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在和解前是否是兩黨?

廉頗藺相如在和解之前是否是兩黨?兩人有沒有黨爭?還是只是純粹的意見不合


-

不是兩黨,而是文武之爭。

這個故事為什麼會被歷代文人一再稱頌,進而變成重要案例?

它旨在(只在)提醒一點:你們武將,最終得向我們文臣低頭。

-------------------------------------

一堆人以為我在吹牛,好吧,多解釋兩句。

在我眼中,「將相和」三個字是笑話。

一、

澠池會盟前,廉頗守國,向國王建議,三十日趙惠文王若不能順利歸國,或出了事故,或是成敵國人質,或是被殺,……總之,廉頗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立馬「立太子」。

「爸爸在外為國奔走,兒子在後方自立為王」的事,中國史上發生可不止一次吧?

每次的下場為何?

「史記」: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

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二、

結果會盟完了,惠文王無事歸國,藺相如「因功」成了上大夫。

廉頗當然要「作姿態」生氣一下。

鬼才知道,這種「揚藺壓廉」的論功行賞,是不是惠文王在拍打自己?

惠文王不可能對廉頗沒有反感(你不管老子死活,三十天一到,就要立我兒子呀!)

原來「上卿」這個職位,是廉頗早得到的(趙惠文王16年)。

澠池會盟完,成了藺相如的(趙惠文王19年,沒細查時間)。

我不知道趙國的「上卿」是不是只有一個?

但歷代文字都明確指說,藺相如從此居於廉頗之上。

ok,一個簡單的問題來了,換你是廉頗,你會咋想?你該咋辦?

三、

在我眼中,廉頗是心機深重之人,作如此幼稚的舉措(喲,藺相如官比我大,所以,老子跟他見面,再也不打招呼),就是不合常理。廉頗當時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辭官回家吃自己,另一條,他要想在宮廷繼續待下去,他就得讓趙惠文王順氣,別再拿自己發火。

任何不符人情世故,不合常理的行事,其背後,一定有慎密的思考。

我堅信,包括後來的「負荊請罪」,都是演大戲,演給趙惠文王看。

四、

將相和?……別傻了。

我只看到了廉頗服了「藺尊廉賤」的態勢,向國王輸誠。

要把廉頗這種人精,真當作白痴?看了藺相如陞官,得了眼紅病?

因為不爽有人爬到自己頭上,所以顛痴瘋狂,放浪舉止?

拜託,那是小孩子才會幹的事,好嗎?

看廉頗的生平你就會知道,最後他還是棄國(趙悼襄王時期)跑了。

投奔魏,又投奔楚。(想過沒有?當年他要真對藺相如陞官有心結,一樣可以棄國。)

此人可不止是戰場上有赫赫功名,勝仗無數的名將,他在平時,更是生存專家。

五、

多舉一個例證。

為了讓「將相和」這個故事立足,老書中都把廉頗寫成老朽不堪,藺相如寫成年輕有為。

其實呢,廉頗比藺相如多活了十多年。

而且呢,廉頗死的時候,距離「將相和」故事,還晚上將近 40 年之久。

發生「將相和」故事時,廉頗正是壯年,最多四十齣頭(說不定四十未滿)。

為什麼老書里都要在讀者心中製造這種「老少」「文武」對比?

想過沒有?

-


政黨是一個集體,政黨之間的矛盾是集體之間的矛盾,是business,而不是個人恩怨。廉頗藺相如之間本質還是私人恩怨,並不是多人集團,也不是經濟政治利益上的衝突,這也是為什麼他倆之間的矛盾其實是可以調和的。兩人其實都是忠臣,忠臣的特點是以君王或國家社稷為最高利益,而這點兩者的利益是不衝突的,是天然盟友,暫時看不順眼罷了,遲早要為了共同利益而聯盟。

假如廉頗藺相如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最高利益,且對方的存在影響到了自己的利益,這樣的矛盾才是不可調和的,與廉頗利益不衝突的人可能會與廉頗組隊,與藺相如利益接近的人會與藺相如搭夥,才會形成「黨」,「黨同伐異」的本質其實還是因為這些人眼裡私利高於國家/君王。


樓上那個答案真是……

說來說去樓上答案的核心觀點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將相和」為後人引用是因為有利於「文貴武賤」思想的構建,一個是廉頗的不滿姿態是因為得罪惠文王自污。然而可惜的是這兩點都不怎麼站得住腳。

先說第一點廉頗不滿的問題。樓上舉出的證據是「立太子」和「出走」兩件事,一個拿來證明廉頗得罪了趙王,一個用來證明廉頗不是真的不滿,可是這兩個證據都是有問題的。

先說「立太子」,春秋戰國本身就是禮崩樂壞的時代,所謂「盟會」名義上是彼此信任交流感情,可是實際上盟會從來都是一件高風險的政治活動,就算不去說著名的曹沫劫盟和趙家老祖宗趙襄子坑姐夫,就說所謂秦國「虎狼之國」的名頭是白來的嗎?屈原他老闆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拿來敲詐楚國的事情才過去沒多久,今天趙王又去搞什麼盟會,趙王不做準備才真是見了鬼了,所以廉頗那句「以絕秦望」就顯得意味深長了,秦望既絕,趙王是更安全了而不是更危險了。

其實換個角度講,若是趙王真把廉頗的建議看成是「不懷好意」,廉頗還有什麼機會搞什麼「自污」嗎?大難臨頭早就逃跑了好嗎……

至於後來逃跑證明不滿就能出走,這就有點太扯了。廉頗位居上卿,地位甚高,出走到他國就一定能得到這個待遇嗎?顯然不一定吧,所以只為心裡不平就放棄高官厚祿冒著風險投奔他國這事,還真是要下決心的。後來出走也是因為不聽號令把接替自己的大將給揍了才不得不走,到了魏國之後也果然未被重用,還得為了趙王可能起複自己的可能披甲上馬暴飲暴食,可見廉頗出走之後的窘境了。所以不走不代表沒有不滿,只能證明矛盾尚未激化到需要出走的地步而已,這個證據的說服力,恐怕也是有問題的。

再說第二點將相和的傳說有利於「文貴武賤」思維建構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春秋戰國時文武之途是初不甚分的,出將入相在此時豈止不是新聞,簡直就是常態!就是在這件事里被認為是「武夫」的廉頗,也是「假相國」過的。所以這件事本身的性質還真不帶有任何「重文輕武」的性質,因為當時還根本沒有後世那種文武殊途的劃分吶。

當然了,咱們都知道,一件事在後世眼裡是什麼樣不在於這件事本身的性質,而在於後世的觀察角度,所以後世引申未必用的就是原意,因此要說後世人看這件事,說清楚事情本身還不夠,還得說明白這件事後世是怎麼引申的。

從這一段的節選名在課本上被定作《將相和》來說,說這一段在很多人眼中帶有「文武和睦」性質是不錯的,因此不能說這段內容在後來的引申中與「文武分途」全然無涉,可是要點是,這個「和」是怎麼達成的。

這段既然是課文,想必大家都看過原文,我也就不引了,只說說概況吧。無非是廉頗不滿藺相如功小而位尊,整天要折辱於他以出心頭惡氣,藺相如則委屈求全、退避三舍,總算以柔弱勝剛強,感動了廉頗,方有「負荊請罪」的佳話。這裡感動人的並不是權勢而是道義,正是相忍為國和「能下人方能服人」的範例,因此與文武差別關係不大,讚揚的還是「受國之垢」那一套做法。

如王世貞所言『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這裡評價藺相如待廉頗用的是一個「柔」字,可見後人引申此事著眼重點究竟為何了。

最後簡單說說藺相如廉頗的矛盾吧,藺相如的起家多少有點「商鞅因景監見」的意思,出身未必很正,觀他之前立功,也大抵是縱橫士逞利口的路子,居然靠著這個一路做到上卿,與廉頗這樣賣命打仗的同列於朝堂,廉頗不滿也有其道理,這是事理使然,未必與什麼「政黨」有關。當然鄉黨之別、游士與貴族的矛盾一類的因素未必沒有,只是考慮到先秦史料的限制,大體也只能作為可能原因以備參考了……


故事在那裡,是不會變的,但是對故事的解讀可以隨觀測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yol大大明顯是劍走偏鋒,從惡意角度上解讀了這個故事。

按照他的邏輯,我也可以說,

這個故事為什麼會被歷代文人一再稱頌,進而變成重要案例?

它旨在(只在)提醒一點:我們文人,要以大局為重,乃至於在武將面前只能忍氣吞聲。

其實,這故事被歌頌,沒有這種階級鬥爭一樣的含義,它的本意就是將相和,國家才能安全。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一路推進,幾乎是平推,因為中央軍兵員素質、裝備都遠不如叛軍。於是安祿山一路推到長安城外的潼關。

潼關是個什麼關?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杜甫

以這種險要的地形,雖然守關的哥舒翰中風,幾乎沒法親自指揮,依然穩穩地守了半年。

安史之亂的旗號是清君側,誅殺楊國忠,安祿山會起兵,很大程度上就是楊國忠逼反的,這本身就是將相不和的後果,可以稱之為第一次將相不和。楊國忠平日里就搜刮百姓,民怨沸騰,哥舒翰和他的手下也想殺了楊國忠,但是大敵當前,不好動手——雖然沒動手,但是事情泄露了,楊國忠非常害怕,於是當玄宗問他該不該主動出擊時,他堅稱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於是命令哥舒翰主動出擊的使者一個接一個。這是第二次將相不和。

放棄己方有利地形,主動出擊,這是兵家大忌啊。

結果,哥舒翰「慟哭出關」,大敗,20萬大軍只剩8000人逃回潼關,哥舒翰被捉去做了俘虜。第二天,長安淪陷。

潼關大敗,長安失陷,安史之亂,生靈塗炭。唐朝從此一蹶不振。

某種意義上講,這一切,都是將相不和的後果。

回頭看,你還覺得《將相和》是篇很幼稚很膚淺的文章嗎?


本來也想根據史料寫個分析,看了下評論,怕挨罵,算了。一堆聖母覺得戰國時候,大家就都是聖人了


今人對古人的很多故事的詮釋,在我看來都難免有些過於幼稚。

政治永遠是最醜惡的,妄圖在政治中挖掘和諧美好的一面,本身就不切實際。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84)。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85),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86)。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87)。於是舍人(88)相與(89)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90)?」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91),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92),因(93)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94)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95)。

【將相和】的故事,是一場博弈結果反推後的故事演繹。

黨爭與否需要放到更宏觀的層面去看,而兩人不和所產生的爭執是在檯面上的。廉頗認慫,絕不會是出於對藺相如的信服那麼簡單。而是被逼的不得已之舉:

1、藺相如一再迴避挑釁,廉頗只能唱獨角戲,時間久了肯定理虧,再不濟也得落個不講理的名聲;(參見菜市場大媽等案例)

2、藺相如放出話去(就是上面那段經典的分析),一面說明原因,堵死了廉頗再鬧的路子,另一面又順帶著拍了廉頗的馬屁給足了面子。

所以,在藺相如說完這番話後,廉頗能怎麼選?

1、繼續鬧。

(1)藺相如還是不理。但是上述的話已經放出去了,你再鬧可就是你不懂事了,你這麼大個人了,這麼大的官兒,是不是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2)藺相如理。還是按放話的那路子,沒事兒就假裝跟社會名流啥的瞎侃,「我不能像廉頗那樣啊,這樣會讓敵國有機可乘的啊,算了就當是我錯吧~」一天遇見三回名流,遇見一個就說一次。

2、不鬧。

(1)裝作沒事發生。算是默認藺相如所說的了,他講的都是對的,我做的都是錯的。好吧,以後不這樣了。(艹,這不是滿盤皆輸?徹底慫了啊)

(2)負荊請罪。沒錯你說的都對,我之前都是糊塗。我拼死拼活還不如你一張利嘴,還是你厲害啊,還是你們文人厲害,我們武將去拚命,你們就安心在家動腦子,這樣國家肯定繁榮富強走向和諧。(藺相如顧全大局,但我廉頗也知錯能改,順帶籠絡了其他武將,以後我就是武將代表,你藺相如就算是文官代表。你們覺得是動嘴皮子貢獻大還是流血拚殺貢獻大?我不管,反正我粗人一個我只管拚命,我流的血總不至於是假的吧?)

然後,將相和,藺相如完勝,廉頗扭虧為盈照樣撈得好處。

所以說,一切政治結果,都是博弈權衡後的最終結果。期望政治家良心發現?拜託別那麼幼稚了好么。


按照第一樓的說法,戰國時代人都像現代人這麼不要臉的整天琢磨算計,一,侯嬴就不會自殺,不就是信陵君稍微擔心一點嗎,幹嘛自殺?我相信第一樓一定認為是侯嬴腦子是被騾子分別踢了n遍才會變的那麼傻逼,二,荊軻就不會去刺秦王,我假模假樣地「風蕭蕭兮易水寒」一通後直接跑路了多好,和秦舞陽直接去齊國或楚國或魏國找個地方喝個花酒多好,並且你燕國還不能大張旗鼓的到這些國家抓我,小心我直接把你的刺殺詭計告訴秦國!另外說說第一樓這種思維邏輯方式,完全是我傳統教育的結果,這種思維邏輯下,幹什麼事背後都有很深的目的性,你在大街上扶起個摔倒老人,別人都不敢扶,你為什麼扶?不合常理啊,你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外國使館發布個pm2.5,就是敵對勢力妄圖滲透, 妄圖背後使壞。


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博弈哈


我廉頗舞刀弄槍,流血流汗,背地裡還流過淚。你藺相如就憑一張嘴,竟然跟我平起平坐。老子不服…………


不算,按照政黨的定義,政黨最起碼要有自己不同的政治主張,依照不同的政治主張、所代表的不同階層的利益等幾個重要指標來區分不同的政黨,按照藺相如政治家外交家的身份還有那廉頗老兒將軍的職位,雖然大家都是趙國的上卿,但是性質上劃分相當於美國的國務卿和國防部長更為妥當,即使他們分別屬於文官集團和武將集團,但這也不能簡單地說他們是兩黨派之間關係,當時戰國時期不同階層的人矛盾還沒激化到可以讓人分成兩黨來看待那種程度,倒是東漢宦官、外戚以及士族專政、唐朝牛李黨政還有明朝時期的閹黨東林黨之爭更像是現在的黨派之爭。

如果春秋戰國時期也要劃分不同的黨派,我覺得吧諸子百家就算吧,每一學說派別代表一種不同的見解主張,各派學士紛紛向各國國君極力遊說討喜,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夠被統治者重視從此官運亨通。倒是跟現在民主共和兩黨大選極力向選民表現有著幾分相似。


日本武士們與政客


兩個人代表的不就是軍勛貴族和縱橫長舌派之間的對立嗎。

一邊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一邊是抖個機靈賺的。

看不順眼挺正常啊。


不是。藺相如、廉頗都是以軍功作為晉陞之階的。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里記載

是歲,廉頗東攻齊,破其一軍。居二年,廉頗復伐齊幾,拔之。後三年,廉頗攻魏之防陵、安陽,拔之。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其明年,趙奢破秦軍閼與下。

藺相如也是擔任主將,帶過兵的。

戰國時期,封爵是需要軍功的。再舉一個例子。大家所熟知的秦孝公變法的主導者商鞅,他獲封商君是因為什麼呢?

《史記·商君列傳》說:

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他將兵攻取了魏國的河西之地,復秦國數世之仇,才被封為商君。

藺相如、廉頗,還有同為趙之良將的趙奢、李牧沒什麼不同,都是戰國時期趙國職業武人的代表,所以才會在史記中合傳,他們身上的共同點是大過不同點。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人類有天生的資本主義傾向?
金字塔的建造時間有沒有經過碳十四確定?
人類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稱霸叢林,趕走其他動物,圈出自己領地的呢?
中國的跪禮蒙元以前是沒有的嗎?
為什麼馮道的歷史評價會如此?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