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世上,它有什麼現實價值?
基督教是全球第一大宗教。對於自己的誕生史,官方版本是:公元1世紀,上帝之子耶穌誕生於猶太的伯利恆,成人後,他向中東巴勒斯坦一代底層民眾佈道,宣講天國福音,勸人向善去惡,在民間廣受歡迎。鑒於耶穌之舉威脅到了猶太教祭司團以及羅馬當局的統治,所以他們將其逮捕,並釘在十字架上處死。
孰料,就在耶穌蒙難後的三日,他又神奇復活,並升天而去。見證這一切的耶穌門徒,堅信耶穌乃救世主 ,並奉基督之名,組成彼此相愛,敬拜上帝的團體,即基督教會。後來,羅馬教皇以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將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
關於這一套敘事,就基督教徒本身來說當然應該信之不疑。然對異教徒或無神論者來說,這種神話般的敘事自然不足為憑。那麼,拋開宗教神話,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基督教的創教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基督教於公元1世紀出現在的古敘利亞迦南地區(現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當時的羅馬帝國正處於鼎盛期包括迦南在內的整個近東板塊都被羅馬統治。
但是,被羅馬統治,並不意味著迦南的人民就是羅馬公民。當時的羅馬,剛剛完成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轉型,羅馬境內居民大致可以分成四類,奴隸主貴族,平民(羅馬公民),異族平民,還有奴隸。其中前兩種屬於既得利益者,能夠從帝國政府手中享受不同程度的利益傾斜,至於異族平民與奴隸,則算是被統治群體,為朝廷運行,軍事行動,以及貴族、羅馬公民的用度提供資源。
這種階級劃分自然是不平等,而且有很強烈的種族歧視成分。具體來說,貴族與羅馬公民,大多都是羅馬人,至於異族和奴隸,儘管少數可以幸運的成為奴隸主貴族或者羅馬公民的待遇,但整體來說,並沒有對貴族與公民的羅馬民族構成產生太多影響。
民族成分與階級的掛鉤,意味著異族在體制內嚴重缺乏上升空間,註定是被奴役的命。
這當然會引發他們的不滿。但羅馬的強大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決定了,異族的反抗很難成功。
活的卑賤,卻又反抗無力,這種情況下,異族們唯有通過精神上慰藉,以對沖現實生活中的悲催。直白點說,唯有靠精神力量的支撐,他們方才得以有動力繼續苟活於人世。
那麼,精神力量怎樣給予人生存慾望呢?很簡單,構畫一個美好的未來——只要你遵循某種規則,認真活下去,未來就會得到幸福。
不過,異族中的白痴都曉得,在羅馬帝國統治下是不可能有幸福的。所以要是不想這個幻想被拆穿,那麼這個所謂幸福世界,只能是在人死後,換句話說,你當世的悲催生活,可以換取死亡後的幸福。
這看上去有點荒謬。不過以當時的環境,這確實是異族,特別是中下層,支撐自己在這個混蛋人世熬下去的僅有方法。
這就為基督教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基督教構建出一個天國——既完美世界,並告知世人:8類人能夠得到上帝的恩寵,享受幸福,既「真福八瑞」——虔心的人必有天國;哀痛的人必得安慰;溫柔的人必承受土地;慕義的人必得暴屍;憐憫的人必蒙憐憫;清心的人必得見上帝;使人和睦的人被稱為上帝之子;為義被逼迫的人有天國。總而言之,只要你的行為符合這些標準,就可以進入天國——當然,是在死後。
客觀的說,這所謂的真福八瑞都是向善的,符合這些標準,不僅人更有動力活下去,底層社會也能夠在殘酷壓迫下相對正常的運轉——反過來看,這也可以在現實層面保證大家都相對更好的生活。
所以,基督教的理論,很適合當時在底層痛苦煎熬的迦南地區民眾。
只不過,基督教的誕生,侵奪了猶太教的生存空間,使得猶太教祭司團感受到了威脅。
本來,基督教就是在猶太教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基督教的教義也出自猶太教。基督教出現時,猶太教已經在迦南行之千年,而且它在當地的意識形態領袖地位,還得到了羅馬官方的承認。按道理說,既然有了個差不多的猶太教,初生的,基督教沒道理獲得生存空間才對。
但問題是,當時的猶太教,已經與社會底層嚴重脫節。在公元1世紀,雖然迦南已併入羅馬版圖。但鑒於羅馬本部遠在義大利,迦南與其地緣關係十分疏離,屬於邊緣板塊,所以羅馬對迦南的影響力相對受限。這種格局下,羅馬要維護對迦南的統治,就有必要尋求土著勢力的支持,而猶太人的宗教及政治勢力,則充當了這個二鬼子的角色。
當二鬼子的好處,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自身獨立性,並享受比上不足,卻比下有餘的社會地位。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不得不充當羅馬壓制底層民眾的幫手。
這種格局下,迦南底層與歸屬中上層的猶太宗教政治勢力之間就產生了嚴重的對立。基督教這個源自猶太教,但又遊離於猶太宗教政治勢力之外,以底層民眾為依託的新興宗教,便獲得了生長空間。
根據基督教教史,猶太教祭司團向羅馬人告發,隨後羅馬總督抓捕耶穌,將其處死。
祭司團為何要這麼做?原因很簡單,耶穌此舉嚴重威脅到了他們對底層猶太人掌控。而如果他們不能掌控民眾思想,那他們還有什麼存在價值?羅馬人又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借重他們,給他們二鬼子的地位?
而基督教得以誕生的最後一個客觀需求,就是民眾的抗爭慾望。羅馬人殘酷壓迫境內異族,他們自然心懷緣分。雖然現實實力的不足,決定了其無法將這種反抗化為行動,但心裡的反抗意識卻不可能消除,同時也會有意無意的,積蓄反抗實力。
怎麼積攢實力?一句話:全世界被壓迫的人團結起來——要是全羅馬境內的被壓迫民族組織起來,齊心反抗,那其蘊含之力量,絕對比大家各自為戰要好的多。
可是,被羅馬壓迫的異族五花八門,他們之間種族不同、語言不通、聚居區不一樣,生活方式、習慣也截然迥異。如何才能把他們組織起來呢?
基督教便是最好的紐帶。基督教的存在和傳播,使其成為一條紐帶,將羅馬境內的被統治民族串聯到一起。當這種紐帶緊密到一定地步,大家就能夠以基督教為精神引領,以基督教會為組織依託,在羅馬全境範圍內,組織其反抗帝國的大起義。而即便沒到這種程度,由於各異族的同一性增加,對羅馬的威脅增大,為了維繫統治,帝國政府也有必要對他們做出更多讓步——如此即便無法擺脫被統治地位,但至少生活會好過的多。壓迫,但起碼日子會變的好過些。
通過這些分析,大家可能會發現一點,既基督教誕生初期,鑒於其代表被羅馬壓迫的異族立場,因此與羅馬帝國當局應該是死敵關係。
事實的確是這樣如此。在基督教史中,非但耶穌慘遭羅馬當局殺害,在基督教成立之初的兩三百年,他一直被羅馬視為非法宗教,屢遭壓制。
不過從三世紀開始,這種格局逐漸改變。羅馬帝國晚期,帝國政府非但不再壓制基督教,反而對它多有籠絡,最後竟將其捧上羅馬國教的寶座。也正是這一改變,基督教的命運出現逆轉,憑藉羅馬帝國當局的鼎力支持,基督教從曾經偷偷摸摸的地下宗教搖身一變,政府的支持下,成為覆蓋歐洲文明圈的主流宗教。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羅馬帝國究竟為什麼放棄對基督教的打壓,反而對它大加追捧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01篇。對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文章。
如何屏蔽雲石的問題,在線等。
雲石你開個專欄就那麼困難嗎
這種弱智問題還要自問自答……
對愛的確信
推薦閱讀:
※和尚是信佛還是信科學?
※基督教對達爾文持什麼態度?
※基督教這樣一神論的宗教對其他泛神宗教文化的排斥發展到極致,會不會就此毀滅文化多樣性?這是否是上帝本意?
※如何看待低文化水平人群幾近迷信的宗教信仰?
※仁波切轉世什麼時候這麼火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