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西方文學類書籍?
總覺得看完之後並無什麼太特別的感受或收穫,書中又總是沒有評論………求建議……
不是普及貼的普及貼
——關於西方文學「如何讀」和「讀什麼」的問題
按:夜裡喝了點啤酒,吃了燒烤,不知為什麼躺下睡不著。no zuo no die……手賤打開微博,看到未關注人私信。不知為什麼,精神為之一振,虎軀為之一抖,於是爬起來,打開電腦回復這麼「普通」的提問。以下是這位讀者的私信,以及我不算回答的回答,草就而成,大家看過也就看過,放過我任何專業和常識上的疏漏。若真要回答好,估計要寫一篇學術論文了。人家就問了一個小問題,我回答這麼多,也是業(xian)界(de)良(dan)心(teng)了。來知乎,搜索到這麼一個提問,還沒有比較像樣的回答,所以,我就冒昧了。
————————————————————
問:你好,林培源!直接叫你名字應該沒有冒犯吧,看了你的新書,作為一個閱讀量不是很大的人說,確實裡面有很多東西是不能理解的或者是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猜不透你內里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還有一個覺得你的小說寫得特別克制,總是看到最後,還是覺得意猶未盡。作為你的讀者,我已經深深被你感染了,現在我對西方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本身是學習金融的,沒有系統接觸過文學,我想請問你,我要看西方文學的話,我最初要怎麼看起,得空可以給我個建議嗎?謝謝。
希望可以有一些解讀你短篇小說的文章,這樣就可以更過癮或者讀者可以跟作者可以產生更多的共鳴。
個人想法,應該不分對錯吧。
答:
失眠,打開微博剛好看到你的私信。
你的看法很正常,對於我小說中的「克制」這一點,我認為克制是寫小說的美德,如果一則小說讓人看得「太明白」了,那麼這篇小說是否值得稱讚,這點是受質疑的。我的意思也不是說小說要寫得晦澀讓人看得摸不著頭腦,這個也是我盡量避免的。有句話這麼說:想明白的事情寫成散文,想不明白的,那就寫成小說。「克制」是情感的剋制,太抒情了,或者太刻意渲染某種感情,會讓人讀的時候溢出小說應該有的美學框架。當然,剋制不等於冷漠。不能一篇小說看下來都讓人一點感觸都沒有。這裡就需要把握一個度數,但我始終認為,剋制應該是一個小說家需要練習並且秉持的。你說你讀完意味猶盡,對我來說這個是一種讚美,說明我的剋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意猶未盡的地方就值得你去思考去琢磨。這也是我個人認為的,寫小說,寫出好的小說它其實是有一定的門檻的,反過來說,好的小說在閱讀上也有一定的門檻,不是所有偉大的好的小說都能讓人一目十行,第一眼看了就喜歡得不得了。比如,我當初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八月之光》(這本還是相對好讀的)都是起碼克服了不下十次「這麼難讀我還是放棄吧」的閱讀障礙之後才順暢讀下去的,更加令人眼花繚亂,讀了好幾次都理不清人物關係的當然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了,以至於我讀初中第一次讀時必須給人物畫關係圖,這一點,讀《紅樓夢》也是一樣,不畫個人物關係圖還真的剪不斷、理還亂。然後還有薩爾曼·拉什迪的《午夜之子》《摩爾人最後的嘆息》這兩部,大部頭,我每一部都要花一兩個月才能讀完。不過,也不是所有大部頭都那麼「難讀」,像《金瓶梅》,我今年才讀完的,讀的是台灣里仁書局的三卷本繁體豎排,讀得津津有味(注意:不是因為裡面涉及到色情描寫),後面讀下去了,閱讀越快,甚至不忍心將它讀完,又盼著將它讀完,如果你遇到這種閱讀的迷狂狀態,說明你很可能遇到了一本好書(當然,很多武俠小說、玄幻小說等等也能令你產生相同的閱讀快感,然而,有閱讀快感不等於你就遇到了一部偉大作品,否則,世界上所有令人窮追不捨的小說豈不都成了經典了?)
另一方面,大白話,並且令人讀得津津有味的小說也是有的,那是渾然天成的境界了。我目前無法做到這一點。這個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第二個,我覺得不需要太多解讀的文章,每篇小說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你按照你的方式去解讀,得到了你的理解,一步步推進你理解的深度,這個就是進步。
至於如何做到,我覺得需要不斷的反覆的閱讀來鍛煉。比如,你可能一開始看卡夫卡《變形記》,看不懂,覺得真奇怪,不就寫了一個人變成甲蟲的故事嗎?有什麼稀奇的,可是,當你讀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卡夫卡的厲害來了。而這個發現的過程,體現為你對這篇小說的理解多了不同的側面。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藉助一些別人的解讀文章,來看看別人是怎麼看待同一篇小說的。至於我的小說,存在你所不理解或者讀不太懂的地方,我覺得關係不大,你也可以看看我的兩部短篇小說的後記,大概了解一下我的寫作歷程,或者乾脆這樣吧,你讀一篇小說,讀完,想一想,你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它講了什麼故事,用什麼方式講的,哪裡講得好,哪裡你覺得怪怪的,這些是針對一些比較傳統的,可以常用的方法。
第三點,你對西方文學很感興趣,我很欣慰,志同道合嘛。
其實這裡的「西方文學「是打了折扣的,在沒有解決語言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無法讀到的真正的」西方文學「,這一點也是我目前還在努力當中的,學好外語,盡量用英語的第一語言去讀小說(很遺憾,我目前只能讀一些英文的短篇和英文資料),然而,這個還不是最迫切的,也不是最必須的,因為有些東西在翻譯裡面是丟不掉的,比如我那篇創作談當中提到的舍伍德、福克納、奧康納、馬爾克斯等等,我最開始接觸他們,讀的都是中文譯本,但一開始的那種震撼,已經留下了強烈的後遺症,這些都是寫小說的養分。
後來我就試著去讀英文(還是很遺憾,我目前只零星讀了奧康納、馬爾克斯、舍伍德的零星篇章),完整讀過一本小說集的,是2013年諾獎得主艾麗絲·門羅的《親愛的生活》(Dear Life)。若要完整對西方文學有個熟悉的了解,應該構築個人的閱讀史,這個可以參照名目眾多的各種西方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世界文學史等等教材,但我相信,沒有一個人可以讀完西方文學所有的作品,我們所謂的文學史,也是經由一套學院的、標準化了的文學史。這個就看你個人興趣了,可以按照不同的分類來讀,比如,拿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的小說來讀,你就可以從意識流、表現主義、存在主義等流派切入去找各自歸屬的作家作品來讀……
這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很遺憾,我不是一個「好」學生,我讀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經常偷懶,不喜歡的作家,只了解個大概,讀不下去就是讀不下去。
也沒有誰規定一個寫作者就一定要讀完所有的文學經典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寫作者?除非你要成為一個學者,一個西方文學的研究者,否則,是不需要通讀這些經典的。然而,退一步講,多讀一本文學經典,比起你讀一百本雜誌(不管是文學的還是娛樂的新聞的)都要好。以上是我匆匆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林培源
2014.10.21 凌晨(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約作者,已出版小說集《鑽石與灰燼》(2014年)、《第三條河岸》(2013年)等書。)1.盡量看(英文)原著,感受真正的意境;2.熟悉歷史背景;3.了解作者的經歷;4.看不懂可以上網查查。關於怎麼解讀文學作品,不能深說,自己能看懂就好。
為什麼我讀不下去西方文學作品? - 閱讀
把自己在另一個相似問題的答案粘貼過來 =3= 普及西方文學么么噠!!!西方文學作品對於東方人民來說是需要大量背景知識的文本,
之前我所說的高語境是想給出一個比喻,
意思即本土人士在閱讀自己母語的文學的時候,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文化、觀念和神話傳說等等東西,我們姑且把它們稱為「梗」。(噗~)早已在他們心中內化,閱讀的時候能夠直接明白某些我們覺得陌生的象徵或者隱喻的內涵。就像你讓一個外國人直接去閱讀東方文學作品,他如果對春節的內涵不甚了解,可能對某些場景會感到困惑;一如對很多人來說,聖誕節好像就是一個可以血拚、送禮物的西方節日一樣;然而,在西方文學作品中,聖誕節和具有聖誕意味的象徵,往往是文本中非常重要的伏筆甚至高潮部分。想要讀下去,有兩種解決辦法。1.讀對【背景知識】要求不那麼多的作品。比如現當代的故事性很強的作品。比如門羅的短篇小說(情感、認知向),勞倫斯的早期小說(《兒子與情人》……)甚至各類通俗愛情小說。(例子持續補充ing)
2.增強【背景知識】。西方文學的三大源頭:基督教文化、希臘羅馬神話、莎士比亞戲劇。若不是為了用文學批評之眼去評判文學,無需去讀《聖經》或者《伊利亞特》或者莎翁的原著,更不用去讀研究基督教的專著之類,讀一讀房龍的「故事」系列(《聖經的故事》),通俗的世界歷史入門書(《極簡歐洲史》)等等,就能讓你很快地了解一些典故和「梗」。當然了,百度百科不失為一個更快的途徑……你很快就會發現,原來主人公取一個Paul的名字不是因為保羅很好聽,而是和基督教息息相關。這個人物被取名之時也被家人即以厚望,因為「使徒保羅」的事迹。你會發現很多句式反覆出現,那很可能是莎翁老人家的牙慧。反過來,能夠「純粹」地閱讀文學,用一個初始的、像孩童的眼光那樣的角度去閱讀西方文學是一件幸福的事。希里斯米勒(Hillis Miller)說,兩種閱讀方式,「天真的方式」和「去神秘化的方式」,對文學閱讀都是不可或缺的。前者帶你進入一個只有文字為你鋪路的超現實世界,這個世界只存在與文本之中,你的閱讀塑造了完全屬於你自己的版本,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小說忠實閱讀者對改編電影嗤之以鼻。一千個哈姆雷特。而用後者的眼光去看,揭開文學神秘的面紗(「神秘」說的就是,文學的「魔力」,是能夠帶你進入一個超現實,而當你明白了這個超現實是如何塑造的,就是這魔法被揭示之時),你就可以從一個文本里讀出除了故事本身以外的東西:層層敘事,意識形態,傳統的繼承(意象的原型,文本的結構性……) 舉個例子,神話就是具有結構性的文學形式(被記載為文字的話)。世界各國各地的神話,總也少不了三種人物:年長的智者或先知、力大無窮的勇士和蠱惑人心帶來災難的美女,這就是神話的結構性的體現之一,是反覆出現的核心和架構,這一切同樣會在其他文本里出現,這是【結構主義】的視角。涉及到後來的【解構主義】,和文化+文本的解讀,你就能看到一個文本後邊蘊含的官方話語,非官方話語,這兩者間的對抗……等等等等……(等等還有各種主義呢!!!) 這都是讓閱讀文學變得有趣,變得有用,變得多姿多彩的辦法。望題主早日體會到西方文學的魅力 :)利益相關:一個剛入門的勞倫斯研究者。
關鍵是要信,信裡面說的,像軍人服從上級和紀律,信徒服從宗教領袖,尤其古典作品。現代西方文學就比較鬆散,瑣碎,讀起來相對容易。越是腦袋簡單的人越適合閱讀西方古典作品,越是喜歡被強者馴服的人越是能否理解先知和大師的話。
西方文學類的作品,由於我們和西方文化存大差異,文化背景的不同大大增加了理解的難度。這就需要在閱讀之前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如作者的個人經歷、宗教信仰和思想等,再者需要下功夫的是了解作品產生的社會背景,也就是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讀完作品,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評論文章和研究書籍幫助理解。還有不能吝惜多讀幾遍。西方文學中常常出現的聖經典故,希臘神話典故很多,可以閱讀方面的書充電,為讀文學作品打基礎。
最近在補英國文學史 覺得還是要先修一下文學史方面的知識 把脈絡大致理一下 理清各個時期的社會背景和主要作家 再去讀想要讀的書 讀一本書一定要結合那本書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個人經歷
雖然我讀的書挺少的 無論是世界文學方面還是中國文學方面 但是這幾天的補習確實覺得之前讀的好多書都像沒有讀過一樣
其次的話 如果是世界文學方面的話 最好是讀原著 拿我課本上Wordsworth的一首詩為例:
原詩作是這樣的:
然後我找了一個翻譯的版本是這樣的:
其實作為英語渣我覺得翻譯的還不錯啦 但讀起來總是覺得和原詩作有點不同的的 所以覺得想要更深入讀的話還是盡量去讀原著吧 雖然剛開始會有點難 但是剛開始都是這樣的
如果還是覺得困難的話 可以試試這個(照片傳上來是這個樣子我也不知道怎麼改 ?_?大家將就著看吧 好吧……估計也沒有什麼人看惹:-():
我也是今年才輔修的英語 上課用的是這個 我看起來也不是很費勁 剛開始可能會難點後來就會好一些 裡面介紹了大致各個時期的背景和主要作家 還節選了一些他們的作品 其實也可以先看一下中文的英國文學史 再來看英文的會理解上會輕鬆一點( ????? )
大致就這些 排版就這樣吧-_-||帶個枕頭,你會需要的。
推薦閱讀:
※歐洲人是如何洗白的?
※摩西真的存在,但是他和上帝之間發生的事是真的嗎?
※為什麼維多利亞時代的莊園門前都要有迷宮一樣的灌木叢?
※為什麼中國女生不愛穿背心或是弔帶??
※為何以前有基督教背景的歐美人中有些人那麼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