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在陝西終南山之嘉午台後山海拔1700米處一簡陋茅篷內煮一鍋土豆,然後置之不理半個月左右,請問土豆會結冰還是發霉?還是既結冰又發霉?
這題挺好玩的。農曆十二月為臘月,也就是說這個時間發生在1901年1月20日到2月18日這樣子。嘉午台位於西安,那麼查閱西安市的1、2月份的溫度趨勢可以發現,基本溫度在8~-10℃之間。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約下降0.6℃,1700米意味著氣溫下降10.2℃。去掉熱島效應、溫室效應和地表覆蓋雪層導致地面無法升溫等誤差,可以基本認為當時溫度應該在零下,最低溫度應低於-20℃,最高溫度應小於0℃。
從文中看,芋頭已經充分加熱,釜是個有蓋子的容器,這人入定了,必然沒有開蓋。所以內部封閉相對較好。大多數黴菌的生存溫度在10℃以上,最佳溫度在25-28℃,所以,在黴菌沒有開展工作之前,這芋頭已經凍上了。這之後,孢子只能在冰表面著陸一下而已。如果能到了霉高寸許的境界,應該是入定了一年多,夏天長霉(恩,春秋也有份),冬天又凍上了,而不是文中所說的半個月。PS:經雷兄家裡冷凍室的情況應該是這樣:冰箱裡面的常見黴菌為:青黴、芽枝霉、雜色麴黴、灰綠麴黴、黃曲霉等,大多數情況下在冰箱中因為加入熱乎的食物,使得溫度上升了一會,或者食物降溫過程中(感謝@Ivony)補充導致黴菌緩慢生長一會什麼的。有的時候,開冰箱門的時間太長也會讓食物有變成猛獁象的機會
首先我得讚歎下題主,思維周密嚴謹啊。
這個文字我看了許多次從來沒有往這個方向上想過,果然,還是有大把的人思維是嚴密的。分析前先想想泰坦尼克號的傑克,海水幾度啊,海水怎麼搞也得零度以上,傑克才撐了多久就完蛋了啊?那如果茅棚里普遍溫度都只有——咱提高十度說——零下10度,你說茅屋裡有幾個人能在寒冷的冬天裡活下來?
注意,一般來說那只是說頂是茅草加油氈的,並不是說其面牆壁也是木頭+茅草的。按 @趙世奇分析,當時山頂溫度最低在零下二十度組左右,要是茅棚牆壁也是木頭+茅草的話,那老法師很可能在定中或者睡夢中直接就凍死了。這老法師在零下二十幾度的環境下咋做到不死的呢?難道是老法師神通的緣故?那茅棚該是什麼樣的呢?老法師的茅棚如何,我們後面再推測,但在終南山現在還是有茅棚修行的僧侶,他們的茅棚啥樣呢?
look!也有可能是這樣的我估計很多童鞋看到這倆圖就基本明白了,雖然說這樣的茅屋冬天的時候還真的是很冷,但是吧,還是有一定保溫功能的。 而虛雲老和尚當初茅棚所在環境是這樣的
基本是三面環山,而老和尚的茅廬是有一面是緊貼山岩的,有圖為證 look!
右邊石壁上三道劃痕即當年老和尚結廬時所刻。左邊的石壁是現在的建築,特此說明。以前老和尚的茅棚就是直接貼著右邊的石壁而建。所以,我可以斗膽推測嗎?這個老和尚的茅廬內在大晴天陽光照射的時候溫度還是有可能破零度的,而且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小概率事件哦,我覺得白天有陽光照射的情況下茅屋內破零度很正常啊。
而過去容器的密封性並沒多好,拋開溫度不說,我們煮鍋東西蓋上鍋蓋,過幾天來看,你覺得是會發霉還是不會發霉?絕對是發霉!這個哥我有經驗啊,只要不是完全密封,就絕不可能隔絕黴菌。
另外我們從記載看,老和尚是根本沒理會這火,自顧自入定去了,這樣的後果很可能是國內水份燒的差不多沒了。所以黴菌有大把的機會直接著床啊,呵呵。
所以,我是這樣判斷的,老和尚記述的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是否結冰只需考慮溫度。
是否生霉關鍵是鍋蓋。食物煮沸,則所有微生物均被殺死,生霉必需由空氣中落入孢子。文曰「發視之」,則當有鍋蓋。若鍋蓋完好,孢子無由而入,則很難霉變。
我上周吃了一根在冰箱冷凍室里放了3年的香腸。其間大約因為斷電融化過2次,2次忘記關冰箱門又化過。至今安然無恙。在北方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有這樣的常識:北方人用灶燒飯,以炕做床。冬天為了保暖,晚飯後會用煤灰把灶膛里未燒完的的煤用灰蓋上,這樣可以讓煤緩慢燃燒一整夜,保持炕的溫度。
我們假設這裡也是用煤,而且數量還比較大,那麼煤燃燒一段時間後,外面的灰就會把裡面還未燃盡的煤覆蓋。一來難以得到足夠的氧氣,具有阻燃的效果,使煤的燃燒時間變長;二來,具有隔熱的效果,使傳遞到鍋的熱量不太多。這種情況下,可以使鍋的溫度保持在一個適宜長霉的溫度好幾天。長霉以後,煤完全燒盡,溫度跌至零度以下,鍋里的食物又開始結冰,就出現了既長霉又結冰的情況。
非科學達人報告:我家冰箱冷凍室里百分之百出現了食物發霉的現象,「堅冰如石」當然是有,但霉高肯定達不到寸許。
寸許~!
推薦閱讀:
※呂紫劍真的有那麼牛嗎?
※承諾回購股票價格高於市場價為什麼具有稀釋性?
※金融數學新專業,對於會從,銀從,證從,期從,對acca,cpa又一知半解,托福雅思,商英,托業,更不知所措?
※水利類大學的學生除了四六級證書外,最好還考一下什麼證?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 2017年非專業能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