隊水平上來講並非一個量級 那麼分為幾個方面 宣傳與公關 場地安保與管理 配套設施管理 舞台設置與管理等。

首先宣傳,一般以前一次結束開始在facebook上互動,通常在幾個月之後就會放出下一次booking的小道消息 壓軸的其中一兩個也會很快確定 海報會多次調整,但主要舞台基本很早會確定好 以配合售票宣傳。至於其他媒體雜誌宣傳自然是砸錢能怎麼宣傳就怎麼宣傳的了。所以不會有國內一個月要開始了還是海報都看不見完整的那種情況出現。

然後是場地與安保 場地通常分為營區和演出區兩大區,是會分割開 所以票也自然分為早起鳥周末套票 普通周末套票 全套演出票 單日演出票 和其他的各種高級套票等 價格基本以早起鳥2000人民幣這樣的等值價格居多。因為一般這種音樂節都會賣光會幾乎賣光。所以票也是提前大半年就開始賣的。在開始前一個月基本就不好買到熱門的日子或是周末套票了。場地正如之前那位說營區與演出區分開。不過補充一點說營區也是有演出的 通常是在早起鳥既演出區開始前一兩日就開始有 然後每晚結束後有時候也有演出 這些有些是自娛自樂上去卡拉ok也有脫口秀什麼的表演。營區還有重要功能就是賣日常生活用品。同時各個安保應急點也是駐紮在這裡。演出區確實是不允許帶旗子,這個是前幾年開始取消的。進入不同的區都是以手環的等級來區分。而演出區通常分為5個舞台 除了兩個大小露天舞台 另外三個一般有兩個大帳篷舞台和一個不插電或地下樂隊舞台。都是為了保持音樂節多樣性。

安保管理則是音樂節最重要部分之一 雖然核心團隊不超過百人 但是安保公司和志願者加起來一般10萬人規模的至少2000多人。所以基本到處都能見到穿黃色和橙色安保制服的人 有任何疑難問題都是找他們問的。

至於配套設施 各種提款機 廁所 沖涼房 都有 不過大多數男的小便選擇在牆邊解決是常事 由於確實不方便也是音樂節回歸自然的一種基調 在這樣的環境下確實每個人都表現的更加自然與原始。吃飯喝水是不擔心的 酒類不比酒吧里少很多。可是基本價格以榨乾你錢包為目的的 所以更多人除了在演出區內 都選擇到音樂節外面幾公里的超市去買。

舞台管理剛剛已經提到有5個左右。而且由於演出場地面積很大 所以分割很開 像是頂級的Glastonbury 大小一個小村子的 是最大的了(當然他也有三十多個舞台數量)。走來走去確實也不容易。各個舞台肯定是都有各大知名或有潛力或想提升名氣的各種樂隊在演出拉觀眾了。

總之國外音樂節可以算是一個音樂迷的節日 基本有著真正能讓你狂歡和忘掉都市感覺的環境和較為優良的管理質量,當然小偷毒品肯定有。但對於主辦方都是零容忍態度 第一次進門一般都能見到那堆很乖但很威武的警犬等著你。搜包也是比較嚴的。

大概的感受是這些 國內要想真正做到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呢。


參加了2015年的Rock on the Range

(包含大量圖片)

先放一下陣容

這個音樂節屬於World"s Loudest Month巡演系列的一部分,是同一家主辦方AEG(同時也是多數參節藝人的經紀公司)每年五月在美國各地主辦,風格主要是金屬。這個系列每個音樂節名字都不一樣,像同一年還有:

Carolina Rebellion:

Rocklahoma:

等等十幾個陣容上面幾個音樂節還有有很大相似性的,答主當時在糾結看哪個的時候除了看時間安排,也在仔細看哪個音樂節有亮點。去看Rock on the Range的理由除了Slipknot,Judas Priest,The Pretty Reckless, Halestorm, 林肯公園,Godsmack,曼森,Slash,Halesotrm,Anthrax,Apocalyptica,Hatebreed,In Flames等諸多早已圈粉的樂隊,更是在line up很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了BABYMETAL,答主是抱著去圍觀奇幻的島國少女樂隊的目的,並在看過現場後被迅速圈了粉。

在和兩個好基友一拍即合買完票之後,答主就數著日子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然後那一天就到啦!

------------------------------以下大量現場圖片---------------------------

Rock on the Range的場地每年都是固定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Mapfre Stadium,是一個全尺寸體育場,主舞台在體育場內,兩個副舞台分別在體育場外左右兩側,由於有看台的格擋,所以舞台之間完全沒有聲音相互干擾的問題(我真的不是在黑草莓)。

場地地圖如下:

答主和兩個基友第一天大概下午兩點左右走進的主舞台體育場,那時候人還不是很多,現場大概是這樣的

走近一點看是這樣:

台上的樂隊是Apocalyptica,就是那個用提琴拉重金屬的奇幻樂隊

於是答主就和基友們上了看台找了個座位坐下,保存體力,因為當晚的Headliner是活結。。

這是基友1:

上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圖片右側,在場地內有一個圍欄圍起來的小高台。這片區域是專門留給殘疾人的,不得不給主辦方點個贊。

當然。。也有部分身殘志堅的朋友的勇氣和態度獲得了現場觀眾更崇高的尊敬:

這是在Marilyn Manson唱Beautiful People的時候

此刻的曼叔正在台上high

曼叔現場踢翻了四五次麥架,然後被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擺好。曼叔high完之後,就!是!Slipknot!!!

我們找了個還不錯的位置等待

開始了!

就我這次去音樂的體驗來看,國外觀眾似乎並沒有在大型音樂節那麼熱衷pogo和開火車,他們pogo最多的反而是在livehouse,但是去音樂節的時候他們真的是酷。。愛。。跳。。水。。

觀眾區外面有嚴陣以待的強壯的(黑哥哥)工作人員以便把跳水觀眾從人群頭上抱下來。這邊對跳水這一活動還是持支持歡迎不反對的態度,工作人員非常賣力也非常配合,經常見到強壯的老黑工作人員像拎小雞一樣把跳水觀眾拎下來,問一句are you ok?然後指一下回到觀眾區的路線,非常和諧。


沒有蘇打綠粉絲的壓迫,不知道有多輕鬆|?ω?`)


形式上差不太多。但我感覺外國人更投入一些。


最大的不同:外國爺們個個跟牛犢子似的,看完演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國內的受傷的幾率要小些


推薦閱讀:

該怎麼看待現在越來越多的音樂節設置凳椅?
如何彈貝斯才可以看起來和吉他手一樣帥?
該怎麼解讀趙牧陽的硬搖和汪峰的夢想?
搖滾樂隊現場表演,貝斯吉他鼓手之類的除了和聲,為什麼都不愛跟著合唱?
去大型音樂節有什麼注意事項?

TAG:音樂 | 搖滾樂 | 國外 | 音樂節 | 迷笛音樂節 | 現場音樂LiveMusic | 現場 | 搖滾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