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国基本各个方面都不差,那么为啥富裕阶层想要移民?
知乎很多回答都在论证几乎所有领域中国都快赶上欧美或已经超过(都有一本正经的数据,这句话真不是我讲的),详情看知乎经济类,社会类,科技类下面那些回答 ,想问下,既然国内这么好,而且国内富裕阶层明显过的比国外富人更有特权,那么为啥那么多人要移民呢,很不解,我还需要为移民奋斗吗?
这里的“富裕阶层”姑且指起码在形式上创立或参与创立过一个“商业”,并成功全部或部分退出/随时可以退出的人士,而并不包括“上层中产阶级”。
然后,原因很简单: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的鸡蛋太多了他们的鸡蛋在来源上有太多把柄,而这些把柄很难怪到他们头上,否则谁都没有鸡蛋了
所以那些炒得很热的所谓“全球资产配置”的概念,如对冲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甚至是很莫名地想要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品,真的并非这个人群的核心考量(倒是“上层中产阶级”甚至“中产阶级”对这些概念更关心些,虽然很多时候这种关心并不理智)。
说到底,他们只要有一部分资产,以美元的形式躺下美国的一些成规模金融机构的账上,并在风险尽量低的情况下,收益跑赢美国通胀,大目标也就完成了。
其余的动机,好比海外投资机会,子女教育考量,生活质量/健康等等,都是衍生品。
于是这群人移民,更多不是为了换个生活(人和生意都还在国内),而是在国家层面进行资产的多元化。
或许有人会好奇,“多元化资产”和“移民”明明是两回事儿,为何听起来“移民”成了“多元化资产”的前提。这涉及不少没必要细说的技术细节。简而言之:美国的投资/金融投资环境,对三无外国人并不友善。很多人都是想当然,却从来都没有实际操作过。亲自去做,就会发现身份到处都是限制和阻碍。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作为一个足够“业内”的人士,我个人并不觉得一个不以财富管理考量为主要目的的移民行为,理性度有多高。很多人,特别是“中产阶级”的移民群体,实在是有太多的“想当然”了。
最后说点儿有关“全球资产配置”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近几年炒得很热,背后的深层原因也确实是理性的,虽然我表面已经浮了不少感性的泡泡。
但直到今天(本答文日期),这依然只是个概念而已。而对应具体操作,或者是小打小闹炒个概念(管制金额以内,根本没前途),或者是海外房产(纯白如GP/LP形式的海外开发,略灰如个人直接购置海外房产),剩下的基本上就都是香港保险(保险有一些投资功能,但首先根本就不是个投资品,而是个资产配置工具。纯作为投资品,持有成本太贵)。
这种“操作不能”现状的成因,就是政策壁垒。在国内,管制就是一面高墙,足以将你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绝大多数行为打上“灰色”的标签(联想一下最前面提到的中国富人的移民根本原因,背后有多少无奈);而另一方面,美国的SEC,FINRA等机构对“架构”的合规性要求堪称夸张,更不用说再上层的反恐/反洗钱架构,以及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IRS...结果就是美国的投资品/投资服务基本上极难在中国落地。
这里也不再多说“什么样的人有全球配置的需求”这个话题,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里仅是给出“哪种情况下才有真正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可能”的简单直接答案:
一个人确实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资产,以美金的形式,躺在了境外某大型非中资金融机构的账上,然后,最好这个人还有移民身份,这种情况下,讨论全球资产配置才算是比较有意义。
尴尬的地方在于,这个前提的实现,目前并没有纯白的途径。而一旦前提实现了,其实主要配置目标也就算达到了。
个人的感想?我永远没有兴趣在道德层面苛责中国企业家,哪怕他们在创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污点。他们的污点怪不得他们,而没有他们,也谈不上有中国经济的今天。而我自然也希望中国好,最好能好得令人发指,于是中国这些富人的old money能留在国内去创造new money,才是坠吼的。
于是个人最大的希望,是能看到庙堂之人能...为了友善和免和谐,此处免掉一番描述...总之,加强对私有财产铜墙铁壁般的保护,而不是拼命限制个人的私有财产流动自由/对商人进行污名化或泛政治化。一般来说,移民这个事情对于底层劳动人民和富人来说是最有利的。穷屌丝是因为国外的最低生活水平比国内的最低生活水平高很多。而富人主要是考虑财富的安全性,因为在国内官商挂钩很严重,很多政策也不稳定,今天你还在住别墅开豪车只手遮天,明天可能成为阶下囚,而在国外的你财富可以受到保护。
而对中产阶级来说,移民是很难权衡利弊的(这也解答了你为啥在知乎里可以看到很多人并不鼓吹移民,正是因为知乎的主力群体很多都是中产阶级,而且相当一部分比例其实是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并完全有渠道移民的,并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你不像底层劳动者一样没什么积累,首先你在国内的收入,职业,到国外你未必就能找到对应同等收入,地位的职业,这个存在风险。其次,国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优劣势和国内完全不同,你是否能适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为了避免撕逼,我想缩小一下适用范围,我是在回答题主的问题,针对题主的情况做的回答,适用人群为跟题主情况类似的人,请和题主状态相差比较多的人不要对号入座,如果你们差的太多或者好的太多,并不在我讨论的群体范围之内。
最好的办法是你能通过一种方式,比如工作,留学等方式自己到国外看一看(注意是居住,而不是来旅游),切身的感受一下国外的生活是否是你喜欢想要的,和国内的生活做个对比,再做决定。不建议把赌注压在移民上。(请阅读理解有问题的同学把这段读三遍,我全篇没有“中产阶级在中国比在美国生活质量更高”的论调,准备拿这个出来撕逼的请先提高一下阅读理解能力)。
我算是一年时间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欧美,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孰优孰劣看个人理解了,就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留在中国。ps个人观点: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说,如果家庭条件还不错,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收入有30万的话,是比加州收入8-10万美元的生活质量更高的。
------------------------------------------------------------------------------------------------------------------------------------------
有些评论说不赞成最后一句话,同时提到买房子是个大问题,再此我说明一下:
1,很多人有这种逻辑,例如用上海房价500万/2万一个月工资=250月,加州房价50万美元/5000美元工资=100个月,来说明上海的房子太贵。
这种对比是错误的,因为你在上海如果一个月赚2万5,由于避税一般拿到手2以上,基本上花10000就可以满足普通的中产阶级生活,可以净剩1万。而在美国赚5000,交完税拿到手3500左右。要维持普通的中产阶级生活要花掉2500左右,只能净剩1000.
所以用房价/净剩值,500万/1万=50万/1000,基本上应该是差不多的。
不要太过于纠结于数字,这里理解逻辑就好。
很多人叫在上海年薪30万还是买不起房子,这种一般都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实际上你如果年薪30万为基础拿了10年以上了,在上海买房子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同样的,在美国较为舒适的移民区也不意味着你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20多岁就能买得起房子,不然为什么美国基本上买房的年龄都在40岁左右?
2,很多人对比中美物价的时候只看到了美国便宜的一面,而忽视了美国贵的一面,同时没有办法做到同类型对比。
关于同类型对比,虽然美国CK,TOMMY,Levis之类的衣服很便宜,但是你在美国穿这些,相当于你在中国穿真维斯,美特斯邦威,同时美国的质量也会比中国的CK,TOMMY等店里卖的差很多(比如tommy的衬衫和CK的T恤,在美国基本上洗个10来次,就已经破到穿不出去了),因为品牌定位不同。 基本上,美国要到hugo boss, brook brothers的品牌,才能达到中国的CK的档次,而这些牌子也不那么便宜了。
再比如国内的中产阶级,夫妻双方上班都很忙的话,家务和小孩都可以请保姆带,即使是带小孩这种工作,30rmb/小时也足够在大城市请一个不错的保姆,而加州的保姆价格普遍都在15-20usd/小时。
同时美国还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花销,比如你家门口附近杂草长起来了,可没有象中国那样交点不起眼的物业费就有人自动来除了,基本都要自己除,我宿舍刚刚请了人来清理杂草,清理费450+把割下来的草运走200。当然你可以说我可以自己花一天自己清理+运输,问题是我在国内明明可以招人干的呀,这算不算生活质量下降?
其实还有很多,如果真的做到全方面对比,所花的篇幅会很大,再此就不做过多解释了。但是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回答里有讲:“最好的办法是你能通过一种方式,比如工作,留学等方式自己到国外看一看(注意是居住,而不是来旅游),切身的感受一下国外的生活是否是你喜欢想要的,和国内的生活做个对比,再做决定。不建议把赌注压在移民上。”题主的问题是,中国基本每个地方都不差,和富裕阶层都移民,这两个命题显然互相冲突。答案就是这两个命题有一个是错的。
如果题主一定要坚持上面两点都是对的,那我只能说,是因为富裕阶层都是富有仁爱精神的,一方面发扬风格,把好的地方让给贫穷的阶层居住;另一方面胸怀国际主义精神,去帮助比我们差的国家过好日子。
希望这两个答案有一个题主会喜欢。
因为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你还没看到就已经被建议修改了
你要是再了解一下多少富人是真正移走了,多少富人是拿着绿卡或者外国护照继续在中国过日子赚钱,就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有前途的地方。
富人移不移民是人家的迁徙自由,当事人肯定比网友看得全面。你不做生意是不知道有多少大小官员骑在他们头上拉屎撒尿吸血的。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细节,不过士农工商,士在骨子里是鄙视商的。但是,我更关心你论断的前提是中国各方面都等于或超过欧美。然而这并不成立。
如果只看知乎,你会觉得中国平均收入都到50万人民币了,美国只有5万美元,当然是中国好。你没看见那么多人说是不满足于美国做“中产阶级”,自称回国就会踏入“上流社会”吗?上流社会至少也得中南海、省部级高层、百强企业高层那种吧?在美国做到这个层次有玻璃天花板,在中国随便就坐直升机升上去了。反正键盘一拍,中国早就共同富裕踏入共产主义了。
回到现实吧,去查查中国有多少城镇、县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又有多少在1000美元以下的?一个苏联人准备移民去美国,上级知道了很不高兴。于是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给他做思想工作,领导说:“同志,你为什么要去美国?是因为不满意没有好吃的?” “不是。”“是因为不满意住房条件太差?”“不是。”“是因为不满意工资水准太低?”“不是。”“那我们不明白了,你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要去美国?”“因为在美国,我可以有不满意。”
看了大多数抖机灵的答案之后,有一些简单的看法:
首先猜测着说说所谓富人:
移民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法律层面的移民,取得外国身份,并且按照外国的法律要求满足其居留时限,但事业重心还在国内,自己也经常穿梭于国内外。这种情况的动机,一方面有可能是全世界富人都会做的资产分散,降低风险,有时候顺便能拿个永居人家也就拿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为了政策上的优势,如在税收方面、国际旅行方面。就好像公司把注册地放在最优惠的地方一样。后者举个中国以外的例子,这两年都有一些美国人放弃了美国国籍,据说数字创了新高,但好像总数也不太多,我就不查了,四位数范围内吧。放弃的原因一般都和美国对其公民全球资产征税有关。如果这些人放弃了美国籍,那肯定也一种拥有或取得了其他国家的国籍,那么也是一种法律层面的移民,而他们的目的也是经济方面的。题主说的所谓富裕阶层移民,也包含了不少这种情况。也没必要去揣测是不是因为中国官商关系紧密所以财产风险大,或者某些人其实本身就发过不义之财——就算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照样有富人会为了分散财产风险去进行海外投资乃至法律移民。当然移民也有实际层面的移民,就是把长居、工作地点换成了另一个国家。这一点在全世界都很普遍,主要是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入、失业率高的地区向工作机会多或有市场潜力的地方流入。这两者都有作用,不能看得太极端。那么一个人到底要不要移民,在经济层面上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九十年代初期,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许多都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甚至一些社会名流,我们多多少少都听过什么某演奏家到美国地铁站里卖艺之类的鸡汤文。为什么如此呢?恐怕是因为那时候在美国打工的工作,也比国内高级职称赚得多。
我觉得富人里面居住地点改变可以,但他的事业很可能还在国内有人帮他运营。这种完全改变生活环境的移民可能往往是不是特别富裕的上层人士。
而随着中国的发展,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有行业和地区差异。中国的发展也带来许多创业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和你作为本地人的身份、你在本地的人脉息息相关,是很难移走或在国外复制的。最后,中国大城市房价固然很高,但物价(商品和服务)水平仍然是美国的一半到四分之一。因此,真实的人肉移民不再是所有人的最佳选项,也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我有很多同学考虑回国工作,也有一些同学已经回国工作,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发现在国内的机会和生活与他们在美国得到的东西大致可以相提并论。有可能工资金额少了一点,但生活便利度高了一点;有可能房子小了点,但发展前景广了一点。所以对于想个人创业或从事某些高薪行业的人而言,移民不一定是最佳选项。这些人的财富也没有那么多,还谈不上一定要搞什么财产的跨国分散。
中国现在对于想创业、有一些技术和学历的人而言,算得上是热土。但如果一个人没什么技术,只有劳力,那么移民仍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在美国这些人未必是合法移民。我在波士顿见过一个福州的大哥,年幼就偷渡到美国了,中国字都认不全,英文也不怎么样,反正填个表格都得让我帮忙。唯一的技术是开卡车,一个月三千多美元,在chinatown里住着,供着一大家子,日子未必多好。但如果在国内,他这种没什么文化、技术,也没什么创业心的人,恐怕日子更艰难,所以移民对于他们而言值得。此外就是美国有一些美式中餐馆,那水平,令人心碎。如果留在国内,他们的烹调水平想开饭馆是天方夜谭,想致富必须动脑子、学技术,想维生可能只能当建筑工人风吹日晒,或者中县城里当个产业工人辛辛苦苦。在美国随便开个餐馆,做成什么样总有一点生意,日子舒服多了。
有人说下层人士移民是因为中国下层人士过得没有国外好,也对也不对。美国的下层人士福利是有一点,但也不是欧洲那种福利国家的水平。路口要饭的乞丐,每天还是能看得到的——今天看见一位二十几岁的,令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去自食其力?枉费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大好形势。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遍布全球,有些地区的工资水平并不比中国高,比如墨西哥——虽然人均gdp作为石油大国比中国高,但平均工资并不比中国高。那里仍然有新来的中国移民,我在坎昆遇到过。开餐馆,买的价钱比国内还低呢,水平相当差,但海鲜真材实料——就这样人家也能致富。所以,我感觉某些类型的移民——如餐馆工作人员——主要是因为在国内想维生要付出的努力比在国外大,而自己的故乡又有这种移民传统,随着惯性就出去了。此外还有中国人去非洲、拉美、东南亚,可能也是因为闯一闯可能发财,在国内凭自己的水平或许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未必是中国下层人士整体不如国外过得好,而是具体到你这个个体,去国外发展可能更好,付出的努力可能更少。
这也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移民基本上是一个个的个案,即便是成功的移民——也就是不后悔的移民,其移民的原因也是个性化的。没必要上升到特别大的形势问题乃至意识形态问题。无论对于哪种移民而言,他们的移民本身并不是什么用脚投票。所谓“中国没有投票权所以用脚投票”就更是无稽之谈了。首先中国有选举人大代表的投票权,虽然大家都不当回事,但我就见过选票——你们想说的无非就是中国没有实行西方承认的普选制度。但印度实行了吧,移民势头照样很强啊。而广州那些黑人,有些长期居住在中国,人家是看中了中国没有所谓“投票权”还是看中了中国能选人大代表或村长?怎么看这种解释都是笑话嘛。人家就是希望自己生活好一点而已。
——————————————以上说的这两种都是理性移民。有没有非理性移民?我觉得也有。有一些是出于无奈。比如那种子女在国外工作,老人老了以后跟了过来的。我在波士顿某医院见过这样的天津老乡都好几个了。语气中不免有些自豪——我孩子多出息——毕竟在他们的年代,移民就是成功。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其实很孤单。特别是那些北方人、非广东人,到唐人街其实也无法融入人家,粤语水平几乎为零(好歹护士跟我讲粤语我基本能听懂,但那些北方大爷大妈能听懂吗?我要不是因为爱好粤语歌也不会学啊),遇到个不会国语的护士,还得有人翻译。生活内容无非就是打打麻将溜溜弯,出门没几个认识人,在家也插不上手。与此同时,国内的同龄人可能在风风火火地跳广场舞、聚会吃饭,老朋友老同事趁着还都在,一年还能聚两次。到底哪样更好?估计自己也说不清了;
另一种恐怕是意识形态造成的非理性移民。看楼上有几位的答案,都挺适合去做做这种移民的。有些可能会幡然悔悟突然改变自己的观点,还有些恐怕只能靠一些偏听偏信的信息和优越感维持心理平衡了。非理性的原因恐怕和网络上对国外的无限美化有关。
——————
对于我个人,一个来美五年多有奖学金的学生而言,美国到底哪儿好呢?我觉得作为还没工作的人,很难客观评判。好在我对自己这个一行的收入预期还算了解,所以我能了解到假如我留在美国生活,会有哪些问题。基本上对于工薪阶层或美国的所谓中产阶级而言,压在背上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子女教育,一座是医疗。前者如果你觉得子女以后上什么大学无所谓,那倒不难——在国内其实也一样。如果你对子女有期望——而且考虑到在美国名校及其人脉的决定性作用,那你就要做好花很多很多钱的准备。知乎上在国内一路享受着公立教育福利的朋友们恐怕对这个数字及其与普通人的收入比并不了解;医疗方面有保险当然可能好一点,但商业保险这个不管那个不管,基层医生水平、治病效率和预约排队时间,都是日常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前特意查过WHO的数据,美国的医疗预算高达gdp的17%(应该是),但患者自己付的部分所占比例,比还在进行医疗改革转型当中的中国还要高的多。所以这部分钱都给谁了?医药商、医院等等吧。患者要承担的仍然很多。所以我间接认识的来美中国医生,都对美国赞不绝口。
这一点我觉得过来呆两年就能体会到了,没有国内传得那么理想,同时呆两年会对国内的医生愈发钦佩,并衷心祝愿中国的公立医院能留住他们,政府预算多给一点。
住房的压力看上去比国内小一些。但只是看上去。我有同学在这边工作买了房子的,几乎还没有靠自己买的,都是靠家里首付。美国房价再便宜,房子再大,刚工作的人租房也是常态,初次买房年龄也是很高的,并不是那么容易负担。美国没有公积金,而所得税是很高的,10万年薪拿到手可能就六万多吧,虽然仍然不少,但一下子就少了很多啊——而且有多少美国人能拿到十万的年薪?文科当个助理教授,拿到手也就五万来块钱,租房就不错了。而医疗方面又几乎没什么高福利。更何况房子再便宜,周围的教育资源、工作机会未必理想。便宜房子你也未必真去买啊。中国有的是房价便宜、三五千的城市,你去么?美国发展虽然比国内均衡,但也是有地区差异、大小城市差异的。
但美国有真正好的地方。我觉得就是安逸、简单吧。不是说有中国人的地方才有勾心斗角,而是美国人勾心斗角压根也不需要带外国人玩。人家需要和你一个中国人勾心斗角吗?人家什么也不做,各种社会资源也远远比你丰富。说得极端一点,你看两党竞选时难道不勾心斗角吗?跟你一个中国来的小职员有什么关系?
所以对于社会中层,有学历有技术的那一批中国人而已,留在美国最大的动力就是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国内的同龄人,有些可能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了,有些也可能已经穷困潦倒快死了,跟他们没关系。逃避、躲避,就是心理上最大的动力。同辈压力减小了。
就比如说我现在。我北大的老同学们,月入一两万很正常,年入几百万的也有之,虽然很稀有,但这都还没到三十,以后还有各种可能。我之所以暂时可以不管这些事,是因为我还在美国,在状况外。而在国内那些运气不太好,月入几千的朋友们,慢慢就懒得和这些人见面了。而在国外呆着,你可以暂时逃避,就好像人生的那些责任和困难暂时离你很远,要比也只是和类似的人比。
我第一次明白这种逃避心理的强大力量,是2012年去墨西哥玩。在guanajuato小城,突然有一瞬间留在那里生活的愿望特别强烈。那个地方,和国内大城市的资源没法比,没有任何优势,只是静谧、安恬,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认识我,国内的朋友没有人能找到我。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审视过去曾经有过的要留在美国的想法,到底有几分是为了逃避。现在想起来,占一大部分。
当然,这种理解的前提,是我既不是富人,又不是在国内完全混不下去的那种人,所以回国才能成为理性选项。你逛错地方了。说移民好的在都朋友圈,清一色蓝天白云,别墅豪车。
逛知乎三年, 现在感觉知乎上一片阶级对立,知乎很多回答都在论证几乎所有领域中国都快赶上欧美或已经超过(都有一本正经的数据,这句话真不是我讲的,),详情看知乎经济类,社会类,科技类下面那些回答
你觉得是这群坚信并鼓吹大国崛起的知乎大V更聪明,更有见地,还是兜里揣着真金白银的有钱人们更明智?
在没有选票的国家,人民选择用脚投票。富人移民是规避风险。我等穷人移民是减轻自己和下一代的负担。利益相关:魔都土著,有欧洲长居。
因为绝大多数把欧美日黑成屎的小粉红和兔小将并没出过国,站在民族主义的山头上按照自己的想象义愤填膺一番,赢得同为没出过国的小粉红和兔小将的阵阵掌声,以达到颅内高潮。即使出过国,因为自己羞涩的荷包也体验不出什么好,坐经济舱睡廉价酒店,街头啃热狗充饥,心里有气但又没有能力解决,回国后只能在网上摆出一副“欧美哪个大城市我没去过?还不如我们县城”的谈笑风生样。中国在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有不少地方被中国赶上了,但人均收入摆在那,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即便傲如土共也的承认啊!就算差距变小了,但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还不至于像某些人嘴里那样一无是处。才过了过了几天好日子?就这家看不上那家瞧不起了,天朝上国的梦又开始做了?你要晓得,即便在体制内,赵家人出国去趟欧美日,那也是带有褒奖性质的美差,赵家子弟能出国镀金的,削尖脑袋往外挤,有钱的有权的还没你有见识?居然敢在赵老爷面前装逼,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特别指出:移民,肯定是移民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而不是移民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这种地方。
========我觉得一个中国人想移民,可能有几点因素:0. 感觉不自由
比如说:自由迁徙、生育权。这些基本权利都没有。1. 房地产上天。
2000万在中国北上广只能买鸽子笼。有钱人想住house。那就只能移民了。2. 感觉人权没有保障
政府权力没有约束,屁大的官都能整你。3. 感觉缺乏尊重人的文化氛围。
4. 政治权利=0
5. 感觉环境污染长期得不到重视
6. 感觉私人财产没有保障。别说比欧美,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正常的国家,没有自由迁徙的权利,就不能算严格意义的人(公民)。你在努力争取的上海户口,和盖在牲口屁股上的烙印,打上耳朵上的标签基本是一个意思。所以你赚再多钱,能咋滴?话说虽然你家收入快追上湾区码农了,却连房子也买不起,你还说有数据支持,中国样样和欧美差不多,你自己没感觉啊?是不是有人把你腿锯走了,你都站不起来了,你还说,不可能,数据显示我的腿还在,我被截肢了,这是幻觉?你们公司给你那么多钱,真是冤大头。
中国资本阶级缺少权利,中国毕竟是官本位国家,出逃去钱本位的国家很正常。
因为天朝滥发货币啊,而且不受监管啊。资产每年都对内大幅度贬值啊。八十年代的富豪叫万元户,今天连一平米房子都买不起啊。谁愿意一辈子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政府通过滥发货币给洗劫一空呢,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中产移民。
谢邀。
这问题谁邀的我啊……
现在中国往外移民的速度和力度已经明显放缓,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慢到了加拿大联邦移民部老大去中国大谈要放开移民政策。
说老实话,如果1995年的时候中国是这个样子,哪怕是08的样子,我都不会选择出国读书。
出国了眼界大了,思维模式也变了,回头再看中国很多政策再看前因后果,才知道很多时候都是各方面势力竞争妥协的结果。
中国富裕阶层要不要移民?我是觉得,移民这个东西太看人了,绝对因人而异。很多国内很不错的人移出来就是施展不开,抱头痛哭的都有。不能一刀切,有能力移的自己还是先出来找感觉最好。先说结论:发达国家是富人和穷人的天堂。
看大家都在讨论移民的利弊,我也想说几句。结合自身实际和直接感官。不形而上,不掉书袋,不扣帽子。先说对于“富人”的解释,我认为不需要用收入,区划分,各地有不同情况,相同生活品质需要的资本也是不同的。
就澳大利亚来说,富人想要过得舒爽,你需要买一套房子。在波斯和布里斯班house中位价50wAud,在墨尔本你需要80w能买到house,悉尼我比较了解,100w也能买到,但要是想买到十分合心意又是学区房,真的得需要150w。住有了,来说行。澳洲汽车价格比国内低,但是没有很低。整体状态是低级车不便宜,高级车不贵。新车凯美瑞3w低配,但是比国内配置高,2.4L。crv顶配3w85,我一伙计刚买的。凌志越野7w,豪车奔驰g450也就15w,要比国内便宜的多一些。
汽油,常年在1Aud~1.5Aud徘徊每升。穿呀,k-mart等地摊货哪都不贵,但毕竟是中国产鞋帽,所以就算澳洲地摊货很便宜也便宜不过中国。品牌确实是澳洲便宜。配上收入比就更低了。
吃,这边羊腿羊肩这种大块肉10Aud/Kg,最好的羊排40Aud/kg,这都是富人吃的,猪肉五花或排骨一般15/kg,精选排骨就得25/kg,牛肉价格区间也就是12~25/kg,鸡肉最便宜,鸡腿一般5Aud/kg。
蔬菜,小葱1.5一小把,绿叶菜一般都是两三块一小把,一般蔬菜水果超市价格都在3~8Aud/kg。现在说这边的收入。
这边钱也真没那么好挣。打工,官方指导最低收入17.8aud/h,但是要交20%左右的税。跟老外干活工资普遍会在20多,但是每周只有38h工作时长。有知识水平的能达到40/h。传说中水管工,砌砖工,电工工资能达到50/h,这得有执照,考取执照也很麻烦,得跟着老师实习四年,这四年给你几块钱零花钱。而中国人,体力劳动者,去工地啊,一般的工作,第一年十几块,第二年二十几,第三年三十几。人才能做到四十几。跟中国人干被剥削很严重,但是可以加班,每周能干58h,相对收入就多一些。投行类高端人才不在讨论中。
我的个人情况,老家开封,跟家里做点生意,个人年收入在10w左右,有房有车。毕竟我们那里房子才5k/平,因为是自己做生意,生活的不要太滋滋润。每天都不用上班,接接电话就挣钱了,每天就是想想去哪吃,今年大伙都知道身体重要,晚上游泳。高兴的时候公费出个差,有吃有住有玩。家里兄弟姐妹很多,热闹的很。
你看我不用年收入30w,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生活舒适度。特别是在小城。
来到悉尼之后,就是上文中看到的情况。初来乍到,需要学英语,需要熟悉环境,需要思考多久才能买房,工作,除了卖体力给中国人,也想不到能去做什么了。每周8百的工资,根本省不下来。就是直接进入社会底层。国内我工作较早,同学们都叫我王老板,在这搬砖。走在大街上要看有没有别人丢掉的家具,出租屋每半年就要涨价,这个心理落差。
那么为何我还要在这里坚持呢?
绿卡,要放弃到手的绿卡,是觉得万千可惜。绿卡意味着养老无忧,这里的高福利也确保自己不会饿死。未来小孩上学也是很重要的大头。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里也是秉持着虚荣心的。我就有20%的比重。不愿意回国。至于生育权,太矫情,我们在国内也能生俩,在这生仨真怕养不活。
政治权?更矫情,中国人在国外都是绕着事儿走,只要你不骑我头上,我就忍。空气和食物,这个虽然很重要,但是不直观。我来这的几个月吃遍了全球,最好还是怀念我们小城的胡辣汤灌汤包。得失利弊我都谈论了一番,希望给大家做下参考。未能提及的可以问我。
我支持年轻人出来闯。如果只问舒适,那么多北漂上漂的伙伴们回老家最舒适。还是在大城市坚持,就跟我们这海漂一样。最后,普通北漂上漂,真不如去海漂。观察网有个数据,中国的移民率并不高。并不高。并不高。
谢邀!
因为追求自由和安全,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在一个“法律不是挡箭牌”的国度,你再有特权也没有安全感,更不谈自由了。
国内的富裕阶层安全感很低,即使有些特权虽然比国外更容易享受到,但是并没有法律上的保障,这些特权可能随时变成绞死自己的绞索,被别人攥在手里。推薦閱讀:
※「先富帶動後富」是不是提高富人的稅?
※蔡英文四年任期內,台灣人均GDP將被多少大陸城市超越?
※如何評價12月17日美聯儲加息?
※一二線房價的暴漲是不是一種劫貧濟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