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60、1970 年代的爵士鼓(架子鼓,drumkit)和現代的鼓有什麼區別?經歷了怎樣的進化過程?


(小廣告:對架子鼓感興趣的或者想成為鼓手的可以去鼓手中國 http://drumchina.com看看,交流氛圍很不錯,重點是有很多性價比高的二手東西.haha )

感謝邀請。

由於我是個業餘的不能再業餘的鼓手,並且也沒有系統的去了解過,所以我說說我的粗淺看法:

  • 起源

爵士鼓起源於美國,將多個鼓組合在一起的打擊性樂器。最初是為爵士樂進行伴奏時使用。

國人俗稱「架子鼓」。

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黑人們獲得大量從軍隊中遺留下來的樂器。他們把這些樂器(軍鼓,鑔片,大鼓)組合在一起,就成了現在的爵士鼓。

  • 硬體

隨著西方音樂的不斷進化,鼓手們也不甘寂寞,為架子鼓配備了更多的硬體。(比如:中國鑔、水鑔、雙踩、觸發器等。)

但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還是沒有變,那就是地鼓(bass drum)軍鼓(snare drum).隨著人們對音樂的追求,細分,架子鼓也開始相對的進化出了不同的分支:尺寸、制材、鼓面、壓鑄技術的不同讓爵士鼓更加專精於各個不同的風格。

也出現了電子鼓(但是大部分樂手還是使用實體鼓,一個是電子鼓的打擊感還不夠真實,一個是覺得實體鼓演奏才有范兒)

  • 技術

1.握法

早期的爵士鼓手握法使用的是軍樂軍鼓手的握法。右手正握,左手反握,現在主要用在爵士風格音樂中。

現在的握法大致是直腕式、扣腕式。

2.節奏型

節奏型推陳出新,出現各種各樣變態的節奏型。比如夢劇院招鼓手時的最後一道題,是一個5/16拍的節奏,大部分人都掛在這一題。只有大神Mike Mangini完成的非常好。

3.技巧性

通過工藝的改良,很多樂手開始追求更高的極致,比如「活結」鼓手的四踩solo,蝴蝶翼雙踩等。

  • 風格

風格多樣性,讓鼓手也開始分化。不同風格的鼓手追求開始不一樣,fusion 追求隨性 ;funk追求節奏的跳躍感; 各種硬搖 追求速度,配合度; 鳳凰傳奇 追求嘻哈中帶一點憂傷,憂傷中帶一點鄉土味。

綜上,爵士鼓其實也是會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而進化。

以上是我這個業餘鼓手的看法。期待大牛們解答


鼓本身的進化非常大。

腔體技術就有很多發展。日系品牌的木材粘合用的切口角度都各自有講究。

膠的工藝也有進步。所以總的密閉性能是更好。但是因為環境問題,木材的質量倒是沒見到進步,甚至中低端鼓的木材更差了。

壓圈hoop也有工藝差別。70年代的鼓基本都是壓制的壓圈。現在的高端鼓用澆鑄壓圈的比較多。當然,兩種壓圈的音色有所不同,所以並非可以直接判斷哪個更好,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選擇而已。

鼓皮的差異也是比較大的,雖然都是杜邦公司的尼龍技術(最先由remo公司使用),但是材料學的進步讓鼓皮類別極大的豐富了。

硬體的進步也是明顯的,(但是不少新產品為了節省成本,偷工減料也是明顯的,這裡不點名批評。)差別最多的是踩錘。歷史上最早的踩錘是ludwig發明的,經歷過很多改版,在上世紀初出現了一款頂尖產品叫speed king,被很多鼓手使用,是當時最好的踏板。後期有一個叫camco的品牌,做了一款經典的鏈條驅動踏板,後來兩個公司(日本的tama和美國的dw)瓜分了這個品牌的設計和技術。而之後的鏈條踏板設計也多以此款踏板為基礎。近些年隨著材料學的進步,也出現了很多新式設計的直驅踏板,比如treck做的pro1-v和axis的超輕量化踏板等。選擇的空間是大了很多的。

明顯變化的主要是這些。再細節的就是treck設計了一個不錯的上弦器是以前沒有的。但是不算啥革命性的變化。

基本就是這樣,鑔片的種類也更多了。但是最被推崇的鑔片還是土耳其的手工鑔,一直未變。

---

對了,電子鼓的進步也是有飛躍性的。更先進的晶元和採樣技術帶來了更好的音源水平。還有roland公司新發明了網皮的打擊板,明顯比之前的橡膠打擊板模擬鼓皮震動來的更好。(但是還是遠遠無法真實表達原聲鼓的動態。)


推薦閱讀:

roland td 25kv如何更好的調整音色?
有兩萬的預算,應該買什麼牌子的架子鼓?個人比較偏愛真鼓,因為玩過朋友兩個星期的五萬左右的電鼓,不喜歡?
如何練好左手十六分反拍?
怎麼弄電子鼓的軟音源?
我剛買了一套啞鼓墊,用來練習基礎,請問怎麼開展比較好,主要訓練基本功,謝謝各位哥哥姐姐指點!?

TAG:音樂 | 爵士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