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發展史上有哪些潮流是全世界一起都看錯了?


冷戰前期的常規部隊。

由於30年間打了兩次世界大戰,50-60年代的當權者對全面戰爭的心理門檻很低,一旦美蘇進入對峙,大國領導人都覺得有很大概率會在有生之年遇上另一場生死對決。就連蔣介石這個丟掉自己國家的領導人也期盼著第三次世界大戰。

當時多個大國已經擁有核武器,基於前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各國領導人都認定大戰會以核武器互射開場,所以相對忽視了常規兵團的建設,在編製上也設定常規兵團會在核大戰的條件下野戰展開。

比如說,美軍當時就把陸軍主體改造成一票奇特的「五群制」師。把全師大多數士兵塞進5個非團非營的戰鬥群,每個戰鬥群都是一個小型的合成化兵團,在脫離上級支援的情況下擁有獨立作戰能力。雖然師部同時指揮5個戰鬥群和多個火力群有點困難,但很顯然美軍認定戰時不會剩下那麼多戰鬥群,甚至也不會有師部來指揮這種獨立兵團。畢竟美軍自己也下定決心把核武器配備到基層部隊,一旦開打就立刻發射。在美軍帶動下,許多北約國家也對部隊做了類似的改造。從1962年開始的「007」系列電影,正是反應了當時北約對核戰爭條件下的特種作戰的推崇。(以及對正規兵團長距離突擊的輕視)

蘇聯一邊也接受了這種開局就扔核武器的設定,但國力不如美國,所以對策是全力加強火箭軍,陸軍海軍大幅裁減,水面艦隊被視為「古代殘餘」,很多步兵師的摩托化水平和後勤水平停留在二戰水平上,只有能抵抗核沾染的坦克得到了加強。一旦開打,蘇軍將依賴平時積累的物資和後勤設備進行一波流突破,力爭「砸碎」在核火力下殘存的對方部隊,然後……然後其實蘇聯也沒想太多,反正離世界末日不遠了,核戰會毀掉雙方的後勤中心,抵消北約的物資優勢,大家在泥濘里比誰狠唄。

靠前部署的蘇軍兵團

但是,戰後多次對抗尤其是古巴導彈危機說明,核武器威力太大了,大到各國都不敢貿然用。在雙方都有可觀核威懾的前提下,常規部隊(艦隊)的對抗反而會決定世界局勢的走向。往往是一方大喊「要打核戰我奉陪」,然後另一方用優勢部隊(艦隊)拿到實地,然後把球踢回去——你要打我也奉陪,但你不打核戰爭的話,我還是先用常規武器和你玩。結果無論是代理人戰爭還是正面對抗,居然還是常規武器定勝負。

所以,20世紀70年代後,冷戰雙方都重新發展陸軍重型兵團和海軍大艦隊,也都認定世界大戰不會輕易爆發,要考慮冷對峙前提下的和平競爭。到了80年代,核武器更強大、更精確,美蘇雙方的常規兵團數量和質量卻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可以說冷戰前期對核武器的低門檻認識算是一段彎路吧。

一名《三體3》中合格的執劍人的必備素質,需要經歷什麼樣的歷煉才能具備? - 馬前卒的回答

如果爆發了核戰,有哪些補救措施? - 馬前卒的回答


看到已經有兩位知友提到了戰列巡洋艦,我覺得有必要說幾句。下面這些內容,也可以視為對「如何評價戰列巡洋艦」這一問題的回答。

戰列巡洋艦確實廣受批評;就我所見而言,針對戰列巡洋艦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防護薄弱」這一點上,論據通常包括日德蘭大海戰中英國戰列巡洋艦損失慘重、丹麥海峽之戰中「胡德」號被擊沉等戰例,偶爾還會看到用「金剛」級的表現來作為佐證。——注意,都是拿英系戰列巡洋艦說事兒!

英系戰列巡洋艦,相對於同期建造的英國戰列艦,或者相對於德國的戰列巡洋艦,確實可以算得上「防護薄弱」;但「英系戰列巡洋艦防護薄弱」,與「戰列巡洋艦沒用、全世界一起都看錯了」之類的說法,兩者之間顯然畫不了等號啊= =!

事實上,即使是「防護薄弱」這四個字,一股腦地扣在英系戰列巡洋艦頭上也是極其草率的。——「胡德」號的防護,已經達到了「鐵公爵」級等一票13.5吋炮超無畏艦的水平,甚至與「長門」級這種BIG7相比也毫不遜色(當然「長門」級在BIG7中是防護最弱的)。可以說,「胡德」號的防護已經達到了同時代主力艦(而不僅僅是戰列巡洋艦)的中上水準。「胡德」號服役20年之後被新銳的「俾斯麥」號擊沉,並不能得出「英系戰列巡洋艦防護薄弱」的結論,只能說是1910年代的主力艦防護水平已經不能滿足1940年代的實戰要求。

如果把討論的範圍從「英系戰列巡洋艦」擴大到「戰列巡洋艦」,那麼「防護薄弱」的判詞就更顯得荒謬了:在日德蘭大海戰中,德國的戰列巡洋艦就無一被擊沉。她們從前哨戰到掩護公海艦隊主力撤退、全程從頭打到尾,完全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其中,「賽德利茲」號更是在身中多枚大口徑炮彈、進水超過5000噸的情況下返回基地,贏得了「不沉之舟」的美譽。

頑強地返回基地的「賽德利茲」號戰列巡洋艦

說完防禦問題,接下來說說真正值得細究的問題:戰列巡洋艦這一艦種,在海軍裝備發展史上究竟出於何種地位?

這裡再用一下之前放在《巡洋艦是從什麼時候變成以中線炮塔為主的? - 楊愛紅的回答》里的這幅圖:

在這幅圖裡,我把戰列巡洋艦放在了裝甲巡洋艦的繼承者的位置上。這並不是我的隨意發明;事實上,英國的戰列巡洋艦/battlecruiser最初就被劃為裝甲巡洋艦/armored cruiser。直到1908年,「battlecruiser」這個詞才被費希爾老爹首次提出來。而德國則一直將其戰列巡洋艦稱為「Gro?er Kreuzer」——直譯為漢語就是「大型巡洋艦」的意思。

這也就意味著,討論戰列巡洋艦的地位,可以先從前無畏艦時代的裝甲巡洋艦的地位入手。在前無畏艦時代,裝甲巡洋艦是幹什麼的?——在高強度的艦隊對決中,裝甲巡洋艦的任務是壓制、驅趕、摧毀敵方巡洋艦及以下艦種,為戰列艦部隊提供偵察和掩護,必要時也可加入戰列線作戰;此外,裝甲巡洋艦還要參與封鎖和反封鎖、破交和反破交等作戰;和平時期,裝甲巡洋艦還可以代表國家和海軍的榮耀巡遊四海。

戰列巡洋艦完整地繼承了裝甲巡洋艦的上述功能:在福克蘭海戰和多格爾沙洲之戰中,英國戰列巡洋艦部隊乾淨利落地摧毀了德國的巡洋艦部隊,而她們的德國同行「戈本」號在加入土耳其海軍之後也在黑海上大出風頭,雙方均可視為封鎖與反封鎖、破交與反破交作戰的典範;在日德蘭大海戰中,英德雙方的戰列巡洋艦部隊均很好地扮演了前哨的角色,為戰列艦部隊提供了偵察和掩護;在1920年代的「帝國巡遊」中,「胡德」號和「反擊」號以優雅的儀容向全世界展示了大英帝國和皇家海軍的榮光。

「帝國巡遊」中的「胡德」號與「反擊」號

考慮到無畏艦開始採用蒸汽輪機作動力、其航速已經不亞於之前以活塞往複式蒸汽機作動力的裝甲巡洋艦,所以無畏艦不但讓前無畏艦時代的戰列艦都過時了、也讓前無畏艦時代的裝甲巡洋艦都過時了。但是,裝甲巡洋艦所承擔的那些任務仍然需要一型艦去干,這才有了費希爾老爹心目中的「完美型巡洋艦」即戰列巡洋艦的誕生。

所以說,戰列巡洋艦實際上是裝甲巡洋艦進化的必然結果,完全符合海軍裝備發展的客觀規律,絕非誰異想天開的腦洞。——另一個例證就是:美國人並未緊隨英、德、日的潮流開建戰列巡洋艦,而是在仔細研究日德蘭大海戰、意識到戰列巡洋艦部隊在艦隊決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後,才終於下定決心要為自家配備戰列巡洋艦。(於是才有了日後改建為航母的「列剋星敦」級。)如果戰列巡洋艦真的如一些人所說「沒用、全世界一起都看錯了」,美國人會傻到在戰列巡洋艦誕生十餘年、經歷了諸多戰事後才去重蹈覆轍嗎?

戰列巡洋艦的消亡,也並不是「沒用了、被拋棄」式的杯具,而是因為動力設備不斷發展、單位體積輸出功率變得足夠大,1930年代以來的新建主力艦不再需要犧牲防護或火力、同樣可以實現高航速。從這個意義上講,戰列巡洋艦並未消亡,而是融入了新一代高速戰列艦的血脈之中,其生態位則由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艦所繼承,所以我在上面提到的《部分艦種演變示意圖》中把戰列巡洋艦的歸宿指向了高速戰列艦。(再往後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上霸主,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戰列巡洋艦的歷史證明了:任一艦種的誕生、發展和消亡都有其歷史脈絡,各個時代的動力、火力、防護等技術的發展水平和國際形勢、國家戰略決定了這些歷史脈絡的走向。沒有什麼艦種能永遠霸佔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歷史的發展也絕不是簡單的擺動、而是通過「否定之否定」的揚棄過程走向更高階段。經過吾等的奮鬥,多炮塔必將在茫茫星海之中迎來偉大的復興!

多鉚蒸剛,炮塔至大!

億萬星辰,億萬炮塔!

多鉚蒸剛,炮塔至上!

億萬炮塔,億萬榮光!


在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導彈萬能論是其中之一吧。不論蘇聯還是美國都被這一理論影響,軍事裝備發展都出現了極大偏差。

當時,隨著技術的發展,空空導彈性能的提高,開始逐漸具備了攻擊戰鬥機的能力。空空導彈靶場試驗的樂觀結果對戰鬥機的重型化、多用途化趨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並直接造成 60 年代「要導彈不要航炮」現象的出現——當時很多新研製的戰鬥機都放棄了航炮。只掛裝導彈。美軍的F-4設計時沒有安裝機炮,僅裝備導彈,美國空軍的F-102、F-106等初始型號都沒有安裝機炮。蘇聯受到的影響更深,當時蘇聯在導彈萬能和火箭核戰略理論的影響下,認為未來戰爭就是火箭核戰,其他裝備都將被淘汰,多型戰機研製受阻或者取消。

於是報應就來了。隨著越戰的進行,空空導彈的表現過於不可靠,在面對比自己落後一代的MIG-17時,經常打完空空導彈卻被慢而機動性強的米格纏住而被MIG-17擊落,在1964年美軍於是給F-4裝上了機炮吊艙,在F-4E上裝回了機炮。實際上,當時理論中的空戰是交戰雙方以2馬赫的速度高速接近,發射導彈後脫離,不會有在機炮射程內交戰的機會,而實際上敵人卻不是在高空高速,當陷入近距離的空戰對F-4是絕對不利的。

在越戰後,新設計的飛機都吸取了越戰的經驗,機炮回到了戰機身上。事實證明,在那個年代,導彈還是不能肩負如此重任,導彈萬能論自然也就此破產。

越南空戰——鋁與火的教訓:機炮的存廢


超重型坦克。

先是德國的:

鼠式超重型坦克,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老鼠。(二戰)

相關數據:

八號坦克鼠式(德語: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英語:Panzer VIII Maus)是由德國保時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設計的超重型坦克,戰鬥全重達188噸,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也正是由於車身極重,使得鼠式坦克的機動性極差。

本型坦克主要由克虜伯公司生產,由Alkett負責組裝,只生產了兩輛,一輛無武裝只用作驗證。裝備一門128mm主炮和一門75mm同軸副炮,這在當時是足以摧毀任何裝甲車輛的武器。

德國人對超重坦還是挺有興趣的,一戰的時候還造出這麼個傢伙:

k-wagen

相關數據:

K-wagen坦克

長13米

高3米

重122噸

重武器4門77毫米火炮

輕武器6挺機槍

製造點柏林的里貝軸承廠

作用重型突擊

喪心病狂的德國人甚至設計了一千噸的陸地巡洋艦,不過這隻停留在圖紙上:

這種新的超重型坦克取名為:Krupp P1000(巨鼠).計劃中的P1000的長度為35m,寬度是14m,高度是11m.簡直就是一條"陸地巡洋艦".為了承受其巨大重量,P1000每側的履帶有3.6m寬,由3條1.2m寬的分履帶組合而成.P1000的設計最高速度是40公里/小時,其動力系統準備用2台MANV12Z 32/44型24缸的柴油發動機,輸出動力可達到17000馬力(2 X 8500馬力);或者使用8台Daimler-Benz MB501型20缸的柴油發動機,其輸出動力也可以達到16000馬力(8 X 2000馬力).

然後是日本的type100 O-I (估計玩坦克世界的都知道)

這個車實際上只生產了一輛,而且戰後自行銷毀了。該車是100式超重戰車的發展型號,同樣受多炮塔邪教毒害,在主炮塔前方與後部各有1個安裝1門47mm戰車炮的副炮塔,火力更強大,裝甲更厚實,主炮為1門105mm加農炮,並有半自動裝彈機,日軍決定把這種重戰車用於本土決戰,但通過測試准許量產後不久,戰爭就結束了。

蘇聯:

1931在德國人的幫助下蘇聯也設計了一千噸的概念車「突破」超重型坦克

這種坦克將裝備2門304MM炮、數門152MM炮、76MM炮和45MM炮,該坦克防護非常強悍,車體和炮塔正面厚達300MM,側面和後部裝甲厚250MM,頂部和車底裝甲厚60~100MM,發動機為24000馬力,並保證速度在60千米(比德軍1000t還快二十公里)。但是,在審議過程中蘇聯軍方意識到當時蘇聯工業技術水準尚且不具備建造這樣的陸地戰列艦,即便能造,那麼也會極為複雜,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所有不現實的超重型坦克計劃,所以最終也只是停留在圖紙上。

以有知友指正了下面這玩意…是個虛擬的,大家就看看就行

蘇聯的大地戰列艦-KV-VI坦克

乘員: 15名戰士和1名政委

長度: 51英尺4英寸

車高: 15英尺3英寸

寬: 10英尺10英寸

全高(含炮塔): 37英尺8英寸車重: 138噸

發動機: 3 個V - 2600馬力最高速度:13英里/小時

最高行程: 98英里/43英里越野

防護: 最厚160毫米最薄7毫米

火力系統: 152毫米主炮2門,76.2毫米副炮2門, 45毫米頂炮1門,12.7毫米DShK高射炮2門,7.62毫米並列機槍2挺, 7.62毫米側身機槍14挺, 16管BM - 13火箭炮1門, 1933型火焰噴射器2具。很多國家都研製了相似的多炮塔、大口徑、活力密集、防護裝甲後等特點的巨型坦克。但陸地巡洋艦喪失了機動能力,難以在實戰中發揮作用,成了名副其實的「活靶子」,除了少數型號研製出來以外,大部分停留在概念設計階段。


飛機垂直起降算是最近的一個例子……

這個顯然不是。STOVL飛機在輕型航母上是唯一可用的選項。最多你只能說它沒有達到「陸地小型機場分散部署」這一最初目標。

F35之後就沒有固定翼垂直起降項目了

那是因為這個檔次的同代飛機容不下別的項目,下一代還沒有出現,根本就沒有「F35之後」這個東西。

========================

另外,變後掠翼飛機顯然不是失敗的。額外的機構重量是否構成一個問題,要看平台的尺寸和定位,基本上越大的飛機越能攤下這個負擔,對地攻擊的飛機對重量要求較低,對此也不太敏感。

實際上,F111、Su17/20/22、Su24都是十分成功的對地打擊飛機。F111在越戰中遠比F105和F4都要難對付。

========================

沒有人提到導彈坦克嗎?趕緊上我152神教!

M551:

M60A2:

MBT70:

另外,蘇聯也搞過一款導彈坦克,但那是純的「導彈坦克」,沒有炮塔,只有升降式發射架,本質上是重裝甲的發射車。實際上也不算技術上失敗,主要還是定位不好(ATGM發射車弄個裝甲沒有卵用),裝備與編製不適應(裝備這個的單位當時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維護電子設備)。


多炮塔坦克

一戰結束後,各列強都開始嘗試製造多炮塔坦克,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然而失敗多餘成功,多炮塔最終也沒有成為潮流。

失敗的有前蘇聯的t-28,天啟(劃掉),德國的NbFz,

還算成功的有美國的M3 Lee(援蘇版綽號7兄弟的墳墓)

多炮塔不能成為主流的原因是增加一門炮帶來多餘的重量,兩門炮同時開火時會互相干擾。

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加一些圖片和介紹:

1. 首先介紹的是前蘇聯的T35中坦

T-35作為蘇聯紅軍第一輛重型坦克,這輛重型坦克代表了蘇聯紅軍1933~1939年武裝力量,她一次次在紅場閱兵上亮相,並帶給蘇聯人民和西方國家都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但是由於科技快速進步,戰壕戰僵局逐漸被打破這多炮塔坦克也失去了其作用,而且因為其極度複雜的炮塔傳動(發動機動力驅動)T-35在跨越極端地形時極易拋錨,其裝甲也逐漸落伍,紅軍在1939年對其進行最後一次改裝後終於退下歷史舞台。

其實這個龐然大物的直線速度已經比同時代的t26要高了,然而一旦轉彎,速度就直線下降,總體上感覺這是毛熊在壕塹戰的年代用海軍的理念造出的坦克,雖然落後於時代,但是仍然體現了戰鬥種族的暴力美學

2. 德國的NbFz

這個名字特別好記,因為名字是中文「牛逼瘋子」的縮寫

實驗型多炮塔中坦,首輛樣車建造於1934年

量產的第二批三輛坦克加入過入侵挪威的行動,被編入40特種裝甲營下屬的一個排

先更新這兩輛,等有空再更新M3李將軍(格蘭仕微波爐)和天啟(繼續劃掉)

最後:億萬炮塔,億萬榮光!

多炮塔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多炮塔宣言》


型號和優缺點以及在中國基本補充完了,有空補一些發展上的細節

-------------------------------

變後掠翼。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變後掠翼是在當時後掠翼飛機和平直翼不能滿足高空高速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所做的一次集體設計探索。

變後掠翼飛機最早可追溯於上個世紀40年代,早在1944年,德國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架可變後掠翼飛機梅賽施密特MeP.1101就在紙上成形。不過受制於技術和材料水平,只是圖上概念

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變後掠翼飛機是美國貝爾公司的貝爾X-5

第一架X-5在1951年2月15日建造完成,1951年6月20日首飛。由於穩定性很差,X-5沒有投入生產,但是自X-5以後飛機變形技術取得很大的進步。

變後掠翼真正大放異彩是在60年代-70年代

不過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變後掠翼的許多固有缺陷逐漸暴露,最終淘汰。

可以算得上是世界各國集體點錯的一次科技樹吧。

先盤點一下有哪些戰鬥機

F-14,這個不用說了。

F-111,最早採用變後掠翼技術的實用飛機,優秀的戰鬥轟炸機

可惜因為變後掠翼固有問題和技術不成熟問題,結構超重老大難不說,機械事故,進氣道節流引起的喘震問題等等,故障率居高不下,最終退役(超重也是海軍淘汰的主要因素)

蘇聯本著美國人有的我們都要有的原則,義無反顧的跳進了這個大坑。米格23/27,蘇聯的第一種變後掠翼,也是米格的第一種重型戰鬥機

蘇17/蘇20,蘇霍伊也跳進去了。

蘇24.,上面3個型號的發展版本。

角色同f111,皮糙肉厚,蘇34產能上不去的情況下,只能繼續修修補補了。

歐洲親戚是狂風

中國相同定位的角色是飛豹,不是變後掠翼,但是同樣存在變後掠翼的方案(強6),只因為當時技術搞不定。

由於突防轟炸理論的時興,變後掠翼在轟炸機上也應用了一把。

大號擊劍手,圖22M

B-1B

殊途同歸的設計可以看出美蘇轟炸理念的趨同,不過很快被證明是大坑

圖160還見證了一把變後掠翼最後的沒落。

中國。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對米格-23MC可變後掠翼機構進行了研究。南昌飛機製造廠(現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在米格-23MC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種

單發單座超聲速強擊機作為強-5和殲-6的共同後續機,並命名為強-6

強6,和殲轟7競爭,不出意外的下馬

1980年,我國開展了一項大型部級變後掠翼技術科研課題。經過8年多的努力,這一研究課題在

設計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解決了可變後掠翼技術的氣動布局(轉軸位置、翼型、動態響應等)、機翼結構優化(轉軸接頭、三維應力計算、多約束優化技術等)、驅動機構及飛機控制系統一系列

難題,為強-6的研製奠定了基礎。但是由於可變後掠翼技術中的某些要求實現的難度較大,在當時超過了中國的技術能力水準,加上與之配套的渦扇發動機遲遲不能定型,不得不導致強-6戰機下馬,中國的第一種可變後掠翼戰鬥機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飛行型號大坑慢慢填。

先簡單說一下為什麼變後掠翼會成為同一時期爭相點錯的科技樹。

變後掠翼優點很簡單:平直翼(起飛著陸和機動性)+大後掠翼(高速)

但是缺點太多,變後掠翼飛機存在兩個主要問題:首先機翼後掠角的改變會造成氣動中心的大幅度變化,這會給飛機的穩定性帶來惡劣的影響;其次變後掠翼由於結構複雜帶來很多問題。

為了支持機翼後掠角的可變,機翼必須由可變動機構組成。增加了機身重量,機翼懸掛點減少,負載減少,靈活度減少。增加了機構的複雜度與固件的數量,可靠性大幅降低,同時生產複雜度和維護費用急劇增加。

如F-14戰鬥機,先是去掉了副翼,而且其關鍵部位必須使用不能常規焊接的鈦合金製造,為了其空氣動力性能,甚至使用了類似氣囊的部件來補充機翼後緣缺失的部分,即使如此其重量還是超過了同類戰機。從而增加了製造和維護費用。

變後掠翼技術本身同時具有極佳的高速和低速性能。其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設計變後掠的驅動機構,使其在保證合理氣動中心的條件下簡化機構、降低重量。

但是這並不表示在未來變後掠翼就會被淘汰。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幾項關鍵技術有望克服過去變後掠翼飛機結構複雜笨重的缺點,充分發揮其優勢。

主動氣動彈性技術可以大大降低機翼結構剛度要求

智能材料結構將驅動、感測、控制和結構融為一體,為結構簡潔、重量輕、可靠性高的智能變形機翼設計提供了物質基礎。

主動控制技術的最新發展也為「變翼飛行」提供了相關技術支撐。

-----------------------------------------------------------------------------------------------------------

參考資料:可變後掠翼技術發展與展望

董彥非,陳元愷,彭金京

(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工程學院,江西南昌330063)


我說個殺傷力低,但離生活最近,前幾天各國都死人的武器系統。

警用武器系統——尤其是和平狀態下的警用武器系統。

以下選項是:徒手打擊技,徒手纏鬥技,手銬,噴霧,一般警棍,電棍,警用手槍,警用衝鋒槍,警用狙擊槍,警用戰車。

視頻封面美國兩名警察電擊致一男子死亡,死者曾數次求饒視頻

再比如雷洋案 ……

另一方面,由於不恰當的處置,一些警察犧牲。

問題一:見到持械者,該不該全射擊?

槍械的使用一度使其它的警用技術得不到發展,噴子們大喊警用奪刀沒有用,奪刀技術都是騙人的,秉承著噴子們的思路,見到拿刀拿斧頭的嫌疑人都開槍崩掉的原則,很多人在誤會中丟掉的生命。而且當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或是一個女性在歇斯底里時持刀怎麼辦?噴子們秉承著奪刀無用的一慣思維,都崩了算了。

——實際中警察卻沒有這樣做,尤其是在公民持槍視為非法的中國,警察會更克制使用手槍,哪怕一些公民在持刀狀態。

問題二:徒手打擊技的濫用,是不是警察的過度暴力?

去搜搜爆出來的新聞事件即可,有的被屏蔽了。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對不老實的嫌疑人進行打擊技攻擊,拳打腳踢,到頭來法院一判,認定無罪,這些打擊傷由誰來承擔?另外,如果是輕罪或者一般違法,打擊技的使用應該到什麼程度,也是個問題,因為在圍毆狀態下一般的打擊技也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問題三:近身抓捕過程中,警察的安危由誰保障?

既然打擊技通用性差,你踹嫌疑人一腳,正好拉開了彼此距離,對方借拉開的距離脫身逃跑。那就遷移競技摔柔類的纏鬥技。在某特警總隊的烈士牆中,就見到某摔柔類運動員加入警隊,在成功摔倒對方帶銬時,對方仰卧位掏出小刀,特警犧牲。警用實踐中,發現了纏鬥技不一定好用,尤其是對於那些暗藏銳器的悍匪。——後來徒手控刀奪刀技術又被引到抓捕技中,而且摔投後的競技技術(比如鎖技和絞擊)在治安戰中用處大大減小,被替換成了實戰控手(包括搶奪對方突然拿出的武器),搜身和銬術。

——當然,噴子仍然大喊開槍,就是那些確定不了身份的嫌疑人,不用法院判,噴子也拿不準對方是否佩戴武器,乾脆遠距離射殺了事。於是噴子成為最大的恐怖分子。

一方面是噴子叫囂徒手沒用全部開槍,一方面是輿論和聖母高喊警察過度使用暴力。還有一方面是一些競技格鬥人士的技術遷移,打擊系的教練建議見到嫌疑人先打,這個跟輿論高喊的暴力執法派衝突;摔柔系的建議使用地面纏鬥,這個又容易被藏暗刀的歹徒近身殺傷。

武器發展史上有哪些潮流是全世界一起都看錯了?

以上的幾種人都看錯了,全世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上面視頻,美國喬治亞州警察就電死了一個公民。其實喬治亞警察應該使用噴霧或者銬術,在上銬的過程中,可以短暫使用電擊,銬住了就安全了,如果對方叫喊可以用布堵住嘴,對警察對公民都安全。切記,電擊不宜長時間連續使用,尤其是對那些心臟、神經、大腦有潛在風險的人。還有,電擊器雖然一般控制在安全電流以下,但是多個電擊器在同一方向上同時連續使用,在局部電流可能疊加,這個就不一定是安全電流了。

總之,警用的武器,從打擊技、抓捕技、銬術、警棍、電擊、手槍、衝鋒槍以及狙擊槍,根據實際的暴力等級,如果按級使用才是既保護警察安危有最大限度保護嫌疑人的方法,這套暴力等級與處置技術才是各國警察及公民安全的保證。否則,無論是美國警察的過度暴力,還是雷X案這樣的慘劇,都會一再重演。

把解決方法交給專業人員,從可行性技術方面解決才是真正的解決,噴子和嘴炮解決不了問題。

推而廣之,武器發展史上有哪些潮流是全世界一起都看錯了?

還是戰爭的暴力分級制度,這個是最保障安全的武器,各國各自為政,逼急了什麼都用才是最大的威脅所在。


肯定是早期的航母啊

海軍有個問題就是如果長期沒有戰爭,他們的思維理念就沒有被推翻.

英國最早玩航母,結果不重視.日本人把競技神號一研究茅塞頓開,改變思路造正宗的航母,最終英國航母被日本人超過.

美國海軍從1922年開始,每年都把艦隊都拉出來演習.然後對抗演練,總結.

1929年,第九次艦隊問題演習,艦隊司令做了個結論:戰列艦才是海戰的終極制勝者.

真正認識到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是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列剋星敦好被炸沉..

之前珍珠港把美國的BB炸沉了一半美國都沒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

其實航母本身都是不被看好的,比如列剋星敦 薩拉托加 G3 天城

發展一個突擊者級就造一艘

後來認識到問題了,航母很重要,你看埃塞克斯級,批量產..

突擊者發展的時候也是吵架,到底搞大航母還是小航母.也是艦問九得出結果,航母為戰列艦服務,演習結果大家覺得小航母,多弄幾條小航母更好...

要不是經濟危機,又是批量產一萬四千噸的小航母...

航母本身也是動不動就走彎路了,航母為什麼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一步步摸索這走過來的。

從一開始的蘭利運煤船..

夾板前面向海面傾,艦尾也向海面傾.覺得前面傾可以加速,後面傾可以減速..

後期就發現這個思路很傻了

從沒有艦島到有艦島

從小艦島到大艦島,還有現在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雙艦島.

左邊艦島還是右邊艦島,後來發現左邊指揮塔老是撞,後來認識到錯誤,你看現在全是右邊指揮塔了...

還有煙囪也是,升降煙囪,兩邊6個大煙囪,固定是煙囪如下圖的加賀號(員工抱怨),後來一體式的煙囪..

裝203炮到裝127炮到40炮到現在的20炮..

開放式機庫到後來的封閉式機庫

飛行甲板待機區

直通式機庫

雙甲板

木頭夾板到耐火材料夾板

小艦橋 起重機 都取消了

縱向阻攔索到橫向阻攔索

還有四鍋爐燒煤四鍋爐燒油混合動力..

現代化的中途島基本上就是現代航母的雛形了...有興趣了解的可以聽聽張召忠開講.

張召忠開講_蜻蜓FM


無殼彈算么

美帝

德意志科技力世界第一

毛式

澳式

意式

奧式

話說多頭子彈也快沒人用了吧....


知乎首答!!獻給這題了( ̄? ̄)

無控防空火箭

也算是上世紀30-40年代的潮流貨了吧, 日本,德國,英國和美國都有研製 (美國的印象里研製過,但搜不到= =煩請哪位大神解答?)

各國對其均為淺嘗則止,研製的型號極其有限,在戰時並沒有成為防空炮的代替品。而更多地扮演著補充高炮火力的角色,所以不能完全構成高炮》防空火箭》防空導彈這樣的迭代關係。

也因此它也只能算是科技樹上一個點錯的分支了吧

日本

十二糎三十聯裝對空噴進炮

自1931年開始研發,裝備於ijn的大型艦艇上,配備縮小的,火箭彈版的對空三式彈。戰時也取得了少量戰績

英國

20管175mm up火箭發射器

在二戰爆發前就撤出了戰鬥序列。發射後,火箭會在1000米左右放出1根幾十米的兩頭帶降落傘和一個爆炸裝置的金屬線,以使其纏住飛機,並引爆炸藥。 一句話。。。不實用!

德國

刺拳手持火箭發射器

於1944年設計生產,總共有兩個型號,分別是六管的A型和九管的B型,有效射程500米。發射的時候,火箭會以0.2秒的間隔射出去,形成彈幕攔截敵機。也是一個曇花一現的武器。

對了。。還有紅警2里蘇聯一方的防空火箭兵和CC將軍里GLA的火箭兵,中國的坦克獵人也是在拿著無控火箭防空呢╮(╯▽╰)╭

以上


人類武器的起源

人類武器的起源是個大話題,寫的人也很多,我今天就寫點你們平時看不到的東西,只寫那些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武器創新,重點從鐵質時代開始說,遠古兵器只是過度。

一、木質武器

起源時間不可考,史稱石器時代,簡單的說就是把木頭削尖,更高級點的是配上骨質尖頭或者石質尖頭,以現代人的眼光沒什麼好看的,但是對於人類而言這是革命性的創新,他代表人類和猩猩有了本質的區分,猩猩只能用拳頭和牙齒做武器,而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

大家也別覺得木質武器離我們很遙遠,明末清初的時候,東北女真人努爾哈赤以13副鎧甲起家,裝備糧食可以搶大明的,但是漢人不敢用啊,人口不足,就從西伯利亞抓那些野人當兵員,女真韃子叫他們魚皮韃子,因為他們最尖端的武器,就是木質弓箭,骨質尖頭,最好的防具是魚皮衣服,他們就是依靠這個在原始森林裡漁獵生活,被抓來之後用鐵質武器武裝起來,立刻就是最兇猛的戰士。

換句話說,清初的時候,地球上還有好大的一片區域,是沒有脫離木質武器的原始部落。

除此之外,還有獨木舟,他是木質武器家族的尖端裝備,自從人類發明的獨木舟,就脫離了陸地生物的限制,擁有了渡河攻擊的能力,換句話說,獨木舟是現代航空母艦的雛形和基礎,O(∩_∩)O~

二、青銅武器

青銅武器是農業民族領先於游牧民族的重大標誌,起源於公元前21世紀,大體是中國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時代。

自從發明了青銅武器之後,農業民族一直壓著游牧民族打,因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生,沒有工業能力,所以當農業民族用充足的糧食催生的工業體系製造出了青銅武器之後,木質武器不堪一擊。擁有青銅鎧甲和青銅劍的士兵,可以輕易屠戮武力超過他自身一倍的游牧戰士。

而且由於農業民族糧食遠遠多於游牧民族,所以有充足的資源供養工匠進行源源不斷的生產和創新,自青銅時代起,游牧民族的武器裝備始終落後農業民族一個大時代,所以,中華民族的正統,是從夏朝農業社會開始,而不是夏的游牧社會開始,自夏以來,凡是能農耕的土地,俱為正統國土,凡是不能農耕的土地,均是蠻夷之地,甭管上面到底有沒有居民。

三、鐵質武器

鐵質武器是人類農業文明的巔峰武器,而即便是現代的多種武器,也是以鐵為基礎的。所以可說的就多了,文獻也多了起來,大家經常能看到的部分我就不說了,我說一點比較偏僻看不到的。

首先,鐵刀鐵劍鐵鎧甲,起源於春秋末期,盛行於戰國時代直到現代,這些略過不談,沒什麼可說的,鐵質武器完全碾壓青銅武器,就如同當年青銅武器碾壓木質武器一樣。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戰國時代的趙國騎兵,打的匈奴嗷嗷叫了吧。戰國時代的漢族騎兵剛剛大規模換裝鐵制武器,對抗那些連青銅器都屬於將領裝備的匈奴騎兵,完全就是屠殺。在漢代之前,匈奴根本就不能稱之為禍患,因為他們的武器裝備太差太差,頂多也就襲擾下中原地區,被匈奴殺的漢人數量,遠遠少於漢人殺的匈奴數量,如果不是天寒地凍吃不上飯,匈奴連打劫都不願意來中原地區的,收益不低,但是風險太大。匈奴的一次次慘敗讓他們意識到了鐵質武器的威力,所以戰國末期,匈奴曾經趁秦國傾巢出動的時候打劫過一次秦國邊境,什麼都不搶,就搶鐵匠,游牧民族擁有鐵器的時間就在秦朝之後,秦朝二世而亡之後,在漢初,匈奴就從一個小蝦米成長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從此中原王朝再也沒有擺脫游牧民族的威脅。

除了秦初的時候匈奴偷走了鐵匠獲得了鐵器製作能力之外,下面談談幾個劃時代的武器發明,他們讓游牧民族的騎兵擁有了能和漢族軍隊抗衡的能力。

1、馬蹄鐵

戰國末期秦朝初期,匈奴部隊又擁有了一個重要發明,那就是馬蹄鐵,簡單的說就是給馬掌上釘一個鐵掌以防止馬蹄磨損。

這個東西具有什麼重要意義呢,馬匹進化與草原適應於草原,它的馬蹄也是對應草原的柔軟土壤的,換句話說他可以在草原上撒歡的跑,但是一旦離開草原的土壤,進入了丘陵地帶,那馬蹄角質層就會飛速磨損,跑不了二百里路這匹馬就廢了,四蹄出血,如果載重前進,那磨損速度更快。所以馬蹄鐵發明之前,騎兵根本進不了丘陵,更別提山區了,你進去就別想出來了,搶了什麼東西,就自己抬出去吧,別指望馬運了,而且這一波進攻會折損大量的馬匹,得不償失。所以馬蹄鐵發明之前,丘陵一直是匈奴的禁地,馬蹄鐵發明之後,騎兵首次擁有了在非草原地形上的長途奔襲能力以及負重能力,這是一個質的改變。

2、馬鐙

馬鐙,秦朝是肯定沒有的,因為秦朝出土的兵馬俑里沒有發現馬鐙的存在,但是漢代一定有,因為有了大量的文物證明。馬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重要意義可以和輪子相比擬。

馬鐙發明之前,騎兵是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用雙腿夾緊馬匹來穩定身形,如果是馬上作戰,那麼一半以上的力氣都花費在夾緊馬匹身上,武將對砍的時候兵器相接的一瞬間,腿力不夠強大的那一方直接就被轟下馬了。而在馬上射箭,也因為大半力量被消耗在腿上而很難穩定,後世蒙古族的那種鞍上站立射擊、藏馬射擊等等炫技一樣的射術更是不可能實行。所以在馬鞍裝備部隊之前,馬匹就是個運輸工具而已,馬上作戰,那是極少數武力強悍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所謂大將,就算是匈奴,也只是騎馬獲得機動力,作戰的時候騎兵和步兵的戰力懸殊也不大,所謂馬上步兵,對於漢族而言,花費那麼大金錢養馬只是為了運兵太過奢侈,所以只有部分將領有馬,馬的其餘作用,也就送信了。

而馬鞍發明之後,不僅不需要把力量消耗與雙腿,反而可以依靠馬鞍藉助馬力猛砍猛刺,馬上作戰力量基本上直接翻倍不止,就算是呂布,沒有馬鞍的話,力量都比不過一個普通的馬兵。而且只需要中等力量的人,就可以成為騎兵,擁有馬上作戰的能力,所以騎兵首次成為了大規模建制部隊。

對於這個發明,漢族的確收益很大,但是匈奴收益更大,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馬匹數量遠遠超過漢族,跟風裝備馬鐙之後,匈奴絕大部分人都能成為合格的馬兵,這讓匈奴戰力出現了一個質的提升。

3、匈奴大翻身

匈奴在秦初的一次偷襲獲得了大量鐵匠,雖然由於體制的原因,制鐵能力還是缺乏,鐵產量只有漢族零頭的零頭,鐵鍋都需要走私,但是至少,搶劫用的鐵質兵器有能力自己製造了。然後擁有了馬鐙和馬蹄鐵,騎兵終於超越了步兵,成為了封建時代的超級兵種,秦朝之前,騎兵的優勢就是跑得快,僅此而已,數量1比1的漢族步兵對抗匈奴騎兵,那是單邊倒的屠殺,速度不快無法全殲,但是傷亡比感人,簡直就是八國聯軍欺負清朝騎兵的翻版。但是僅僅幾十年之後,騎兵戰力大幅度增強,擁有了鐵質兵器和馬鐙的匈奴騎兵,在1比1的情況下碰到漢族步兵,也是屠殺,不過就是反過來屠殺漢族了。馬蹄鐵的發明更為致命,朝代有強有弱,但是以前漢族再弱的時候,匈奴也進不來中原腹地,脫離了草原馬匹的機動力就大幅度減弱,幾百里路就廢了,碰個丘陵就傻眼,讓你背上百斤負重光腳走石子路你也走不了多遠。。。馬匹在丘陵的耐力還不如人類,負重更是高達幾百斤。所以頂多就是趁你衰弱來搶一把,馬蹄鐵發明之後騎兵擁有了長途奔襲的能力,一旦破關,可以在你中原腹地縱橫幾個月不走,除了山區不敢進,丘陵里直接就無視了。

所以漢朝之後,游牧民族就一直成為漢族的重大威脅,從未停止過,西漢霍去病封狼居胥成為了重大功勛,那是因為漢朝被匈奴打疼了才會這麼給他立功,秦之前,殺匈奴根本勝之不武,算不得本事,更立不了什麼大功。趙國騎兵殺的匈奴膽寒也沒封幾個將軍,立的功還不如殺秦兵的一個偏將。偏偏這些發明,都不是科技落後的匈奴自己發明的,都是偷師來的,他唯一的優勢就是馬多,而且養馬費用遠低於漢族,所以因緣際會之下,游牧民族因此崛起,但是這並不代表游牧民族的體制強於農耕民族。

四、火器時代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無解,是霸王兵種,除了養馬費用太貴之外幾乎沒有缺點,這一切終結於火器時代。

1、火繩槍

火器時代的鼻祖:火繩槍。歐洲發明於14世紀30年代,中國在明嘉靖年繳獲於葡萄牙艦船身上,開始大規模仿製普及。

當時的火繩槍發射步驟極為繁瑣,官方教程的分解步驟有25個,如果臨陣慌亂,打亂了步驟,那麼發射時間更為漫長。而且火繩槍是靠火苗引燃的,射擊的火藥也是每次裝填進去的,剩餘的火藥全部背在火槍手身上,一旦不小心引燃。。。這種事情不是不可能發生,而是經常發生!而且怕雨、怕風。。。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這種武器就是落後的,引入中國的火繩槍是西方已經改良百年的成熟品種,可以在100m內擊穿重甲,而清兵的重箭,在80m距離左右對於身披重甲的步兵,那就是撓痒痒。在引入中國之前,西班牙人剛剛用這種火繩槍征服了龐大的印加帝國。

至於為什麼和清朝的戰爭中明朝火槍手表現的這麼垃圾,那是因為明朝太腐敗了,明末的時候兵部下發的銀子,還沒出門就有2成上供給中央各路大員了,否則明年你就別想拿軍餉了;3成是漂沒這是慣例,否則戶部不會給你發錢的,就算只發你3副鎧甲,也有1副必定是掉水裡沒了。將領自己要撈點好處,一般都只拿1成,要豢養自己的家丁作為威懾武力,則又去了至少2成,所以下發到士兵手裡,只剩2成了,而且這是最多。。。所以必須吃空餉喝兵血。其實明兵的戰鬥力並不差,將領豢養的家丁戰鬥力完全可以匹敵清兵最嫻熟的戰士。家丁出戰的小規模戰役,通常都是明軍勝利告終,但是人數少啊,一般也就幾十人,擁有幾百個家丁那都是軍中巨頭,碰到清朝皇帝親征,自然是清兵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因為你除了那幾個家丁能打,其餘的兵戰鬥力那都是渣。

工部下發的銀子,到了工匠手裡,則必定只有1成,這是慣例,就和戶部的3成漂沒是一個道理。所以工匠為了交差,必須偷工減料,做出的火繩槍一般都厚度不足,經常炸膛,導致沒人敢用。

這裡說個趣聞,日本人也同步引進了火繩槍,並且大量的運用,清初鄭成功最喜歡用的就是日本鐵炮,也就是日本製造的火繩槍。日本人把火槍稱之為鐵炮,那火炮叫什麼呢,叫國崩,據說是因為這麼叫可以誇大自己武力,論起文字遊戲,不得不服。

2、遂發槍

火繩槍有很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發射速度過於緩慢,並且發射必須要靠火繩引燃火藥,限制太多,沒有冷兵器穩定可靠,所以在這時代,火繩槍部隊還是一個輔助兵種,並不能單獨成軍,他的作用就是進行遠距離打擊,他不過就是對弓箭手部隊構成了競爭力,真正的戰場主力,仍然是冷兵器部隊。

遂發槍,採用彈簧擊打燧石發火,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最主要的是他擺脫了引燃火繩發射的依賴,大大提高了戰場穩定性。

同時,遂發槍時代發明了刺刀,刺刀在槍口前面固定,一旦裝上了刺刀,則遂發槍不能再度裝填,因為火藥是槍口前面倒入的,但是這並不妨礙刺刀的偉大意義。刺刀讓火槍兵成為了一個單獨的軍種,再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輔助,戰前,遂發槍里至少已經裝填了一發子彈,即便戰場上沒有機會裝填第二發,他也可以至少激發一次,然後裝上刺刀,那就是一個近戰兵種。對抗冷兵器軍隊這是絕對優勢,如果你用刀,我用刺刀,但是我槍里有一發子彈,擁有一次開火機會,你說誰死的概率大一點。

刺刀配合遂發槍,革了所有冷兵器軍隊的命,火槍兵單獨立軍,從此進入近代軍隊序列,陸軍只有火繩槍、火炮以及騎兵,其餘只有後勤部隊了,刀槍鎧甲弓箭,全部被步兵淘汰,只有騎兵還在用。

3、子彈

子彈的發明,使得裝填速度得到了質的提升,可以說是革了騎兵的命,冷兵器最輝煌的軍種,在子彈發明之後逐漸的落幕。

子彈的發明使得裝填步驟從25步,簡化為了3步,手快的可以做到2~3秒一發,也就是1分鐘可以發射20次以上!再也沒有騎兵膽敢衝擊步兵陣列,硬拼也能衝過去,但是損失太巨大,騎兵太貴!換不起,騎兵只作為機動性兵種,在主戰場上,只做突擊使用。

而由於子彈的發明,機槍獲得了發明的基礎,機槍裝備部隊之後,騎兵就徹底淘汰了,機槍陣地根本不是願不願意花血本沖的問題,而是根本沖不過去,槍林彈雨那根本不是血肉之軀能硬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騎兵都在機槍陣地面前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一戰之後,騎兵就徹底消失了,又貴又不實用,花這個錢還不如多養幾個步兵呢。

4、坦克

騎兵除了殺傷力之外,還剩下一個機動力的優勢,冷兵器騎兵毫無作用,可以騎馬機動啊,迅速運兵,落地戰鬥就是,要知道機動力也是戰鬥力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坦克發明之後,無論殺傷力還是機動力,都完爆騎兵,騎兵徹底被淘汰了,即便只是運輸,也不需要馬匹了。也就是沒多少車輛的日軍和根本沒車輛的解放軍還在用馬,他們不是不想用坦克和車輛機動,而是機械化裝備不足,不得不用馬匹來補充機動力。從此,軍隊徹底步入現代戰爭。

五、小結

本文主要是閑聊,普及一下以前看過的小知識,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地方而已。至於現代戰爭的兵器,我就不談了,什麼坦克潛艇導彈航空母艦,資料很多,網上都是,可以自己搜著看。

這裡還有很多小知識,機槍的發明讓步兵陣地變得堅不可摧,沒有任何血肉之軀可以突破(所以你在影片里看到的那種步兵集體衝鋒都是騙人的,實戰恨不能100m放一個步兵衝擊),結果戰爭變成了雙方互相挖戰壕,對著射擊,打幾個月都黏在一起無法突破。所以英國人發明了坦克,步兵陣線才被摧枯拉朽的突破。

好了就那麼多,純瞎聊,明天還會再發一篇股票的,其中很多軍事知識都是你在普通網站上看不到的,尤其是那個馬鞍和馬蹄鐵改造了游牧民族,騎兵稱霸,讓中國一百年里從欺負匈奴變成了被匈奴欺負,從此被欺負了2000年,一直到火槍的出現。

更多原創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平台:紫色的股


液體火箭做導彈,兩彈一星多燒錢,五大流氓燒兩遍,全球一起燒十遍。

美蘇軍方支持的本土團隊都在固體火箭上取得了更多的進展,但被一心想回火星(沒錯,火星)的馮布勞恩忽悠元首的成果帶偏了,繞了個大彎子。

美國的固體導彈團隊跟馮布勞恩完全沒有關係,起源於JPL(錢學森當年的小組)的複合推進劑JATO,成於聚硫橡膠,50年代的北極星潛射導彈僅僅比液體導彈晚幾年。

不過沒有這茬事,整個世界的科技樹都會被固體導彈的競賽帶歪:固體火箭支持不了登月競賽,導彈可以用模擬計算機導航,間諜衛星和通信衛星直到七八十年代還是模擬的。然後登月拉動的數字計算機和集成電路會跟著晚一截,塑料和膠水工業(葯柱粘合劑)反倒發展的更先進。

注意當年航天的地位跟現在完全不同,現在生活中大部分科技產品在50年代還不存在,相當一部分的出現與冷戰拉動有關。

戰後日本電子行業完全由消費拉動,所以不受冷戰的技術路線影響。然後80~90年代的美日電子行業對決日本會贏,美日的產業分工會顛倒過來。日本做晶元和軟體並且在文化上統治世界,美國變成賣3M膠帶的,甚至像蘇聯一樣經濟崩潰之後淪為傻大黑粗產油國。


必須說OICW理想單兵戰鬥武器這個坑。

由美國率先研製,目標是研製一款能將突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合一,並使用同一個發射機構。在此基礎上還能使用帶有編程設計的靈巧彈藥打擊殺傷工事內目標或者對敵進行有效的面殺傷。多個國家進行過研製,包括中國。 跟普通槍榴彈最大區別是榴彈發射器有膛線,射速更高、射程更遠(1km)、彈道更好。

目前來看,自美國取消XM29項目後,這種全能化的未來單兵武器的潮流似乎已經偃旗息鼓。

美國XM29(被取消)

法國PAPOP

義大利ARX160(樣子跟傳統榴彈發射器相似,但是整合了火控系統)

瑞典SSW(科幻武器)

澳大利亞AICW(上面是金屬風暴發射器,個人覺得是最貼近現實的設計的。)

韓國K11(完全學習美國的,基礎軍工能力導致造價與重量都下不來。)

中國「戰略步槍」(中規中矩的外貌,榴彈發射器後來改為單發,據說是為了節省彈藥(怒))

這種未來單兵武器主要的賣點是反應靈活、打擊迅速,多目標能力強,但威力與射程上相對於現在各國一線作戰部隊的傳統武器(單兵火箭筒、班用機槍、無后座力炮、反器材狙擊步槍等等)沒有任何優勢。缺點是太重太貴,特別是太重,嚴重增加士兵的負擔。

在體系對抗的現代戰場,輕步兵本身的對敵方人身目標的火力輸出作用越來越小,更重要的任務在於佔據關鍵位置、收集傳遞戰場信息、保護己方關鍵節點,對於武器的要求也就更加專業化。

即使對於深入敵後沒有火力支援的特種部隊而言,在攜帶針對任務的器材之外,一把重量兩倍、兩種彈藥的武器恐怕更多的是種負擔。仔細想想,也許游擊隊更適合這樣的武器,但有哪個大國願意為他們生產呢?

單獨來看,無論是突擊步槍、榴彈發射系統、單兵偵查火控系統都是非常先進的設計,但整合到一起卻由於輕步兵在戰場角色的轉變而導致此類力求全能的武器系統在火力、精度上的強化不足以彌補由於重量與彈藥所帶來物資、人力的浪費、維護性變差,效費比非常低。

美國就把XM29中的榴彈武器系統單拿出來發展出XM25。根據美國陸軍2017財政年度的預算要求,陸軍將生產105件所謂的XM25抗隱蔽目標打擊(CDTE)武器(一種精密制導榴彈發射器)並配發給經過特殊訓練的士兵。

用來快速解決掩體背後的地方武裝人員。

從這幾年的敘利亞戰場用於各種目標的陶氏反坦克的導彈來看,比起非制導的OICW,智能化的單兵導彈的大規模運用更可能是未來單兵武器的潮流。

新聞一則:敘利亞反對派用陶氏摧毀政府軍機槍陣地。

http://m.guancha.cn/video/2016_04_25_358120


這個多了,答案也大可不用那麼繁複,首先一個最大的就是60年代的導彈制勝論嘛,核導彈擠掉了一大批在研的航母和轟炸機,要不是遭到飛行員抱怨戰鬥機機炮都給你卸了。

小的方面也很多啊,70年代開始的輕武器無托化風潮,95就是受這個影響,確實誕生了一大明槍但一直有爭議。

小口徑彈藥風潮,當然好處很多,但是作為12.7和5.56之間的補充班排用的7.62mm機槍火力似乎無法代替,歷經實戰後美軍無奈的撤了一挺5.56的M249重新配上7.62的M240。大膽使用5.8mm95班用機槍尤其是88通用機槍的我軍要注意。

先說這麼多吧。


邦式自動原理,就是採用槍口集氣罩的導氣式自動原理。槍管上沒有導氣孔,但在槍口處裝有一個套筒狀的槍口集氣罩;當彈頭飛出槍口時,部分火藥燃氣通過槍管端面與槍口集氣罩之間的空隙進入導氣筒,並為槍機後坐完成拋殼等動作提供動力。

邦式自動原理由丹麥人索倫·漢森·邦(S?ren Hansen Bang)設計,他在1911年向美國陸軍部提交的半自動步槍是美軍收到的第一支成功的半自動步槍,後來又兩次參加美軍新型半自動步槍測試。

這是1927年接受美軍測試的邦式步槍,可以看到套筒狀的槍口集氣罩。

PS:邦式步槍並非最早採用槍口集氣罩的自動武器,英國人L.Silverman早在1883年就為他發明的槍口集氣罩申請了專利(US Patent No.618743),但是因為邦式步槍太有名了,所以採用槍口集氣罩的導氣式原理就經常被稱為「邦式自動原理」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邦式自動原理存在結構複雜、對火藥燃氣造成的污垢敏感、槍口集氣罩與其它部件連接不牢固等問題,難以達到軍用武器的可靠性標準。

但在20世紀初,自動武器仍處於萌芽時期。因為看上去很靠譜,所以許多國家在發展自動武器的早期階段都跳進了槍口集氣罩的大坑:

法國皮托Mle.1905機槍,後來被導氣原理更傳統但是結構同樣複雜的聖埃蒂安Mle.1907機槍取代。

1940年以前的美國M1半自動步槍按照陸軍部的要求,也採用了邦式自動原理。

這支早期型M1半自動步槍採用了另一種槍口集氣罩設計。

二戰期間,面對大量裝備半自動步槍的美軍和蘇軍,德國開始研發軍用半自動步槍,然後也跳進了邦式自動原理的大坑……這是瓦爾特公司推出的Gew.41(W)半自動步槍。

這是毛瑟公司推出的Gew.41(M)半自動步槍。後來正式裝備德軍的Gew.43半自動步槍採用了類似蘇聯SVT-40半自動步槍的、更加傳統的導氣式原理。

中國第一款半自動步槍——劉慶恩自裝槍也採用了邦式自動原理,由漢陽兵工廠總辦劉慶恩於1914年設計,並在1918年提供給美軍測試。


航空母艦。

從航空母艦誕生一直到中途島戰役,大艦巨炮理論一直都有一席之地,甚至中途島一役後,戰列艦決戰定勝負仍有不少人信服。

我記得,甚至到珍珠港一役,美軍仍要使勁造戰列艦,不過還好,美軍航空派力量並不弱,這也是美國通往勝利之路的原因之一。

飛機致勝論。

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句話,但是我知道空軍作為一個獨立軍種的時間並不長,卻取得了和其他兵種一樣的地位,但是最開始的時候,卻不是這樣。

我記得空軍最開始是作為附屬兵種來對待,誒。。。。稱為獨立軍種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來著?不過我想說的不是這個。

空軍的力量不是一直都被人看錯,總會有很多人認識到空軍的力量,但是也還有更多的人認識不到。

比如。。。海灣戰爭直接把解放軍看傻逼了。

比如,蘇聯的大陸軍主義。。。


從這個答案可以看出,你乎里滿地分不清 「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使得制約某種新兵器的技術瓶頸不復存在,經過發展,在性能技術指標上超過了舊兵器,最終取代舊兵器」 和 「軍事科技水平先進的大國選定某個完全錯誤的方向進行技術攻關」的。

192X年的艦載機技術,你給搞遠程航空編隊突襲?!

191X年的坦克技術,你給我玩裝甲集群閃電戰?!

還有拿著網路惡搞的玩意一本正經回答的。


冷戰時期各式各樣的喪心病狂核武器

美國M-388核火箭筒,世界上最小的核武器之一,用於對付龐大的蘇軍裝甲集群,使用W54核彈頭(重約23公斤),可選擇10噸或20噸當量的設定。可由兩種發射器:120毫米的M28射程約2公里,155毫米的M29射程約4公里

單兵核地雷

英國的Blue Peacock「藍孔雀」核地雷,綽號「活雞地雷」1954年研製一項戰術核武項目,機動核炸彈地雷。該項目的目標是要研製可以儲存數十年的千噸級的核地雷,來布置在德國 ,當在蘇聯入侵時來引爆,阻止和延緩蘇聯的進攻,重量5噸

M65型原子炮,代號「原子安妮」,用來對付當年蘇聯坦克集群攻擊的,布置在西德萊茵河西岸附近,對付蘇聯集團坦克群

蘇聯格拉賓設計局2A3 Kondensator 2P 406mm原子炮


軍用避孕套

完全是體制產物

商用版質量又好又便宜,不需要內部採購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代坦克沒有電動的?
如何評價豹2坦克的防護水平?
微博上的「美國大兵凈多」是否真的是美國大紅一師軍人?
不考慮核原料來源問題,普通人做出原子彈有多大難度?
如何看待F22,闖進東海識別區被中國發現並伴飛?

TAG:歷史 | 機械 | 軍事裝備 | 軍事史 | 科技樹 |