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無賴開發商違約在先,拖延推諉,還威脅業主。該怎麼辦?

寫下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是怒不可遏,因為我已經和我的鄰居們和那個無良開發商鬥了三天三夜了,就先壓制一下自己的情緒,陳述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吧。這個叫和昌的開發商,也算是勉強500強吧,開發了一些項目,有一定知名度的房企吧,武漢,揚州,合肥也有它的項目,我就不說如何就買它的房了,因為,瞎呀,呵呵,自嘲一句。

今年冬季馬上就要供暖了,他們卻告知無法供暖。我們的購房合同,明明有寫今年7月以前要與熱力公司辦完相關手續。

他們卻違約了,違約了也不承認,硬說自己簽過了。簽過了你倒是拿出證據證明你簽過了啊。人家拿不出來,找了兩個最會扯皮的人在這混淆視聽,非說簽過了。好啦,熱力公司那邊的官網根本查不到我們小區的名字,三方去熱力公司對峙的時候,熱力公司也查不到,那會兒開發商代表不說話,回到小區,他還不承認啊,說是熱力公司系統有問題。好,你拿出繳費證據和驗收協議給我們看看啊。說過一天就拿出來,好,就給你一天時間,結果,拿出來一個假的施工證明(合同寫的是併網協議,拿出來的東西還不對),還是個複印件,還說是內部資料,不可公示。我們都快讓它氣炸了。

看看,這給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熱力公司不可能直說是開發商沒有申請,只會查一查說沒有辦手續,開發商是熱力公司生意的主要來源。肯定不肯出書面材料證明開發商沒有和他們簽協議。不過他們給我們的回復也是夠直白了。

這個東西拿到開發商面前,都能讓他說成,你看,不是我們問題吧,熱源沒有!硬裝自己讀書少,都不懂段話啊。

這些天低層接待了我們,低層說高層這幾天一直在北京,施加壓力,回來一個卻也叫人失望。上面那個偽造的施工合同就是他拿著振振有詞對我們說。

現在咱們中國的開發商都這麼肆無忌憚,沒有王法嗎?違約在先,還扯皮推諉。更甚還威脅我們業主,看下圖。

第一條,一直推進,在哪有推進一點嗎,推進了也不會一直把自己埋在土裡。第二條:主管網尚未接通,難道不是你沒有申請的原因嗎?預計2018年供暖,你就預計吧,還預計明年,後年大後年,說不定哪一年呢,這輩子吧,這輩子在你這住?第三條:相關文件?納尼?去看那個你偽造的施工證明?1塊錢?第四條:居然還威脅我們!事實真相是什麼,你心裡沒點X數啊!最後一條:共創美好家園,你相信嗎?啊?

咱們不地域黑啊,你們也別說開發商到了鄭州就咋咋咋了。誰家小區有類似成功經驗能給我們提供一下,或者哪位大神有什麼思路,感激不盡。開發商現在真是無法無天了,


就你提供的材料,不敢斷言。

那個《供熱施工合同》蓋章了嗎?

假若都如你所說,起訴啊。別人有和你們談的意思嗎?起訴不是目的,是手段。起訴了還能撤訴,開發商表現好,願意積極解決,待解決事項基本確定,你們可撤訴。如果實在是談不了,要麼被人欺負,要麼通過訴訟請求繼續履行合同,請求賠償。

仍有疑問可私信。


謝邀。我看了看答案,贊同趙濤律師的方法,所以就不再多加贅述了。只是有幾點建議:

1.首先,這是整個小區業主的事情,不能你們三單獨往上沖,必須聯名,證明你們三個業主不是鬧事的,而是業主代表。

2.其次,在付諸法律手段前,可先去相關房地產主管部門申訴,做好視頻或照片記錄(申訴的時間,主管部門回復,這些均可作為上訴階段的證據使用。)

3.這點我不贊成使用,但很有效果。

合理運用朋友圈轉發功能,一天轉發上萬條(所有業主包括業主親戚都轉發,可瞬間達到這個效果)將此事炒成熱點新聞,後續的輿論壓力會迫使房地產商退步。

為什麼不建議使用第三點?

一是,操作非常麻煩。

二是,除非小區換物業,不然帶頭的人以後的居住體驗都不會太好。


謝邀。打違約之訴。打侵權的話,困難一點。

我疏於實務,看看其他答主的答案。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在購房的時候,簽署的買賣合同上有約定關於供暖的時間及處理方,如果對方並未按照合同履行,建議你們小區的業主團結起來與開發商進行洽談,如協商不成,建議提起訴訟限期對方一定期限內完善好供暖設施並承擔逾期不能的後果


個人名義起訴,舉證,交給法院。其他業主排隊起訴。


諮詢律師法律維權。不過一般。。。

維權太難了。成本高,結局差。。

還有一點鬧基本沒用,人家地都能拿來,你鬧能鬧得過釘子戶。。。


這種事情一個字,鬧,動靜越大,人多越好,但不要違法犯罪,第二,組織維權的人一起請律師團隊,告!兩首準備不耽誤。沒看人民的名義嗎?


謝邀!你別著急,房子都買下了,耐心解決吧,問題和解決的辦法是同時產生的。

你說了很多,我都看累了。你及你的鄰居,不要關心別的,詳細研究你的合同就好了。合同約定今年供暖,開發商肯定是違約了,違約要按合同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的違約責任是如何規定?具體嗎?估計對業主也不十分有利。

先協商,協商不成,按合同向法院起訴,如合同具體,官司簡單。


推薦閱讀:

劫富濟貧正義嗎?是否合理 ?我們該如何看待它?
如果出現「扶人被訛詐」的局面,有什麼比較好的現場解決方案,和政策法律上的解決方案?
居委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什麼法定權利?根據的是什麼法律?
如何看待北京最新的禁煙條令?

TAG:法律 | 物業 | 房地產開發商 | 關注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